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谁是最可爱的人 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5 18:3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憔悴(qiáo) 摁倒(èn) 喧嚣(xiāo) 屏住呼吸(pǐng)
B.淳朴(chún) 憋闷(biē) 坚韧(rèn) 绚丽多姿(xuàn)
C.找茬(chà) 过瘾(yǐn) 污秽(suì) 姗姗来迟(shān)
D.豁亮(huò) 哺育(bǔ) 要诀(jié) 酣然入梦(hā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手势 哽住 温和 严肃 B.奥悔 旷课 忠诚 糊涂
C.责备 干脆 激动 古怪 D.惨白 墙壁 气氛 视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永远怀念为革命壮烈牺牲的战士。
B.抗美援朝的英雄永垂不朽,他们的光辉事迹千古流传。
C.敌人奋不顾身地冲入烈火中去抢救被困人员。
D.这间屋子比咱们在陕西的老屋子豁亮。
4.下列各项语法知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陈述语气。
B.“游击队员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这句话的主干是“游击队员穿过树林和青纱帐”。
C.“我确实亲眼看到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一句中的“还”是介词。
D.“互相挑逗”“春红已谢”“活泼热闹”“争取民主”,这四个短语类型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
5.下面一段话中,标点符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①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②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③连续进行多次战役,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称赞志愿军将士为“最可爱的人”④
A.①句号②逗号③逗号④句号 B.①句号②顿号③逗号④感叹号
C.①逗号②句号③顿号④句号 D.①句号②顿号③分号④感叹号
6.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和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明确提出“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题。)
B.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表明对志愿军战士是否可爱有疑问。)
C.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昵?(借代,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D.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比喻,突出了马玉祥“淳朴”气质。)
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
B.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多次就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
C.通过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
D.“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美方官员近期涉台言论时引用的一首中国老歌的歌词。
8.下列对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如开头三段主要运用抒情、记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B.文章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质,描绘了“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形象。
C.松骨峰战斗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狠。作者在叙写这场战斗时塑造了一个连队的英雄群像,既有正面描述,又有侧面描写。
D.文章结尾把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志愿军在朝鲜奋不顾身的杀敌联系起来,再次强调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并号召我们热爱我们的战士,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二、填空题
9.文学常识填空。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   (文体),作者   著名诗人、小说家。著有小说《东方》等。
10.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土,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   
(3)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4)敌人为了逃命用了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5)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三、语言表达
11.下面是小花一家观看抗美援朝纪录片《较量》后的谈话。
爷爷:太感人啦!和平稳定来之不易!面对强权,低头永远得不到尊重和自由独立,唯有敢于斗争,才能站立起来。
爸爸:是呀,一个个最可爱的人,用热血与生命汇聚成新中国最珍贵的记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
哥哥: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纪录片,让我们真正了解历史,心怀感恩,珍惜当下。
抗美援朝有哪些意义?请根据以上材料予以探究。
12.“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核心部分为志愿军战士形象和70束光芒,以和平鸽、水纹和中朝两国国旗等元素编制的绶带环绕四周,外围采用五星、桂叶和象征五次战役的箭头等元素,组成金达莱花的五瓣造型。根据你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了解,说说纪念章的寓意。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____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____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____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____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 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13.把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第3段的横线上。
气质 品质 胸怀 意志
14.第5段中多处用了数量词,如“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8个小时”“打死了300多敌人”,这些数量词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15.品读下列句子,完成后面括号中的任务要求。
①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从修辞手法运用上进行赏析)
16.《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称运用上很有特色。请你结合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分析其运用不同人称的好处。
①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②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
17.“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文学作品阅读
无名英雄
刘滤
一大早,乡下突然打来电话,急促地告知我,大伯垂危,他要见我一面。
我匆匆打车赶回铜台沟。
大伯九十岁,在我们刘家属于高寿。他的手像一把钳子,死死地抓着我。而且,往日浑浊的眼眸也放出熠熠光彩。大伯说:“我要告诉你我的一个心愿!”
