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培优卷
一、选择题
1.儿童节到了,四(1)班班主任准备给教室图书角配书。你认为他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
A.同学们喜欢的书的种类
B.同学们读书的时间
C.同学们阅读的速度
2.六(2)班10名同学的脚长数据如下:
学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脚长 21.2cm 22.3cm 21.8cm 23.1cm 24.5cm 23.9cm 22.6cm 21.8cm 24.7cm 23.2cm
生活中,衣服的大小会根据身高来规定码数,比如身高155cm~160cm穿S码的衣服,身高160cm~165cm穿M码的衣服,5cm一个码,以此类推,分别还有L码、XL码、XXL码等。鞋子的大小也是根据脚长来确定码数的,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结合六(2)班10名同学的脚长数据,你认为按( )cm为一段来确定鞋码比较合理。
A.10 B.5 C.0.1 D.0.5
3.比 13 大比 19 小的数有( )个
A.7 B.6 C.5
4.王老师想了解六年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她可以通过( )的方法来收集数据。
A.查阅资料 B.实验 C.调查 D.测量
5. 选一选。
二(1)班要选一名主持人,下面是三人的票数统计情况。
(1)计算陈君票数错误的是( )。
A.5×3+2 B.5×3-3 C.5×4-3
(2)应该选( )当 主持人。
A.许朵 B.陈君 C.张亮
(3)有两人请假没有投票,如果这两人投票,结果会怎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许朵有可能被选上
B.陈君有可能会落选
C.不管两人投给谁,结果不变
6.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那么当输入数据8时。输出的数据是( )
输入 … 1 2 3 4 5 …
输出 … …
A. B. C. D.
7.学校要调查同学们的睡眠时间是否达到要求,你认为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
A.同学们睡觉的地点 B.同学们每天睡眠多长时间
C.同学们最喜欢看的课外书 D.同学们每天在校运动时间
8.下表是三(2)班学生选举班长时的统计表,( )最有可能当上班长。
笑笑 淘气 妙想 奇思
人数 正正 正正正正 正 正
A.淘气 B.笑笑 C.奇思
9.一盒巧克力有24块,送给爷爷和奶奶各是5块,还剩多少块?列式是( )。
A.24-5+5 B.24-(5+5) C.24-(5-5)
10.四(1)班的林琳想要了解师院附小四年级同学延时服务后回家阅读情况,她怎样搜集数据比较合适呢 ( )
A.设计调查表, 在全班调查 B.到每个同学家去调查
C.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估计 D.设计调查表, 在全年级调查
二、填空题
11.同学们最喜欢的玩具情况如下。
(1)把统计结果填在下表中
玩具
人数
(2)最喜欢 玩具的人数最少。
12.把表1的信息填到统计表2里
表1
画画 看书 踢球 弹琴
正正 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 √√√√√ √√√√√ △△△ △△△
二(1)班小朋友周末参加课余活动的情况
表2
课余活动 画画 看书 踢球 弹琴
人数
13.下面是三年级⑴班1分钟踢键子成绩记录单。(单位:个)
(1)请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单位:人)
成绩 31个以 31~40个 41~50个 51~60个 60个以上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2)男生的成绩在 个的人数最多。
(3)女生的成绩在 个的人数最多。
(4)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整体成绩较好的是 (填男生或女生)。
14.
(1)根据上图填写下表
水果
人数
(2)喜欢 的人数最多,喜欢 最少。
(3)喜欢 和 的人一样多。
15.张小云在体育课上统计了本小组12名男同学1分钟跳绳的次数。
姓名 跳绳/次 姓名 跳绳/次 姓名 跳绳/次 姓名 跳绳/次
刘畅 103 孙小敏 109 李 军 90 吴为冬 92
张冉冉 132 魏 君 110 赵继业 118 钱 亮 81
徐小明 105 王 露 125 张 放 116 田云飞 130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规定,男生1分钟跳绳116次或116次以上为优秀,这个组有 名男生成绩优秀;1分钟跳绳104次至115次之间为良好,这个组有 名男生成绩是良好以下。
16.四年级有10名同学接受了调查访问: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你做了几次家务 调查结果是:3、4、2、3、3、2、2、1、5、3。 图 正确表达了这个调查报告的数据。(图中横轴表示次数,纵轴表示人数)
三、判断题
17.用“正”统计五月份的天气情况,一个“正”代表一天。( )
18.画“正”字统计五月份的天气情况,一个“正”字代表一天。( )
19.用“正”字统计四月份天气情况,一个“正”字代表10天。( )
20.下面的物体只能根据颜色来分类。( )
21.下表是小朋友们对文具盒颜色的喜好调查情况,根据下表得知蓝色的文具盒最受欢迎。( )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8
四、操作题
