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广东省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05 18:26:03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概念梳理
受精卵
双亲
母体
母体
嫁接
体外
卵壳
卵壳膜
DNA
精子
卵细胞
显性
隐性
22对
+XX
22对+XY
化石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标内容 年份及分值 考查点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 2 2 2 2 2 生物生殖方式的判断;嫁接的特点;扦插方式的判断
课标内容 年份及分值 考查点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生物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繁殖后代 1 0.5 2 2 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发育类型
0.5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1 鸟卵的结构与功能;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考点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____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________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生殖细胞
母体
3.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比较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判断依据) ______ ______
新个体的产生方式 由__________发育而成 由________直接产生
繁殖速度 慢 快
实例 种子繁殖、试管婴儿、动物的卵生等 扦插、嫁接、组织培养、克隆羊等
共同点 都能产生新的个体来繁殖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和发展 有

受精卵
母体
4.无性生殖的应用
(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切口上平下斜),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使其生根或发芽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式。
(2)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两种(如图),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分生组织)紧密结合。嫁接成功后所结果实与接穗的品质相同。
形成层
(3)组织培养:利用________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在短期内培育出大量子代,还能培育出脱毒苗。
无性
考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________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发育方式:____________。
(1)变态发育的概念:在由__________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差异很大。
(2)变态发育的类型
有性
变态发育
受精卵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完全变态发育(家蚕) 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
图示
过程 经历卵、幼虫、______、成虫四个时期 经历卵、________、成虫三个时期

若虫
完全变态发育(家蚕) 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
特点 ______蛹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明显的差异 ______蛹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
举例 蝴蝶、蚊、蝇、蜜蜂等 蟋蟀、蝼蛄、螳螂等
相同点 发育起点都是__________;都属于变态发育 有

受精卵
  下列关于家蚕和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
①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的多了蛹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②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幼虫期,防治它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 ③家蚕和蝗虫发育过程中褪去的“皮”是外骨骼
  ①有无蛹期是判断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依据:有蛹期的是完全变态发育,无蛹期的是不完全变态发育。②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农业害虫,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分别是幼虫期和成虫期,但防治它们的最佳时期都是幼虫期。
①③
考点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有性生殖,卵生,________受精,________发育。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以青蛙为例)
体外
变态
受精卵
蝌蚪
 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①雄蛙鸣叫是青蛙的求偶行为 ②青蛙有雌雄抱对行为,是为了完成体内受精 ③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④蝌蚪和成蛙都用肺呼吸
 ①雌雄抱对≠体内受精:青蛙的抱对行为能促使雌蛙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同时排入水中,有利于提高卵细胞的受精率,属于体外受精。②青蛙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③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即生殖和发育离不开______。因此,水质以及水环境的面积直接影响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 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的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________受精。
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六个阶段,必须有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和产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这些行为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体内
求偶
交配
3.鸟卵的结构
(1)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如图)
鸟卵的结构
胚盘
卵黄
系带
卵黄
细胞核
气孔
卵白
(2)鸟卵与鸟类适应陆地上繁殖的结构特征:卵黄和卵白中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下列叙述错误的有__________。
①一个鸡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②所有的鸟卵都能孵出雏鸟 ③鸟类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①一个鸟卵≠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仅包括卵黄膜、卵黄和胚盘。②已受精的鸟卵的胚盘色浓且大,能发育成雏鸟;未受精的鸟卵的胚盘色浅且小,不能孵出雏鸟。
①②③
重难点 植物的生殖
典例1 (2024广东)下列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荔枝嫁接繁育
