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6 22:5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试题基础卷)分为三个部分,6页。共24道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4.请用铅笔在试卷上作答,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5.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共64分)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第1~6小题,共29分)
1.看拼音写词语。(本题共1小题,每字0.5分,本题共6分)
niǎo dǎo jiē dào qián bì
shén zhōu tuán yuán jìnɡ lǎo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本题共1小题,每字0.5分,本题共5分)
涌出(rǒnɡ yǒnɡ) 小巷(xiànɡ hànɡ) 乞巧(qí qǐ)
饰品(sì shì) 蒸饺(zhēn zhēnɡ) 油腻(lì nì)
◆漂(piāo piào)亮的纸船随着水流漂(piāo piào)远了。
◆炸(zhá zhà)的时间太长,锅中的丸子炸(zhá zhà)开了。
3.读句子,选择恰当的汉字填空。(填序号)(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1)【①消 ②霄】 火箭冲上云( ),瞬间( )失在天空中。
(2)【①炒 ②抄】 我在做手( )报,妈妈在教姐姐( )菜。
(3)【①陪 ②培】在妈妈的( )同下,我给树苗( )土浇水。
4.选词填空(填序号)。(本题1小题,每空0.5分,本题共3分)
①甜津津 ②辣乎乎 ③香喷喷
④酸溜溜 ⑤脆生生 ⑥油腻腻
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准备了水果和( )的饭菜。有( )的梅子,有( )的西瓜,有( )的苹果,有( )的麻辣鱼头,还有( )的红烧肉。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本题1小题,每词1分,本题共6分)
华夏( )( ) 神州( )( )
炎( )( )孙 ( )( )图强
巍巍( )( ) ( )( )团结
6.选择制作食物时使用的方法。(本题共1小题,每空0.5分,本题共3分)
①炒 ②煮 ③蒸 ④炖 ⑤烤 ⑥煎
( )鸭 ( )面条 ( )馒头
( )猪蹄 ( )豆腐 ( )青菜
二、选择题。(本大题第7~11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下面四个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
A.油炸(zhà) B.情谊(yì) C.漂(piāo)亮 D.甲骨(ɡū)文
8.下面四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饰品 蒸咬 春节 B.元宵 培伴 培土 C.赏菊 牛朗 珠峰 D.样子 羊肉 龙舟
9.“与”字的第二笔和“龙”字的第三笔分别是( )。
A. B. C. D.
10.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辣”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束”部。
B.“麝”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广”部。
C.“玲”字的部首是“王”,王字旁的字一般和玉器有关。
D.“煎、黑、煮”这三个字的部首都是“灬”,表示和水有关。
1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巍(wēi)巍中华指的是中国。
B.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香煎豆腐、水煮鱼、红烧茄子都是我国的美食。
D.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圣诞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三、语句拓展。(本大题第12~13小题,共10分)
12.按顺序排列下列词语。(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4分)
(1)①未羊 ②酉鸡 ③辰龙 ④丑牛 ⑤亥猪 ( )
(2)①春节 ②清明节 ③端午节 ④重阳节 ⑤中秋节
( )
13.按要求完成句子。(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1)最早的 甲骨文 文字 中国 叫 (把句子连成一句话)
(2)人们把贝壳当作饰品戴在身上。(改为“被”字句)
(3)例:我吃过硬邦邦的糖果。(仿写句子)
我吃过 的 。
四、课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第15~16小题,共15分)
14.根据课文所学知识判断。(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鹿”和“麒”的部首都是鹿。( )
(2)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国庆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
(3)学了《神州谣》,我知道了中华还可以被称为神州、华夏,长江和黄河是两条著名的河流。( )
(4)甲骨文中的“贝”字是一个象形字。( )
(5)“岛”字一共有 8 画,它是半包围结构。( )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黄河 ,长江 ,长城 ,珠峰 。
(2) ,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 ,粽子艾香 。
(3)古时候,人们觉得 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 戴在身上。而且它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人们还把它当作 。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共21分)
五、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6~23小题,共21分)
(一)非文本性阅读,完成第16~19小题。(本题共9分)
中秋节快到了,王奶奶有一张月饼券,请结合“月饼券使用说明”为她解答几个问题。
16.(3分)王奶奶应该到 (地点)换取月饼。
17.(2分)以下哪个时间王奶奶可以换取到月饼?( )
A.2025 年 9 月 1 日上午 8:30。
B.2025 年 9 月 23 日上午 10:00。
C.2025 年 9 月 12 日下午 3:00。
18.(2分)王奶奶凭此券可以换取下面哪一盒月饼?( )