大伯曾是一名志愿军,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时,他是连长。
那天晚上,他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在限定时间内将一批军用物资送到战火正酣的前线去!
在甲屯里附近的铁路桥旁,大伯带人拦械了一列火车。
打开车门的瞬间,他怔住了:火车上有三十几名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员,他们身上缠着绷带,倚靠在车厢壁上。
但是,他还是咬着牙说:“对不起,请诸位下车,这列火车被征用啦!”
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她说:“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
他说:“可是,不赶快把这批武器弹药、食品药品运送到前线,将会有更多战士失去生命!”
她说:“我不管,我这个排长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
他恳求道:“有点大局观念好不好 ”
她却瞪着他:“我告诉你,治病救人就是我们医生的大局!”接着,她愤怒责问:“你执行任务,我也执行任务,你为什么非要中断我的任务 你不怕我挨处分吗 ”
他不敢瞅她,不敢瞅那些脸上写满痛苦的伤员,他像霜打的秋菠菜,深深埋下头去。
他摆摆手,心想算了。
她不理会他,转身要去关闭车厢的门。
可是, 一个人却从一副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那人全身绑满了绷带。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116师团职参谋,所有人都要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它关系到众多战士的生命!”
即刻,那些伤病员有的挪下,有的滚下,有的跳下,纷纷离开车厢。
也有不能动的伤员在担架上呻吟,枉然地向车厢外挣扎着。夏天光喊大伯:“抬呀,愣什么呢 ! ”
很快,车厢被清空了。
大伯急忙带领战士装好物资,向这些伤病员和陪伴他们的她与另外两个女兵,敬了一个军礼,叮嘱他们在原地等着列车返回。火车一路鸣笛,驶向战火纷飞的远方。
列车驶出不远,他再回头,月色下看见她和战友, 一边抹着眼泪, 一边在给东倒西歪的伤员包扎。
五个小时后,从前线返回,他指挥列车驶向那座桥。
来到桥头,他跳下机车,四下张望,哪里还有她、夏天光和那些伤病员啊!
天渐渐破晚,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他茫然四顾,发现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菜枯枝。
“人呢!”他喊。
他把嗓子都喊哑了。
天骤然亮起来,像舞台的幕布倏地拉开。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眼泪竟然噼里啪啦地一颗一颗掉下来。
“都死啦!炸死啦!美国鬼子的‘黑寡妇’飞机, 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中国孩子啊!”一位朝鲜阿妈妮趔趄着朝他们走来,老人悲怆地呼号着,脸上是血,手上也是血。
大伯说罢,有一刻昏迷过去。但随即,他又睁开了眼睛。他问我,你知道那个女的是谁吗,那个排长
我摇摇头。
他顾自说:“她是我负伤住院时相识的恋人。本来,我们说好要在战争结束后结婚的。我一辈子不再娶妻,也是为了她!”
大伯长叹一声继续说:“我有个愿望,就是要把我埋在那座桥头,和她,和那些牺牲的战士在一起。”
我含着眼泪,点了一下头。
他说:“记住,千万不要给我立碑。我不要名字!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那么多志愿军战士,很多都是无名英雄!”
