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05 21:2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巨大成功,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重要原因之一。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B. 自然状态下豌豆植株多杂合子
C. 豌豆植株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D. 豌豆植株没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 为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测交实验是让F1与显性纯合子杂交
B. 孟德尔推测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应为3:1
C. 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测相符,说明孟德尔的解释是正确的
D. 测交能检测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之比是否为1:1
3.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可用如下分析图解表示,根据现代遗传学理论分析,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d分别表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型
B. 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C. 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其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F2性状分离比为3:1的原因是受精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4. 科研团队在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发现一新物种——东莞角蟾,该物种栖息在山间溪流和落叶层中,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少。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莞角蟾进化的原材料来源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 东莞角蟾体色与枯叶高度相似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东莞角蟾与其捕食者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D. 保护银瓶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东莞角蟾的繁衍
5. 农杆菌细胞中的Ti质粒是一种小型环状DNA分子,部分结构如图示。若某Ti质粒含m个碱基,其中胞嘧啶数量为a个(a≠m/4):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特定排列顺序的碱基对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 图中的结构④为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C. 该Ti质粒中碱基数量关系为A+T=C+G
D. 该Ti质粒中含有的氢键数量为m+a
6. 将充分稀释的T2噬菌体稀释液接种到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固体培养基上,一个T2噬菌体侵染并裂解大肠杆菌后,可形成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区域——噬菌斑,由噬菌斑数量即可检测出噬菌体数量。利用相关实验材料进行如表所示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大肠杆菌材料 T2噬菌体材料 检测结果
甲 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35S标记的T2噬菌体 恒温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噬菌斑数量,检测子代T2噬菌体的放射性
乙 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32P标记的T2噬菌体
A. 甲组培养基上的噬菌斑数量会随恒温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
B. 因一个大肠杆菌可被多个噬菌体侵染,故测得的噬菌体数比实际值偏小
C. 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甲组部分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出放射性
D. 乙组子代噬菌体均能检测出放射性,表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7. DELLA蛋白能抑制植物体生长。现有两个DELLA基因突变植株,突变体1植株疯长,突变体2植株矮小。有关突变体的推测错误的是( )
A. 两个突变体中DELLA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相同
B. 两个突变体中DELLA基因的突变位点可能不同
C. 若两个突变体中DELLA蛋白结构相同,则两个突变体中的DELLA基因表达水平也相同
D. 突变体1中DELLA蛋白丧失了原有功能,而突变体2中的DELLA蛋白难以被降解
8. 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温与秋水仙素处理均能抑制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B.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体积大且无色素,是理想的实验材料
C. 实验步骤:4℃放置→25℃培养→4℃培养→固定→制作装片→显微观察
D.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9. “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描绘了我国古人利用艾叶杀菌的场景。某兴趣小组分别使用含有相同浓度的艾叶汁和氨苄青霉素的两种滤纸片对大肠杆菌进行选择性培养,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单位:cm)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艾叶汁和氨苄青霉素的浓度
B. 下一代菌种应取自于上一代抑菌圈的中心位置
C. 氨苄青霉素诱发大肠杆茵产生抗药性定向变异
D. 艾叶汁的抑菌效果比较稳定,较适合长期使用
10. 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在宿主细胞内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烟草花叶病毒侵入细胞后,首先进行的是RNA复制
B. 烟草花叶病毒的单链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
C. 过程①、②涉及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D. 过程②、④均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
11. 在探究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了卓越贡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链球菌为实验材料,证明了转化因子DNA
C. 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利用模型建构法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D.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12. 下图表示果蝇(2n=8)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对应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 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bc段对应时期
C.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cd段对应时期
D. de段对应时期细胞内仅有1个染色体组
13.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胚胎发育早期,当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时,随机一条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另一条保持活性。巴氏小体可通过有丝分裂遗传给子代细胞,在子代细胞中始终处于失活状态。已知控制猫体毛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黑色雌猫与橙色雄猫杂交,子代雄猫全为黑色,雌猫全为橙黑相间。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构成巴氏小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 子代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雌猫体细胞中有
C. 雄猫有2种体色,雌猫有3种体色
D. 黑色雄猫与橙色雌猫杂交,子代全为橙黑相间
14. 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只有50%可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a植株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2倍
B. Aa植株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6
C. Aa植株自交的后代数量少于AA植株自交的后代数量
D. 以Aa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基因型Aa:aa=2:1
