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在线学习工具(教案)三年级下册信息科技 浙教版(202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在线学习工具(教案)三年级下册信息科技 浙教版(202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2-05 19:2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线学习工具》教学设计
课题 第11课 在线学习工具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下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2023)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在线学习工具》,主要学习内容为1.在线学习工具的用途。2.在线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3.确定学习主题的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在线学习工具,培养其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强调网络资源使用的规范性。学会在线学习工具的使用和选择合适的在线学习工具,是信息素养的关键体现。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在线学习工具的功能,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规范第进行网络信息交流。计算思维:学习熟练使用搜索引擎、在线文档,在线字典、在线翻译等工具收集和整理资源,激发信息科技计算思维。3.数字化学习和创新:学生借助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确定主题,感受应用信息科技,体验信息科技的优势与便捷。4.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借助在线工具帮助学习,感受信息科技的美好,提高互联网法律法规意识。遵守网络资源使用规范,尊重版权,合理引用信息。
重点 1.在线学习工具的分类及操作方法。2.学习主题的确定与资源整合策略。
难点 1.筛选有效信息并形成结构化学习路径。2.在线协作工具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的市花是什么吗?如果不知道,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查找答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在线学习工具》。 倾听,思考,结合生活经验思考生活中所见,并结合课题回答老师问题 通过通过生活化问题激发兴趣,引出“在线学习工具”的概念,切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学习兴趣。
二.建构新知 2.讲授新课(20分钟)活动1:认识在线学习工具 教师播放视频,介绍常见的在线学习工具(搜索引擎、在线问卷、在线表格、思维导图)。 学生列举其他在线工具(如在线翻译、备忘录等)。 活动2:操作演示 分步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北京的市花”。 演示如何制作在线问卷、编辑在线表格、绘制思维导图。 课堂练习(15分钟)任务1:搜索引擎实践 学生分组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北京的市花”,记录搜索结果并分享。 任务2:制作在线问卷 学生使用“问卷星”制作一份关于“市花评选”的问卷,体验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过程。 任务3:编辑在线表格 学生填写“家乡及市花”在线表格,体验多人协作的实时更新功能。 小组完成任务观看、思考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堂指导,并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助。分享交流收集经验。 提高信息意识,增强社会信息责任。学生通过几个教学活动,学会合作讨论,思考,动手练习等,动手操作练习相应学习工具,增强信息保护意识,实现信息科技核心素养育人目标。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线工具的使用,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三.课后练习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家乡的市花”,并制作一份简单的思维导图,梳理市花的特点与文化意义。 与家长讨论:“在线学习工具对学习的帮助有哪些?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动手操作设计 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四.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与升华(10分钟) 在线学习工具是数字化学习的重要助手,能帮助我们高效获取信息、整理数据、梳理逻辑。 关键工具:搜索引擎(快速查找信息)、在线问卷(数据收集与分析)、在线表格(多人协作)、思维导图(逻辑梳理)。 引导学生思考:“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合理使用在线工具提升学习效率?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联系生活:在线工具不仅用于学习,还可用于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如旅行规划、活动组织)。 学生归类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达到深化提高目的。
五.板书 在线学习工具1. 搜索引擎——快速查找信息 2. 在线问卷——数据收集与分析 3. 在线表格——多人协作、实时更新 思维导图——逻辑梳理、信息整理 看,读 学生形成总结,快速获取信息的好习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