(选自2020年9月9日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18.文中“那天晚上”到第二天亮,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 情节概括
大伯 为执行任务征用火车,又心系战友安危,返回寻找战友。
女军人 ①   
伤员们 ②   
朝鲜阿玛妮 为志愿军战士的牺牲而痛哭呼号。
19.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天渐渐破晓,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他茫然四顾,发现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菜枯枝。
20.大伯不想身后留名,故而临终前嘱咐不要给自己立碑。但他的儿子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应该让英雄得以留名。你赞同谁的想法 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A:屏( bǐng )住呼吸;
B无误;
C :找茬(chá )污秽( huì) ;
D :要诀( jué )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答案】B
【解析】B项中的“奥悔”应为“懊悔”;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回答此题时,要细心辨析词语,遇到把握不准的词语,细心查找资料,熟练掌握。
3.【答案】C
【解析】ABD.使用正确;C.使用有误,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该成语是褒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答案】C
【解析】C.句中的“还”是副词,不是“介词”。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句子主干、词性、句式等。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根据不同短语进行分类。
5.【答案】B
【解析】B.开头一句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介绍,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应用句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是并列短语,应用顿号;第③处是句间停顿,应用逗号;最后一句带有抒彩;应用感叹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注意平时的分类与运用。
6.【答案】B
【解析】ACD正确;B:反问,强调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结合语境首先写出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
7.【答案】C
【解析】C:成分残缺,通过......使,删去一个即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8.【答案】A
【解析】A.有误,这篇文章开头三段主要运用了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文章的中心;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9.【答案】通讯;魏巍
【解析】《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同志在“抗美援朝”期间,采访志愿军战士的一篇通讯。通过叙述志愿军战士的三个典型事例,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地赞美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故答案为:通讯;魏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10.【答案】(1)抒情
(2)描写
(3)记叙
(4)说明
(5)议论
【解析】(1)这句话直接抒发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属于抒情的表达方式。
(2)这句话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
(3)这句话有时间: 二次战役的时候。人物:一支志愿军的部队。事件: 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4)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敌人飞机和坦克的数量,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5)这句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的战士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故答案为:(1)抒情
(2)描写
(3)记叙
(4)说明
(5)议论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表达方式的能力。文章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平时学习时要掌握这五种表达方式的特点,答题时要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1.【答案】①抗美援朝是正义之战,启示我们面对强权要敢于斗争。②抗美援朝的珍贵记忆,是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③抗美援朝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找到对应句分析归纳即可。
爷爷:太感人啦!和平稳定来之不易!面对强权,低头永远得不到尊重和自由独立,唯有敢于斗争,才能站立起来。即启示我们面对强权要敢于斗争。
爸爸:是呀,一个个最可爱的人,用热血与生命汇聚成新中国最珍贵的记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
哥哥: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纪录片,让我们真正了解历史,心怀感恩,珍惜当下。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故答案为: ①抗美援朝是正义之战,启示我们面对强权要敢于斗争。②抗美援朝的珍贵记忆,是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③抗美援朝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读懂题目要求,分析现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谈话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抗美援朝的意义。主观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2.【答案】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寓意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彰显了我国不畏强敌、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解析】纪念章核心部分为志愿军战士形象和70束光芒,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以和平鸽、水纹和中朝两国国旗元素编制的绶带环绕四周,寓意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外围采用五星、桂叶和象征五次战役的箭头等元素,组成金达莱花的五瓣造型,彰显了我国不畏强敌、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故答案为: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寓意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彰显了我国不畏强敌、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图文转换题解题思路与步骤: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一思一写,读:画面组成要素。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一深层含义)。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答案】13.品质; 意志;气质;胸怀
