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11.3 化学与农业生产 课件--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11.3 化学与农业生产 课件--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05 17:1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化学与农业生产
第三节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健康
(鲁教版)九年级

01
课标解读
02
学习目标
03
激趣导入
04
探究新知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课标解读
01
2022 年新课标强调,在“化学与能源开发”这部分,学生应了解能源的分类及常见能源的转化方式。掌握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相互转化的原理,认识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关键作用。能通过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理解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形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源相关的实践活动和社会讨论。
学习目标
02
1.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成分和作用,能够根据农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化肥。
2.掌握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能通过实验和观察区分不同种类的化肥。
3.理解化学在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具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03
任务一:引入新课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人类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跨越。化肥和农药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不使用农药,世界粮食产量将减少1/3。而化肥、农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激趣导入
03
任务一:引入新课
化肥和农药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主粮区农药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 粮食增产
激趣导入
03
任务一:引入新课
模块一 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农作物中的营养物质是植物体从外界吸收养分,并通过化学反应转化而来的。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一部分来自空气、水和土壤,还有一部分靠化学肥料来补充。根据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等。不同的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是不同的。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化肥
氮 肥 →含N→促进农作物枝叶生长
磷 肥 →含P→对植物根系生长较为重要,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
钾 肥 →含K→使植物茎秆更为粗壮,提高植物抗倒伏能力
复合肥 →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各类化肥对作物生长的作用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化肥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是决定其肥效高低的重要因素。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活动探究】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 计算纯净的尿素[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 右图为某尿素包装袋上的说明,试计算此尿素肥料的纯度至少是多少。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1.计算纯净的尿素[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尿素的化学式为[ ],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6+(14+1×2)×2=60。
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所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6.7%
答:纯净的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7%。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2.计算此尿素肥料的纯度:
已知尿素肥料含氮量≥46.3%,由上面计算可知纯净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约为46.7%。
设该尿素肥料的纯度为x,则可列出方程:x×46.7%=46.3%,
解得x=x 100%≈99.1%
答:此尿素肥料的纯度至少约是99.1%。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尿素
尿素是一种白色晶体,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尿素施入土壤后,受微生物的作用,与水缓慢反应产生,因此尿素的肥效比较持久。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力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多识一点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硝酸铵()、碳酸氢铵()硫酸铵[()]和氯化铵(CI)的成分里都含有铵根离子(),统称铵态氮肥。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活动探究】铵态氮肥的性质
1. 取少量的硫酸铵、硝酸铵,分别放在两个研钵中,闻一闻它们的气味。
2. 向上述两个研钵中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小心研磨,再闻一闻混合物的气味。
3.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铵,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实验1 硫酸铵和硝酸铵在未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时,没有明显气味
实验2 加入少量熟石灰小心研磨后,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实验3 对碳酸氢铵加热,会观察到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管中的固体逐渐减少。
实验现象: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实验结论:
当铵态氮肥遇到碱时,都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因而使肥效降低。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一反应来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交流讨论
为什么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也不能在烈日下施用?
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会与碱性物质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氨气逸出,从而导致氮元素流失,降低肥效。应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在烈日下施用铵态氮肥,因为温度升高,会加速铵态氮肥中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挥发,同样造成氮元素损失,影响肥效。在使用铵态氮肥后,要尽快覆土,防止氨气挥发。例如在农田中施用氯化铵后,尽快用土掩埋肥料,能有效减少氮元素的损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课堂典例
例1、下列氮肥中不属于铵态氮肥的是( )
A.CO
B.NHS
C.NHC
D.NN
【答案】A
【解析】含有铵根离子的化肥,属于铵态氮肥.A、CO中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但不含铵根离子,不属于铵态氮肥,故选项正确B、NHS是含有铵根离子的化肥,属于铵态氮肥,故选项错误.C、NHC是含有铵根离子的化肥,属于铵态氮肥,故选项错误D、NN是含有铵根离子的化肥,属于铵态氮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
例2、下列化肥的施用和保存不正确的是( )
A.施用碳铵要用土覆盖
B.铵盐与草木灰一起混合使用
C.保存氨水要密封于阴凉处
D.铵态氮肥不可施在碱性土壤中
课堂典例
【答案】B【解析】A、因为碳铵的热稳定性差,暴露在阳光下易分解,因此施用碳铵要用土覆盖,该选项方法正确;B、铵盐与草木灰一起混合使用时,铵盐能和草木灰中的碳酸钾反应生成氨气等物质,从而降低肥效,该选项方法不正确;C、氧气氨水易挥发,从而降低肥效,并且温度越高,挥发的越快,因此保存氨水要密封于阴凉处,该选项方法正确;D、因为铵态氮肥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等物质,从而降低肥效,因此铵态氮肥不可施在碱性士壤中,该选项方法正确.故选B.