B.蒜瓣生根发芽
C.草莓组织培养
D.水稻种子繁殖
D
1.(2022广东)绿萝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绿化植物。将绿萝的一段枝条插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能长出新的根,形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出芽生殖
D.分裂生殖
B
2.(2021广东)将生长健壮但产量低、品质差的荔枝树,改造成高产优质的荔枝树,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  )
A.嫁接
B.杂交
C.扦插
D.太空育种
A
重难点 昆虫的变态发育
典例2 (2023广东)某学校研学团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蝴蝶的多样性。图中表示蝴蝶变态发育过程中蛹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3.(2024广东)为获得更多蚕丝,应给家蚕增加营养的发育阶段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B
4.(2024陕西)如图①、②是蝗虫发育过程的不同时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据图可知,蝗虫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B.①表示成虫,②表示若虫
C.①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①、②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完全相同
A
重难点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典例3 (2024广西)“青蛙开口早,早禾一定好。”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图中表示该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5.(2023金昌)“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关于青蛙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繁殖时有抱对行为
B.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C.受精卵在水中发育
D.成蛙的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
B
重难点 鸟的生殖和发育
典例4 (2024江西)“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儿歌中的小燕子每年飞回繁殖地产卵,产出的受精鸟卵(如图)能孵化成雏鸟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6.(2024无锡)“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该诗句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
A.求偶
B.筑巢
C.育雏
D.产卵
C
基础练
考点1 植物的生殖
1.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
B.是否由一个亲本完成
C.有无细胞分裂
D.有无精子、卵细胞的结合
D
2.(2024无锡)下列图示中,表示植物嫁接的是(  )
D
3.(2024宿迁)我国林业专家张锦梅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功获得国家濒危植物——羽叶丁香的“试管苗”,解决了羽叶丁香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率低下的问题。下列繁殖方式与“试管苗”培育方式不相同的是(  )
A.葡萄通过扦插保持优良性状
B.花生的种子种下去长出新植株
C.秋海棠的叶落地生根
D.草莓的匍匐茎上生根发芽
B
4.【新版教材素材改编】(2024陕西)如图表示人工种子的结构。胚状体类似于种子中的胚,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有关人工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培育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繁殖
B.萌发时所需营养来自胚状体
C.能保持双亲的优良性状
D.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A
考点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五一”假期,小张同学一家去了青檀寺的蝴蝶谷游玩。他发现一只褐色带斑纹的“虫子”垂挂在一种植物叶片背面的叶柄处,用手摸一下感觉光滑且硬硬的。如图为蝴蝶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请回答5~7题。
5.小张同学发现的“虫子”实际上是
蝴蝶发育过程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C
6.结合如图,下列关于蝴蝶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③表现为不食不动
B.②可以发生蜕皮现象
C.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D.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
7.下列与蝴蝶的发育过程不同的生物是(  )
A.蝗虫
B.苍蝇
C.蜜蜂
D.蚊子
A
8.【跨学科实践】(2024滨州)在生物学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饲养家蚕,了解了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总结与思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部分蚕种没有孵化出幼虫,可能是卵未受精
B.幼虫有蜕皮现象,说明外骨骼不随身体的长大而生长
C.蚕蛹不食不动,说明虫体内部不进行生命活动
D.幼虫和成虫有明显差别,说明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
考点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小华打开电视机时,电视机正在播放一只雌性草莓箭毒蛙背着小蝌蚪去“托管所”——有积水的凤梨科植物的树冠上。请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草莓箭毒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体外受精
B.蝌蚪可以用肺呼吸
C.蝌蚪经完全变态发育为成蛙
D.蝌蚪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A
10.你能推测资料中的情景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吗(  )
A.炎热多雨
B.常年寒冷
C.炎热干燥
D.工业化大城市
A
考点4 鸟的生殖和发育
11.(2024辽宁)如图是受精的鸡卵结构示意图。含有细胞核的结构是(  )
A.①卵壳
B.②胚盘
C.③气室
D.④卵白
B
12.朱鹮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稀世珍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有关朱鹮生殖、发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繁殖季节,雄性朱鹮会表现出求偶行为
B.自然条件下,朱鹮的鸟卵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
C.鸟卵中的卵黄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D.卵壳上有大量气孔,能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C
综合练
13.【跨章节】(2024新疆)如图是对3种动物异同点的归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变态发育
B.②是体内受精
C.③是能飞行
D.④是有性生殖
B
14.(2024达州)生物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通过一定的方式产生自己的后代,维持种族的延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鸟和爬行动物均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B.在饲养家蚕的过程中,养殖户常通过延长家蚕的幼虫期来提高蚕丝的产量
