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昆虫备忘录》 课内和课外类文阅读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一、课外类文阅读
松树金龟子(节选)
法布尔
①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②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羿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③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___这有可能。然而,尽管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也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
④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___
⑤有的昆虫为了自娱、求偶等歌唱。这些昆虫中的大部分在遇到危险时就默不作声。稍有异常,纺织娘就不再歌唱。与之相反,知了一旦被捉就拼命大叫,比平时要响得多。
⑥昆虫默不作声是否表示他很愉悦?它高声大叫是不是为了吓退敌人?如果金龟子和知了面对危险大喊大叫,
⑦总而言之,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1.联系上下文,把下列句子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
A.是为了求偶而歌唱?
B.那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C.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2.短文第一到二自然段写的是 ,第三到七自然段写的是 。
3.在短文第三到七自然段中,作者探讨了哪两个问题?
4.读文中画“——”的句子,有人认为还没有搞清楚就不该写出来。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夏天的昆虫
汪曾祺
蝈蝈
①蝈蝈我们那里叫作“叫蚰(yóu)子”。因为它长得(粗壮粗放)结实,样子也不大好看,还特别在前面加一个“侉(kuǎ)”字,叫作“侉叫蚰子”。这东西就是会呱呱地叫。有时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笼子上拍一下,它就大叫一声:“呱——”停止了。这东西是咬人的。有时捏住笼子,它会从竹篾的洞里咬你的指头肚子一口!
②另有一种“秋叫蚰子”,较晚出,体小,通身碧绿如玻璃料,叫声(干脆 清脆)。“秋叫蚰子”养在牛角做的圆盒中,顶面有一块玻璃。我能自己做这种牛角盒子,要紧的是弄出一块大小合适的圆玻璃。把玻璃放在水盆里,用剪子剪,则不(破碎 破裂)。
蜻蜓
③家乡的蜻蜓有三种。
④一种极大,头胸浓绿色,腹部有黑色的环纹,尾部两侧有革质的小圆片,叫做“绿豆钢”。这家伙厉害得很,飞时巨大的翅膀磨得嚓嚓地响,或捉之置室内,它会对着窗玻璃猛撞。
⑤一种即常见的蜻蜓,有灰蓝色和绿色的。蜻蜓的眼睛很尖,但到黄昏后眼力就有点不济。它们栖息着不动,从后面轻轻伸手,一捏就能捏住。
⑥一种是红蜻蜓。不知道什么道理,说这是灶王爷的马。
(选文有删改)
5.(词语辨析)请你用“√”在文中括号里选出合适的词语。
6.(画面描绘)第④自然段加点词“猛撞”能让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呢?(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7.(内容理解)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秋叫蚰子”体型很小,养在牛角做的圆盒中,顶面有一块玻璃。
B.作者家乡的蜻蜓有三种,分别是“绿豆钢”、常见的蜻蜓和红蜻蜓。
C.“叫蚰子”是一种头胸浓绿色,腹部有黑色的环纹的蝈帼。
鸽 子
端木蕻良
鸽子,在天空飞着。人们把哨子拴在它们的腿上,天空中,便传来悠扬的哨声。
天是晴朗的,只有一两片白云。鸽子在空中盘旋。鸽子的翻腾,从哨子发声的高低变化中,也可以听出来。
鸽子的翅膀色彩很多,有黑色的,有纯白的,还有带芝麻点儿的。但,翅膀都同样的矫健。
鸽子的眼睛,透着爱的光。它们会用嘴把食物吐出来喂养小鸽子。把小鸽子喂养大后,自己的一身羽毛就脱落了。这时,小鸽子会反过来给母亲喂食,直到母亲的羽毛再次丰满能飞。
鸽子的翅膀没有海鸥那么长,也没有鹞子那么大,更不能像鹰那样在高空中滑翔。但它们的翅膀却能让它们飞得更远。
鸽子是喜欢群居的,但也能单独飞行,它们完成最远的行程,常常是在单独的情况下做到的。
在这种远程飞行里,它们几乎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就是不停地飞,不到达目的地不停止。鸽子横渡海洋,白天和黑夜都不停地飞行。在海面上没有食物,海水也是不能喝的,中途也没有地方歇息。
鸽子是最忠诚的,它们能把军事机密准确无误地带到指挥员手中。
鸽哨声又在我的头上响起来了,我听着哨声,看着鸽子飞翔的身影,觉得整个天空都在声音里变小了……(有删改)
8.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天 ( )的鸽子 ( )的哨声
9.“鸽子的翅膀色彩很多,有黑色的,有纯白的,还有带芝麻点儿的。”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请照样子写一个句子:
10.判断对错。
(1)鸽子总是独来独往。 ( )
(2)“但,翅膀都同样的矫健”,“矫健”指的是健康。
( )
(3)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美鸽子的优秀品质。 ( )
11.鸽子的翅膀有什么特点?