点燃
课堂典例
例3、关于化学肥料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复合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肥的混合物
B.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早能力
C.氮肥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叶色浓绿
D.长期施用硫酸铵会使土壤板结酸化
【答案】A
【解析】A、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错误;B、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早能力,正确;
C、氮肥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叶色浓绿,正确;D、长期施用硫酸铵会使土壤板结酸化,正确.故选A.
模块二 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探究新知
04
任务三: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常用的农药绝大多数都是用化学方法配制或合成的,例如波尔多液就是用胆矾(Cu·O)、 生石灰(CaO)和水混合制得的,它是人类较早使用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农用杀菌剂,具有防治果树、棉花等多种植物病菌的功效。
探究新知
04
任务三: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农药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农药因毒性强、药效持久和残留时间长,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往往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探究新知
04
任务三: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污染环境 蔬果农药残留
探究新知
04
任务三: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化学家正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农药,如纳米农药、微生物农药等。
探究新知
04
任务三: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纳米农药
我国利用不足世界 9% 的耕地面积,成功让占地球人口 1/5 的中国人“端牢中国饭碗”,这背后离不开化学科学的支撑!其中农药作为农业必不可少的化学品,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量使用农药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目前,纳米农药成了农药剂型研发的前沿领域。和传统农药相比,纳米农药具有药效高、用量少、利于航空施药、延长药效期以及生产加工环保等优势。2019 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将纳米农药评选为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之首,它将为实现农药用量“零增长”和绿色防控贡献不可估计的力量。
多识一点
探究新知
04
任务三: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交流共享
人工合成淀粉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地球上的淀粉都是依靠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小麦、水稻、谷类等植物,都能在太阳光的帮助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淀粉。这样的合成要穷尽这些植物一生的努力,涉及 60 多步生物化学反应。
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以二氧化碳、氢气为原料,仅仅通过 11 步反应就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C6H10O5)n]的全人工合成。这一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
获悉这一原创性突破,你想到了什么?请分组讨论交流这一科研成果的重要意义。
探究新知
04
任务三: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当获悉人工合成淀粉这一原创性突破时,可能会想到以下几点:
首先,这是科技力量的伟大展现,标志着人类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改变生活、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巨大潜力。
这一科研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粮食安全角度看,为解决全球粮食供应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减少对传统农业的依赖。在环境保护方面,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从工业角度来说,为化工、制药等相关产业开辟了新的原料来源,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探究新知
04
任务三: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1. 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是四类常用的化肥。
2.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开发研制与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肥料和农药,是实现农业良性发展的需要。
长话短说
课堂典例
例4、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质量。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硬水过滤后变为软水
B、废旧塑料可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C、农药、化肥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禁止使用
D、回收废旧金属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D
【解析】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物质,,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故说法错误;B、焚烧废旧塑料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有毒物质,故说法错误;C、尽管使用化肥和农药都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而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化肥农药,所以只能合理使用,不能禁止:故说法错误: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说法正确。故选D。
课堂典例
例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工业中常用活性炭来脱色和吸附毒气
C.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D.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答案】A
【解析】A、根据化学反应时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C、根据白色污染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D、农药对于杀灭病虫害、农业增产起着重要作用。故选A。
课堂典例
例6、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校外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合理的是( )
A.生产农作物时,农民按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
B.用废弃的皮鞋等废旧物生产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添加到老酸奶、果冻中
C.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可以起到防腐作用
D.一些农民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A
【解析】A、根据适量使用化肥、农药既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可以减缓环境污染进行解答;B、根据工业明胶含有一些重金属,使人中毒.C、甲醛有毒.D、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A。
课堂总结
05
模块三 练习与实践
分层作业
06
1、王大爷家里种的麦子有部分倒伏了,伴有叶色枯黄。你认为可使用下列化肥中的( )
A. 尿素
B.过磷酸钙
C.碳酸钾
D.硝酸钾
【答案】D
【解析】麦子有部分倒伏了,说明需要施用抗倒伏的钾肥,叶色枯黄需要施用氮肥,所以王大爷家里种的麦子需要施用含有氨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故选D。
分层作业
06
【答案】B
【解析】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B。
2、草木灰的有效成分是碳酸钾(),它属于( )
A.复合肥
B.钾肥
C.磷肥
D.氮肥
分层作业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烟有害健康
B.农药、化肥使用不当,会对人畜和庄稼产生危害
C.水可以变成“油”
D.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应该密封保存在阴凉的地方
【答案】C
【解析】A、吸烟有害健康,故A正确;B、农药、化肥滥用会对人畜和庄稼产生危害,故B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而油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水不可以变成“油”,故C错误;D、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应该密封保存在阴凉的地方故D正确.故选C.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