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燕子》 同步练习
-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一、积累与运用
读语段,完成练习。
早晨,微风轻轻地 chuī fú____ 着大地,燕子们 jù jí____ 在池塘边,它们ǒu’ěr ____ 凑在一起低声交流,有时又从池塘上 lüè guò ____ …好一群 yōu xián ____ 自在的燕子!
1.根据拼音写词语,填在田字格里。
2.“凑”字的解释有:①拼凑,聚集;②接近;③碰,赶。上面语段中的“凑”字应取第 种解释;在“她拿起一束花凑到鼻子前闻”中应取第 种解释。(填序号)
二、单选题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闲散(sàn) 荡漾(yàng) B.纤细(xiān) 疲倦(juàn)
C.木杆(gǎn) 痕迹(héng) D.伶俐(lín) 小圆晕(yùn)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A.凑成 痕迹 一幅手套 B.洒落 纤细 伶俐可爱
C.粘水 掠过 一副图画 D.吹佛 偶尔 旷亮无比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B.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C.通过班主任老师的耐心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D.轻风微微地吹拂着。
6.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啊!
B.这难道不是一幅有趣的图画吗?
C.这难道是一幅有趣的图画吗?
D.这怎么不是一幅有趣的图画呢?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
(2)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调整语序,意思不变)
(3)小燕子横掠过湖面。(扩句,至少两处)
(4)一阵风吹来,荷花随风摇摆。(改为拟人句)
(5)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缩句)
四、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②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图地荡漾开去。
(作者:郑振铎)
8.从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敞亮一
偶然一
9.片段描绘了小燕子( )时的画面。
A.飞行 B.停歇 C.归来
10.第②自然段中,“横掠”一词能否换成“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因为“横掠”也是“飞”的意思。
B.不能。因为“横掠”更好地表现了小燕子飞行的速度快、动作敏捷。
C.不能。因为“横掠”写出了小燕子蛮横的性格特点。
11.下列与画波浪线的句子所描写的画面有相似之处的一项是( )
A.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B.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片段中的小燕子有哪些特点( )?再在片段中找出能表现小燕子这些特点的语句。
①身体轻盈 ②动作敏捷 ③爱唱歌 ④飞行速度快
13.片段中,作者描写小燕子的同时,还描写了阳光、天空和湖面,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现代文阅读
14.课外阅读
春燕
仲春三月,它来了。那小巧玲珑的流线型体态,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快乐甜美的春光中飞翔,发出清亮圆润的啁(zhōu)啾(jiū)声。
我们江南水乡,春季里雨丝儿如烟如粉,无声无息地下着。新拔节的翠竹,清水田里的秧苗,池塘边的柔柳和刚刚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妙舞轻飏(yánɡ),穿来穿去。
天放晴了,阳光露出来了,小燕子更活泼了。它斜飞在瓦蓝纯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瞬间,“唧”的一声,身子似个小黑点蹿下来,在明镜般的水面上横掠着,似乎要跌入水中。可它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这时,水面上撒下一朵小浪花,浪花绽开,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纹。
(1)照样子写词语。
红润润
自由自在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天空 的春光
的体态 的水面
(3)这篇短文描写了 时节 飞回了 ,给这里带来了 。作者首先描写了春燕的 ;接着描写了 ;最后描写了春燕 。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猫
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尖尖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耳朵,听到一点小声音,就会竖起来;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它全身的毛洁白无瑕,像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猫就会在阳光里滚来滚去,有时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有时,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小猫高兴的时候还会用粗糙的舌头舔我的手。
(1)这段话主要讲小猫( )
A.讨人喜欢 B.调皮 C.神气十足 D.高兴
(2)填空
的脑袋 的舌头 的眼睛
的毛 小猫 的脸蛋
(3)用“ ”画出中心句。
(4)短文从两方面写小猫讨人喜欢,先写小猫的 讨人喜欢,再写小猫在 时讨人喜欢。
(5)抄下一个比喻句,并填空。
。句中把 比作 。
(6)“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猫就会在阳光里滚来滚去,有时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有时,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此处的省略号说明小猫的一些活动没写出来,请你写一种。
答案解析部分
1.吹拂|聚集|偶尔|掠过|悠闲
2.①
【解析】 (1)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1.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吹拂”的“拂”不要写成形近字“佛”,“掠过”的“掠”不要写成形近字“惊”,“悠闲”的“悠”不要写成同音字“优”,“处境”的“境”不要写成形近字“镜”。
故答案为: 吹拂|聚集|偶尔|掠过|悠闲
2.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她拿起一束花凑到鼻子前闻”中“凑” 拼凑,聚集 。
故答案为: ①
3.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 闲散(sàn改 sǎn)
B:正确
C: 痕迹(héng改hén)
D:伶俐(lín改líng)
故答案为: B
4.B
【解析】 考查字形辨析。A. 一幅手套 ——一副手套;
B.正确。
C. 粘水 ——沾水:意思是浸湿,因为接触而被东西附着上,稍微碰上或挨上。一副图画——一幅图画;