C.用嫁接的方式可以实现一株杜鹃植株上开出不同颜色的杜鹃花
D.孢子是一种生殖器官,落到温暖、潮湿的环境,就会萌发和生长
D
15.(2024长春改编)马世骏院士是我国生态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综合防治蝗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图列出了综合防治蝗灾的部分措施。据图回答问题。
(1)蝗虫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________动物。它的身体分为a、b、c三部分,运动器官——足和翅着生在______(填字母)部,运动灵活。
(2)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称为__________变态发育,化学防治蝗虫的最佳时期一般为________期。
节肢
b
不完全
若虫
(3)很多鸟类可以在疾飞中捕食蝗虫,它们的________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卵的结构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
(4)与化学防治相比,利用绿僵菌防治蝗虫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绿僵菌同青霉一样,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___繁殖后代。
胸肌
卵黄
卵白
孢子
16.【跨学科实践】(2024河南改编)月季原产于中国,具有花期长、花色丰富等优点,可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繁殖,是一种观赏效果较好的园林植物。请完成下题。
活动一 嫁接:以无刺蔷薇作砧木,以大花月季品种为接穗,培育出树状月季,将其与大叶女贞等搭配,可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1)嫁接时,要使接穗与砧木的__________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2)接穗成活后,新开的花能够保持____________(填“大花月季”或“无刺蔷薇”)的性状。
形成层
大花月季
活动二 扦插:生物学兴趣小组以月季的枝条为扦插材料(插条),探究不同品种和不同给光条件对插条成活率的影响。实践过程如下。
①在温室大棚内,砌3个南北走向的插床,配置扦插基质。选取三个品种的月季,剪取长度为10 cm、带有3~4个芽的健壮枝条,修剪叶片,分别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5~7 cm,行距和株距均为20 cm,如图甲所示。
②设置不同的给光条件,每个插床一半进行全光照(不遮阴),一半进行半遮阴(用遮阴网遮阴,适时接受阳光照射)。
③每天观察温度、湿度情况,适时通风或补水,记录扦插枝条的生长情况,最终以插条成活率为准。两种给光条件下不同品种月季的插条成活率如图乙所示。
(3)插床方向选择南北走向,且枝条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减少相互遮挡,可以使________均匀,通风良好,利于扦插枝条成活。
(4)扦插前,对枝条的叶片进行修剪,可以降低枝条的________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扦插时,三个品种的扦插深度等条件保持一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图乙分析:三个品种中,品种______的成活率最高;两种给光条件中,__________条件下成活率较高,其原因是该给光条件把光的直射变成散射(散射:光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既满足了叶片________作用的需求,又能减少水分流失,防止嫩叶被晒焦。
光照
蒸腾
控制单一变量,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B
半遮阴
光合(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课标内容 年份及分值 考查点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生命最有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化石记录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1 1 1 1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
课标内容 年份及分值 考查点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1 2 1 0.5 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的进化总体上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趋势 2 动植物进化历程
考点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生命的起源
(1)原始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物(原始大气)简单有机物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
(2)与现在大气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___,原始生命起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氧气
原始海洋
2.米勒的模拟实验(如图)
(1)密闭实验装置内泵入的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____________。
(2)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3)实验结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
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原始大气
有机物
考点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和证据
(1)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的方法是__________。
(2)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是________。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3)其他方面的证据:如解剖学上通过对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进行对比,推测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比较法
化石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低等到高等,由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
简单
复杂
水生
陆生
考点 生物进化的原因
1.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__,不断进化。
2.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
自然选择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变异一般是__________的;自然选择是________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4.人工选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①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变异并不是一直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②新物种的形成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不定向
定向
重难点 生物进化的历程
典例1 (2023广东)河源恐龙博物馆收藏的恐龙蛋化石超2万枚,数量高居全球榜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恐龙是无脊椎动物
B.恐龙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越高等
C
