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下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下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05 10: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1.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任务一
04
任务二
05
拓展延伸
06
课堂练习
07
课堂小结
08
作业布置
09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中各部分名称及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
01
02
通过解决问题,结合实例概括乘、除法的意义,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03
在对比中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02
新知导入
1.在( )里填出合适的数。
6×9=( )
56÷( )=7
( )÷4=7
9×3=( )
24÷( )=4
( )÷3=7
54
8
28
27
6
21
02
新知导入
2.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
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学习任务一
乘法的意义
03
任务一
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里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实际是求4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用连加或乘法计算。
03
任务一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里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3+3+3=12(枝)
3×4=12(枝)
1
2
答:一共插了12枝花。
用乘法简便
03
任务一
结合这个乘法算式,说说什么是乘法?你觉得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3+3+3=12(枝)
3×4=12(枝)
1
2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
03
任务一
你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吗?
3 × 4 = 12





相乘的两个数叫作因数。
乘得的数叫作积。
因数+因数= 积
学习任务二
除法的意义
04
任务二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几枝
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04
任务二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实际是求12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
12÷3=4(瓶)
答:可以插4瓶。
04
任务二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几枝
实际是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师多少,用除法计算。
12÷4=3(枝)
答:每个花瓶里插3枝。
04
任务二
对比这三个算式,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除法?说说你的发现。
(2) 12 ÷ 3 = 4
(3) 12 ÷ 4 = 3
(1) 3 × 4 = 12

因数

因数


因数
因数

3
4
12
12
4
3
(2)(3)都是已知两个数的积是12,其中一个因数是3或4,求另一个因数4或3。
04
任务二
(2) 12 ÷ 3 = 4
(3) 12 ÷ 4 = 3
积 因数 因数
除法可以这样定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
04
任务二
你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吗?
(2) 12 ÷ 3 = 4
(3) 12 ÷ 4 = 3
(1) 3 × 4 = 12

因数

因数



因数
因数
3
4
12
12
4
3
被除数
除数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作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学习任务三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05
任务三
观察下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3×4=12
12÷3=4
12÷4=3
数都一样,运算不同。
05
任务三
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是什么关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 =
– =
(2) 12 ÷ 3 = 4
(3) 12 ÷ 4 = 3
(1) 3 × 4 = 12

因数

因数



因数
因数
3 × 4 = 12
12 ÷ 3 = 4
12 ÷ 4 = 3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
05
任务三
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是什么关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 3 × 4 = 12
4
除数
÷ =
(2) 12 ÷ 3 = 4
(3) 12 ÷ 4 = 3
3
4
12
12
4
3
被除数
除数

被除数

被除数

3
4
12
12
3
÷ =
× =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05
任务三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3 ÷ 4 = 3 ...... 1
例如:
3 × 4 + 1=13
(13 -1) ÷3= 4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06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根据下面的乘法算式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5×5=75 75÷15=
75÷5=
35×21=735 735÷35=
735÷21=
5
15
21
35
06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根据乘、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出括号里填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1) 320÷( )=8 (2)( )÷25=8
依据: 依据:
(3)33×( )=363 (4)( )×50=2500
依据: 依据:
40
除数=被除数÷商
200
被除数=除数×商
11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50
加数=积÷另一个因数
06
课堂练习
提高题:
3.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43×11= 3485÷17=
4 3
× 1 1
4 3
4 3
4 7 3
验算
1
2
4
3
4
43
4 7 3
3
473
0
4 3
2
0
3
0
4
8
8 5
3 4 8 5
1 7
5
5
验算
2 0 5
× 1 7
1 4 3 5
2 0 5
3 4 8 5
205
06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被除数、除数和商三个数连乘,积是64,已知商是4,你能求出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吗?
被除数×除数×商=64
被除数×被除数=64
因为8×8=64,所以被除数=8。
除数=8÷4=2
答:被除数是8,除数是2。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并写出依据。
07
作业设计
56×21=1176
675÷45=15
1176÷56=21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176÷21=56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75÷15=45
除数=被除数÷商
45×15=675
除数×商=被除数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算一算。
07
作业设计
因数 125 9
因数 7 36
积 360 720
被除数 862 8100
除数 2 22
商 30 90
875
10
80
431
660
90
07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1.今天四(1)班数学观摩课,老师带来了22袋正方体木块,每袋装了25块,给自己留了一袋,其余的要分给全班35名学生动手实践,每个学生有几块正方体?
(22-1)×25÷35=15(块)
答:每个学生有15块正方体。
07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在一个除法算式里,除数与商的乘积再加上被除数,得数是84,这个算式里的被除数是多少?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84
被除数+被除数=84
被除数=84÷2=42
答:被除数是42。
08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知道了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我还知道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09
作业布置
【综合实践类作业】
找找生活中利用乘、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10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因数×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