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5 11:5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梳理行文思路,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和精当的选材。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务二 初读课文,初识先生
任务三 精读课文,走近先生
任务四 总结拓展 传先生精神
任务五 学以致用,明确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七子之歌——台湾)
一诗一文一烟斗,
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
一代英豪一红烛。
【标题解读】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说和做 主标题 突出强调了文章中的人物的性格特点。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副标题
交代了记叙对象以及侧重点;
“记”,则表明了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性的议论性散文。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1.了解闻一多、文章作者、写作背景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人物简介】
【了解作者】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现代诗人。
文章富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情感,语言流畅,气势雄浑,真挚朴素,凝练含蓄。
被誉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
臧克家与闻一多
1930年,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他在试卷上写了三句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尽的苦海。主考官闻一多看到以后很是欣赏,将之破格录取。臧克家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向老师学习诗歌创作,闻先生也总是热情地对他的每首诗作出点评。后来,闻先生走出书斋,大声地为中国民主呐喊,臧克家撰文纪念、宣传、介绍、弘扬这位了不起的老师和他的诗文。直到望百高龄时,臧克家仍说:“没有闻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
【背景链接】
出处: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背景:臧克家于1930—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作为闻一多的学生,经常出入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其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他。闻一多回清华任教后,两人书信往来甚密,相知甚深。
意图: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这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光辉事迹。
【读准字音】
【多音字】
【形近字】
【理解词语】
【词语辨析】
任务二 初读课文,初识先生
1.勾画出文中与“说”和“做”有关的句子或段落,概说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特点。
2.本文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展开,画出文中的过渡段,并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读法指导】
①开头两段引用闻一多的话来概括闻一多言行一致的特点,朗读时用平和的语气,自然陈述闻一多内心的想法,重音放在“我”“做”上面。
②在朗读闻一多作为学者方面的内容时,语速要适中,语气要平缓。感彩鲜明的词句要读出敬重、赞扬的语气,语速要稍快。
③在朗读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方面的内容时,感情悲愤,要气沉声缓。“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要读得气如洪流,磅礴而下。
④结尾段句式整齐,读时语速要快,气势磅礴,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1.勾画出文中与“说”和“做”有关的句子或段落,概说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特点。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 ;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他 ;
所以,作者高声赞叹闻先生: 。
参考答案:
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本文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展开,画出文中的过渡段,并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课后作业】
①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再补充一两件体现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事例。
②课外阅读闻一多先生的作品,并将你最喜欢的2-3段摘抄出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