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1《百年孤独》(节选)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1《百年孤独》(节选)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5 15: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究竟绚烂终归寂寞,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After all gorgeous lonely, only constant as new loneliness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百年孤独》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历史的发展总是夹带着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课程导入
COURSE INTRODUCTION
当一个闭塞的小村庄被卷进世界文明的浪潮,被迫前行时,会发生些什么呢?今天,让我们跟着加西亚·马尔克斯一起,走近那个如梦似幻的“马孔多”,一探究竟。
课程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作品,
了解“魔幻现实主义”。
课程目标
01
赏析象征意味,及文中体现的“魔幻现实主义”特点。
课程目标
03
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
课程目标
04
课程目标
02
梳理节选部分的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
作者简介
AUTHOR PROFILE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2014)
哥伦比亚小说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加入自由党。
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马尔克斯中途辍学,不久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
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和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从事过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
1982年,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
作者简介
AUTHOR PROFILE
马尔克斯从小受到外祖母讲述的神话故事的影响,其作品荒诞神奇,但无不植根于拉丁美洲民族的土壤上,在创作中采用了阿拉伯神话故事和印第安民间传说的技巧,兼容并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善于把现实主义的场面、情节和完全出于虚构的幻想情景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的折射,表现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代表作《枯枝败叶》《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走进作品
ENTERING THE WORKS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 经典语录
这部作品通过精心设计的怪诞情节、古老的神秘故事、不可告人的家族秘事以及独特的内在矛盾揭示出其意义,通过这种种直接的途径给人以快感。
——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
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创作背景
CREATION BACKGROUND
这个家族彼此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成为了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有数十万人丧生。该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通过主人公传奇的人生经历进行了集中表现。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拉丁美洲的由来
ORIGIN OF LATIN AMERICA
拉丁美洲这一名称有着深远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也与这一地区流行的语言有关。从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起,这个地区的绝大部分国家先后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历时数百年之久。因此,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等,随着殖民统治的建立和大批移民蜂拥而入,在当地广为传播。
拉丁美洲是指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合称。
19世纪以后,这些国家才陆续获得独立。由于殖民统治长达300年之久,因此,在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方面,深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的影响。
拉丁美洲的由来
ORIGIN OF LATIN AMERICA
拉丁语系逐渐取代了当地的印第安语,成为普遍采用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成为许多国家的国语,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属于拉丁语系
魔幻现实主义
MAGIC REALISM
这是拉丁美洲特有的文学流派。
它立足于拉美现实,运用荒诞派的手法,将拉美的现实生活与神魔鬼怪等幻觉的东西融为一体,往往写得晦涩难懂。
它在拉美兴盛,受到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又具有独特的印第安文化;其中的传说、神话、巫术、幻觉、怪诞成分为作家所吸收。
代表人物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原则
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特点
