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05 20:25:41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1.(2024三上·龙岗月考) 平平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几天后,会发现 (  )。
A.a杯子水增加,b杯子水减少
B.a杯子水减少得不明显,b杯子水减少
C.a杯子水减少,b杯子水减少得不明显
2.(2024三上·龙岗月考) 雨停后土地上的小水洼很快就干了,水去哪儿了呢 (  )
A.以下选项都有发生 B.水蒸发了 C.水渗到土壤里了
3.(2024三上·龙岗月考) 安安给水加热时,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变化,下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4.(2024三上·龙岗月考) 平平为了更好地研究水结冰的过程,将一杯水放入了冰箱冷冻层 通过温度计,他发现这杯水的温度 (  )。
A.先升高,再降低,最后保持不变
B.先降低,然后保持不变,再降低到接近-18℃
C.先降低,然后保持不变,再升高
5.(2024三上·龙岗月考) 安安在实验室做右图的水结冰实验时,往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 (  )
A.制造更低的温度
B.增大摩擦力,防止试管下滑
C.提供更多的热量
6.(2024三上·龙岗月考) 在观察水结冰和冰融化实验中,平平都在试管外套了一个橡皮筋,其目的是(  )。
A.便于拿住试管
B.标记放入烧杯的位置
C.标记原来水面或冰面的高度
7.(2024三上·龙岗月考) 安安想要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下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两杯水中分别加入同等质量的一份儿小苏打和一份儿食盐
B.等前面放入的物质完全溶解后再放入下一份
C.发现液体变浑浊了,往里面加入清水重新搅拌
8.(2024三上·龙岗月考) 平平将白糖完全溶解在水中,安安用吸管在不同水位品尝,发现 (  )。
A.上层的水更甜 B.杯底的水更甜 C.整杯水一样甜
9.(2024三上·龙岗月考) 平平发现加快白糖溶解的方法有很多,下列能让白糖溶解得更快的是 (  )。
①使用块状白糖 ②使用颗粒状白糖 ③用筷子搅拌 ④不进行搅拌 ⑤使用常温水 ⑥使用热水
A.②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10.(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发现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18克食盐,如果杯中装有1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  )克食盐。
A.18 B.50 C.54
11.(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使用 (  )组实验进行探究,能够对比搅拌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
A. B. C.
12.(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回忆起去年冬天去哈尔滨旅游的时候,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上的水会结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会变干,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
A.先由液态变成气态,再由气态变成液态
B.先由液态变成固态,再由固态变成气态
C.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气态
13.(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并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这是利用了(  )的特点。
A.物质的轻重不同
B.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
C.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14.(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蒸发食盐水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将酒精灯灌满酒精后点燃,用于加热食盐水
B.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水未完全蒸发,提前一点熄灭火焰
C.实验结束后立刻用手取下蒸发皿,倒出白色颗粒并观察
15.(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不小心把乒乓球压扁了,安安教他用 (  )的方法,让乒乓球变回原状。
A.将乒乓球放入热水中
B.将乒乓球反复击打
C.用吸尘器吸乒乓球
16.(2024三上·龙岗月考)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态:气态的水雾,液态的水滴和固态的冰晶。 (  )
17.(2024三上·龙岗月考)在常温状态下,杯子中的水会慢慢减少,是因为水放出了热量,变成了水蒸气。
(  )
18.(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发现水和水蒸气都是可以流动的,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  )
19.(2024三上·龙岗月考)冰融化要吸收热量,平平觉得热量是使水的形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  )
20.(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观察发现,相同条件下,冰淇淋比冰融化得更慢一些。 (  )
21.(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发现水中有时会混有其他物质,有的物质是不会溶解在水中的,比如沙子,石头; 而有的物质会无限地溶解在水中,比如盐,红糖。 (  )
22.(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认为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相对的溶解越快。(  )
23.(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发现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出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  )
24.(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认为,之所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因为水蒸发的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会随水一起蒸发。 (  )
25.(2024三上·龙岗月考)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性质叫热胀冷缩。平平认为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还是原来的物质。 (  )
26.(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和安安仔细观察了三个实验的现象。
(1)在实验一中,如图甲所示,水沸腾时,平平看到的气泡变化合理的是(  ).
A.气泡逐渐增多,越来越大,最终上升到水面破裂
B.气泡聚集在杯子的底部和侧壁
C.气泡逐渐减少,大小保持不变
(2) 在实验一中,如图乙所示,安安把套着空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她发现塑料袋   (选填“变鼓”或“变瘪”).
