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提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提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6 22:5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试题提优卷)分为三个部分,6页。共25道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4.请用铅笔在试卷上作答,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5.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共67分)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第1~6小题,共42分)
1.读儿歌,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本题共1小题,每字1分,本题共6分)
2.看拼音写字词。(本题共1小题,每字0.5分,本题共7分)
(1)春节到了,中 huá 各民 zú 人民 qí
贺新春。神 zhōu 大地,到处 rè nɑo
非凡。
(2)今天是爷爷的生日,妈妈 ɡòu 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还准备了很多爷爷爱吃的菜,有红 shāo ròu、kǎo yā 、西红柿chǎo jī dàn
、水煮鱼等,丰盛极了。
2.选择合适的字词填空。(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7分)
(1)
黄河( ) 长江( ) 长城( ) 珠峰( )
(2)
湖南有( )的剁椒鱼头,广东有( )的话梅,江苏有( )的桂花糕。
3.传统节日意蕴长。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填序号)(本题共2小题,第(1)小题2分,第(2)小题3分,本题共5分)
①春节 ②清明节 ③七夕节 ④元宵节 ⑤中秋节 ⑥重阳节
(1)将上面的节日按先后顺序排列:
(2) 时,我们会吃汤圆,看花灯; 时,我们会吃月饼,赏明月; 到了,我们会登高望远,踏秋赏菊。
4.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1)长城长,珠峰耸。( ) ①耸立。 ②耸动。
(2)先人墓前去祭扫。( ) ①兄长。 ②祖先。
(3)踏秋赏菊去登高。( ) ①上到高处。②重阳节登山。
5.将表示中华美食的词语补充完整(填序号),再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红( )茄子 水( )鱼
( )全羊 蛋( )饭
香( )豆腐
从填的字中,我发现它们带有的部首是( )和( ),这些宇多与( )有关。
6.把词语补充完整。(本题共1小题,每词1分,本题共6分)
华夏( )( ) 巍巍( )( )
世界( )( ) 神州( )( )
( )( )团结 ( )( )图强
二、选择题。(本大题第7~11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妙妙读书时看到“琪花”这个词不明白意思,根据“琪”字的偏旁他推测“琪花”的意思是哪一项 ( )。
A.奇怪的花 B.很大的花 C.莹洁如玉的花 D.普通的花
8.龙龙不小心弄坏了同学的文具,他认为自己应该péi偿,“péi”字应选择哪个字 ( )
A.陪 B.培 C.部 D.赔
9.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哪一个读音与另外三个不同 ( )。
A.漂流 B.漂亮 C.漂浮 D.漂动
10.2024年2月10日-2024年12月31日为农历甲辰什么年 ( )。
A.兔 B.蛇 C.龙 D.羊
11.根据加点字的提示,就可以知道制作下列食物不需要用到火的是哪一项 ( )。
A.凉拌海带 B.香煎带鱼 C.清蒸龙虾 D.醋熘白菜
三、语句拓展。(本大题第12~13小题,共9分)
12.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将下面一段赞美祖国的话补充完整。(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4分)
①奋发图强 ②神州大地 ③华夏儿女 ④繁荣昌盛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 ),经历了无数风雨磨难,却始终团结一心。在这( ),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祖国的(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更要( ),共同推动祖国的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13.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5分)
( )我问爸爸为什么倒着贴。
( )春节到了,爸爸拿着一张“福”字倒贴在门上。
( )我边看边想,突然,一拍脑门说:“是不是,福到了 ”
( )爸爸说:“你自己想想是什么意思。”
( )爸爸听了,竖起大拇指说:“你真聪明!”
