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黄帝的传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黄帝的传说(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5 22:5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帝的传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认 “帝、创” 等 15 个生字,会写 “帝、传” 等 9 个字,理解 “创造、推举” 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动嘴唇、不指读,能边读边思考。
3.了解黄帝造车和造船的经过,感受黄帝的智慧,体会创造发明对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
激发学生对古代传说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帝造车和造船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黄帝的智慧以及创造发明的重要性,学会按照一定顺序讲述故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展现远古时期人们生活场景的视频,人们徒步出行、肩挑背扛搬运重物等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有哪些不便?由此引出黄帝,介绍他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祖先,激发学生对黄帝相关传说的好奇心。
2.板书课题《黄帝的传说》,让学生齐读课题,对课文内容产生初步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圈出生字词,标注自然段序号,同时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对于不理解的字词,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等方式尝试理解。
3.利用 PPT 展示生字词,采用多种方式带读,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重点强调 “创(chuàng)”“尊(zūn)”“蒙(ménɡ)” 等易错字音。讲解 “待” 的多音字用法,通过 “守株待兔(dài)”“待会儿(dāi)” 等词语进行辨析练习,让学生明确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
4.运用加一加、编口诀等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 “户 + 口 = 启”“刀 + 口 = 召”“木 + 才 = 材”;编口诀记忆 “二人并肩日上坐(替)”“谁不说话只动手(推)”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传” 字,强调左右结构,部首是 “亻”,右边两横上长下短,点在竖中线右边起笔。学生在练习本上临摹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黄帝的哪些事情。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语句,提炼出黄帝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以及他造车、造船这几个主要内容。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黄帝被推举、造车、造船。并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简单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初步把握文章脉络。
3.分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评价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认识的生字词、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2.布置作业:
(1)认真书写生字词,每个生字写 3 遍,词语写 2 遍。
(2)熟读课文,尝试给家长讲述黄帝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听写、填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听写 “黄帝、创造、推举” 等词语,让学生给 “待” 字组词并选择正确读音填空。
2.请学生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巩固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黄帝造车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描写黄帝造车的段落,找出车发明前人们的出行和运输状况。引导学生用 “既…… 又……” 的句式描述,如 “那时候,人们出远门既靠步行,又很辛苦;运东西既依靠人力,又不方便” ,体会当时生活的不便。
(2)结合 PPT 展示草帽滚动的图片或动画,引导学生理解黄帝造车的灵感来源。按照 “所见 - 所想 - 所做 - 结果” 的顺序,引导学生梳理造车过程:
①所见:草帽是圆的,掉到地上后向前滚出了很远。
②所想:如果做个架子,再装上像草帽一样能滚动的东西,就可以用来搬运物品了。
③所做:把车造了出来,样子就像现在的独轮手推车。
④结果:后来人们不断改进,发明了双轮车,又用牛和马代替人拉车,出行和搬运东西方便多了。
(3)组织学生讨论:从黄帝造车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黄帝善于观察、勇于创新的品质。
2.学习黄帝造船部分
(1)学生默读描写黄帝造船的段落,用同样的方法梳理造船过程:
①所见:水面上漂着许多树叶,其中一个叶片上有一只蚂蚁,虽然河水很深,蚂蚁却安安稳稳地在上面爬着。
②所想:如果造一个像树叶一样浮在水面的东西,能让人待在上面,就可以在水上自由来去了。
③所做:找来一根很粗很粗的树干,把它放进河里,把树干中间的一段挖空,又用木头做了桨。
④结果:能在水面上自由地行动了。
(2)小组讨论:“造车” 和 “造船” 两个部分在行文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都按照 “所见 - 所想 - 所做 - 结果” 的思路行文,体会这种写作顺序的好处,如使文章条理清晰。
3.学习课文结尾部分
齐读结尾段,思考:车和船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从交通、交流、生活改善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回答,明确车和船的发明使水陆交通得到发展,为人们相互往来提供了便利,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三)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回顾黄帝的伟大功绩,再次感受他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问:从黄帝的发明创造中,你明白了什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创造发明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2.拓展发散: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古代传说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激发学生对古代传说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
1.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理(道理) 埋(埋下)
段(语段) 没(没有)
传(传说) 砖(石砖)
通(通过) 桶(木桶)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个)叶片
(提供)便利
(自由)地来去
一(阵)大风
(号召)民众
(安安稳稳)地爬
2.作业布置
(1)用自己的话将《黄帝的传说》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请家人评价。
(2)搜集一两个传说,下节课在班上和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对黄帝的传说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讲述故事环节,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按照 “所见 - 所想 - 所做 - 结果” 的思路讲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