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下1.5《1.5 6、5、4、3、2加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下1.5《1.5 6、5、4、3、2加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05 10:18: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6、5、4、3、2加几》教学设计
课题 6、5、4、3、2加几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探索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学会正确进行计算。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依据学过的算式进行推算的方法。例5通过小熊买梨的情境,先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6+5”,并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算法。学生通过9、8、7加几的学习,对20以内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这里的探索算法,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用已经学会的“凑十法”算。接着教材提出“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编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让学生列出关于11减几的算式,并提出“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习的20以内退位减法尝试计算11减几。“试一试”安排了三组题,让学生试着算出结果,学生利用“凑十法”算出5、4、3、2加几,并根据加法算式直接推算出减法算式的得数。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使学生在思考、探索本课算式的算法过程中,认识并理解6、5、4、3、2加几的算式和口算方法。能灵活应用合理的方法正确口算6、5、4、3、2加几的得数。 2.学习内容分析:“6、5、4、3、2 加几” 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 9、8、7 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延伸。它既是对20以内进位加法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又是后续学习多位数加法、减法以及更复杂数学运算的基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为学生运算能力的逐步提升搭建了坚实的台阶。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使学生在探索口算结果和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感受;体会根据具体口算灵活选择方法的作用,初步形成灵活选择方法的意识。
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 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开火车。 (2)填一填。2.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对9、8、7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得都很好。9加几和8、7加几都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有时候也可以用已经熟悉的算式得数来算有联系的算式得数。今天我们继续用已经学会的方法,学习6、5、4、3、2加几的计算。板书课题:6、5、4、3、2 加几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通过谈话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望。
讲授新课 任务一:探究6、5加几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师:小朋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师:根据这幅图,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师:你会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如果运用凑十法计算6+5,想想6和5能和几凑成10?请小朋友们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师:你们是怎么想的?谁来说说?师:把6凑成10怎么算?把5凑成10呢?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方块,运用凑十法摆一摆,并与同伴说说自己的算法。师巡回指导,然后提问:你们是怎样计算的?展示:师:你能用算式表示摆小方块的过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分小数,凑大数,还可以怎么做?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你能用算式表示摆小方块的过程吗?课件出示:师:还可以分大数,凑小数,真好!同学们都能够想到用凑十法算出6+5=11,真不简单,说明你们都很爱动脑筋,都很会学习!虽然大家计算的过程不一样,但是都能够想到先把那个数凑成10,另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来算。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黄颜色的梨有6个,绿色的梨有5个。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一共有多少个梨?学生:算式是6+5。学生独自思考,并与同伴交流。学生1:可以把6凑成10,6要凑满10还差4,我们就可以把5分成4和1来算。学生2:还可以把5凑成10,5要凑满10还差5,将6分成1和5来算。学生独自摆一摆,并与同伴交流。学生:把6凑成10,从5个里面拿出4个,与6个凑成10个,然后加上剩下的1个。学生:把5分成4和1,先算6+4=10,再算10+1=11。学生:还可以把5凑成10,从6个里面拿出5个,与5个凑成10个。学生:把6分成1和5,先算5+5=10,再算10+1=11。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上的内容,引出问题,然后在引导解决问题,能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感受方法的互通性和多样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任务二:探究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师:你能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编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吗?打开课本14页,填一填。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11-6= 11-5=师:咱们该怎么计算呢?请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师巡视指导,然后提问:你们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谁来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运用迁移学习,灵活地运用“平十法”和“破十法”计算11减几,真棒!想想还可以怎样计算?师: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一道加法算式,说出相关的两道减法算式的结果。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算算“试一试”中的习题吗?课件出示:先算一算,再说说是怎样想的。4+8=□ 3+9=□ 5+8=□12-4=□ 12-3=□ 13-5=□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提问:你是怎样算4+8的得数的?师:结合前面学习的知识,想想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师: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得数相同,真厉害,想到了这么好的方法!那么后面两道加法,你们又是怎样计算的呢?师:通过咱们刚才的学习,可以看出6、5、4、3、2加几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但是为了算起来方便,有时也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有联系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下面的减法算式你们又是怎样计算的?反馈:因为4+8=12,所以12-4=8。因为3+9=12,所以12-3=9。因为5+8=13,所以13-5=8。师:利用加法算出相应减法算式的结果,这也是计算中的一种方法。