12.填上合适的词语赞美鸽子。
鸽子啊,你是( )而( )的生灵!
蚯蚓又叫“蝴蟠”“地龙”。这类默默无闻的环节动物,身体细长,在潮湿、疏松的土壤里,穿行自如。一旦碰上坚硬的石块或树根,它们会很快地转向,绕道而过。那么,它们是怎么知道前方有障碍物的呢?
有人说,蚯蚓有眼睛,它们是靠两眼来辨别方向的;也有人说,环节动物比昆虫低等,它们的组织还没有分化出眼睛。据动物学家研究,蚯蚓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头部已经退化,并没有眼睛。那凸起在它头部前面的,是它的嘴巴,叫作口前叶,没有视觉作用,仅仅是用来索取食物和挖土钻洞的。
蚯蚓( )没有眼睛,( )它的触觉器官却很发达,包括表皮感觉器、口腔感觉器、光线感觉器等,对前进中所接触的物体和环境都能敏感地反应出来。
科学家曾经对蚯蚓的触觉做过这样两个实验:一个是在蚯蚓行走的路上放一块铁皮或一块砖头,当蚯蚓的皮肤接触到这些物体后,它立即转向避开;另一个是把蚯蚓放在光线强弱不同的地方,结果蚯蚓向弱光处行走。这说明蚯蚓确实是用触觉器官代替了眼睛的功能,而且对光线的强弱很敏感,遇到强光就会本能地躲避,这证明它完全适应土壤生活。
1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适合的关联词。
1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蚯蚓是一种昆虫。( )
(2)蚯蚓害怕强光。( )
(3)蚯蚓靠嘴巴来辨别方向。( )
15.科学家做的实验中,蚯蚓靠什么避开铁皮和砖头?它又是靠什么躲避强光?( )
A.表皮感觉器、嘴巴口前叶 B.口腔感觉器、光线感觉器
C.表皮感觉器、口腔感觉器 D.表皮感觉器、光线感觉器
16.科学家做的两个实验证明了( )
A.蚯蚓喜欢潮湿疏松的土壤。
B.蚯蚓的触觉器官代替了眼睛的功能。
C.蚯蚓碰上坚硬的石块和树根,会很快地转向。
D.蚯蚓的嘴巴是用来索取食物和挖土钻洞的。
17.画横线的句子在短文中起 作用。文中还有哪句话跟它的作用一样?请用横线画出来。
二、课内阅读。
__________
①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②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③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8.给这段文字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19.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顺顺溜溜: 。② 严丝合缝: 。
20.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 )
①“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
②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
③ 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21.有的瓢虫吃蚜虫,是 ;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 。
22.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ACB 2. 金龟子的发音原理 对金龟子发音原因的探究 3.一是金龟子为什么而歌唱,二是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 4.这正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句子补充。
结合第③段中“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可知,在这里留下了疑问,后面应该是提出猜想“是为了求偶而歌唱?”。
故选A。
结合第④段中“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后面接的是对于金龟子声音的不同表达不一样的情感,后面应该是“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故选C。
结合第⑥段中“如果金龟子和知了面对危险大喊大叫”,联系这句话的上文可知,作者在这里是反问为什么不同的昆虫大喊大叫,表达自己的疑惑,所以后面接的是“那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故选B。
2.本题考查段落的概括能力。
细读短文,抓住关键词,第①自然段抓住关键句“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可知这一段都是在介绍金龟子的发音部位,第②自然段则是详细描述了金龟子是如何发出声音的,结合起来可知①②自然段主要讲了金龟子的发音原理。结合第③段中先是提出问题“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接着剩下的第④到⑦自然段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综合可得第③到⑦自然段写的是对金龟子发音原因的探究。
3.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结合第③段中“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可知,作者探讨了金龟子为什么而歌唱;
从第⑥自然段中“昆虫默不作声是否表示他很愉悦?它高声大叫是不是为了吓退敌人?如果金龟子和知了面对危险大喊大叫”可知探讨了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
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
联系全文,这篇文章属于科学小品文,结合第⑦段中“总而言之,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可知,作者在文章的末尾把没有搞清楚的事写出来是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5.粗壮 清脆 破裂 6.加点词“猛撞”能让我想象到蜻蜓在室内横冲直撞地飞到玻璃前,一次又一次地撞上玻璃想要飞出去的画面。 7.C
