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4-26 22:0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湛江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大考考试
高一级地理科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教师:孙冀新
第I卷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上海1950~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回答1~2题。
1.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人口发展表现为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上海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期是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人口性别比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男性人口数量。读图回答3~5题。
3.造成俄罗斯1950年性别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 B.移民 
C.疾病   D.国家政策
4. ①曲线峰值处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
①人口老龄化 ②男女比例失调
③社会秩序混乱 ④缺乏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图中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轻工业发达,大量女劳力迁入 B.男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C.重工业发达,大量男劳力迁入  D.女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下图为某四城市城区人口资料图。读图完成6~7题。
6.四城市中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目前④城市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出生率较低 B.中青年人口的大量迁出
C.人口总量较大 D.外来老年人口大量迁入
读2010年北京人口年龄结构图和常住户籍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回答8~9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8. 读北京人口年龄结构图,图中②点能正确表示北京市目前人口年龄结构,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
A. 82% B.78% C. 18% D.8%
9.读北京常住户籍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关于2010年北京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劳动力短缺问题严重
B.未来新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将会明显增多
C.20~59岁人口占较大比重,可能与劳动人口迁入有关
D.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 岁)数量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12 年开始下降,至 2015 年累计减少 1300 万人,2015 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完成 10~11题。
10.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11.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 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 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12.城市中心区主要的用地类型是商业用地,其主要原因
A.商业在该地域能创造高额利润  B.商业在该地域有利于增加就业
C.商业在该地域有利于降低成本  D.商业在该地域有利于经营管理
13.形成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集中的城市功能分区,一般需要的条件是
①较好的交通条件  ②较好的通讯条件 
③优美的环境  ④充足的土地资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读某地区三个时间段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14~15题。
14.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地区  B.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5.根据上图判断,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城市建成区面积逐渐扩大 B.该城市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该地区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D.该城市交通网越来越便捷
下图为上海市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回答16~17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农贸批发业 B.高端金融业 C.休闲旅游业 D.房地产业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回答18~19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人 / km2)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台湾岛、海南岛 22 400 5600 486
西北地区 85 600 8 500 32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18.表中信息反映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消费水平 C.开放程度 D.自然资源
19.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早,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人口容量
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20~21题。
20.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 人口密度小 B.城市化水平高
C.经济发展水平快 D.人口数量多
21.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A.环境优美、增加旅游观赏性 B.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C.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D.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22.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
A.该地段地价太高 B.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
C.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宜作为商业区 D.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部分中心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高铁通车前后可达性均值(小时)变化。平均可达性是指利用特定的交通方式,从某一地点到达指定位置的平均最短交通时间(小时)。据此完成23~24题。
23.图示中心城市的平均可达性改善最明显的是
A.武汉 B.上海 C.福州 D.广州
24.中心城市平均可达性的改善将导致
A.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B.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C.中心城区出现衰弱 D.物流业趋向高铁站
下图表示某地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25~2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影响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的变化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国家政策的变化
26.图中④阶段比③阶段更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这主要是因为
A.引进了新的蔬菜品种,更适合在当地种植
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了蔬菜产量
C.减少温室大棚使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D.减少了化肥、农药投入,促进了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
车厘子(一种水果)味道鲜美,但容易腐烂。某网店采用“先订购,后采摘”的预售方式销售美国车厘子,力求进口水果从源地直达消费者。下图为销售流程,回答27~28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7.该网店采用预售方式可降低销售成本,下列选项中不能降低的是( )
A.保鲜成本 B.仓储成本 C.管理成本 D.运输成本
28.智利也是著名的车厘子产区,如果该网店欲预售智利车厘子,最佳时间在
A.12月下旬—次年1月上旬 B.2月中旬—2月下旬
C.6月下旬—7月上旬 D.8月中旬—8月下旬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29~30题。
29.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30.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
A.基本稳定 B.先增后减
C.逐年增加 D.整体趋减
第Ⅱ卷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江苏省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什么?请说明理由。(8分)
苏州市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3)南京市人口增长过快,会给南京市带来哪些问题?(6分)
32.(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束埔寨地处热带地区,旱季(11月到次年4月)、雨季(5月到11月)分明,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传统农业国。该国多次获得“世界最好大米”称誉的茉莉花香米,王要产于洞里萨湖和涓公河的泛滥平原,当地农民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年一熟种植(生长期5一6个月),产品销往中国、新加坡、欧盟等地。下图示意洞里萨湖的位置及周边地形和水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洞里萨湖沿岸农民主要从事渔业捕捞和稻米生产。分析当地农民旱季时安排哪项农事活动及其原因。(6分)
(2)分析洞里萨湖沿岸出产“世界最好大米”的主要原因。(8分)
(3)分析柬埔寨茉莉花香米能够远销欧盟的主要原因。(6分)
湛江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
第一次大考地理科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B A C B D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D B A C D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C B B D D A B C
31.(20分)
(1)从南向北逐渐降低(2分)
南部:距离上海近,地价受上海的影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规模大;交通四通八达,便捷。(北部相反,6分)
(2) 苏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 就业机会多,外来务工 人员多。(6分)
(3)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大;影响社会治安等。(答对三点得6分)
32.(20分)
(1)旱季时主要从事稻米生产(2分);
原因:旱季时,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水位降低(2分),泛滥平原成为肥沃的耕地(2分),此时主要从事稻米生产;
(2)水稻品种优良(2分);旱季种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照充足,且生长期长,营养成分积累多(2分);每年雨季河湖水泛滥给土壤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2分);工业污染小,农药、化肥使用少,水质、土质好,产品污染小(2分)。
(3)柬埔寨茉莉花香米品质好(2分);欧盟国家气候条件不适宜稻米生产,市场需求量较大(2分);海运便利,运输成本低(2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考试 高一级 地理答题卡
学 号
[0] [0] [0] [0]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4] [4] [4] [4]
[5] [5] [5] [5]
[6] [6] [6] [6]
[7] [7] [7] [7]
[8] [8] [8] [8]
[9] [9] [9] [9]
班级 姓名 试室号 座位号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班级、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学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选择

27 [A] [B] [C] [D]
28 [A] [B] [C] [D]
29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26 [A] [B] [C] [D]
30 [A] [B] [C] [D]
21 [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1 [A] [B] [C] [D]
22 [A] [B] [C] [D]
二、综合题(共40分)
31.(共2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9.会( ) 坐( ) 绝( )
10.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会( ) 坐( ) 绝( )
10.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会( ) 坐( ) 绝( )
10.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会( ) 坐( ) 绝( )
10.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共2页)
32. (共2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