1.(2022广东)以下四类动物的通俗名称都含有“鱼”字,其中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是(  )
A
2.(2024内江)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由原始生命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不断进化而来的。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自然选择学说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C.可直接用观察或实验的方法再现生物进化的全过程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C
重难点 生物进化的原因
典例2 (2019广东)格兰特在1976~1985年对达夫涅主岛上的强壮地雀研究时发现:岛上先持续干旱,食物中大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大;后来持续雨季,食物中小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小。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大坚果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生存
B.地雀喙大小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C.在进化中地雀喙不会变得更大或更小
D.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
C
3.(2024烟台)鮟鱇鱼(如图)是一种栖息在海底的鱼类,能借助第一背鳍向上延伸形成的肉状突起——“小灯笼”诱捕食物。从进化与适应角度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鮟鱇鱼的“小灯笼”与深海环境相适应
B.为了诱捕食物,鮟鱇鱼产生了“小灯笼”
C.鮟鱇鱼的“小灯笼”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鮟鱇鱼的牙齿与虎鲸的牙齿功能不同
B
基础练
考点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2024兰州)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大气中含有甲烷、氨、氧气和水蒸气等
B.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D.在现有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A
2.(2024福建)化石证据显示,200万年前大熊猫的食性从杂食进化成几乎以竹子为食,相比其他食物,竹子坚硬,难以咀嚼和消化,供能少。科学家研究大熊猫时发现:①下颌结构及咀嚼肌发达;②肠道远短于其他植食性动物;③参与消化的肠道菌群与杂食性动物黑熊的更相似;④日均移动距离小于500米;⑤与其他动物相比,睡眠时间更长。支持大熊猫适于以竹子为食的事实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C
考点2 生物进化的历程
3.(2024河南)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类的相比,存在差异的氨基酸数目如图所示,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猕猴
B.果蝇
C.小麦
D.向日葵
A
如图是“植物进化树的分支”,其中序号代表了进化树上的某类生物。请据图完成4~5题。
4.图中代表原始藻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5.研究表明,被子植物由原始的裸子植物进化而来,这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C
6.(2024成都)我国相继发现了中华龙鸟、孔子鸟等大量古鸟化石,这些古鸟化石既保留了古代爬行动物的某些特征,又出现了鸟类的一些特征。这些化石证据支持(  )
A.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
B.爬行动物起源于古代鸟类
C.哺乳动物起源于古代鸟类
D.爬行动物起源于古代鱼类
A
7.(2024烟台)2024年4月,古生物研究人员在山东莱阳出土的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一个“变形蛋”,经研究推测“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恐龙蛋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恐龙的遗体
B.恐龙蛋是研究恐龙的唯一证据
C.恐龙蛋出现的地层比鱼类的古老
D.“‘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是一种假说
D
考点3 生物进化的原因
8.(2024广西)叶?(又叫叶子虫)善于伪装,成虫的翅有叶脉一样精致的纹路,可以“模拟”出叶子被啃食后的模样(如图所示)。叶?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遗传、变异
D.生物适应环境
A
9.(2024聊城)据材料记载,我国的家鸡与云南等地的野鸡(原红鸡)都是由古代原红鸡进化而来的。古代原红鸡经过祖先的长期驯化,形成了现在野性退化的家鸡,而现存的野鸡比家鸡更敏捷、更善飞。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
A.家鸡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野鸡和家鸡的变异并不都是有利的
C.家鸡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加快了生物向着人类意愿的方向演化
D.野鸡善于飞行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A
10.(2024枣庄)科研机构调查某地区一种兔时发现,20世纪50年代该种兔各种毛色个体的数量如图甲所示,20世纪90年代的数量如图乙所示,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白色兔最容易被天敌发现
B.该种兔的毛色差异属于可
遗传变异
C.浅色兔为适应环境变化发生深色变异
D.不同毛色兔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综合练
11.图一是黏虫发育各阶段的示意图,图二表示农业技术人员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防治黏虫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一中的序号按发育顺序排列:____________。这种发育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
③②④①
完全变态发育
(2)农业技术人员在图一的______(填序号)时期喷洒杀虫剂,效果最好。图二中曲线a呈上升趋势,表示黏虫的数量____________,原因是杀虫剂Ⅰ对黏虫起了________作用,使其耐药性越来越强。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一般具有________(填“不利”或“有利”)变异。

逐渐增加
选择
有利
(3)从图二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使用杀虫剂Ⅰ若干年后,某些黏虫还能生存下来,这种适应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4)在使用杀虫剂Ⅱ后,新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重新适应环境,从而黏虫数量再次增多。
自然选择
抗药性变异(或有利变异)(共62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课标内容 年份及分值 考查点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 2 DNA携带遗传信息
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随配子由亲代传给子代 2 0.5 0.5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标内容 年份及分值 考查点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 2 3.5 1.5 男、女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及性染色体的组成;性染色体的遗传;禁止近亲结婚