(3)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平平测量的温度变化与时间关系如下表:
加热时长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水的温度 86℃ 88℃ 90℃ 92℃ 92℃ 92℃
根据上表可知,这杯水沸腾的温度是   ℃。推测的理由是   。
(4) 因此我们猜测,平平进行实验的地方可能在(  ).
A.实验室中,因为这里更安静
B.地下室中,因为这里不受光照影响
C.高山上,因为海拔升高,沸点会降低
(5) 上图实验二和实验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体积变大的是实验   (选填 “二”或“三” ).
(6) 平平和安安讨论实验中的细节,请帮他们判断正误。
①安安认为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水量会不断减少。 (  )
②用焰心加热速度会更快,但安全起见,用完要及时吹灭酒精灯。 (  )
③加热过程中,烧杯上出现了很多“白气”,这是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  )
④水遇冷凝固成冰,体积会变大,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 (  )
⑤自然条件下,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会始终保持在凝固点,直到完全结冰。(  )
(7) 平平发现自然条件下,水开始结冰和冰开始融化的温度是相同的,都是   ℃。
(8) 完成上述实验后,平平和安安想要分离实验二中加入的食盐,应选用右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 装置。右图的甲装置中a的名称是   .如果要分离出水中的沙子,我们应该选择右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装置。
27.(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通过回忆水的三态变化,掌握了很多水的知识,并通过维恩图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填序号)
①固体 ②不可见③向下流动 ④液体⑤可以流动 ⑥是同种物质⑦看得见, 摸得着 ⑧有固定形状⑨体积相对较大 ⑩气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a杯子里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跑到了空气中,b杯子加了盖,水减少的不明显。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雨停后土地上的小水洼很快就干了,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跑到了空气中。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读数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持平,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冰点就是水刚好能结冰的温度,一般是在0℃。结冰过程中温度保持在0摄氏度不变,直至完全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平平为了更好地研究水结冰的过程,将一杯水放入了冰箱冷冻层 通过温度计,他发现这杯水的温度先降低,然后保持不变,再降低到接近-18℃。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冰里加盐就是降低了凝点,如果在零下4度的温度,就会加快结冰速度,在零下4度以上的温度,就会融化冰。所以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加盐的方法,降低凝点制造更低的温度。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在观察水结冰和冰融化实验中,平平都在试管外套了一个橡皮筋,其目的是标记原来水面或冰面的高度。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和食盐”实验中选择加食盐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份一份加,或者2克2克的加,待上一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一次性全部加入的方法是不恰当的,无法计量溶解的量。正确的实验步骤为: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不能往里面加清水。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平平将白糖完全溶解在水中,安安用吸管在不同水位品尝,发现整杯水一样甜。故选C。
9.【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碾碎等。平平发现加快白糖溶解的方法有很多,如: ②使用颗粒状白糖 ③用筷子搅拌⑥使用热水。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安安发现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18克食盐,如果杯中装有1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54克食盐。故选C。
11.【答案】A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本实验运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A组只改变了搅拌这一个条件,平平使用A组实验进行探究,能够对比搅拌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故选A。
12.【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安安回忆起去年冬天去哈尔滨旅游的时候,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上的水会结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会变干,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先由液态变成固态,再由固态变成气态。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糖块、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平平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并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这是利用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的特点。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食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酒精灯里的酒精只能到酒精灯的三分之二处,不能灌满;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水未完全蒸发,提前一点熄灭火焰,利用蒸发皿的余温将水分蒸发;实验结束后不能立刻用手取下蒸发皿,倒出白色颗粒并观察,刚结束时的温度太高,容易烫伤。故选B。
15.【答案】A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减小,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平平不小心把乒乓球压扁了,安安教他用将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的方法,让乒乓球变回原状。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可以使扁下去的乒乓球鼓起来。故选A。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晶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水雾是水的液态形式。题目说法错误。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在常温状态下,杯子中的水会慢慢减少,是因为水吸收了热量,变成了水蒸气。题目说法错误。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平平发现水和水蒸气都是可以流动的,它们是同一种物质。题目说法正确。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以及热量的传递。题目说法正确。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冰融化、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以及热量的传递。不同的物质融化的点不同,在相同条件下,冰激凌比冰融化得更快一些。题目说法错误。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糖块、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但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溶解;沙子、石头、木块等不能溶解在水中。题目说法错误。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搅拌、升温都能加快物质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题目说法正确。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发热气体)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或气体)分离的操作。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题目说法正确。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安安认为,之所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因为水蒸发的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会随水一起蒸发。题目说法正确。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知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物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还是原来的物质。题目说法正确。
