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5 13: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卷
语文(问卷)
一、基础知识与应用(第1-4题各2分,第5题每空1分,共16分)
回眸往事,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对我们至为重要的人:对鲁迅而言,是身处异国他乡时正直热忱、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对朱德先生而言,是出身佃农但不chuò劳作、宽厚仁慈并竭尽所能支持他的母亲;对玛丽·居里而言,是陪伴她在夏天zào热冬天严寒的旧棚屋中和她一同_____追寻“镭”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对托尔斯泰而言,或许穷其一生探索和审视的自我才是他最重要的灵魂伴侣;对朱自清而言,是那个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步履蹒跚的父亲。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读音书写时,正确的一项是( )
A.chéng B.diàn C.掇 D.躁
2.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成语,最合适的是( )
A.自出心裁 B.连绵不断 C.殚精竭虑 D.和颜悦色
3.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酒》是一组五言古体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归隐后,作者陶渊明为东晋诗人,有《陶隐居集》。
B.汪曾祺,现代作家,他的作品《昆明的雨》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表达汪曾祺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C.消息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行文,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先写出来,然后按“次要事实—再次要事实—最次要事实”的结构形式展开。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通常律诗规定为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4.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①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②通过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③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④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等特点。⑤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
A.④②③①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⑤③④②
5.品经典古韵,赏文化之美,请根据表格提示,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诗文例句 美点寻踪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志气美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 , 。 (吴均《与朱元思书》) 自述心志,劝说友人的超然美
(3) , 。(杜牧《赤壁》) 运用典故,反说其事的思辨美
(4) , 。(王维《使至塞上》) 视野开阔,意境雄浑的壮丽美
争渡,争渡,(5) 。(李清照《如梦令》 动态描写,人禽戏游的和谐美
二、综合性学习(每题2分;共6分)
关注家乡热点新闻,完成练习。
2024年12月31日,①“青蓝雅静——天津博物馆藏明清青花瓷器展”在新疆博物馆开展。
青花瓷器是中国瓷器的典型代表之一,曾是古代丝绸之路贸易的“明星商品”。它始于唐代,兴于元代,经久不衰。
②本次展览由“明代青花瓷”“清代青花瓷”“海外青花瓷”三个部分,共展出112件精品文物。③这些精品文物成体系地介绍中国青花瓷古代工艺技术的非凡成就,展示青花瓷丰富的造型、精美的纹饰、高雅的气质,并以其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色,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文化内涵。
走进展厅,一件件青花瓷犹如一幅幅传统水墨画,向观众展示着明清时期的万千气象。明清时期,官窑青花品质精良、高贵典雅;民窑青花自由豪放、泼辣清新。展览通过明代宣德青花、天顺青花、正德青花、万历青花,清代顺治青花、康熙一乾隆青花、嘉庆一咸丰青花、同治一宣统青花,④清晰地向观众勾勒出这一时期青花瓷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折射出当时的社会变迁。
该展览将持续4个月,到2025年5月1日结束。
6.请为此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7.画线句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给出修改意见。