14.运用这些数量词,具体描写了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再现了敌人进攻的疯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和战斗功勋。
15.①这是对战后阵地上烈士遗体的场面描写,有着强烈的画面感。遗体的姿势就是烈士们与敌人浴血搏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战斗姿势,详写遗体姿势,使读者联想到英雄们与敌人搏斗的壮烈情景,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②运用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以两个反问句回答第一个设问句,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抒发强烈感受,唤起读者对志愿军战士的敬仰,语气诚恳亲切,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16.①以第一人称“我”叙述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主观愿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②以第三人称对“他”进行客观叙述,既能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又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17.崇敬烈士,铭记烈士的英雄事迹;学习烈士爱国主义精神,努力读书,珍惜他们牺牲生命得来的和平与安宁。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词语正确搭配的理解。词语搭配要理解词义,认真辨析,弄清楚词语的使用对象;要合乎日常生活习惯;要注意语法关系和修辞因素。
(2)本题考查对数量词表达效果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数量词可以表现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形态特征;可以突出表现事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可以借助其表现作用来区分那些本质相同而外部形态不同的事物。
(3)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赏析词语,一般先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理解其语境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赏析句子,先要选准赏析的角度,要求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征,或是修辞手法方面,或是描写方法方面,或是遣词造句方面;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4)本题考查对叙述人称作用的理解。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以自己的角度可直接表达情感,更加亲切自然,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的体会作者心情,带有亲切感;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了读者与作者间的距离;使读者更有代入感,可读性更高;
(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就文本的某个人物、标题或者思想意蕴等角度,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13.品质是通过行为、作风上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等的本质;气质指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与“脾气”、“性情”相近。故“纯洁和高尚”的是“品质”;
意志指人们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与“坚韧刚强”搭配恰当;
胸怀,即心胸,胸襟。“美丽和宽广”则形容心胸广大,令人佩服之意。
故答案为: 品质;意志;气质;胸怀。
14.注意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说明敌人的武器装备多,“8个小时”说明战斗持续时间长,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打死了300多敌人”表明战士们的顽强。所以,运用这些数量词,具体描写了战斗的激烈与残酷,既是再现了敌人进攻的疯狂,又从侧面烘托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和战斗成果的伟大。
故答案为:运用这些数量词,具体描写了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再现了敌人进攻的疯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和战斗功勋。
15.(1)“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运用一组排比句对战斗结束后阵地上烈士遗体的场面描写,把这些烈士们与敌人浴血搏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战斗姿势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同时,排比句式的运用,造成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使读者联想到英雄们与敌人搏斗的壮烈,具有震撼人心艺术效果。
(2)用来设问和反问修辞,“你的感想如何呢?”是设问,表达的是对读者读后意见的征求,唤起对志愿军战士的敬仰。“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两句是反问,语气诚恳亲切,引发读者思考,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抒发强烈感受,强调了战士的可爱,抒发强烈的自豪及对志愿军战士的敬仰之情。
故答案为:①这是对战后阵地上烈士遗体的场面描写,有着强烈的画面感。遗体的姿势就是烈士们与敌人浴血搏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战斗姿势,详写遗体姿势,使读者联想到英雄们与敌人搏斗的壮烈情景,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②运用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以两个反问句回答第一个设问句,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抒发强烈感受,唤起读者对志愿军战士的敬仰,语气诚恳亲切,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16.(1)“我”是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主观愿望和独特感受,表示“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是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主观愿望;