26.【答案】(1)A
(2)变鼓
(3)92;水温不再升高
(4)C
(5)二
(6)错 错 错 对 对
(7)0
(8)甲;蒸发皿;乙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1)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故选A。
(2)水烧开时的温度一般是100℃,水沸腾时水蒸发加快,热空气上升。水蒸气的体积大,塑料袋会鼓起。
(3)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密切关系,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会降低。根据上表数据信息可知,这杯水加热到92℃时,继续加热,水温不再升高,说明该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92℃。
(4)根据(3)题分析可知,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降低低,水的沸点也会降低。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低,气压越低。以上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2℃,比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低得多,说明实验地点的气压低,海拔高。故选C。
(5)如图所示,实验二是水结冰,实验三是冰融化,因为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会变小,因此,我们会发现体积变大的是实验二。
(6)①水有沸点,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液态水会快速变成气态的水,水温不再升高,题目说法错误。
②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因此,用酒精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速度会更快。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千万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题目说法错误。
③水加热过程中,烧杯上出现了很多“白气”,这种“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而不是蒸发形成的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题目说法错误
④水有三态变化,液态的水遇冷凝固成固态的冰后,冰的体积会变大,冰和水都是同一种物质。题目说法正确。
⑤自然条件下,水的凝固点是0℃,水温降低到0℃时,水开始结冰,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会始终保持在凝固点不变,直到完全结冰为止。题目说法正确。
(7)自然条件下,水的沸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都是0℃。因此,水开始结冰和冰开始融化的温度是相同的。
(8)混合物的分离要结合物体的性质,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沉淀、蒸发等。分离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水容易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食不会蒸发,最终可以得到食盐晶体。图中甲是蒸发装置,乙是过滤装置,平平和安安想要分离实验二中加入的食盐,应选用图中的甲蒸发装置。甲蒸发装置中a的名称是蒸发皿。如果要分离出水中的沙子,我们应该选择图中的乙过滤装置。
27.【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根据对水、冰和水蒸气的认识,它们的相同点有都是无色、无味、透明、有质量的,都是同一种物质。气态的水蒸气的肉眼是看不见的,是气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体积相对较大;冰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看得见,摸得着;水是液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看得见,摸得着。
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1.(2024三上·龙岗月考) 平平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几天后,会发现 (  )。
A.a杯子水增加,b杯子水减少
B.a杯子水减少得不明显,b杯子水减少
C.a杯子水减少,b杯子水减少得不明显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a杯子里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跑到了空气中,b杯子加了盖,水减少的不明显。故选C。
2.(2024三上·龙岗月考) 雨停后土地上的小水洼很快就干了,水去哪儿了呢 (  )
A.以下选项都有发生 B.水蒸发了 C.水渗到土壤里了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雨停后土地上的小水洼很快就干了,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跑到了空气中。故选B。
3.(2024三上·龙岗月考) 安安给水加热时,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变化,下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读数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持平,故选B。
4.(2024三上·龙岗月考) 平平为了更好地研究水结冰的过程,将一杯水放入了冰箱冷冻层 通过温度计,他发现这杯水的温度 (  )。
A.先升高,再降低,最后保持不变
B.先降低,然后保持不变,再降低到接近-18℃
C.先降低,然后保持不变,再升高
【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冰点就是水刚好能结冰的温度,一般是在0℃。结冰过程中温度保持在0摄氏度不变,直至完全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平平为了更好地研究水结冰的过程,将一杯水放入了冰箱冷冻层 通过温度计,他发现这杯水的温度先降低,然后保持不变,再降低到接近-18℃。故选B。
5.(2024三上·龙岗月考) 安安在实验室做右图的水结冰实验时,往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 (  )
A.制造更低的温度
B.增大摩擦力,防止试管下滑
C.提供更多的热量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冰里加盐就是降低了凝点,如果在零下4度的温度,就会加快结冰速度,在零下4度以上的温度,就会融化冰。所以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加盐的方法,降低凝点制造更低的温度。故选A。
6.(2024三上·龙岗月考) 在观察水结冰和冰融化实验中,平平都在试管外套了一个橡皮筋,其目的是(  )。
A.便于拿住试管
B.标记放入烧杯的位置
C.标记原来水面或冰面的高度
【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在观察水结冰和冰融化实验中,平平都在试管外套了一个橡皮筋,其目的是标记原来水面或冰面的高度。故选C。
7.(2024三上·龙岗月考) 安安想要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下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两杯水中分别加入同等质量的一份儿小苏打和一份儿食盐
B.等前面放入的物质完全溶解后再放入下一份
C.发现液体变浑浊了,往里面加入清水重新搅拌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和食盐”实验中选择加食盐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份一份加,或者2克2克的加,待上一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一次性全部加入的方法是不恰当的,无法计量溶解的量。正确的实验步骤为: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不能往里面加清水。故选C。
8.(2024三上·龙岗月考) 平平将白糖完全溶解在水中,安安用吸管在不同水位品尝,发现 (  )。
A.上层的水更甜 B.杯底的水更甜 C.整杯水一样甜
【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平平将白糖完全溶解在水中,安安用吸管在不同水位品尝,发现整杯水一样甜。故选C。
9.(2024三上·龙岗月考) 平平发现加快白糖溶解的方法有很多,下列能让白糖溶解得更快的是 (  )。
①使用块状白糖 ②使用颗粒状白糖 ③用筷子搅拌 ④不进行搅拌 ⑤使用常温水 ⑥使用热水
A.②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碾碎等。平平发现加快白糖溶解的方法有很多,如: ②使用颗粒状白糖 ③用筷子搅拌⑥使用热水。故选A。
10.(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发现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18克食盐,如果杯中装有1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  )克食盐。