8.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前去参观此次展览,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9.有人评价《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书写”。让我们一起走进《昆虫记》,感受、学习。(每题2分,共8分)
①在洞口站岗放哨看门守屋的这只隧蜂比其他的隧蜂年岁大。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是现在正在忙着采集花粉的隧蜂姐妹们的妈妈,是现在还是幼虫的隧蜂们的外婆。三年前,当它还是个花季少女时,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它还在干活儿,它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它已经不能再生儿育女,便当上了看门人。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②一只蚂蚁路过洞穴附近。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它很想知道洞底下为何有蜜的甜香味飘上来。隧蜂看门人脖子一扭,意思是说:“滚开,不然要你的命!”通常,这种威吓的动作就足够了。蚂蚁见状赶紧走开。如果它赖着不走,隧蜂看门人便会飞出洞来,向那大胆狂徒扑过去,推搡它,驱赶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回到哨位,继续站岗放哨。
③清晨凉爽时,采集花粉的隧蜂们因找不到被太阳晒熟的花粉而闭门不出的时候,我就看见隧蜂门卫待在通道上端入口的自己的岗位上。它们一动不动地待在那儿,脑袋堵住入口,与地面持平,以防外来者侵入。如果我离得太近地观察它们,它们就稍稍后退,在暗处等着我这个不速之客离去。
④午后,天气太热,花粉采集工们不再去田间野地里了。它们钻进住宅底部,油漆新建的蜂房,制作供虫卵所需的圆面包。隧蜂外婆始终留在上面,用自己那光秃秃的脑袋堵住大门。即使天气再热,门卫也不能午睡,因为必须保证全家人的安全。
(1)跟法布尔学写作。第①段加点词在表达上很有意思,请你做赏析。
(2)跟法布尔学科学。法布尔对蚂蚁的发现颠覆了我们的认知,结合你读过的《昆虫记》其他篇章,说说蚂蚁的真实面目。
(3)跟法布尔学观察。研读③-④段中的时间词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说说法布尔科学的观察方法。
(4)跟法布尔学情怀。他对笔下的昆虫寄寓了深厚的人文情怀。请你概括文段所体现的隧蜂外婆的优秀品质。
三、阅读
(一)古代诗歌阅读(共2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随”“入”二字,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融进了作者初见平原时新鲜、欣喜之感。
D.尾联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
(二)文言文阅读(11、13题各2分,12、14题各4分,共12分)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
【乙】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①与上会留②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史记·张良传》节选
[注]①邳:读作pī,地名。②留:县名。
1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 慰劳 B.已而之细柳军 到达
C.彀弓弩 用机械发射的箭 D.介胄之士不拜 铠甲,这里用作动词
1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3.对文中画横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至霸上/及棘门军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14.《史记》长于记人,依据甲、乙文段,简要分析作者塑造的周亚夫和张良的形象及主要运用的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白杨礼赞》,完成15-17题。(15、17题各3分,16题2分,共8分)
①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②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③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④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⑤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5.赏析文中画线句。(从修辞角度)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16.说说选文第③段的作用是什么。
17.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
阅读《地下的京杭大运河》,完成18-20题。(18、19题各3分,20题2分,共8分)
①作为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坎儿井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被誉为“地下运河”。