四、积累与运用。(本大题第14小题,共6分)
14.看右图,完成问题。(本题共3小题,本题共6分)
(1)(2分)我知道加点字的读音,选一选,打上“√”。
凉拌豆腐干(ɡàn ɡān)
炸酱面(zhà zhá)
(2)(2分)我知道加点字的意思,选一选.(填序号)
①红烧茄子( )
A.使东西着火。 B.烹饪方法的一种。
②葱爆羊肉( )
A.猛然破裂。
B.烹饪方法,用滚油稍微一炸或用滚水稍微一煮。
(3)(2分)下列属于凉菜的两项是( )和( )。
①剁椒鱼头 ②五香驴肉 ③小鸡炖蘑菇 ④凉拌菠菜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共20分)
五、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5~24小题,共18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15~19小题。(本题共8分)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与春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后期。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他在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泪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仪式。旧时,各家在门上插艾草,贴纸符:小孩还穿绣有老虎的肚免和鞋,或佩戴艾草香囊,以期“驱冤除邪”。后来,在五月初四,家家户户还用青芦叶包裹糯米煮食,称为“粽子”。粽子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粽子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初五上午,人们洒雄黄酒、悬挂艾草,以驱除毒蛇、娱蚣、壁虎等动物。吃午饭时,人们还要饮上几杯雄黄酒。据说蛇类最怕雄黄,《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那天饮了丈夫许仙倒的一杯雄黄酒而显露原形的。
如今,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看的习俗久盛不衰,许多农家仍用艾草熏烟。
15.(2分)本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课文的第( )自然段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16.(1分)每年的( )就是端午节。
A.五月初三 B.五月初四 C.五月初五
17.(1分)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
A.孔子 B.屈原 C.文天祥
18.(2分)端午节的习俗有( )。(多选题)
A.吃粽子 B.饮雄黄酒 C.扫墓 D.熏艾草
19.(2分)端午节与( )合称为中国三大节日。(多选题)
A.清明节 B.春节 C.元宵节 D.中秋节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0~24小题。(本题共10分)
仓颉(jié)造字的传说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后,感到结绳记事的方法满足不了需要,便命仓颉寻找解决办法。
仓颉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有一天,仓颉看到一个蹄(tí)印,可他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一个猎人。猎人看了看说:“这是貔貅(pí xiū)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像,大家不就都能认识了吗
从此,仓颉便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比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图形,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字。
20.(2分)黄帝统一华夏前,常用什么方法记事 ( )
A.竹简记事法 B.木刻记事法 C.结绳记事法 D.口头传承法
21.(2分)仓颉看到的蹄印是谁的 ( )。
A.古人 B.猎人 C.黄帝 D.貔貅
22.(2分)联系短文内容,可以知道第2自然段中的“云游”是什么意思 ( )。
A.乘坐云朵在游玩 B.云朵在四处游玩
C.到处游览,行踪不定 D.像云朵一样在天空飘
23.(2分)“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字。”句中的“这些符号”指的是什么 ( )
A.一个蹄印 B.日、月、星、云等
C.野兽蹄印的样子 D.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
24.(2分)结合短文内容,你觉得仓颉当时遇到猎人时,会怎么询问 ( )
A.你好!你是猎人吗
B.你好!你见过貔貅的脚印吗
C.你好!你认识几种动物的蹄印呢
D.你好!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留下的蹄印吗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共15分)
六、习作。(本大题第25小题,共10分)
25. 题目: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 过这个节日时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
要求:根据题目,表述清楚,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试题提优卷)分为三个部分,6页。共25道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4.请用铅笔在试卷上作答,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5.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共67分)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第1~6小题,共42分)
1.读儿歌,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本题共1小题,每字1分,本题共6分)
2.看拼音写字词。(本题共1小题,每字0.5分,本题共7分)
(1)春节到了,中 huá 华各民 zú 族人民 qí齐
贺新春。神 zhōu 州大地,到处 rè nɑo热闹
非凡。
(2)今天是爷爷的生日,妈妈 ɡòu 购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还准备了很多爷爷爱吃的菜,有红 shāo ròu烧肉、kǎo yā 烤鸭、西红柿chǎo jī dàn 炒鸡蛋、水煮鱼等,丰盛极了。
2.选择合适的字词填空。(填序号)(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7分)
(1)
黄河( ④ ) 长江( ① ) 长城( ③ ) 珠峰( ② )
(2)
湖南有( ② )的剁椒鱼头,广东有( ① )的话梅,江苏有( ③ )的桂花糕。
3.传统节日意蕴长。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填序号)(本题共2小题,第(1)小题2分,第(2)小题3分,本题共5分)
①春节 ②清明节 ③七夕节 ④元宵节 ⑤中秋节 ⑥重阳节
(1)将上面的节日按先后顺序排列: ①④②③⑤⑥
(2) ④ 时,我们会吃汤圆,看花灯; ⑤ 时,我们会吃月饼,赏明月; ⑥ 到了,我们会登高望远,踏秋赏菊。
4.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1)长城长,珠峰耸。( ① ) ①耸立。 ②耸动。
(2)先人墓前去祭扫。( ② ) ①兄长。 ②祖先。
(3)踏秋赏菊去登高。( ② ) ①上到高处。②重阳节登山。
5.将表示中华美食的词语补充完整(填序号),再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红( ② )茄子 水( ① )鱼
( ④ )全羊 蛋( ③ )饭
香( ⑤ )豆腐
从填的字中,我发现它们带有的部首是( 火 )和( 灬 ),这些宇多与( 火 )有关。
6.把词语补充完整。(本题共1小题,每词1分,本题共6分)
华夏( 儿 )( 女 ) 巍巍( 中 )( 华 )
世界( 大 )( 同 ) 神州( 大 )( 地 )
( 民 )( 族 )团结 ( 奋 )( 发 )图强
二、选择题。(本大题第7~11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妙妙读书时看到“琪花”这个词不明白意思,根据“琪”字的偏旁他推测“琪花”的意思是哪一项 ( C )。
A.奇怪的花 B.很大的花 C.莹洁如玉的花 D.普通的花
8.龙龙不小心弄坏了同学的文具,他认为自己应该péi偿,“péi”字应选择哪个字 ( D )
A.陪 B.培 C.部 D.赔
9.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哪一个读音与另外三个不同 ( B )。
A.漂流 B.漂亮 C.漂浮 D.漂动
10.2024年2月10日-2024年12月31日为农历甲辰什么年 ( C )。
A.兔 B.蛇 C.龙 D.羊
11.根据加点字的提示,就可以知道制作下列食物不需要用到火的是哪一项 ( A )。
A.凉拌海带 B.香煎带鱼 C.清蒸龙虾 D.醋熘白菜
三、语句拓展。(本大题第12~13小题,共9分)
12.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将下面一段赞美祖国的话补充完整。(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4分)
①奋发图强 ②神州大地 ③华夏儿女 ④繁荣昌盛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 ③ ),经历了无数风雨磨难,却始终团结一心。在这( ② ),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祖国的( ④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更要( ① ),共同推动祖国的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13.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5分)
( 2 )我问爸爸为什么倒着贴。
( 1 )春节到了,爸爸拿着一张“福”字倒贴在门上。
( 4 )我边看边想,突然,一拍脑门说:“是不是,福到了 ”
( 3 )爸爸说:“你自己想想是什么意思。”
( 5 )爸爸听了,竖起大拇指说:“你真聪明!”