A.18 B.50 C.54
【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安安发现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18克食盐,如果杯中装有1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54克食盐。故选C。
11.(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使用 (  )组实验进行探究,能够对比搅拌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本实验运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A组只改变了搅拌这一个条件,平平使用A组实验进行探究,能够对比搅拌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故选A。
12.(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回忆起去年冬天去哈尔滨旅游的时候,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上的水会结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会变干,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
A.先由液态变成气态,再由气态变成液态
B.先由液态变成固态,再由固态变成气态
C.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气态
【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安安回忆起去年冬天去哈尔滨旅游的时候,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上的水会结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会变干,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先由液态变成固态,再由固态变成气态。故选B。
13.(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并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这是利用了(  )的特点。
A.物质的轻重不同
B.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
C.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糖块、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平平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并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这是利用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的特点。故选C。
14.(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蒸发食盐水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将酒精灯灌满酒精后点燃,用于加热食盐水
B.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水未完全蒸发,提前一点熄灭火焰
C.实验结束后立刻用手取下蒸发皿,倒出白色颗粒并观察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食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酒精灯里的酒精只能到酒精灯的三分之二处,不能灌满;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水未完全蒸发,提前一点熄灭火焰,利用蒸发皿的余温将水分蒸发;实验结束后不能立刻用手取下蒸发皿,倒出白色颗粒并观察,刚结束时的温度太高,容易烫伤。故选B。
15.(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不小心把乒乓球压扁了,安安教他用 (  )的方法,让乒乓球变回原状。
A.将乒乓球放入热水中
B.将乒乓球反复击打
C.用吸尘器吸乒乓球
【答案】A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减小,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平平不小心把乒乓球压扁了,安安教他用将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的方法,让乒乓球变回原状。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可以使扁下去的乒乓球鼓起来。故选A。
16.(2024三上·龙岗月考)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态:气态的水雾,液态的水滴和固态的冰晶。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晶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水雾是水的液态形式。题目说法错误。
17.(2024三上·龙岗月考)在常温状态下,杯子中的水会慢慢减少,是因为水放出了热量,变成了水蒸气。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在常温状态下,杯子中的水会慢慢减少,是因为水吸收了热量,变成了水蒸气。题目说法错误。
18.(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发现水和水蒸气都是可以流动的,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平平发现水和水蒸气都是可以流动的,它们是同一种物质。题目说法正确。
19.(2024三上·龙岗月考)冰融化要吸收热量,平平觉得热量是使水的形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以及热量的传递。题目说法正确。
20.(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观察发现,相同条件下,冰淇淋比冰融化得更慢一些。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冰融化、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以及热量的传递。不同的物质融化的点不同,在相同条件下,冰激凌比冰融化得更快一些。题目说法错误。
21.(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发现水中有时会混有其他物质,有的物质是不会溶解在水中的,比如沙子,石头; 而有的物质会无限地溶解在水中,比如盐,红糖。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糖块、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但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溶解;沙子、石头、木块等不能溶解在水中。题目说法错误。
22.(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认为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相对的溶解越快。(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搅拌、升温都能加快物质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题目说法正确。
23.(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发现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出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发热气体)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或气体)分离的操作。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题目说法正确。
24.(2024三上·龙岗月考)安安认为,之所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因为水蒸发的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会随水一起蒸发。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安安认为,之所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因为水蒸发的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会随水一起蒸发。题目说法正确。
25.(2024三上·龙岗月考)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性质叫热胀冷缩。平平认为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还是原来的物质。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知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物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还是原来的物质。题目说法正确。
26.(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和安安仔细观察了三个实验的现象。
(1)在实验一中,如图甲所示,水沸腾时,平平看到的气泡变化合理的是(  ).
