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北师大版6认识角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下北师大版6认识角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4-27 13:4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角》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生
课 时:1课时
学 科:数学
学生准备:红领巾,折纸,三角板或直尺,作业纸,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
【教学课题】:认识角(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认识图形 第一课时 认识角(角的初步认识)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能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互联网,活动角,硬纸条,图钉,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圆形纸片,三角形纸片,剪刀等。
【教学方法及思路】
教法与学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基于对新教材新课标的理解, 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内迫切地想知道角的有关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2、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认识角是本节课的重点,设计时我认为要想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关键是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数学活动: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练一练。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对角的认识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加深了学生对角的理性认识。
3、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做了如下设计: 让学生张合活动角,感受从静态中的角过渡到动态中的角的过程。通过张合活动角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角有大小,而且还感受到了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然后再比较活动角,看哪个角大? 通过猜想、演示、验证,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回归生活,了解角的应用
数学联系生活,数学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点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多处让数学问题联系学生实际,如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课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如挖土机、剪刀的工作过程中都由于有角度的变化从而解决了实际问题,教师还让学生找出一些角的大小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达到了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分别出示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一类,圆是一类。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圆是一个曲线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都有角,圆没有角。(你真聪明!)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愿意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
生: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师:请你用手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师:老师这也有几个物体,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上面有角吗?
师:(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
师: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
生: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
师: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红领巾上的角呢?(课件展示)
师:下面,我们把上面的这些角请下来.
师:哦,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
(二)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2、折角,请学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不规则的纸来折角。
3、摸角并感知角.
师:刚才同学们说三角板上有角。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生1:角有个尖,它刺手。
师:同学们,请你们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
生:是
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课件展示)
师:你还摸到了什么?
生2:我摸到角的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课件显示)
师:一起来看看,图中的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你能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
学生活动,教师做好指导。
展示学生画的角,挑一个画的规范的和一个画的不规范的进行对比。
师:这两个角你更喜欢谁呢?为什么?
教师让画角规范的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师:下面老师再来画一个角,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教师画角(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点出一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
师: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 )”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
师:剩下的这个角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四)、练一练(课件)
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1).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课件出示:
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8243638bd0d233d4b14e69de.html
(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师:同学们打开课本67面“指一指”中有一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出来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先在书上指出,教师出示淘气的作业,集体讲评)。你们和淘气找得一样吗?为什么?
(五)、思考:
教师:同学们都是非常聪明的,接下来请思考一个问题:老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
学生思考并回答。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师:看来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接下来我们来玩游戏吧!
教师出示活动角
师: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就藏在你们课桌里面,请你拿出来,玩一玩。在玩的过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老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角是有大小的。
师:你怎样使得角变大、变小?
生:我把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我把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小。
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
生: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师:你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里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
(二)、比一比
师:既然角是有大小的,怎么比较呢?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已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后同桌的同学比一比,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指两名学生上前比,老师指导比的方法:顶点和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另外的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
同位用这种方法比。
师:我这儿有两个角(一个边长但张口小,一个边短但张口大),你们观察一下,哪个角大?
生1:边长的角大。
生2:开口大的角大。
师:怎样知道哪个大?
生:比。
比两个角。
师:哪个大?这说明白了什么?
生: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总结评价 内化延伸
1、填空(出示课件)
2、判断(出示课件)
3、数一数(出示课件)
4、如果我是角。
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学生介绍角。
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介绍得真精彩。
这些可爱的角,用处可大呢?