A. B. C.
19.(2分)此券可兑换现金的金额为 元。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0~23小题。(本题共12分)
老鼠耍小聪明当选了十二生肖之首。猫因被老鼠欺骗落选了,从此和老鼠成了死敌,见到老鼠就咬,老鼠见到猫就逃。
一天,老鼠和老二丑牛一起散步,碰到了猫。猫瞪着老鼠,准备扑上去。丑牛大吼一声,原本凶狠的猫一下子和气不少。老鼠见猫没扑上来,也学着丑牛的样子,大声“吱吱”了两声,猫居然走开了。老鼠心想:“原来猫怕吼,以后我就用这招对付他!”老鼠为自己的小聪明感到骄傲。
第二天,老鼠和老三寅虎去散步,他们又遇到了猫。老虎冲着猫呲了呲牙,老鼠也呲了呲牙,猫转身就逃。这下老鼠可乐坏了:“原来猫怕呲牙、大吼,我以后再也不用躲着猫啦!”老鼠再次为自己的小聪明感到骄傲。
过了不久,老鼠独自碰到了猫。这回老鼠可没想着逃,他冲猫呲着牙,刚想大声“吱吱”两声,猫就马上扑上去用爪子将老鼠狠狠地按在地上。老鼠惊叫道:“你,你怎么不怕 我?”猫不屑地说:“我从来就没怕过你,现在更瞧不起你。借助他人的力量只能暂时吓退我,小聪明更救不了你!”
20.(2分)这篇故事主要讲了( )之间发生的故事。
A.猫和丑牛、寅虎 B.猫和老鼠 C.老鼠和十二生肖
21.(4分)老鼠和猫三次相遇,猫的反应不同。照样子根据故事内容,将序号填写在方框里。
①转身就逃 ②瞪,准备扑 ③马上扑,狠狠地按
④和气走开
(1)第一次相遇:→
(2)第二次相遇:
(3)第三次相遇:
22.(3分)短文中猫前两次没有扑老鼠,是因为猫 。
23.(3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遇到难题,耍小聪明就能够解决。
B.借助别人只能暂时吓退敌人,只有自己强大才能战胜敌人。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共15分)
六、习作。(本大题第24小题,共15分)
24. 题目:仔细看图,图上有谁?什么节日?她们在做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把它写下来。
要求:根据情景,表述清楚,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试题基础卷)分为三个部分,6页。共24道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4.请用铅笔在试卷上作答,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5.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共64分)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第1~6小题,共29分)
1.看拼音写词语。(本题共1小题,每字0.5分,本题共6分)
niǎo dǎo jiē dào qián bì
鸟 岛 街 道 钱 币
shén zhōu tuán yuán jìnɡ lǎo
神 州 团 圆 敬 老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本题共1小题,每字0.5分,本题共5分)
涌出(rǒnɡ yǒnɡ√) 小巷(xiànɡ√ hànɡ) 乞巧(qí qǐ√)
饰品(sì shì√) 蒸饺(zhēn zhēnɡ√) 油腻(lì nì√)
◆漂(piāo piào√)亮的纸船随着水流漂(piāo√ piào)远了。
◆炸(zhá√ zhà)的时间太长,锅中的丸子炸(zhá zhà√)开了。
3.读句子,选择恰当的汉字填空。(填序号)(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1)【①消 ②霄】 火箭冲上云( ②),瞬间( ①)失在天空中。
(2)【①炒 ②抄】 我在做手( ②)报,妈妈在教姐姐( ①)菜。
(3)【①陪 ②培】 在妈妈的( ①)同下,我给树苗( ②)土浇水。
4.选词填空(填序号)。(本题1小题,每空0.5分,本题共3分)
①甜津津 ②辣乎乎 ③香喷喷
④酸溜溜 ⑤脆生生 ⑥油腻腻
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准备了水果和( ③ )的饭菜。有( ④)的梅子,有( ① )的西瓜,有( ⑤ )的苹果,有( ② )的麻辣鱼头,还有( ⑥ )的红烧肉。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本题1小题,每词1分,本题共6分)
华夏( 儿 )( 女 ) 神州( 大 )( 地 )
炎( 黄 )( 子 )孙 ( 奋 )( 发 )图强
巍巍( 中 )( 华 ) ( 民 )( 族 )团结
6.选择制作食物时使用的方法。(本题共1小题,每空0.5分,本题共3分)
①炒 ②煮 ③蒸 ④炖 ⑤烤 ⑥煎
( ⑤ )鸭 ( ② )面条 ( ③ )馒头
( ④ )猪蹄 ( ⑥ )豆腐 ( ① )青菜
二、选择题。(本大题第7~11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下面四个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B )。