②吐鲁番常年高温干旱少雨,地下暗渠能有效避免日照、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尽可能减少水量蒸发流失,起到灌溉农田、滋养绿洲的作用。这样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孕育出这一适应极度干旱地区的特殊灌溉系统——坎儿井。坎儿井的“坎儿”,是井穴之意,是一种有效防止水资源蒸发的特殊灌溉系统。坎儿井的基本工程结构由竖井、暗渠、出水口、明渠和蓄水池(涝坝)等部分和谐的组合在一起。虽然叫作井,实际上却是一条水渠。它是巧妙地利用地形坡度,将来自天山博格达峰、喀拉乌成两座雪山的冰雪融水点点滴滴聚集起来,不耗费任何动力和资源,让涓涓泉水流向村庄和农田。从空中俯瞰,一个个形似月球环形山的土圈排列成行,并排通向绿洲,这就是坎儿井竖井的井口。
③经过科学测定,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中,最古老的修建于六百多年前的明代初年。而据部分专家推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吐鲁番就已经有了坎儿井的身影。吐鲁番坎儿井在清代迎来了第一次修建的高潮,在林则徐、左宗棠等人的带领下,各族人民在吐鲁番开挖了大量坎儿井。至今,部分吐鲁番人还亲切地称呼坎儿井为“林公井”。
④最多的时候,全疆有1800多条坎儿井,暗渠总长5200多公里。然而,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机电井大量使用等原因,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坎儿井出水量逐年减少,数量急剧萎缩。目前吐鲁番地区有坎儿井1108条,暗渠总长3200多公里,年径流量1.14亿立方米,滋润了绿洲人的生活。
⑤坎儿井的保护工作已经引起人们重视,希望通过不断地努力,让坎儿井永远是灌溉农田,维系生命,孕育绿洲生命之井。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明昊、靳昊、孙金行,有删改)
18.用《坎儿井》或《地下的京杭大运河》作为本文的标题,你会选哪一个 理由是什么
19.分析第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0.“不耗费任何动力和资源”中的“任何”可否删除 请从说明文的语言角度进行分析。
四、作文(共40分)
21.记忆里,总有一个难忘的节日,或许是辞旧迎新的元旦,或是爆竹声声的春节,或许是伤感的清明节,也或许是家家户户团圆的中秋节……一年四季,岁月流转,正是有了节日,我们的生活才多了一些仪式感,也多了许多的幸福感。
请以“难忘的节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写作提示: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100
200
100
200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卷
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应用(第1-4题各2分,第5题每空1分,共16分)
1.正确答案是:D
【解析】A项“呈”字在此处不适用,应为“诚”,表示确实、的确的意思,但原文加点字并未给出,无法直接判断A项对错,不过从选项来看,A项明显与题意不符,可排除;B项“佃”字读音应为“diàn”,但原文加点字为“chuò”,故B项错误;C项“掇”字意为拾取、采取,与原文“不chuò劳作”中的意思不符,原文应为“不辍劳作”,表示不停歇地劳作,故C项错误;D项“躁”字意为性急、不冷静,与原文“夏天zào热”中的“zào热”对应,表示炎热的意思(此处为通假用法,通“燥”),故D项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D。
2.正确答案是:C
【解析】A项“自出心裁”表示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与原文语境不符;B项“连绵不断”表示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与原文语境不符;C项“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艰苦,与原文“一同追寻‘镭’”的语境相符,表示丈夫皮埃尔·居里在科研上的尽心尽力;D项“和颜悦色”指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形容人开心,与原文语境不符。因此,正确答案是C。
3.正确答案是:A
【解析】A项中《饮酒》是五言古体诗的说法有误,《饮酒》是一组五言律诗,共二十首,而非古体诗;且陶渊明作品集名为《陶渊明集》,而非《陶隐居集》(陶弘景的作品集名为《陶隐居集》)。B项、C项、D项说法均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A。
4.正确答案是:C
【解析】首先,传记要求真实,这是传记的基本特点,所以①句应放在首位;接着,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作者可以发挥想象,这是对传记真实性的进一步说明和补充,所以③句应放在①句之后;然后,通过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来表现人物,是传记写作的一种手法,所以②句应放在③句之后;再接着,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这是传记写作的具体要求,所以④句应放在②句之后;最后,引用可靠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是对传记真实性的再次强调和补充,所以⑤句应放在最后。因此,正确的语句排列顺序是①③②④⑤,正确答案是C。
5.(1)老骥伏枥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惊起一滩鸥鹭
二、综合性学习(每题2分;共6分)
6.青花瓷器展览展示中国瓷器艺术魅力(或天津博物馆青花瓷展亮相新疆)
7.画线句②有语病。修改意见:在“三个部分”后添加“组成”,使句子结构完整。
8.示例一:青花瓷韵,穿越古今,等你来赏!
示例二:穿越时空的青花之美,等你来鉴赏!