课标内容 年份及分值 考查点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3 2 2 3 4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相对性状的判断;基因组成的推断和遗传概率的计算
课标内容 年份及分值 考查点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可以引起生物变异 2 2 1 变异的特点及类型判断
杂交育种、转基因等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 2 2 2 转基因技术和杂交育种的应用
考点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如父子都是卷发;变异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如母亲是卷发,儿子是直发或哥哥是卷发,弟弟是直发。
2.生物的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如大小、颜色)、生理(如血型)和行为(如惯用手)等特征的统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直发和卷发,人眼珠的蓝色、黑色。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转基因技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导入到另一种生物体的基因组中,通过导入基因在生物体内的表达,来改变生物性状的技术。
(2)实例: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性状是由________控制的,属于有性生殖。
(3)性状与基因、环境的关系: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基因
考点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染色体、DNA和基因
(1)染色体:存在于__________中,由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每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特定的。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
质,呈双螺旋结构。
(3)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
________片段,控制生物的性状。
细胞核
DNA
蛋白质
DNA
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4)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①包含关系(如图)
②数量关系: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______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______个基因。如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包含______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


46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其染色体数目为零。
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性状遗传的实质: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控制性状的________传递给子代。
(2)基因在亲子代间传
递的“桥梁”:________和
__________。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基因
精子
卵细胞
(3)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基因的变化
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②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染色体数减半,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_存在的,基因也是如此。
③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后,每对染色体中,必有一条来自_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_,成对的基因也是如此。
成单
父亲
母亲
  一般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1/2体细胞染色体数=1/2受精卵染色体数。
考点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成对的基因控制同一性状。
(2)图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或________,基因组成为Dd的个体中,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会遗传下去。
(3)子二代的基因组成比为DD∶Dd∶dd=1∶2∶1,性状比为高茎∶矮茎=__________。
dd
DD
Dd
3∶1
2.遗传病及预防
(1)常见的隐性遗传病:白化病、血友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等。
(2)遗传病的预防: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近亲结婚大大________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禁止近亲结婚
提高
考点 人的性别遗传
1.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别(如图)
  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识图要点】
细胞类型 染色体组成 性染色体组成
男性体细胞 22对+________ ________
精子 22条+______或22条+______ ______或______
女性体细胞 22对+________ ________
卵细胞 22条+______ ______
XY
XY
X
Y
X
Y
XX
XX
X
X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如图)
人的性别决定示意图
(1)生殖细胞类型:就性染色体而言,男性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两者比例为X精子∶Y精子=__________;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2)生男生女决定于哪种类型的________与卵细胞结合: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X)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Y)发育成男孩;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故生男生女机会________,均为________。
(3)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________,一定传给女儿;Y染色体来自________,一定传给儿子。
1∶1
精子
均等
50%
母亲
父亲
考点 生物的变异
1.变异的类型
(1)可遗传的变异:由____________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会遗传给下一代。如色盲、白化病、转基因超级鼠、太空椒等。
(2)不可遗传的变异:由________因素引起的变异,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会遗传给后代。如整容、晒黑、水肥充足条件下庄稼的果穗饱满等。
遗传物质
环境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人工选择育种:如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进行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
(2)杂交育种:如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3)诱变育种:如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提出问题 “大花生里有个儿小的,小花生里有个儿大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吗?
