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作业单】语文园地一——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作业单】语文园地一——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6 22:5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语文园地一
一、基础达标。
1、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yuán dàn( )那天晚上,我想吃 yuán xiāo( ),可妈妈却给我煮了jiǎo zi( ),里面的馅儿是老腊肉。妈妈从菜缸里捞出色如翡翠的蒜头,再用tāng chí( )舀了一点儿chén cù( )倒在碟子里当作料。我用kuài zi( )夹了一个尝了尝,真是美味极了!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模样(mó) 正月(zhēng) 载歌载舞(zǎi) 分外(fèn)
B.藏戏(zàng) 不禁(jīn) 哄堂大笑(hōng) 活佛(fó)
C.空地(kòng) 通宵(xiāo) 掺和(cān) 肿胀(zǒng)
3、选字组词。
【熬 煞 遨】
煎( ) ( )药 ( )游 ( )费苦心
【眨 泛 乏】
( )眼 缺( ) ( )力 ( )舟西湖
【章 障 樟】
保( ) 公( ) ( )树 顺理成( )
4、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悬( )结( ) 身无( )( ) 各式( )( )
独出( )( ) 美其( )( ) 地( )人( )
(1)画“ ”的词语描写了热闹、欢庆的节日场面,我还能写出两个描写这种场面
的词语: 、 。
(2)元宵节,南京秦淮灯会上展示了 的元宵花灯。(选词填空)
(3)我国新疆地区 ,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选词填空)
5、照样子,根据习俗的寓意,补全句子。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1)过年的时候吃鸡: 。
(2)年画上画着一只鲤鱼簇拥着莲花: 。
(3)家中安放葫芦瓶: 。
6、回忆“交流平台”中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了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 ( )
(2)读文章的时候,不必分清文章的主次,我们能自然地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
(3)重点表达的内容具体写,其他内容简略写,这样才能突出中心,更好地表达主题。
( )
二、灵活运用。
7、给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选择正确的用法。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话题的转换 D.表示意思的递进
(1)除夕前,必须备下几天的吃食——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
(2)“今天天气真不错——你是什么时候回北京的 ”王华对刚进门的李明说。( )
(3)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政府都会给贫困户发放福利。( )
(4)大家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终日不成章 李杜文章在
B.青山郭外斜 寒食东风御柳斜
C.山重水复疑无路 何时复西归
D.野火烧不尽 今夜月明人尽望
9、下列句子与“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
一项是( )。
A.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B.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C.粥中的饭豆已浑身肿胀,正懒洋洋地躺着。
D.一群栗子纷纷跌进锅里。
10、在一个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表示一样的意思的好处是( )。
A.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B.起强调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
C.使语言表达更全面。
D.用词有变化,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三、碰撞书本。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的“京味儿”语言无形中带给读者一些陌生感。
B.《腊八粥》将粥、人、情三者融合,于家常话里让八儿一家的温馨生活跃然纸上。
C.《迢迢牵牛星》中对织女形象不厌其烦的描述,都是为最后四句的抒情感慨作铺
垫。
D.《藏戏》是一篇融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散文。
12、读一读小语春节期间积累的好句好段,一起来仿写。
好句好段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
(1)除夕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爸爸笑逐颜开,妈妈
,我 ,弟弟也 。
(2)春节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
,南锣鼓巷 。
13、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
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节日 时间 习俗 相关诗词名句
元宵节 正月十五 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A. , 。
B. 4 月4 日或5日 民间有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 C. , 。
端午节 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枝、饮雄黄酒等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中秋节 D. 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感受阅读。
14、补全诗句,并完成练习。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
,焜黄华叶衰。
,何时复西归
, !
