七年级语文下册新部编版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1-4小题。
古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清新恬淡,勾勒了宁静(yōu xián)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再现了金戈铁马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澎湃,描绘了色彩斑斓的想象世界;有的(nài rén xún wèi),启发了幽微难言的人生思考……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我们从古诗中A(汲取/摄取)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B(生发/焕发)出蓬勃生机。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ōu xián) ②(nài rén xún wèi)
2.给文段中加点词语注音。
①澎湃 ②斑斓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A、B处。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体验。
B.读诗不仅能够提升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
C.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体验,而且能够增强精神境界。
D.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
5.对“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只是看到,也在心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紫藤萝瀑布的美丽。
B.紫藤萝瀑布不只是让我大饱眼福,也让我干渴的心田得到了滋润。
C.紫藤萝瀑布的美丽让我赏心悦目,它那顽强不息,流动不止的生命力更引发了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D.紫藤萝花就像美丽的瀑布一样长流不息。
6.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自幼父母离异,家庭条件贫穷,孤苦伶仃,上十岁了还是一副瘦弱的样子。
B.他们吹口哨挑逗我,我窘迫之下绊了一跤,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C.看着五岁的孩子模仿电视上演员们的滑稽动作,爸爸妈妈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小时候觉得商店卖的饮料是仙露琼浆,现在觉得其味道也不过如此。
7.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8.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D.《己亥杂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9.下列对诗歌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句清新流畅而深沉,虽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但坦率有余,人情淡薄。
C.《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所写的一首哲理抒情诗,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D.《未选择的路》一诗,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后耐人寻味。
10.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 , 。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 B.②①⑥③⑤④
C.⑥②①③⑤④ D.①③⑤⑥④②
二、根据课外内容填空
11.情景默写;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登幽州台歌》一诗中表现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
(2)《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
, 。
(3)《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 。
(4)《游山西村》一诗中,既描绘了乡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 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 。
(5)《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
三、综合性学习
12.综合性学习。
班级举行了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1)微笑着面对失败,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心态,许多古人先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至理名言,不妨写出来一两句,与大家共享。
(2)如果本次活动语文老师让你设计活动步骤,你打算怎么设计?请把你的设计简要地写下来。
(3)你的一位同学在多次考试中,虽然经过不断努力,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也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通过本次活动后,你打算怎样劝说他?
(4)根据下面句式特点,在横线上面仿写合适的句子。
真诚的微笑是心灵对外界的一种自然映照。它比开怀大笑多了一份柔和,比哑然失笑多了一份温暖。微笑不是奉承,不是勉强,不是掩饰。它包含着温情, ;它包含着理解,这是微笑的效果;它包含着赞许, 。
四、诗歌鉴赏
【甲】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塔的高峻;“鸡鸣”能“见日升”,直接描写了峰和塔之高。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C.《登幽州台歌》四句没有具体的人、事、物的描写,全诗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
D.《登幽州台歌》中,“怆然而涕下”是诗人对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深刻思考,引起了后人的广泛共鸣。
14.分析两首登高抒怀诗的诗人感触有何不同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甲】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春夜①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注释】①王安石公元1059年(嘉祐三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采纳。直到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进京面对。经过二十六年的漫长岁月,王安石遇到了赏识他主张的锐意变法的新帝。他在值宿皇宫的时候,面对良宵春色,写下此诗。
【丙】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①文动笔如飞,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①,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 ,邑人 便之。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①博济其说,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以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注释】①属(zhǔ):撰写。②鄞县:地名。③陂(bēi)塘:池塘。④俾(bǐ)新陈相易:使新年的粮食和陈年的粮食能够相互交换。⑤邑人:同县之人。⑥辨:同“辩”。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未 尝 以 财 不 足 为 公 患 也
16.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少好读书 为水陆之利
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 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属文动笔如飞,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18.乙诗“春色恼人眠不得”叙事夹抒情,具有弦外之音,请写出“恼”蕴含的情感。
19.朱熹曾评价王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请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现代文阅读(6分)
紫藤罗瀑布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____。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②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③“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④“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⑤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⑥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⑦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们心底。
⑧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0.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迸溅 绽放 伫立 仙露琼浆
21.上文写盛开的藤萝,作者从 的角度,由 及 ,由 到 ,写出了花的“盛”。
22.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 , 。
23.第⑥段“我只是伫立凝望”中的“凝望”可否换成“观望”为什么?
24.第⑧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七、写作题
有的人心上,有朵高洁傲岸的莲花;有的人心上,有丛坚韧顽强的紫藤萝;有的人心上,有一树洁白美丽的驿路梨花……在你心上,是否也曾有什么样的花给你留下过难忘的芬芳
请以《心上有朵美丽的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②600字以上;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④不得抄袭本试卷中已有材料。
答案
1.悠闲;耐人寻味
2.péng pài;bān lán
3.汲取;焕发
4.D
5.C
6.C
7.B
8.C
9.B
10.C
11.(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1)失败是成功之母。
(2)①收集关于“笑对人生”的材料(准备演讲稿);②结合名人事例谈体会;③讲述自己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并回顾自己是如何面对的;④每个人的桌面上贴一条“勇于面对挫折,笑对人生”的座右铭。
(3)别灰心,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才是胜利者”。请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在失败中站起来的。
(4)这是微笑的魅力;这是微笑的神圣
13.A
14.《登飞来峰》中诗人登高抒怀,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昂扬向上、勇于攀登的乐观精神,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高俯仰古今,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苦闷的悲愤之情。
15.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
16.喜欢;便利;曾经;担心
17.他写文章动笔如飞,写成以后,看到的人都佩服他写得精妙。
18.“恼”字在此处是反义正用,不能作恼恨的“恼”理解,应作“撩”解。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曲折地表达了即将实现抱负的春风得意之情。(意对即可)
19.这句话评价了王安石以文章的节操品行享誉一世。在写作方面造诣高,为政一方,造福百姓,心系国家,以经世济民为己任。如甲诗《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王安石敢于革新,对前途充满信心,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乙诗《春夜》中因为即将实现抱负而得意;丙文写王安石好学,写文章时下笔如飞,所写文章令人佩服其精;调任鄞县知县,修筑堤坝,疏浚池塘,把谷物借贷给百姓,心系百姓,关心民生。(意对即可)
20.bèng;zhàn;zhù;qióng
21.颜色(色彩);浅;深;面;点
22.拟人;比喻;将紫藤萝花写活了,好像活泼的孩童,在欢笑在生长。;一句比喻,又将紫藤萝花的艳丽情态表现出来了。
23.不可以。“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着,形容看得出神。“观望”是张望的意思。用“观望”不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
24.升华感情,点明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