22.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想去春游的地方的统计情况。
动物园:正正 科技馆:○○○○○○
植物园:√√√√√√ 游乐园:
(1)把表格补充完整。
地点 动物园 植物园 科技馆 游乐园
人数 25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喜欢去游乐园的人数。
(3)根据上面的调查情况,你建议去哪里春游?为什么
五、解决问题
23.小儿郎文具店为了了解钢笔、铅笔、橡皮和尺子一周的销售量,做了下面的记录。
(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文具 钢笔 铅笔 橡皮 尺子
销售量 ( )支 ( )支 ( )块 ( )把
(2) 卖出得最多, 卖出得最少。
(3)小儿郎文具店下次进货时,应多购进什么文具 请说明理由。
24.下面是小东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学校食堂菜肴情况。(每人只能选一种)
花菜烧肉 西红柿炒蛋 手撕包菜 软炸虾仁
√√√√√√√√√ 正
(1)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菜肴名称 花菜烧肉 西红柿炒蛋 手撕包菜 软炸虾仁
人数
(2)参加这次调查的同学有 人。其中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
(3)最喜欢花菜烧肉的比最喜欢西红柿炒蛋的少 人,最喜欢手撕包菜的比最喜欢软炸虾仁的多 人。
(4)根据调查结果,你对食堂中餐菜肴安排的建议是什么
。
25.下面是三⑴班同学一年级和三年级时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等
(1)将上面的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成绩等级 优 良 及格 不及格
一年级时的人数
三年级时的人数
(2)比较一下三⑴班同学一年级和三年级时的成绩等级情况,你有什么发现
26.下面是三(5)班同学英语听力测试成绩的统计情况。(一个×代表1人)
(1)根据上图完成下面的表格。
分数段 30 分及以上 19分以上、30分以下 19 分及以下
人数
(2)全班英语听力测试成绩在 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3)英语听力测试成绩在 36分及以上的为优秀,全班达到优秀的有 人。
(4)聪聪是三(5)班的学生,他的英语听力测试成绩在“30分及以上”这个分数段,聪聪最多可能得了 分,最少可能得了 分。
答案解析部分
1.A
解:他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同学们喜欢的书的种类。
故答案为:A。
图书角上的书是同学喜欢读的种类,那么同学们才愿意去读。
2.D
解:我认为0.5厘米为一段来确定鞋码比较合理。
故答案为:D。
观察这一组数据,同学们的脚长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部分相差在0.5厘米左右,所以我认为0.5厘米为一段来确定鞋码比较合理。
3.C
解:比13大比19小的数有14、15、16、17、18共5个数。
故答案为:C。
依据20以内数的排序数一数。
4.C
解:王老师想了解六年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她可以通过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
故答案为:C。
要想了解六年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可以采用直接调查的方法。
5.(1)B
(2)B
(3)C
解:(1)陈君得票数量:5×3+2或5×4-3;
(2)因为17>9>8,所以应该选陈君当主持人;
(3)因为17-9=8,有两人请假没有投票,如果这两人投票,结果会不变。
故答案为:(1)B;(2)B;(3)C。
(1)观察统计表可知,陈君得了3个“正”字还有2画,可以用乘加或乘减计算;
(2)整理得出三人的得票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谁的得票最多,谁就应该当选主持人;
(3)先用减法求出最高得票与第二名相差的票数,如果超过2票,则两个请假的人不管投票给谁,结果不会改变。
6.C
解:输出数据的规律为,
当输入数据为8时,输出的数据为.
故答案为:C.
根据图表找出输出数字的规律:输出的数字中,分子就是输入的数,分母是输入的数字的平方加1,直接将输入数据代入即可求解.
7.B
解:需要收集的信息是:同学们每天睡眠多长时间。
故答案为:B。
学校要调查同学们的睡眠时间是否达到要求, 就要知道同学们每天睡眠多长时间,然后和标准时间作对比。
8.A
解:淘气最有可能当上班长。
故答案为:A。
在选举班长时的统计表中,淘气的票数最多,则淘气最有可能当上班长。
9.B
解:列式是24-5-5或者24-(5+5)。
故答案为:B。
还剩下的块数=这盒巧克力的总块数-送给爷爷的块数-送给奶奶的块数=这盒巧克力的总块数-(送给爷爷的块数+送给奶奶的块数)。
10.D
四(1)班的林琳想要了解四年级同学延时服务后回家阅读的情况,她应该先设计调查表,在全年级调查。
故答案为:D。
调查对象是四年级全年级的,所以设计调查表,在四年级全年级采用全面调查法调查。
11.(1)10;16;8;14
(2)飞机
解:(1)整理数据如下表:
玩具
人数 10 16 8 14
(2)因为8<10<14<16,所以最喜欢飞机玩具的人数最少。
故答案为:(1)10;16;8;14;(2)飞机。
(1)此题主要考查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个“正”字是五画,分别数一数,然后填表;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喜欢各种玩具的人数,即可找出喜欢哪种玩具的人数最少。