A.气泡逐渐增多,越来越大,最终上升到水面破裂
B.气泡聚集在杯子的底部和侧壁
C.气泡逐渐减少,大小保持不变
(2) 在实验一中,如图乙所示,安安把套着空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她发现塑料袋   (选填“变鼓”或“变瘪”).
(3)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平平测量的温度变化与时间关系如下表:
加热时长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水的温度 86℃ 88℃ 90℃ 92℃ 92℃ 92℃
根据上表可知,这杯水沸腾的温度是   ℃。推测的理由是   。
(4) 因此我们猜测,平平进行实验的地方可能在(  ).
A.实验室中,因为这里更安静
B.地下室中,因为这里不受光照影响
C.高山上,因为海拔升高,沸点会降低
(5) 上图实验二和实验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体积变大的是实验   (选填 “二”或“三” ).
(6) 平平和安安讨论实验中的细节,请帮他们判断正误。
①安安认为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水量会不断减少。 (  )
②用焰心加热速度会更快,但安全起见,用完要及时吹灭酒精灯。 (  )
③加热过程中,烧杯上出现了很多“白气”,这是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  )
④水遇冷凝固成冰,体积会变大,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 (  )
⑤自然条件下,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会始终保持在凝固点,直到完全结冰。(  )
(7) 平平发现自然条件下,水开始结冰和冰开始融化的温度是相同的,都是   ℃。
(8) 完成上述实验后,平平和安安想要分离实验二中加入的食盐,应选用右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 装置。右图的甲装置中a的名称是   .如果要分离出水中的沙子,我们应该选择右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装置。
【答案】(1)A
(2)变鼓
(3)92;水温不再升高
(4)C
(5)二
(6)错 错 错 对 对
(7)0
(8)甲;蒸发皿;乙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1)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故选A。
(2)水烧开时的温度一般是100℃,水沸腾时水蒸发加快,热空气上升。水蒸气的体积大,塑料袋会鼓起。
(3)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密切关系,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会降低。根据上表数据信息可知,这杯水加热到92℃时,继续加热,水温不再升高,说明该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92℃。
(4)根据(3)题分析可知,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降低低,水的沸点也会降低。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低,气压越低。以上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2℃,比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低得多,说明实验地点的气压低,海拔高。故选C。
(5)如图所示,实验二是水结冰,实验三是冰融化,因为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会变小,因此,我们会发现体积变大的是实验二。
(6)①水有沸点,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液态水会快速变成气态的水,水温不再升高,题目说法错误。
②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因此,用酒精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速度会更快。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千万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题目说法错误。
③水加热过程中,烧杯上出现了很多“白气”,这种“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而不是蒸发形成的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题目说法错误
④水有三态变化,液态的水遇冷凝固成固态的冰后,冰的体积会变大,冰和水都是同一种物质。题目说法正确。
⑤自然条件下,水的凝固点是0℃,水温降低到0℃时,水开始结冰,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会始终保持在凝固点不变,直到完全结冰为止。题目说法正确。
(7)自然条件下,水的沸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都是0℃。因此,水开始结冰和冰开始融化的温度是相同的。
(8)混合物的分离要结合物体的性质,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沉淀、蒸发等。分离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水容易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食不会蒸发,最终可以得到食盐晶体。图中甲是蒸发装置,乙是过滤装置,平平和安安想要分离实验二中加入的食盐,应选用图中的甲蒸发装置。甲蒸发装置中a的名称是蒸发皿。如果要分离出水中的沙子,我们应该选择图中的乙过滤装置。
27.(2024三上·龙岗月考)平平通过回忆水的三态变化,掌握了很多水的知识,并通过维恩图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填序号)
①固体 ②不可见③向下流动 ④液体⑤可以流动 ⑥是同种物质⑦看得见, 摸得着 ⑧有固定形状⑨体积相对较大 ⑩气体
【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根据对水、冰和水蒸气的认识,它们的相同点有都是无色、无味、透明、有质量的,都是同一种物质。气态的水蒸气的肉眼是看不见的,是气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体积相对较大;冰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看得见,摸得着;水是液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看得见,摸得着。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