① 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
② 具有鲜明的反殖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进步倾向。
③ 善于借鉴、吸收和运用外来文化,并且结合本民族的习俗加以提炼、发展和融会贯通。
魔幻现实主义
MAGIC REALISM
故事梗概
MAGIC REALISM
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
第一代: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为了躲避在决斗中被他杀死的普鲁邓西奥的鬼魂的纠缠,他带着妻子乌尔苏拉和他的朋友及家人,离开故土里奥阿查,经过将近两年的跋涉,在一个荒僻的河滩边建立了村庄——马孔多。晚年他因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栗树下,几十年后在天降花雨中默默死去。
第二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
不顾家人的反对与丽贝卡结婚,被赶出家门,最后在家中被枪杀。
第二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次子奥雷里亚诺上校
从小就有预见事物的本领,他一生发动过32次武装起义,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1次行刑队的枪决,终于厌倦内战,签订停战协定后开枪自杀未遂,回到马孔多,每天在孤寂的作坊里制作小金鱼,一直到死。
第二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女儿阿玛兰坦
终身未嫁,一直织着那永远织不完的寿衣。
故事梗概
MAGIC REALISM
第三代:阿尔卡蒂奥
成为马孔多从未有过的暴君,最后被保守派军队枪毙。
第四代:俏姑娘蕾梅黛丝
抓着床单,乘着微风冉冉上升,永远消失在高邈的空间。
第四代:阿尔卡蒂奥第二
参与香蕉公司工人大罢工,遭到大屠杀,从满载工人尸体的火车车厢里逃脱后遇到暴雨,这场雨下了4年11个月2天,回来后他将自己关在房里,专心钻研吉卜赛人留下的羊皮卷,一直到死。
故事梗概
MAGIC REALISM
第五代:何塞·阿尔卡蒂奥
从小被送往罗马神学院学习,回家后靠变卖家产为生,后来发现乌尔苏拉藏在地窖里的7000多个金币,从此过上放荡的生活,不久被抢劫金币的歹徒杀死。
第六代:代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
与姨妈阿玛兰坦·乌尔苏拉生下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婴儿,这位第七代继承人一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了。最后,马孔多被飓风刮走,从世人记忆中消失。
故事梗概
MAGIC REALISM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梅尔基亚德斯
(建村元老)
(吉普赛人、羊皮卷作者)
捆在大树下老死
乌尔苏拉·伊瓜兰
(卖糖果勤俭持家女)
雨季后老死
马孔多河里淹死/发热病死在新加坡
雷梅黛丝·摩斯科特
(小萝莉)
被意外毒死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
(上校)
大树下老死
庇拉尔·特尔内拉
(纸牌算命女)
摇椅上老死老死
何塞·阿尔卡蒂奥
(魁梧纹身男)
在家被枪杀
丽贝卡
(食土女)
雨季后孤独老死
皮埃特罗·克雷斯皮
(意大利技师)
求婚阿玛兰妲
被拒后自杀
阿玛兰妲
(黑纱守节女)
在家中老死
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
(上校的战友)
雨季中死去
十七个奥雷里亚诺
(十字标记男)
被暗杀全部身亡
奥雷里亚诺·何塞
(姑妈控)
街上被乱军枪杀
阿尔卡蒂奥
(小独裁者)
被枪决
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
(任劳任怨女)
家族衰败后出走
美人儿雷梅黛丝
(角色光头妹)
坐在床单飞升
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
(斗鸡罢工男)
躲过屠杀,家中猝死
佩雷拉·科特斯
(彩票女)
奥雷里亚诺第二
(牲畜养殖男)
得肿瘤家中病死
费尔南达·德尔·卡皮奥
(高贵女王)
床上老死
尼格罗曼妲
(黑人妓女)
梅梅/雷纳塔·雷梅黛丝
(古钢琴学习者)
修道院出家后病死
马乌里肖·巴比伦
(蝴蝶修车男)
中枪后瘫痪孤独终老
阿玛兰妲·乌尔苏拉
(布鲁塞尔留学时尚女)
产后大出血而死
加斯通
(高富帅)
何塞·阿尔卡蒂奥
(神学学习者)
发现金币后被
小流氓溺死
奥雷里亚诺·巴比伦
(羊皮卷破译者)
罗德里戈/奥雷里亚诺
(猪尾巴)
出生后被蚂蚁吃掉
次子
长子
养女
女儿
儿子们
儿子
儿子
长女
儿子 (双胞胎)
儿子 (双胞胎)
长女
次女
长子
儿子
儿子
人物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
夫妻关系
情人关系
无果的恋情
不伦之恋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表妹乌尔苏拉结婚后,带领一群年轻人离开家乡,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偏远的地区,建立了小村庄马孔多。
马孔多交通闭塞,只有一群吉卜赛人偶尔来访,带来磁铁、望远镜、冰块等新鲜事物,却被村里人看作魔法。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老人梅尔基亚德斯结为好友,埋头钻研炼金术,却一无所获。他想寻找通过外部世界的道路,也以失败告终。反而是乌尔苏拉在寻找离家出走的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时,无意中发现了临近的城镇。马孔多自此与繁华世界建立了联系,天翻地覆的变化即将到来。
前情提要
PREVIOUSLY ON
第一部分
介绍马孔多的环境闭塞落后,以及马孔多的创始人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
(1-5段)
写丽贝卡的到来,突出她吃土的习惯以及乌尔苏拉为了改变其习惯的做法。
第二部分
(6-7段)
60
丽贝尔将失眠症带给马孔多。失眠症席卷马孔多,人们开始健忘失忆,他们努力改变这一切。
第三部分
(8-14段)
文章脉落
ARTICLE PULSE FALLS
1. 文章第一句话“马孔多变了样”,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乌尔苏拉带来的新居民,使这座昔日僻静的小村落有了手工作坊,开通了商铺,建立了与外界的联系,变成了繁华的城镇,天翻地覆的变化即将到来;
01
群鸟被音乐钟取代,巴旦杏代替了金合欢;
02
03
丽贝卡的到来使马孔多小镇上的居民患上了集体失眠症。
2. 如何理解丽贝卡吃土的情节?