9.法布尔在《昆虫记》中,不仅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观察昆虫,还以哲学家的深度思考生命,以美术家的眼光描绘昆虫的形态,以文学家的情感和笔触书写昆虫的生活。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和书写方式,使得《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9.(1)示例:巧妙地运用了“妈妈、外婆、花季少女”这些人性化的词汇来描绘隧蜂,这种表达方式极具创意和趣味性。通过将这些亲属称谓赋予隧蜂,法布尔不仅赋予了它们人类的情感和社会角色,还让读者能够更加亲切地感受到隧蜂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隧蜂个体的生命历程。这种写作手法不仅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提升了文章的艺术价值。
(2)蚂蚁的真实面目:它们并不是勤劳的象征,而是不劳而获的掠夺者。
(3)示例:法布尔科学的观察方法体现在他对时间和细节的敏锐捕捉上。在研读③-④段时,我们可以发现法布尔运用了时间词来记录隧蜂门卫在不同时间段的行为变化,从而揭示出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规律。同时,他还对隧蜂门卫的细微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如“一动不动地待在那儿”、“稍稍后退”等,这些描写使得隧蜂门卫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活。这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昆虫的习性和行为,也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范例。
(4)示例:她勤劳无私,为了家庭的幸福而默默付出;她尽职尽责,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保护着家人的安全;她充满智慧,能够巧妙地应对外来者的威胁;同时,她还具有谦卑的品质,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愿意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品质不仅体现了隧蜂外婆作为昆虫的优秀特质,也寓意着人类社会中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法布尔通过对隧蜂外婆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昆虫世界的敬畏和热爱之情,同时也寄寓了他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
三、阅读
(一)古代诗歌阅读(共2分)
10.A (A项,首联为“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句意为: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此句叙述的是诗人此次的壮游,交待了人物、地点和此行的目的。选项赏析有误。)
(二)文言文阅读(11、13题各2分,12、14题各4分,共12分)
11. A
12.(1)于是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2)皇帝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13.C
14.甲文通过周亚夫治军严格、军纪严明,表现了他的刚正不阿和恪尽职守。乙文通过张良的谦逊态度和自知之明,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和淡泊名利。作者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塑造人物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
15.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高原景象比喻为“一条大毯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高原的辽阔与色彩斑斓,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16.承上启下,为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做了铺垫,同时营造了一种辽阔、壮丽的背景,为白杨树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宏大的舞台,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
17.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作者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成功地塑造了白杨树力争上游、坚强不屈的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象征了北方农民和哨兵的精神。
阅读《地下的京杭大运河》,完成18-20题。(18、19题各3分,20题2分,共8分)
18.选择《坎儿井》作为本文的标题更为合适,因为文章主要围绕坎儿井的历史、功能、现状以及保护工作展开,坎儿井是文章的核心内容,直接体现了文章的主题。
19.第④段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历史人物的贡献,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让读者对坎儿井的历史和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20.“不耗费任何动力和资源”中的“任何”不能删除。因为“任何”这个词强调了坎儿井在运作过程中完全不依赖外部动力和资源,突出了其独特的设计和高效的利用自然条件的特点。删除“任何”后,句子的意思会变得模糊,无法准确传达坎儿井的这一重要特征。
四、作文(共40分)
21.
难忘的节日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许多璀璨的明珠,它们或明或暗,或大或小,但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它记录着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个节日——春节。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我们家也不例外,早早地就开始忙碌起来,为春节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食,有香气四溢的红烧肉,有鲜美可口的清蒸鱼,还有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大家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饭后,我们一起看春晚,节目精彩纷呈,逗得大家开怀大笑。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
最让我难忘的是放烟花的时刻。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的手跑到院子里。天空中已经绽放出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它们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脸庞。我和爸爸点燃了一个大大的烟花筒,只听“嗖”的一声,一颗明亮的火球直冲云霄,然后在空中爆炸开来,绽放出无数颗璀璨的星星。我兴奋地欢呼起来,感觉自己仿佛也融入了这片美丽的星空之中。
放完烟花后,我们回到屋里,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品尝着香甜的瓜果,一边聊着新年的计划和愿望。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和谐,也明白了节日的意义所在。它不仅仅是一个庆祝的时刻,更是一个家人团聚、增进感情的时刻。
那个春节,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个节日。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更让我明白了亲情的可贵和节日的意义。每当回想起那个春节,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家的思念,也是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