12.10;15;10;6
解:
课余活动 画画 看书 踢球 弹琴
人数 10 15 10 6
故答案为:10;15;10;6。
一个“正”代表的是5人,两个“正”代表10人;一个“○”、“√”、“△”分别代表一人,数数即可得出答案。
13.(1)
成绩 31个以下 31~40个 41~50个 51~60个 60个以上
男生人数 2 4 7 2 1
女生人数 1 2 3 7 3
(2)41~50
(3)51~60
(4)女生
解:(2)男生的成绩在41~50个的人数最多;
(3)女生的成绩在51~60个的人数最多;
(4)整体成绩较好的是女生。
故答案为:(2)41~50;(3)51~60;(4)女生。
(1)根据记录单中的数据作答即可;
(2)比较男生每一个成绩段的人数,然后找到最多的即可;
(3)比较女生每一个成绩段的人数,然后找到最多的即可;
(4)观察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女生成绩在51个以上的比男生多,所以女生成绩好。
14.(1)6;5;6;8;4
(2)香蕉;梨
(3)苹果;葡萄
解:(1)
水果
人数 6 5 6 8 4
(2)8>6>5>4,喜欢香蕉的人数最多,喜欢梨最少;
(3)喜欢苹果和葡萄的人一样多。
故答案为:(1)6;5;6;8;4;(2)香蕉;梨;(3)苹果;葡萄。
(1)依据收集和整理的数据,先数一数,再填写统计表;
(2)把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比较大小;
(3)喜欢苹果和葡萄的人一样多,都是6人。
15.5;4
解:成绩优秀的男生有5名;成绩良好以下的男生有4名。
故答案为:5;4。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表格所给的信息,对人数进行统计即可。
16.②
解:图②正确表达了这个调查报告的数据。
故答案为:②。
根据调查结果找到对应的人数即可。
17.错误
解:用“正”统计五月份的天气情况,一个“正”代表5天。
故答案为:错误。
一个“正”字有5画,代表5天。
18.错误
解:画“正”字统计五月份的天气情况,一个“正”字代表5天,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画“正”字统计五月份的天气情况时,一个“正”字有5画,表示5天。
19.错误
解:一个“正”字代表5天。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一般情况,一个笔画代表1天,正字一般都是代表5。
20.错误
下面的物体只能根据颜色来分类。这句话是错误的。
上面的物体除了可以根据颜色来分类以外,还可以根据形状来分类。
21.正确
解:6<8<9<15,所以蓝色的文具盒最受欢迎。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判断哪种颜色的文具盒最受欢迎即可。
22.(1)解:
地点 动物园 植物园 科技馆 游乐园
人数 10 6 6 25
(2)解:动物园:△△△△△△△△△△ 科技馆:△△△△△△
植物园:△△△△△△ 游乐园:△△△△△△△△△△△△△△△△△△△△△△△△△
(3)解:25>10>6,建议去游乐园春游,因为喜欢去游乐园的人数最多。
(1)依据收集和整理的数据,先数一数,再填写统计表;
(2)每个人用一个△表示,几个人就是几个△;
(3)因为喜欢去游乐园的人数最多,所以建议去游乐园春游。
23.(1)
文具 钢笔 铅笔 橡皮 尺子
销售量 12支 26支 24块 7把
(2)铅笔;尺子
(3)应多购进一些铅笔和橡皮,因为这两种文具卖出得多。
(2)26>24>12>7,铅笔卖出的多,尺子卖出得最少。
故答案为:(2)铅笔;尺子。
(1)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销售量,一笔代表数量1,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由此根据统计结果确定每种文具卖出的数量即可。
(2)比较各种文具的销售量,26>24>12>7,由此确定卖出的多少即可。
(3)观察表格可知,小儿郎文具店的铅笔和橡皮卖出得多,所以建议进货时多购进一些铅笔和橡皮。
24.(1)解:
菜肴名称 花菜烧肉 西红柿炒蛋 手撕包菜 软炸虾仁
人数 9 17 8 5
(2)39;西红柿炒蛋;软炸虾仁
(3)8;4
(4)建议增加汤类食品。
25.(1)
成绩等级 优 良 及格 不及格
一年级时的人数 4 8 17 1
三年级时的人数 7 12 11 0
(2)答:我发现优和良的人数增加,及格不及格的人数减少。
(1)优、良、及格、不及格的人数和与全部人数相等;
(2)对比人数发现优与良的人数明显增加,不及格人数由一人下降为零人。
26.(1)
分数段 30 分及以上 19分以上、30分以下 19 分及以下
人数 18 9 3
(2)30分及以上
(3)5
(4)40;32
解:(2)3<9<18,所以全班英语听力测试成绩在30分及以上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3)英语听力测试成绩在 36分及以上的为优秀,全班达到优秀的有5人;
(4)聪聪是三(5)班的学生,他的英语听力测试成绩在“30分及以上”这个分数段,聪聪最多可能得了40分,最少可能得了32分。
故答案为:(2)30分及以上;(3)5;(4)40;32。
(1)每个“×”表示1人,根据图形判断每个分数段的人数并填表;
(2)比较每个段的人数,判断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3)37分的1人,38分的1人,40分的3人,这些人都是达到优秀的;
(4)30分及以上的分数段,得分有32分,33分,35分,37分,38分,40分,由此判断最多或最少可能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