作出假设 “大花生里有个儿小的,小花生里有个儿大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实验步骤 1.取样:大花生和小花生各取30粒。
2.分组:四人为一组,两人测量30粒大花生的长度,另两人测量30粒小花生的长度。
3.测量:用直尺测量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单位以毫米计,每组做好记录。
4.绘图:水平轴为果实长度,纵轴为样品个数,依据两数的相交点,连成曲线。
5.统计:分别计算大、小花生长度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 大花生的平均长度比小花生的长;大花生或小花生的长度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结果分析 大花生的平均长度比小花生的长,说明大花生和小花生是不同的品种,二者大小差异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不同引起的,可遗传给后代;大花生或小花生的长度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差异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不会遗传给后代。
实验结论 “大花生里有个儿小的,小花生里有个儿大的”变异是____________的变异。
不可遗传
  亲子代基因组成的推断及遗传概率的计算
已知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如图(也可根据题干信息画出遗传图谱),相关基因用B、b表示,请推断1号、2号、4号的基因组成及1、2号再生患病孩子的概率。
第一步,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方法一:“无中生有”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亲代性状相同,后代出现另一种不同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1、2号不患病,3号患病,说明患病是________性状,由基因______控制。
方法二:具有不同性状表现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是隐性性状。
隐性
b
第二步,以隐性性状为突破口,推断亲子代基因组成。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bb,则3号的基因组成为bb,基因b一个来自父亲1号,一个来自母亲2号,而1、2号均表现正常,则其基因组成一定分别为____________。4号正常,其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
第三步,根据亲代基因组成推断子代患病概率。
1、2号的基因组成为Bb、Bb,则其子代表现性状及比例为正常(BB)∶正常(Bb)∶患病(bb)=1∶2∶1,则1、2号再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Bb、Bb
BB或Bb
1/4
重难点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典例1 我国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中,让其发育成幼体,在同等养殖条件下,该幼体的生长速率比普通鲤鱼提高了42%~115%。该实例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基因是DNA片段
B.基因能够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性状不受环境的影响
D.该培育过程涉及了克隆技术
B
1.(2023广东)2023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在西藏林芝市发现了一棵高达102.3米的柏木,该柏木是目前已知的亚洲第一高树。决定树高的根本原因是(  )
A.光照强度
B.遗传物质
C.土壤肥力
D.地心引力
B
2.(2024宿迁)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猫的白毛与蓝眼
B.紫色豌豆花与白色梨花
C.人的卷发与黑发
D.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D
重难点 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典例2 (2020广东)有关人体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染色体都成对存在
B.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DNA分子
C.一个DNA分子上仅有一个基因
D.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D
3.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和②内均含有遗传信息
B.④可表示具有遗传效应的①片段
C.④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
D.不同生物细胞内③的形态与数目不同
A
重难点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典例3 (2019广东)如图为某夫妻体细胞中染色体上一对基因(A、a)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A和a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
B.夫妻双方都表现出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
C.该夫妻的子女表现显性性状的概率为1/4
D.该夫妻子女基因组成(基因型)有3种可能
C
4.(2021广东)某探究小组对三位不能卷舌同学的父母进行遗传调查,结果如表,分析错误的是(  )
家庭 父亲 母亲 孩子
甲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乙 能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丙 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A.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
B.甲家庭父母都不能卷舌,孩子也不能卷舌,这是遗传现象
C.根据乙家庭的调查结果可知,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
D.丙家庭父亲控制能否卷舌的一对基因均为显性基因
D
5.(2023广东)有酒窝由显性基因(E)控制,无酒窝由隐性基因(e)控制。某同学与其父亲都有酒窝,母亲无酒窝,则该同学的基因组成是(  )
A.Ee
B.EE
C.ee
D.EE或Ee
A
6.(2024牡丹江)人的肤色正常(A)与白化(a)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若再生一个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C
重难点 人的性别遗传
典例4 (2022广东)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卵细胞内含有Y染色体
B.X染色体上有DNA和蛋白质
C.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D.精子中含有23条染色体
A
7.(2024成都)人的生殖细胞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正常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可能出现的染色体组成是(  )
A. 22对常染色体+XX
B.22对常染色体+XY
C.22条常染色体+Y
D.22条常染色体+X
D
8.(2018广东)对男孩小明性染色体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小明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B.X染色体不可能来源于奶奶
C.Y染色体一定来源于爷爷
D.X染色体一定来源于外婆
D
基础练
考点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2024黑龙江)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猫的短毛与狗的长毛
