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陋室(lòu) 德馨(xīn) 苔痕(tái) 鲜有闻(xiān)
B.案牍(dú) 诸葛亮(ɡě) 蕃(fān) 周敦颐(dūn yí)
C.牡丹(mǔ) 淤泥(yū) 濯清涟(zhuó)亵玩(xiè)
D.隐逸者(yì) 不蔓(wàn) 入帘青(lián) 鸿儒(hónɡ)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谈笑有鸿儒( )
(2)可爱者甚蕃(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6)惟吾德馨( )
4.下列加点词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 B.无丝竹之乱耳
C.惟吾德馨 D.何陋之有
5.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2)亭亭净植 古义:____ 今义:_____
6.下列各项中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水陆草木之花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康肃笑而遣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填空。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3)高度概括莲的品质的句子是: 。
9.古诗词中有不少写菊花、莲花的句子,请各写出完整的两句。
写菊花: , 。
写莲花: , 。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多) B.亭亭净植(竖立)
C.香远益清(有益) D.陶后鲜有闻(少)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12、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
答:
13、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子猷性爱竹,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子猷(you):即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②或:有的人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 )
(2)谈笑有鸿儒 鸿儒:( )
(3)无案牍之劳形 劳:( )
(4)尝暂寄人空宅住 尝:( )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何可一日无此君?
16、【甲】文中作者提到“诸葛庐”“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
17、仿照【甲】【乙】文段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助某物来表达你的抱负或情操。
(三)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长物志卷二 花木
[明]文震亨①
弄花一岁,看花十日。故帏箔②映蔽,铃索护持③,非徒富贵客也。第繁花杂木,宜以亩计。乃若庭除槛畔,必以虬枝古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边石际,横偃斜拔;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草木不可繁杂,随处植之,取其四时不断,皆入图画。又如桃、李,不可植于庭除,似宜远望;红梅、绛桃,俱借以点缀林中,不宜多植。梅生山中,有苔藓者移置药栏,最古。杏花差不耐久,开时多值风雨,仅可作片时玩。蜡梅,冬月最不可少。他如豆棚、菜圃,山家风味,固自不恶。然必辟隙地数顷别为一区若于庭除种植便非韵事。更有石磉④木柱,架缚精整者,愈入恶道。至于艺兰栽菊,古各有方。时取以课园丁,考职事,亦幽人之务也。志《花木第二》。
(注释)①文震亨:文征明曾孙。文家对花木造园等颇有研究,文征明有两方印章一刻“辛夷馆”一刻“玉兰堂”。②箔:帘子, ③铃索护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记;天宝初,宁王日侍,好声乐,风流蕴藉,诸王弗如也。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级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史掣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诸宫皆效之。④磉:柱下的石墩。
18.根据词句的结构和语境推敲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位置疏密(_____) ②水边石际(_____)
③艺(_____)兰栽菊 ④课(_____)园丁,考职事
19.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
然 必 辟 隙 地 数 顷 别 为 一 区 若 于 庭 除 种 植 便 非 韵 事
20.结合注释,推测文中画波浪线句作者的未尽之意,补写于横线上。
故帏箔映蔽,铃索护持,非徒富贵容也,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关于花木种植,此文有哪些方面的经验可供设计组学习?仿照示例归纳。
种植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青藤书屋如果遵循文震亨的审美观修葺,会出现类似《暮春归故山草堂》一诗中的花木景观吗?请结合诗、文相关词句简要分析。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钱起
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谷口:故山草堂之所在。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雅舍
梁实秋
①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地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上了瓦,四面编了竹篱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地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强,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便对那房子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②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不大便处。
……
③“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来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轰然一声而泥如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
……
④“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 (选自梁实秋《雅舍小品》有删改)
23、 在文章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雅舍”的?
24、 本文与刘禹锡“陋室铭”一文有何神似之处?
25、 品读下面词句的特点。
(1)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地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上了瓦,四面编了竹篱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地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为什么作者觉得四川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
(2)、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26、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7、作者为什么认为“雅舍”可爱?你认为雅舍可爱吗?谈谈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答案
1、C 2.D 3.(1)指读书人 (2)多 (3)亲近而不庄重 (4)少 (5)旁生枝茎
(6)能散布很远的香气,指德行美好 4.B 5.(1)形体、躯体 形状,样子 (2)竖立 种植 6.C
7、(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8.(1)出淤泥而不染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莲,花之君子者也
9.示例: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0、C
11、(1)只可以在远处看,而不可以在近处玩弄。
(2)对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12、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
13、说明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社会现象。
14. (1)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2)鸿儒:博学的人
(3)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尝:曾经
15. (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16. 作者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借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雄的屋舍来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同古代名贤一样,有着高洁傲岸的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志趣,从而说明“陋室不陋”
17. 示例:在百花凋谢之时,梅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我要向梅花学习,学习它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18.①稀,稀疏 ②边,边际 ③种植 ④考核
29.然必辟隙地数顷/别为一区/若于庭除种植/便非韵事。
20.惜花之故也(意思相近即可)
21.花木的品种 种植的位置 花木的搭配(顺序可以调换)
22.诗中写到“辛夷花尽杏花飞”“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展示了“四时不断,皆人图画”的花木景观。诗中故山草堂选择花木品种、按照花时搭配种植、关注种植位置等符合文震亨的审美观,所以类似的花木景观可能会出现在青藤书屋。
23、(1)记叙我住的“雅舍”最是经济(虽不能蔽风雨,却有它的个性)。
(2)记叙“雅舍”的地点荒凉。
(3)记叙“雅舍”的三景。(月夜幽绝、细雨有趣、大雨滂沱)
(4)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
24、①陋(第一段);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第二段);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五段)。
25、(1)房子简陋,单薄但又不能说不像是房子,这里包含作者不满的情绪。既不满却又对“好感油然而生”,可见其幽默。由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评价四川人造房子,用了“经济”一词。
(2)作者用典雅隽永的语言描写了“月夜”优美景色的欣赏,表达出人们被美景陶醉的场景。
26、一是对物质需求不存奢望,也不追求十全十美;二是坚守独立的人格,不攀附权贵,不随意从俗。
27、作者因为居住久了发生感情而发现,“雅舍”自有它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