四、积累与运用。(本大题第14小题,共6分)
14.看右图,完成问题。(本题共3小题,本题共6分)
(1)(2分)我知道加点字的读音,选一选,打上“√”。
凉拌豆腐干(ɡàn ɡān√)
炸酱面(zhà zhá√)
(2)(2分)我知道加点字的意思,选一选.(填序号)
①红烧茄子( B )
A.使东西着火。 B.烹饪方法的一种。
②葱爆羊肉( B )
A.猛然破裂。
B.烹饪方法,用滚油稍微一炸或用滚水稍微一煮。
(3)(2分)下列属于凉菜的两项是( ② )和( ④ )。
①剁椒鱼头 ②五香驴肉 ③小鸡炖蘑菇 ④凉拌菠菜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共20分)
五、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5~24小题,共18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15~19小题。(本题共8分)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与春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后期。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他在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泪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仪式。旧时,各家在门上插艾草,贴纸符:小孩还穿绣有老虎的肚免和鞋,或佩戴艾草香囊,以期“驱冤除邪”。后来,在五月初四,家家户户还用青芦叶包裹糯米煮食,称为“粽子”。粽子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粽子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初五上午,人们洒雄黄酒、悬挂艾草,以驱除毒蛇、娱蚣、壁虎等动物。吃午饭时,人们还要饮上几杯雄黄酒。据说蛇类最怕雄黄,《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那天饮了丈夫许仙倒的一杯雄黄酒而显露原形的。
如今,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看的习俗久盛不衰,许多农家仍用艾草熏烟。
15.(2分)本文一共有( 3 )个自然段,课文的第( 2 )自然段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16.(1分)每年的( C )就是端午节。
A.五月初三 B.五月初四 C.五月初五
17.(1分)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B )
A.孔子 B.屈原 C.文天祥
18.(2分)端午节的习俗有( ABD )。(多选题)
A.吃粽子 B.饮雄黄酒 C.扫墓 D.熏艾草
19.(2分)端午节与( BD )合称为中国三大节日。(多选题)
A.清明节 B.春节 C.元宵节 D.中秋节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0~24小题。(本题共10分)
仓颉(jié)造字的传说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后,感到结绳记事的方法满足不了需要,便命仓颉寻找解决办法。
仓颉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有一天,仓颉看到一个蹄(tí)印,可他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一个猎人。猎人看了看说:“这是貔貅(pí xiū)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像,大家不就都能认识了吗
从此,仓颉便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比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图形,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字。
20.(2分)黄帝统一华夏前,常用什么方法记事 ( C )
A.竹简记事法 B.木刻记事法 C.结绳记事法 D.口头传承法
21.(2分)仓颉看到的蹄印是谁的 ( D )。
A.古人 B.猎人 C.黄帝 D.貔貅
22.(2分)联系短文内容,可以知道第2自然段中的“云游”是什么意思 ( C )。
A.乘坐云朵在游玩 B.云朵在四处游玩
C.到处游览,行踪不定 D.像云朵一样在天空飘
23.(2分)“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字。”句中的“这些符号”指的是什么 ( D )
A.一个蹄印 B.日、月、星、云等
C.野兽蹄印的样子 D.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
24.(2分)结合短文内容,你觉得仓颉当时遇到猎人时,会怎么询问 ( D )
A.你好!你是猎人吗
B.你好!你见过貔貅的脚印吗
C.你好!你认识几种动物的蹄印呢
D.你好!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留下的蹄印吗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共15分)
六、习作。(本大题第25小题,共10分)答案:略
25. 题目: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 过这个节日时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
要求:根据题目,表述清楚,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