B.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C.小刚的A型血和小明的A型血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D
2.(2024乐山)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圆白菜),在北京栽培,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最大的竟达到6.5千克。该实例主要体现了哪种因素对结球甘蓝性状的影响
(  )
A.环境
B.基因
C.海拔高度
D.基因和环境
A
3.(2024常州)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的受精卵中,主要应用的生物技术是(  )
A.克隆
B.杂交
C.转基因技术
D.组织培养
C
4.某水产研究所使用基因编辑育种方法,使相关基因不发挥作用,从而培育出无肌间刺的鲫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肌间刺这一性状不受基因控制
B.肌间刺的有无是一对相对性状
C.无肌间刺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
D.该研究成果还需进行生态安全评估
A
考点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5.【模型制作】(2024河北)同学们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a表示的是
(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DNA
D.基因
B
6.(2024眉山)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而DNA又大多集中在染色体上。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多个DNA分子
C.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蛋白质分子
D.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D
7.(2024四川)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32对,其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32对、32对、32对
B.32条、32条、32条
C.32条、32条、32对
D.32对、32对、32条
C
考点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现有一位白化病患者(其父母肤色正常)和一位肤色正常的人婚配。请回答8~9题。
8.该患者的基因组成是(  )
B
9.下列对于该患者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白化病由显性基因A控制
B.该患者的子女一定患白化病
C.患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D.该患者的子女一定含a基因
D
10.(2024聊城)圣女果的果实有红果和黄果两种,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科研人员为了研究这两种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
① 红果×黄果 全是红果
② 红果×红果 既有红果,也有黄果
③ 红果×黄果 既有红果,也有黄果
A. ②组子代出现的黄果
属于可遗传变异
B.根据①组和②组可
以判断红果为显性性状
C.③组亲代和子代的红果基因组成都是Aa
D.③组子代中黄果占25%
D
考点4 人的性别遗传
11.(2024福建)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母亲的卵细胞类型决定孩子性别
B.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C.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男孩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22条+Y
B
12.(2024云南)如图为某女孩家庭的性别遗传示意图,如果女孩的一条X染色体来自奶奶,另一条X染色体来自外公的可能性为
(  )
A.1/2
B.1/4
C.1/8
D.0
A
考点5 生物的变异
13.(2024吉林)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修剪后的树冠呈球状
B.暗处培养的韭菜叶片发黄
C.染色体加倍的甜菜含糖量高
D.某人单眼皮手术后变成双眼皮
C
14.(2024广东)草鱼(即鲩鱼)摄食蚕豆120天左右,肉质变得爽脆,称为脆肉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脆肉鲩可提供蛋白质营养
B.肉质改变是受到环境影响
C.脆肉性状可遗传给下一代
D.鲩鱼和脆肉鲩是同种生物
C
综合练
15.(2024广东)李振声出身贫苦,从小深知粮食珍贵。他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大西北开展育种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黄河流域的小麦因大面积感染条锈菌而减产严重,李振声为此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小麦经过数千年的人工栽培,抗病基因逐渐丧失;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含有非常好的抗病基因。”李振声创造性地思考:能不能用野草如长穗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培育抗病小麦新品种呢?于是他组建课题组开展攻关。经过20多年的不断筛选、鉴定,他们终于培育
出抗病、高产的“小偃6号”(图甲)。至2003年,“小偃6号”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3亿多亩,增产逾75亿公斤。2006年,李振声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请回答问题。
(1)条锈菌有细胞核并能产生孢子,属于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与小麦的关系是________。
(2)图甲中,长穗偃麦草提供的________和小麦提供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通过细胞的________、生长及分化,发育成种子中的胚。
真菌
寄生
精子
分裂
(3)结合图文可知,“小偃6号”高产的原因可能是从长穗偃麦草遗传了________基因和________基因,具有籽粒多且不易感染条锈菌的优良性状;从小麦遗传了籽粒饱满的优良性状。
(4)若“小偃6号”的抗病对感病是显性,由一对基因A、a控制,现有基因组成均为Aa的个体交配,则子代抗病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抗病个体在子代中的占比是________%。
抗病
高产
AA或Aa
75
16.(2024山东)某种山羊分无角和有角两种,无角山羊性情温顺,产肉率高,肉味鲜美,深受人们欢迎。有角、无角是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决定的,纯合无角母羊不能繁育。如图是一对无角山羊繁育的遗传图谱。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____________;根据图谱可以推断________是隐性性状;子一代个体5表现为有角,是一种________现象,子一代个体1、3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
(2)山羊性别遗传与人相同。已知山羊体细胞中有60条染色体,则子一代个体5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子一代中个体2与个体3再生一个母羊的概率是________。
相对性状
有角
变异
AA、Aa
29条+X或29条+Y
50%
(3)现有一只无角公羊,若从子二代中选择一只母羊与之交配,保证后代都能正常繁殖且有无角性状的个体,则所选母羊及其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像这样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和培育生物品种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个体3、aa
人工选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