我们在进行退位减法的时候,方法多种多样,你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也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你最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回答。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反馈。同伴相互交流。学生自由说说。学生:可以根据加法算减法,因为5+6=11,所以11-6=5,11-5=6。学生独自思考,尝试计算。学生1:可以把8凑满10,先把4分成2和2,再用10加2得12。学生2:还可以把4凑满10,先把8分成6和2,再用10加2得12。学生:前面我们学习了8加几,因为8+4=12,所以4+8=12。学生自由说说。学生:可以利用上面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减法算式的结果。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十几减9、8、7学习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时注意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的算法,实现知识的自然迁移,同时将加减法联系起来,渗透了利用加法计算相应减法的思考方法。3、4、5加几的教学不拘泥于凑十法,也不拘泥于把哪个数凑成十,而是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的灵活计算奠定基础,以便学生今后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来思考新知,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能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
课堂练习 基础题:1.2. 3. 4.5.明明家养了4只灰兔,9只白兔。一共养了多少只兔?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6、5、4、3、2加几 6+5=11 → 11-6=5 11-5=6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吹泡泡。2.看图列式。选做题:1.看图写出算式。2.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综合实践类作业】找找生活中可以用6、5、4、3、2加几解决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熟练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数与运算板块的重要内容。通常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等基础之后引入。教材循序渐进,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交叉呈现,在进位加法中,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分别教学9 加几,8、7 加几,6、5、4、3、2 加几;同时,在退位减法中,教材也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分别教学十几减9,十几减8、7,十几减6、5、4、3、2,同时结合计算穿插安排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学生认知情况
一年级学生入学前,大多在生活中有过简单数数、比较多少等非正式数学经验,但对于系统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运算知识近乎空白。部分学生可能在幼儿园或家庭启蒙中接触过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但多是基于直观数数得出结果,尚未形成抽象的运算思维。在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初期,学生课堂上注意力易被直观教具吸引,如教师展示用学具演示时,学生眼睛紧盯着操作过程,表现出浓厚兴趣。但轮到自己动手,部分学生操作不熟练,反映出动手实践能力的个体差异。当教师引导学生脱离实物,尝试直接口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不少学生出现停顿、犹豫,甚至出错,且错误增多。
二、单元目标拟定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能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学会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2.学会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掌握进位加法的“凑十法”,退位减法的“破十法”“平十法”等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2.根据数学信息,能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m
1.教材对一年级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编排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呈现螺旋上升的结构。先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入手,像9 加几,8、7 加几等,让学生初步接触凑十法,感知进位的概念。当学生熟悉基本算理后,再引入20以内的退位减法,逐步加大难度,使知识层层递进,帮助学生稳步构建知识体系。
2.教材内容紧扣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小动物卖(或买)水果作为场景,将抽象运算具象化,让他们明白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3.配备丰富多样的学具操作图示与建议,把抽象的数字运算转化为直观可视的学具操作,降低学习难度,助力学生理解算理。
4.教材鼓励学生探索多种算法,不局限于单一方法。
5.课后练习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设计分层多元。既有基础巩固的口算练习,强化计算技能;又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还有拓展思维的趣味题,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全方位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运算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9加几 1
十几减9 1
8加几、7加几 1
十几减8、7 1
6、5、4、3、2加几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1.1《9加几》 目标: 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任务一:获取数学信息 → 任务二:探究9加4的计算方法 → 1.能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2.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4,并说一个用9+4解答的实际问题。
1.2《十几减9》 目标: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任务一:获取数学信息→ 任务二:探究13减9的计算方法 → 1.能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列出算式。 2.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13减9,并说一个用13-9解答的实际问题。
1.3《8加几、7加几》 目标: 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理解8加几、7加几的凑十方法;理解和掌握8、7加几的凑十法口算过程,形成多样化的算法。 任务一:探究8加7的计算方法 → 任务二:试一试 → 1.能用“凑十法”的方法计算8+7。 2.能借助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计算7+9。
1.4《十几减8、7》 目标: 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任务一:探究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 任务二:试一试 → 1.能用“平十法”、“破十法”和“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5-8。 2.能用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减7。
1.5《6、5、4、3、2加几》 目标: 认识并理解6、5、4、3、2加几的算式和口算方法。能灵活应用合理的方法正确口算6、5、4、3、2加几的得数。 任务一:探究6、5加几的计算方法 → 任务二:探究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 1.能用“凑十法”计算6+5。 2.能利用“平十法”、“破十法”和“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相关的减法,完成“试一试”的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