D. 吹佛 ——吹拂:(动)微风轻轻掠过;轻风拂拭。
故答案为:B。
5.D
【解析】 A.有语病,把“的人”去掉,属于前后搭配不当。
B.有语病,把“是否”去掉,属于前后矛盾的语病。
C.有语病,把“使”去掉,属于成分残缺的语病。
D.正确。
故答案为: D
6.C
【解析】A、B、D相同。意思都是“有趣的一幅图画”。
C.不相同,意思是“这不是一幅有趣的图画”。故选:C。
故答案为: C
7.(1)小毛驴把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惊扰了。
(2)人们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3)活泼可爱的小燕子飞快地掠过平静的湖面。
(4)一阵风吹来,荷花随风跳起了舞。
(5)阳光洒落。
【解析】(1)考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的形式为:主动者(小毛驴)+把+施动者(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其他成分(惊扰了)。即:小毛驴把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惊扰了。
(2)考查了调整语序。调整语序注意不能改变原意。原句中“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作状语,可以把状语放在主语“人们”之后。即:人们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3)扩写句子,添加修饰语“可爱的”“飞快地”。
(4)改为拟人句,赋予“荷花”以人的特点即可。
(5)考查了缩句,去掉枝叶,抓住主干,缩到最简,去掉“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在水面上”,即:阳光洒落。
故答案为:(1)小毛驴把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惊扰了。(2)人们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3)活泼可爱的小燕子飞快地掠过平静的湖面。(4)一阵风吹来,荷花随风跳起了舞。(5)阳光洒落。
8.旷亮;偶尔
9.A
10.B
11.A
12.①②④。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
13.这表现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和对美好春光的热爱之情。
【解析】
8.考查近义词。敞亮:(形)宽敞明亮。近义词:明亮、旷亮。
偶然:(形)意想不到的;与必然相反,指事情的发生、出现不是经常的。近义词“偶尔”。
故答案为:旷亮;偶尔。
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句子中“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图地荡漾开去。 ”中“斜飞、横掠”可知是小燕子飞行时的画面。
故答案为:A。
10.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这句话写出了燕子的飞行姿态。这句话中“横掠”不能改为“飞”。“掠”是轻轻地擦过或拂过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迅捷和轻盈。
故答案为:B。
11.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诗文词句理解。“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描写了燕子斜飞的画面。
A.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
B.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结合诗句释义可知,“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描写的画面相似之处。
故答案为:A。
1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中的“斜飞、飞到、横掠、沾”可以看出燕子身体轻盈、动作敏捷、飞行的动作灵敏的特点。
故答案为: ①②④。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
1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燕子》这篇文章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添趣、燕子怎样飞行和停歇的顺序,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燕子的特点和春天的美丽,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热爱之情。
故答案为: 这表现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和对美好春光的热爱之情。
14.(1)绿莹莹;暖融融;自言自语;自给自足
(2)瓦蓝纯净;快乐甜美;小巧玲珑;明镜般
(3)仲春;燕子;江南水乡;勃勃生机;外形;江南水乡雨中的春景;飞行的活泼姿态
【解析】认真阅读课文,不难做出答案。(1)从①给出的词语“红润润”来看,是ABB式结构,如:绿莹莹、暖融融。从②给出的词语“自由自在”来看,是ABAC式结构,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2)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在横线上填加形容词。依据规律做题就容易了,比如:瓦蓝纯净的天空、快乐甜美的春光、小巧玲珑的体态 、明镜般的水面。(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这篇短文描写了仲春时节燕子飞回了江南水乡,给这里带来了勃勃生机。作者首先描写了春燕的外形;接着描写了江南水乡雨中的春景;最后描写了春燕飞行的活泼姿态。
15.(1)A
(2)尖尖;粗糙;绿宝石般;洁白无瑕;调皮;神气十足
(3)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
(4)外貌;太阳出来
(5)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眼睛;绿宝石
(6)略
【解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6)续写的写作要求: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统一性。就是主题的统一,人物的统一,线索的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在续写时紧扣所给原文的中心,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不得脱离原主题而另起炉灶。续写部分与原文有机结合,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就是说所续之文与所给之文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衔接处要自然、圆滑。
故答案为:(1)A(2)尖尖、粗糙、绿宝石般、洁白无瑕、调皮、神气十足 (3)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4)外貌、太阳出来 (5)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眼睛;绿宝石(6)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