(1)这首诗出自《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 。
它的职责是采集 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2)这首诗中劝勉人们珍惜时光的诗句是“ ,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3)班里要举行以“珍惜时间”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你被举荐为班会主持人。准备主
持稿时,你想到如果把一些诗句用在主持稿中一定会很棒。例如:“劝君莫惜金缕衣, ”;“黑发 不知勤学早, ”。
C:拓展挑战题
15、课外阅读。
故乡的元宵(节选)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 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 青蛇、白蛇、老渔翁。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 元宵元宵嘛。 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 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 “正日子”是十五。
上街去看走马灯。 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 “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 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
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 乾陞和的走
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
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
手脚会上下动。 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
不,叫它什么灯呢 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 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 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 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 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 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工笔的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 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 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 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 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 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1)选文从 和 两个时间段写了作者家乡元宵节的风俗活动。请你按下列活动在文中的详略安排,将序号填入右边的金字塔中。
①吹糖人 ②捏面人 ③抖空竹 ④看灯 ⑤看围屏
(2)下列关于选文详略安排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元宵的“宵”是重点,晚上的活动要写详细
B.因为是“灯节”,看灯应该写得详细
C.看围屏不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应该略写
D.看灯部分中对走马灯的描写最详细
(3)汪曾祺散文的语言平淡而有味,结合这一特点,在对话框中给画“﹏”的句子作批注。
(4)选文第1 自然段中说“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可后面却把故乡的元宵节写得有光有色,这样写矛盾吗 为什么
16、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又是一年粽飘香(节选)
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放下所有的农事,换上干净的衣服,将煮好的粽叶拿到天井里,又将称好的糯米用筲箕淘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调好食用碱,一并拿到天井里待用。早晨的雾霭还未散去,阳光淡淡地洒在母亲的身上,柔和、清雅。母亲熟练地做着这些,我像尾巴一样跟着她进进出出,如过年一般,喜滋滋的心态不言而喻。
一切就绪,母亲终于坐下了。她先将粽叶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把调制好的糯米用汤匙一点一点地放进“漏斗”里,直到“漏斗”饱满,轻轻一压就会溢出米来时,再用筷子一点一点扎紧。筷子扎的时候要轻巧,不然戳穿粽叶就前功尽弃了。扎好后,母亲用剩余的粽叶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裹成锥形,然后用粽绳牢牢系紧。整个步骤精细、烦琐,母亲做来却是那样专注!
粽子煮好了,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来不及等到它冷却,捞起一个剥去粽叶,轻轻咬一口,便觉得口舌生津,唇齿飘香。这是我吃到的最好的粽子,它的清香永远盘踞在记忆的最深处。
(1)作者详细写了准备食材和 ,简略写了 ,这样写的好处是 。
(2)“它的清香永远盘踞在记忆的最深处”是因为 。
(3)为什么作者说“这是我吃到的最好的粽子,它的清香永远盘踞在记忆的最深处”
(4)端午节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还有 、 等。
五、拓展延伸。
17、春节家族聚餐时,大家点了好多菜,爸爸让你即兴发言,提醒大家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的发言内容写下来。(不少于40字)
参考答案
1、元旦 元宵 饺子 汤匙 陈醋 筷子
2、B
3、熬 熬 邀 煞 眨 乏 乏 泛 障 章 樟 章
4、灯彩 分文 各样 心裁 名曰 广稀
喜气洋洋 锣鼓喧天 各式各样 地广人稀
5、(1)寓意吉祥如意
(2)寓意连年有余
(3)寓意福禄平安
6、√ × √
7、BCDA
8、B
9、A
10、D
11、A
12、(1)眉开眼笑 喜气洋洋 笑容可掬
(2)人潮汹涌 摩肩接踵
13、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②清明节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五月初五
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⑥团圆守岁、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吃饺子等。
14、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1)汉乐府 官署 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努力学习,等到老了只能白白地伤心了
(3)劝君惜取少年时 白首方悔读书迟
15、(1)白天 晚上 (从上到下)①
(2)C
(3)示例:口语化的语言,体现了作者的幽默感,富有生活情趣。
(4)不矛盾。题目是“故乡的元宵”,第1自然段却说故乡的元宵不热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1自然段写元宵不热闹,后面却写元宵极尽热闹,前后产生强烈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6、(1)指喜悦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指若是戳穿粽叶,以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2)包粽子 吃粽子 突出作者对故乡端午节的回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因为这个粽子充满作者对故乡端午节温馨美好的记忆,而且这个粽子是母亲辛勤劳动的成果,饱含着母亲对孩子的温情。
(4)赛龙舟 挂艾草
17、示例:各位亲友,厉行节约、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餐
时,我们要践行“光盘行动”,不浪费粮食;若有剩余菜品,大家可以打包带回家中,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