对吃土有所执念的丽贝卡,并不喜欢混着蚯蚓的湿土味道,但却戒不掉这种味道。丽贝卡喜欢吃土,却不喜欢与人交流,“吃土”正是她孤独的表现,她通过这种行为来抗拒孤独。当她内心感到孤独时,苦涩的土的味道是唯一能够排解她痛苦的良方。
“吃土”正是她孤独的表现,她通过这种行为来抗拒孤独。
3. 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有何特点?该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马孔多的居民得了失眠症,不久又患上了健忘症,于是只好在每件物品上贴上标签,注明名称、用途等信息。但遗忘仍然以一种不可挽回的状态蔓延下去。
患者会慢慢习惯无眠的状态,然后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失忆。
作者在这里通过对马孔多居民患失眠症的描写,暗指拉丁美洲人民由于无法摆脱愚昧落后、孤独封闭和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正在逐渐麻木地遗忘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忘想要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
该情节的象征意义是耐人寻味的,这个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的马孔多小镇,正是拉丁美洲大陆的象征。
3. 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有何特点?该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4. 得了这种失眠症的人们做出了哪些努力?有什么寓意呢?
① 当乌尔苏拉发现了丽贝卡的失眠症后,她把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防止传染;
寓意:所做的一切努力是告诫拉丁美洲的人们要努力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
② 乌尔苏拉熬制了乌头汤让得了失眠症的人们服下,试图治疗失眠症;
③ 马孔多的人们把小铃铛送给镇外的来客使用,让这些健康人在镇上逗留期间禁止一切饮食,这项举措卓有成效;
④ 人们在物品上贴上标签,努力挣脱健忘的命运。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他规划全村的布局和街道的设计,带领大家共同建设马孔多,让马孔多成为幸福的村庄。
①做事情执着而有魄力
意识到失眠症已经侵入镇子,便召集起各家家长,把失眠症情形讲给他们听,并将疫病控制在村镇之内。
②极有责任心
他着迷于马孔多的新气象,“认为这比自己广袤的幻想世界更为神奇” ;为了避免遗忘,奥雷里亚诺为器物贴标签,布恩迪亚先在家中实行,而后推广到全镇。
③易于接受新事物
乌尔苏拉
①她能干,充满活力。她一心扩展家业,每天两次用树枝穿着糖制的小鸡小鱼出门销售。
②她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女人,收养丽贝卡,把她当作女儿一样照顾,尽力帮助丽贝卡改掉恶习。
③从某种角度上说,她不是传统意义上温柔的母亲。发现丽贝卡有吃土的恶习,她采取严厉的手段,像扳倒一头小牛犊似的逼她服下治疗食土怪癖的特效药,丝毫不顾丽贝卡的拼命反抗,在药物治疗之外又加上了皮带抽打,丽贝卡终于显出康复的迹象。
奥雷里亚诺:
青春期的他虽失去了甜美的童音,变得沉默寡言,孤独入骨,但却恢复了呱呱坠地时的执着眼神。
沉默寡言
他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他成长在父亲的实验室里,喜爱默默研究,孤独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凭自己的探索掌握了金银器工艺。
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
丽贝卡:
①她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由几位皮草商带着从外地跋涉而来,托付给布恩迪亚家;
②她体弱多病,多年忍饥挨饿,有独自吮手指、吃湿土和石灰墙皮的习惯;初到时不吃不喝,喜欢独处,恶习治疗后融入了新家庭;
③会讲西班牙语,手头活计干得出色,会哼唱舞曲、自编歌词,时而外向又时而孤僻;但又犯了失眠症,传染给了全镇。
表现形式
孤独原因
何塞·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
忙于整治市镇、
钻研技术
天才的孤独、思维超越了常人的极限
乌尔苏拉
忙碌、一心扩展家业
苦心支撑、不被支持和理解
奥雷里亚诺
从早到晚待在被遗弃的实验室里
父母各忙各的,对子女爱的疏忽
丽贝卡
食土、吮手指、惊恐不安
父母早逝,漂泊流浪,爱的缺乏和爱无保障
全名: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伊瓜兰
重复的人名里,藏着拉美人的姓名特色
拉美人姓名:教名+父姓+母姓
受天主教传统影响,拉美人出生后要到教堂接受洗礼,由神父为新生儿取名。名字一般取自圣经人物或者根据孩子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取名。《百年孤独》里,这个家族的取名,就是沿用了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所以,男的不是叫何塞·阿尔卡蒂奥,就是叫奥雷里亚诺,女的不是叫蕾梅黛丝,就是叫乌尔苏拉、阿玛兰妲。
母姓:伊瓜兰
如: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
教名:奥雷里亚诺是教名
父姓:布恩迪亚
重复的人名里,藏着拉美人的姓名特色
称呼方式一:直接叫教名
拉美人称呼
但一般不直接称呼母姓,因为如果只称呼母姓,可能会被认为是私生子,而私生子是会让人看不起的。
称呼方式二:可以叫教名+父姓
称呼方式三:可以叫父姓+母姓
这一点,从《百年孤独》中乌尔苏拉掩饰阿尔卡蒂奥的身世、费尔南达掩饰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的身世都可以窥见一斑。
同理,对《百年孤独》的作者,加尔列夫·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们也最好称其为加西亚·马尔克斯,而不是简称马尔克斯。
重复的人名里,藏着人物的性格与生理特征
性格特征方面:
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相同点: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