(2)句中有“他”,是第三人称,表达出所写的内容是“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的,使人觉得真实可信,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认同。
故答案为:①以第一人称“我”叙述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主观愿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②以第三人称对“他”进行客观叙述,既能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又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17.可结合课文内容谈一下自己看法,围绕“崇敬烈士,铭记烈士的英雄事迹;学习烈士爱国主义精神,努力读书,珍惜他们牺牲生命得来的和平与安宁”展开说理皆可。
示例:烈士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胸怀是那样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远崇敬,永远学习,他们用生命给我们换来和平与安宁,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学习等等都行。
故答案为:崇敬烈士,铭记烈士的英雄事迹;学习烈士爱国主义精神,努力读书,珍惜他们牺牲生命得来的和平与安宁。
【答案】18.为保护伤员拒绝火车被征用,又默默配合,与战友同生死。;自愿下火车,牺牲自我支援前线。
19.运用环境描写,描写了刚经历战火的场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烘托了大伯的焦急、不祥的预感,为下文交代女军人和伤员们遭遇敌机轰炸做铺垫。
20.示例一:赞同大伯。①大伯作为一名清醒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 能力的公民,有不立碑的权利和自由。②这是他缅怀战友的方式,他的选择理应得到尊重。③不立碑无意中更能让后人了解其人其事,这是对他以及其他无名英雄更好的纪念,也更具有教育意义。示例二:赞同大伯的儿子。①在战争年代,英雄无名是一种遗憾,在今天,有条件了就应该让英雄留名。②给大伯立碑可以让大伯的后代追思、纪念他。③抗美援朝是一场伟大的战争,让英雄留名,也是让抗美援朝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提取与概括。解答本题,要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相关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提炼概括。注意语言要简洁。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句子,则可从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句子的突出特征、含义等方面着手分析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谈看法。明确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或现实表述理由即可。答案不唯一,关键在于言之有理。
18.根据题干提示“人物:女军人”,定位到第⑨段“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她说:‘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第 段“她说:‘我不管,我这个排长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和第 段“列车驶出不远,他再回头,月色下看见她和战友,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在给东倒西歪的伤员包扎”,可知①处可概括为:女排长为保护伤员拒绝火车被征用又默默配合,与战友同生死;
根据题干提示“人物:伤员们”,定位到第 段“可是,一个人却从一副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那人全身绑满了绷带。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是15师团职参谋,所有人都要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它关系到众多战士的生命!’”、第 段“即刻,那些伤病员有的挪下,有的滚下,有的跳下,纷纷离开车厢”、第 段“也有不能动的伤员在担架上呻吟,枉然地向车厢外挣扎着。夏天光喊大伯:‘抬呀,愣什么呢!’”及第 段“都死啦!炸死啦!美国鬼子的‘黑寡妇’飞机,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中国孩子啊!”等语句可概括②处为:自愿下火车,牺牲自我支援前线。
故答案为:1、为保护伤员拒绝火车被征用,又默默配合,与战友同生死。2、自愿下火车,牺牲自我支援前线。
19.从“天渐渐破晓,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发现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菜枯枝”,可以看出运用了环境描写;根据语句中的“弹坑”,可知这是刚经历战火的(经过战火洗礼)场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联系第 段“来到桥头,他跳下机车,四下张望,哪里还有她、夏天光和那些伤病员啊”,可知此地已经没有了伤员与女军人的身影,烘托了大伯的焦急、不祥的预感;联系第 段“‘都死啦!炸死啦!美国鬼子的‘黑寡妇’飞机,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中国孩子啊!’一位朝鲜阿妈趔趄着朝他们走来,老人悲怆地呼号着”等语句,可知此句为下文交代女军人和伤员们遭遇敌机轰炸做了铺垫。
故答案为: 运用环境描写,描写了刚经历战火的场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烘托了大伯的焦急、不祥的预感,为下文交代女军人和伤员们遭遇敌机轰炸做铺垫。
20.示例一:赞同尊重大伯的心愿身后不立碑,不留名。文中未提及自愿下火车,牺牲自我支援前线伤员们及女军人的姓名,他们被战争无情地夺去了生命,在战争年代正是有了这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的无名英雄,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不管是“有名”还是“无名”都值得被我们歌颂,大伯有选择“无名”的权利,这同时也是缅怀战友的一种方式。
示例二:赞同英雄当立碑留名。战乱年代,英雄们不可能随时随地留下自己的姓名,这是一种遗憾,也让后人无从追思;和平年代的我们有条件了,从国家每年从朝鲜接回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并寻找烈士的亲人可以看出,英雄永远值得我们怀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留下的英雄的姓名,不正是我们现在真正应该追的星吗?
故答案为: 示例一:赞同大伯。①大伯作为一名清醒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 能力的公民,有不立碑的权利和自由。②这是他缅怀战友的方式,他的选择理应得到尊重。③不立碑无意中更能让后人了解其人其事,这是对他以及其他无名英雄更好的纪念,也更具有教育意义。示例二:赞同大伯的儿子。①在战争年代,英雄无名是一种遗憾,在今天,有条件了就应该让英雄留名。②给大伯立碑可以让大伯的后代追思、纪念他。③抗美援朝是一场伟大的战争,让英雄留名,也是让抗美援朝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