5.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粗壮:强壮而扎实。粗放:指(性情)粗略豪放;粗耕粗种等。根据文中第 ①段对蝈蝈的描述可知,此处是形容蝈蝈的身体结实,故应填“粗壮”。
干脆:简单爽快;直截了当。索性。清脆:声音悦耳动听。此处用来形容蝈蝈的叫声,故搭配“清脆”。
破碎:破成碎片,尤指被炸碎。破裂:开裂;破损开裂。从“把玻璃放在水盆里,用剪子剪”可知,此处写在水里用剪刀剪玻璃的时候才不会裂开。故选“破裂”。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④段“这家伙厉害得很,飞时巨大的翅膀磨得嚓嚓地响,或捉之置室内,它会对着窗玻璃猛撞。”想象出一个画面即可。
如:把“绿豆钢”抓紧屋里,它会极力反抗,扇动那巨大的翅膀,发出嚓嚓的响声,并不断的向窗子的玻璃冲去,就好像一架火力全开的战机一样。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第②段“另有一种“秋叫蚰子”,较晚出,体小,通身碧绿如玻璃料’。”可知,“叫蚰子”通身碧绿如玻璃料。
故选C。
8. 晴朗 忠诚 悠扬 9. 排比 示例: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到操场上去玩儿,有打沙包的,有踢足球的,还有跳皮筋儿的。 10. × × √ 11.鸽子的翅膀色彩很多,且很矫健。 12. 忠诚 勇敢
8.此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9.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该句由三个“有”构成,是一个排比句,在仿写句子的时候注意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
10.此题考查文段的理解能力,文章第六自然段“鸽子是喜欢群居的”可以看出第一小题是错误的。第二小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矫健的意思是是指强壮健力,英勇威武,身手敏捷。题干描述错误。
11.此题考查课文的检索能力,题干要求说出鸽子翅膀的特点,我们可以定位到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学生抓住第三自然段的关键词,精练语言,写出特点即可。
12.此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到一些关于赞美鸽子的词语,比如倒数第二自然段,说鸽子是忠诚的。学生可以再结合平时的积累再写一个赞美鸽子的词语即可。
13.虽然 但是 14. × √ × 15.D 16.B 17.承上启下 蚯蚓虽然没有眼睛,但是它的触觉器官却很发达,包括表皮感觉器、口腔感觉器、光线感觉器等,对前进中所接触的物体和环境都能敏感地反应出来。
13.此题是对关联词的考查,要明确关联词的正确用法。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就可以了。前后分句是转折关系,选用“虽然……但是……”。
14.此题考查课文的理解能力。(1)课文告诉我们蚯蚓是环节动物,不是昆虫,题干描述错误。(2)正确。(3)从句子“这说明蚯蚓确实是用触觉器官代替了眼睛的功能,而且对光线的强弱很敏感,遇到强光就会本能地躲避,这证明它完全适应土壤生活。”可以看出蚯蚓是靠触觉器官辨别方向。
15.细读句子“这说明蚯蚓确实是用触觉器官代替了眼睛的功能,而且对光线的强弱很敏感,遇到强光就会本能地躲避,这证明它完全适应土壤生活。”不难得出答案。
16.细读句子“这说明蚯蚓确实是用触觉器官代替了眼睛的功能,而且对光线的强弱很敏感,遇到强光就会本能地躲避,这证明它完全适应土壤生活。”我们知道蚯蚓的触觉器官代替了眼睛的功能。选项B符合。
17.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句子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和这个作用一样的句子有:蚯蚓虽然没有眼睛,但是它的触觉器官却很发达,包括表皮感觉器、口腔感觉器、光线感觉器等,对前进中所接触的物体和环境都能敏感地反应出来。
18.花大姐 19. 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指缝隙严密闭合 20.③ 21. 益虫 害虫 22.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18.本题考查给文章加题目。
结合第②自然段“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中“花大姐”是个好名字,句子结尾是感叹句,说明对瓢虫这个称呼很赞同。全文介绍了瓢虫的外形、习性,都是在介绍瓢虫,所以题目可以是“瓢虫”、“花大姐”。
1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上下文解释,结合第①自然段“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中“黑绸衬裙”说明很光滑。故顺顺溜溜: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结合第①自然段“收拢硬翅,严丝合缝。”中的“收拢”意思是合起来,故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写出了瓢虫的外形特点,形象端庄符合“大姐”的称呼,这个名字很形象,富有童趣。
故选③。
2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第③自然段“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可知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2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中“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跟瓢虫商量换换口味,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句子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