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相同点: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
加西亚 马尔克斯借乌尔苏拉之口告诉读者:乌尔苏拉从家族漫长历史上的重复命名里得出一个无可争辩的结论
唯一无法归类的是奥雷里亚诺第二和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因为他们两个是双胞胎,很可能从小就互换了身份。
重复的人名里,藏着人物的性格与生理特征
加西亚 马尔克斯借乌尔苏拉之口告诉读者:乌尔苏拉从家族漫长历史上的重复命名里得出一个无可争辩的结论
生理特征方面:
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相同点:身体强壮、性欲旺盛,后代能够得以延续。
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相同点:
身材纤瘦,后代无法延续。
当然,因为出现双胞胎从小互换身份的情况,所以六、七代的奥雷里亚诺其实都是阿尔卡蒂奥的后代。
这些重复的人名里,暗示了布恩迪亚家族宿命式的悲剧。
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观点一:马孔多是“孤独”的
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魔幻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虽然外面偶尔会透进来一道光,但最终还是被卷入了小镇一代代注定破败的循环之中。
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观点二: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
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只因何塞·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卜赛人,而这些吉卜赛人曾以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少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观点三: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
如布恩迪亚家族里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反复使用那几个相同的名字:第一代的族长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其长子是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儿子叫阿尔卡蒂奥。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沟通,如奥雷里亚诺沉默寡言,孤独入骨,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标题具有怎样的含义?
“孤独”不仅是《百年孤独》的主题,也是拉丁美洲文学共同的主题
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西班牙等殖民者的入侵,在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
“百年”指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孤独”“指拉丁美洲长期愚昧、落后、保守、僵化。
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起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
深层主题:摆脱孤独
《百年孤独》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
号召拉美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专制独裁,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愚昧、落后、野蛮,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总结魔幻现实主义在本文中的特点
“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真”。在这部小说中,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仿佛消失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离奇而又真切、不可思议而且栩栩如生的世界。 
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神灵崇拜以及他们对生与死、梦幻与现实等问题的看法,都是这种魔幻的源泉。 
特点一:“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
总结魔幻现实主义在本文中的特点
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中,为了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作家充分发挥想象,置现实于神话氛围中,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夸张、渲染,增强了作品艺术感染力。比如,在丽贝卡要来马孔多之前,奥雷里亚诺未知未觉,“‘我不知道是谁,’他坚持道,‘但不管是谁,人已经在路上了’”。
特点二:荒诞、夸张的描写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总结魔幻现实主义在本文中的特点
马孔多居民患上失眠症,之后开始失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把日常用品贴上标签注明用途。人们忘记了曾经发生的事情,忘记了马孔多的过去和现在。作者对失忆的描写,表现出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了巨大冲击,包含了作者对哥伦比亚以及拉丁美洲历史的反思。
特点三:象征手法显示作者对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