A.油炸(zhà) B.情谊(yì) C.漂(piāo)亮 D.甲骨(ɡū)文
8.下面四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
A.饰品 蒸咬 春节 B.元宵 培伴 培土 C.赏菊 牛朗 珠峰 D.样子 羊肉 龙舟
9.“与”字的第二笔和“龙”字的第三笔分别是( C )。
A. B. C. D.
10.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
A.“辣”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束”部。
B.“麝”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广”部。
C.“玲”字的部首是“王”,王字旁的字一般和玉器有关。
D.“煎、黑、煮”这三个字的部首都是“灬”,表示和水有关。
1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巍(wēi)巍中华指的是中国。
B.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香煎豆腐、水煮鱼、红烧茄子都是我国的美食。
D.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圣诞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三、语句拓展。(本大题第12~13小题,共10分)
12.按顺序排列下列词语。(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4分)
(1)①未羊 ②酉鸡 ③辰龙 ④丑牛 ⑤亥猪 (④③①②⑤)
(2)①春节 ②清明节 ③端午节 ④重阳节 ⑤中秋节
( ① ② ③ ⑤ ④ )
13.按要求完成句子。(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1)最早的 甲骨文 文字 中国 叫 (把句子连成一句话)
中国最早的文字叫甲骨文。
(2)人们把贝壳当作饰品戴在身上。(改为“被”字句)
贝壳被人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3)例:我吃过硬邦邦的糖果。(仿写句子)
我吃过 软绵绵 的 棉花糖 。
四、课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第15~16小题,共15分)
14.根据课文所学知识判断。(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
(1)“鹿”和“麒”的部首都是鹿。( √ )
(2)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国庆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3)学了《神州谣》,我知道了中华还可以被称为神州、华夏,长江和黄河是两条著名的河流。( √ )
(4)甲骨文中的“贝”字是一个象形字。( √ )
(5)“岛”字一共有 8 画,它是半包围结构。( × )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黄河 奔 ,长江 涌 ,长城 长 ,珠峰 耸 。
(2) 清明节 ,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 赛龙舟 ,粽子艾香 满堂飘 。
(3)古时候,人们觉得 贝壳 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 饰品 戴在身上。而且它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人们还把它当作 钱币 。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共21分)
五、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6~23小题,共21分)
(一)非文本性阅读,完成第16~19小题。(本题共9分)
中秋节快到了,王奶奶有一张月饼券,请结合“月饼券使用说明”为她解答几个问题。
16.(3分)王奶奶应该到 喜来登酒店一楼大堂 (地点)换取月饼。
17.(2分)以下哪个时间王奶奶可以换取到月饼?( C )
A.2025 年 9 月 1 日上午 8:30。
B.2025 年 9 月 23 日上午 10:00。
C.2025 年 9 月 12 日下午 3:00。
18.(2分)王奶奶凭此券可以换取下面哪一盒月饼?( B )
A. B. C.
19.(2分)此券可兑换现金的金额为 0 元。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0~23小题。(本题共12分)
老鼠耍小聪明当选了十二生肖之首。猫因被老鼠欺骗落选了,从此和老鼠成了死敌,见到老鼠就咬,老鼠见到猫就逃。
一天,老鼠和老二丑牛一起散步,碰到了猫。猫瞪着老鼠,准备扑上去。丑牛大吼一声,原本凶狠的猫一下子和气不少。老鼠见猫没扑上来,也学着丑牛的样子,大声“吱吱”了两声,猫居然走开了。老鼠心想:“原来猫怕吼,以后我就用这招对付他!”老鼠为自己的小聪明感到骄傲。
第二天,老鼠和老三寅虎去散步,他们又遇到了猫。老虎冲着猫呲了呲牙,老鼠也呲了呲牙,猫转身就逃。这下老鼠可乐坏了:“原来猫怕呲牙、大吼,我以后再也不用躲着猫啦!”老鼠再次为自己的小聪明感到骄傲。
过了不久,老鼠独自碰到了猫。这回老鼠可没想着逃,他冲猫呲着牙,刚想大声“吱吱”两声,猫就马上扑上去用爪子将老鼠狠狠地按在地上。老鼠惊叫道:“你,你怎么不怕 我?”猫不屑地说:“我从来就没怕过你,现在更瞧不起你。借助他人的力量只能暂时吓退我,小聪明更救不了你!”
20.(2分)这篇故事主要讲了( C )之间发生的故事。
A.猫和丑牛、寅虎 B.猫和老鼠 C.老鼠和十二生肖
21.(4分)老鼠和猫三次相遇,猫的反应不同。照样子根据故事内容,将序号填写在方框里。
①转身就逃 ②瞪,准备扑 ③马上扑,狠狠地按
④和气走开
(1)第一次相遇:②→④
(2)第二次相遇:①
(3)第三次相遇:③
22.(3分)短文中猫前两次没有扑老鼠,是因为猫 害怕丑牛和寅虎 。
23.(3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B )。
A.遇到难题,耍小聪明就能够解决。
B.借助别人只能暂时吓退敌人,只有自己强大才能战胜敌人。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共15分)
六、习作。(本大题第24小题,共15分)
24. 题目:仔细看图,图上有谁?什么节日?她们在做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把它写下来。【答案:略】
要求:根据情景,表述清楚,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