15. 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图中染色体的黑色表示来自父方、白色表示来自母方。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判断图乙中与图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研究发现,细胞的遗传物质除来源于亲代细胞外,还可能来源于其他细胞,如图1所示。生物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其他细胞而非其子代细胞的过程称为基因水平转移,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的实质就是基因水平转移。野生的S型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缺陷型菌株A、B需要分别补充不同氨基酸才能生长。研究人员将菌株A、B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2。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S型菌和R型菌结构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野生的S型菌突变为菌株A、B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C. 野生的S型菌突变为菌株A、B体现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D. 菌株A、B混合后,可能因基因水平转移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二、非选择题:
17.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国有若悠久的家鹅驯化历史,是世界上拥有鹅品种最多的国家。家鹅是由鸿雁、灰雁等鸟类进化而来,如图所示。
回答问题:
(1)研究家鹅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ST、XP、WX、HY、LD5个家鹅品种中,与WX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__。
(2)原产于广东的狮头鹅(ST)是中国四大名鹅之一,控制其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白羽(B)对灰羽(b)为显性。某育鹅基地有白羽鹅600只〔其中杂合子300只),灰羽鹅400只,该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_。若干年后,有白羽鹅700只(其中杂合子50只),灰羽鹅300只。该家鹅种群是否发生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均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图中②表示的主要是____________(填“自然选择”“人工选择”)。专家认定狮头鹅(ST)和郎德鹅(LD)是不同物种,依据是____________。
18. 党和国家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关注遗传病的调查研究、预防监测和治疗帮扶工作。研究小组调查了某家庭中甲病(基因为A/a)和乙病(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情况,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1)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4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III10个体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填“I1”“I2”“Ⅱ6”)。
(3)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孩子,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Ⅱ5怀孕后到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医生可通过____________,(检测手段)精准地诊断胎儿是否患有这两种遗传病。
19. 遗传印记是因亲本来源不同而导致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DNA甲基化是产生遗传印记的方式之一。印记是在配子发生和个体发育过程中获得的,即子代中来自双亲的基因中只有一方能表达,另一方被“印记”而不表达;在产生配子时形成印记重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是最早发现的印记基因,存在有功能型的A基因和无功能型的a基因,正常情况下,A基因能促进小鼠正常生长,而a基因无此功能,即小鼠表现为生长缺陷。雌鼠形成配子时A基因和a基因印记重建为甲基化,雄鼠形成配子时A基因和a基因印记重建为去甲基化,过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据题可知,基因型为AA、aa、Aa的小鼠的表型分别为正常型、缺陷型和____________(填“正常型”“缺陷型”“不能确定”)。雌配子中印记重建会发生甲基化,雄配子中印记重建会发生____________,可以断定图示亲代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的____________(填“父方”“母方”“不确定”)。
(2)为确定一生长缺陷雄鼠的基因型,让该生长缺陷雄鼠与任一雌鼠杂交,若后代__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aa;若后代__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表观遗传的机制有很多,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非编码RNA调控等。非编码RNA指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其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是RNA干扰,即非编码RNA能特异性地与相应mRNA结合,抑制mRNA的功能。RNA干扰技术可应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20. 菠菜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为研究菠菜抗干叶病与不抗干叶病、抗霜与不抗霜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以抗霜抗干叶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干叶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型及数量如下表。
不抗霜抗干叶病 不抗霜不抗干叶病 抗霜抗干叶病 抗霜不抗干叶病
雌株 0 0 179 60
雄株 123 42 0 0
回答河题:
(1)与豌豆杂交实验不同,菠菜植株进行杂交时对母本无需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由题可知,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抗霜与不抗霜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填“常”“X”“Y”)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菠菜叶片的卵形(E)、戟形(e)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科学家利用射线处理卵形叶抗霜雄株,选育出常染色体上无E、e基因、X染色体上带有E基因的植株甲(该变异不会影响配子及受精卵的活性),植株甲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将植株甲与____________(表型)雌株杂交,即可通过子代叶形确定子代植株是否抗霜及性别,请写出子代表型及比例:____________。
21. 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基因I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它们的花色分别为靛蓝色、白色和红色,科研人员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甲×乙 紫红色 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
乙×丙 紫红色 紫红色:红色:白色=9:3:4
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根据表中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品系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品系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该植物种群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根据表中杂交结果可知品系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3)表中两个杂交组合的F1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杂交结果可确定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__(填“A/a与B/b”“A/a与I/i”“B/b与I/i”)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A 5.D 6.B 7.C 8.C 9.D 10.A
11.B 12.B 13.D 14.B 15.C 16.D
二、非选择题:
17.(1)①. 种群 ②. HY
(2)①. 55% ②. 是 ③.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3)①. 人工选择 ②. 狮头鹅(ST)和郎德鹅(LD)存在生殖隔离
18.(1)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②.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①. AaXBXb ②. I2
(3)①. 7/16 ②. 基因诊断
19.(1)①. 正常型 ②. 去甲基化 ③. 父方
(2)①. 全为生长缺陷鼠 ②. 生长正常鼠:生长缺陷鼠=1:1 ③. Aa
(3)RNA干扰技术干扰生物体本身的mRNA,导致相应蛋白质无法合成,从而使特定基因沉默
20.(1)去雄 (2)①. 抗霜 ②. 抗干叶病 ③. X ④. 子代雌株全为抗霜,雄株全为不抗霜,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3)①.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 戟形叶不抗霜 ③. 卵形叶抗霜雌株:戟形叶不抗霜雄株=1:1
21.(1)①. AAbbII ②. aaBBII
(2)①. 5或五 ②. AABBii
(3)紫红色:白色=3:1
(4)A/a与I/i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