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7 11:3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湛江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大考
高一级历史科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教师:HCP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3.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 )
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B 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
C 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 D 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经济性提高
4.近年来,土地流转成为热门话题,土地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古代的主要制度。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这主要说明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
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5.《周礼·考工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6.“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7.《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 ( )
A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B 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C 纺织收益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 纺织业已经产生
8.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阂疟之发,则其俗又以冷热发歇为市喻。”(《青箱杂记》卷3),这段话反映的是 ( )
A 宋代的城市发展速度很快 B “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C 宋朝的草市有了明显的发展 D 宋朝经济没有能均衡发展
9.史载:(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反映了 ( )
A北宋时已经出现了夜市 B 北宋城市突出经济职能
C 北宋东京商业规模较大 D 北宋政府非常重视商业
10.唐朝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  )
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西域的风物传入中国 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国家财富的增长
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洋诸国的交流 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
11.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12.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13.19世纪60年代,方举赞投资200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70年代,该厂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因受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兴衰说明了( )
A、近代民族工业只在19世纪获得发展空间
B、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昙花一现
D、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直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14.《南京条约》签定以后,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农产品出口量大量增加,这说明( )
A.中国茶、丝的质量提高 B.中国茶、丝生产迅速发展
C.中国经济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15.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至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C.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16.“火柴大王”刘鸿生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受到的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17.我国在制订“二五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改。下表是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从中可以看出( )
修改方案提出时间 粮食产量(亿斤) 棉花产量(万担) 钢铁产量(万吨)
1955年夏(第一方案) 4600 4300 1100
1956年初(第二方案) 6400 7000 1500
1956年夏(第三方案) 5000 4800 1050—1200
A.三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 B.只有第一个方案是可行的
C.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 D.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
18.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19.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20.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4分)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4分)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4分)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4分)
22.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8分)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2分)结果如何?(2分)
(3)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过程。(8分)
湛江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大考
高一级历史科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教师:HCP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 D A A B C 6-10 B A B C A
11-15 A A D B C 16-20 A C C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答案 (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2分)商鞅:重农抑商。(2分)
(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2分)
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2分)
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4分)
(3)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2分)
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2分)
(4)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政策,(2分)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2分)
22.(1)原因:新中国成立前重工业基础薄 ( http: / / www.21cnjy.com )弱;新中国成立初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经济和国防不能独立;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8分,言之成理即可)
(2)开展“大跃进”,全国开展了群众性的大炼钢铁运动。(2分)结果:浪费了人力和资源,炼出了钢合格率很低。(2分)
(3)中国工业化进程:①19 ( http: / / www.21cnjy.com )53—1957年的“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初步基础;②1958年实行的“大跃进”和随后的“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8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第一次考试 历史答题卡
学 号
[0] [0] [0] [0]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4] [4] [4] [4]
[5] [5] [5] [5]
[6] [6] [6] [6]
[7] [7] [7] [7]
[8] [8] [8] [8]
[9] [9] [9] [9]
班级 姓名 试室号 座位号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班级、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学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选择

25、(20分)
(1)
(2)
(3)
(4)
9.会( ) 坐( ) 绝( )
10.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会( ) 坐( ) 绝( )
10.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会( ) 坐( ) 绝( )
10.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会( ) 坐( ) 绝( )
10.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共2页)
26、(20分)
(1)
(2)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