六、联系实际,了解角的应用
师:生活中角都有哪些应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百度搜索: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6%D3%B1%ED%B5%C4%CD%BC%C6%AC&in=31104&cl=2&lm=-1&st=-1&pn=69&rn=1&di=113667523125&ln=1999&fr=&fm=index&fmq=1328361842925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69&-1&di113667523125&objURLhttp%3A%2F%2Fzt.jnedu.net.cn%2Fweb%2F2009121849570120%2Fupload%2F20091225112115603.jpg&fromURLhttp%3A%2F%2Fzt.jnedu.net.cn%2Fweb%2F2009121849570120%2Fapp%2Freadnews.asp%3Fid%3D12&W500&H500&T9023&S28&TPjpg钟表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0%B1%C0%AD%C7%C5&in=6922&cl=2&lm=-1&st=-1&pn=0&rn=1&di=80632337130&ln=1995&fr=&fm=detail&fmq=1328362236928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5&-1&di89968583040&objURLhttp%3A%2F%2Fwww.gudaoxifeng.com%2Fupfile%2F2086%2F2841220860.jpg&fromURLhttp%3A%2F%2Fwww.gudaoxifeng.com%2Fshowpic%2F81837.html&W810&H608&T7578&S282&TPjpg斜拉桥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2%A5%CC%DD%B7%F6%CA%D6&in=4743&cl=2&lm=-1&st=-1&pn=37&rn=1&di=17990478105&ln=1998&fr=&fm=detail&fmq=1328362390624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7&-1&di17990478105&objURLhttp%3A%2F%2Fgzdongyou.com%2Fd%2Ffile%2Fyewu%2Flvhejinlanganfushou%2F2011-04-25%2Ff75a7ce06cf06958be4fed1e013473d6.jpg&fromURLhttp%3A%2F%2Fgzdongyou.com%2Fyewu%2Flvhejinlanganfushou%2F2011-04-25%2F294.html&W700&H980&T11888&S80&TPjpg楼梯扶手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A3%B7%C6%B6%FB%CC%FA%CB%FE%CD%BC%C6%AC&in=14084&cl=2&lm=-1&st=-1&pn=0&rn=1&di=102209088105&ln=1999&fr=&fm=index&fmq=1328857651303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0&-1&di102209088105&objURLhttp%3A%2F%2Ftupian.sucaitianxia.com%2Fimages%2F002%2Fpic1214.jpg&fromURLhttp%3A%2F%2Ftupian.sucaitianxia.com%2Ffengjing%2Frenwu%2F2011-01-25%2F876.html&W1024&H768&T9285&S90&TPjpg埃菲尔铁塔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6%F9%CD%AF%B3%B5&in=27493&cl=2&lm=-1&st=-1&pn=77&rn=1&di=22836707730&ln=1954&fr=&fm=detail&fmq=1328362947716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77&-1&di22836707730&objURLhttp%3A%2F%2Fimg3.258.com%2Fpics%2F20090421%2F36b86c132edef7f55b27e74aba57fd5afdd774e_o.jpg&fromURLhttp%3A%2F%2Fwww.258.com%2Ftradelead%2F36b86c132edef7f55b27e74aba57fd5afdd774e__%25E6%2589%25B9%25E5%258F%2591%25E4%25BE%259B%25E5%25BA%2594%25E4%25BE%25BF%25E6%2590%25BA%25E5%25BC%258F%25E7%25AB%25A5%25E5%25BA%258A%2F&W439&H615&T9196&S28&TPjpg儿童车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6%F9%CD%AF%B4%B2&in=13378&cl=2&lm=-1&st=-1&pn=4&rn=1&di=130411651245&ln=1959&fr=&fm=detail&fmq=1328363092493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0&-1&di112534579560&objURLhttp%3A%2F%2Feimgnjiatx.soufun.com%2Fjiancai%2F2009_05%2F12%2Fbj%2F1242112557640_000.jpg&fromURLhttp%3A%2F%2Fwww.jiatx.com%2Fjiancai%2Fproduct112_159684%2F&W1008&H800&T8915&S106&TPjpg儿童床,桌子
【本课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角,其实角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
【百度视频】:如何使用百度搜索(演示视频)http://www.56.com/u24/v_MzM3NjU1MjU.html
角的用处很大,角的秘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秘密。
【课后作业】:寻找生活中的角,探索角的秘密。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力求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观察、操做、演示、比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理念。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成功之处有:
1、注重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出示了他们学过的一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由图形的分类入手引入新知,学生兴趣盎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和学习的欲望。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情绪准备。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比如: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然后动手摸一摸,学生通过观察,对角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学生通过找图形中的角并想象如果把这些物体都拿走就剩下自己找的这些角会是什么样子,进一步深化了对角的认识。
3、巧妙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初步认识角时,我运用多媒体,先在实物上描出角,再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角的表象。在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时,我通过动画演示,对教学起了很好的补充作用。生活中角的应用,我通过百度搜索,搜索很多含有角的图片,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不足之处:
1、画角和比角前应给出操作的要求。
在本节课对画角的处理中,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出的角的特点来自己画角,如果在画之前有要求,比如,比谁画得快,画得多,在画的过程中挑选画的好的和画的不对的,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就会更积极,对角的认识就会更深刻。比角大小时应该给学生多加点思考性,比如,比谁做的角最大,比谁做的角最小,这样既为后面学习比较角的大小做了铺垫,还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思维。
2、应该强调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节课总体的课堂教学效率比较高,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有欠考虑的地方,比如,在学生找角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先集体找,再单独汇报,这样学生就全员参与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