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真卷
一、任务一 知美;(29分)
(2025三上·成都期末)活动一:穿越古今,了解汉字之“美”]
“美”的故事
甲骨文的“美”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头上有羊角形的装饰。后来,人们把头上的羊角形和下面的人形分开理解,就变成“羊”和“大”,并解释说“羊大为美”。古人说“羊大为美”,不是说羊强壮、高大就很美,而是说羊肉很鲜美。
除了“美”,还有很多表示事物美好的字都用“羊”作偏旁,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原来,远古时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大部分吃的、穿的都来自羊。那时候人们的要求不高,有羊就很好,所以他们认为羊是美好的、吉祥的。渐渐地,羊就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
“美”和“善”是近义词,和“丑”“恶”是反义词。孔子听见美妙的《韶乐》,说:“尽美矣,又尽善也!”这就是“尽善尽美”的由来。
1.“美”是由 和 这两个字组成的。古人说“ 为美”。
2.关于古人以羊为美的原因中,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羊长得很漂亮。
②羊肉很鲜美。
③古时候人们大部分吃的、穿的都来自羊。
④羊长得很高大,很强壮。
3.联系上下文,选一选加点词“尽善尽美”中“美”的含义。( )(填序号)
A.好,善。 B.得意,高兴。 C.赞美,称赞。
(2025三上·成都期末)[活动二:走进自然,触碰生命之“美”]
大自然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春天到了,学校花 tán____里的月季花开了,红的似火,粉的似霞,把学校zhuāng bàn____得更加美丽;chū xià____的黎明,海边的沙滩上躺着各种各样的贝壳,不规则地pái liè____着,大伙儿一边走,一边捡;秋风吹来,落叶像蝴蝶在林间 fēi wǔ____,音乐家蝈蝈 yǎnzòu____着他的手风 qín____,小动物们听得入了迷;冬天到了,北风呼啸,白桦树立足冰雪,身处 yán hán____,依然从容挺立。
4.根据拼音将语段补充完整,感受自然之美。
5.四季之美各不相同,请你写出形容四季的四字词语。
春: 夏:
秋: 冬:
6.春天,同学们走进人民公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请你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写两三句话。
人民公园的风景真美啊!
(2025三上·成都期末)大自然的美景常常会带给我们许多感触,于是有位同学写了日记来记录,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3月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去公园赏美景。早晨,同学们____到达了集合地点,在老师的组织下进入公园。一走进公园,我就看到了五彩斑斓的鲜花,有红的、黄的、单瓣的和蓝的,美丽极了! 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还一起参加了树叶贴画比赛。我们分工合作,一会儿剪形状,一会儿拼图片。为了收集树叶,我____捡了许多片树叶,累得满头大汗,休息了一会儿,又____和小明一起制作。最后,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作品并获得了一等奖。我激动地说:“真是____!”
7.依次填入日记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连续 陆续 继续 B.连续 继续 陆续
C.陆续 连续 继续 D.陆续 继续 连续
8.日记结尾处“我”会怎么说? 将选项序号填在横线上。
A.人心齐,泰山移
B.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9.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处错误,请你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中改正。
10.下边是“我们”完成的树叶贴画,这幅画可能跟哪个童话故事有关? ( )
A.《海的女儿》 B.《豌豆上的公主》
C.《拇指姑娘》 D.《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任务二 寻美
11.(2025三上·成都期末)[活动一:跟着课文去寻美]
让我们跟随课文中的“美景推荐官们”的脚步一起出发去“寻美”吧! 请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填空。
(1)
第一站:天门山 推荐官:李白 推荐词: ,碧水东流至此回。
(2)
第二站: 推荐官:苏轼 推荐词:欲把西湖比西子, 。
(3)
第三站: 推荐官: 推荐词: ,白银盘里一青螺。
(4)
第四站: 推荐官:林遐 推荐词:这座位于广东的小城,有浩瀚的大海,有遍地是贝壳的沙滩,有各种各样的亚热带树木,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亲自去一次!
12.(2025三上·成都期末)[活动二:我是小小寻美家]
请你选择一处,仿照上面的介绍方式,当一次推荐官吧!
第五站:
推荐官:我
推荐词:
三、任务三 欣赏美(15分)
(2025三上·成都期末)在我们的祖国,有一处宝地享有世界美誉,人们称其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那就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它不仅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还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它,是一个需要全世界共同保护的地方。
九寨沟
①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②从南坪西行40千米,就到了九寨沟。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____,宛如一张张雪白的布匹腾跃在天上,十分壮观。
③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进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偷偷瞧着你。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蹿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森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吃着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④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3.新素材地方特色读第①自然段,你可以得知,“九寨沟”得名的原因是 。
14.刚进九寨沟,美景如画,让人陶醉其中。读第②自然段,你会看见直插云霄的 ,如宝石般的 ,清澈见底的 和色彩斑斓的 。那里还有一道特别的美景,你推测横线上应该填写 。
15.再往里走,你可能会碰到许多珍稀动物。读第③自然段时,你理解“纵深”的意思是 ,你使用的理解方法是 。根据文中的描写,请你把下面告示牌的内容补充完整。
16.美丽的旅途,带给我们美妙的心情。读完整篇文章,你能体会到作者对九寨沟的 之情。
四、任务四 崇尚美(9分)
(2025三上·成都期末)综合性学习
17.【活动一: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
有地方发生了特大地震,小华想给地震灾区的儿童寄些急需的物品,但不知道该准备什么物品,她准备向老师请教,该怎么说呢?
小华:
老师:你可以准备一些御寒衣物,如棉外套、羽绒服和毛衣等。还可以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棉被、毛巾等。
小华:
18.【活动二: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下列情境图中选择一幅,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行为,再谈谈你的看法。
①②③④
我选择图 ,图上画的是:
我的看法:
五、任务五 创造美(30分)
19.(2025三上·成都期末)孩子们,我们的寻美之旅进入尾声,只要你用心便能创造出不一样的美。请你提起笔来,书写下美好的世界吧。(二选一)
⑴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景、美好的事,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发现。你发现了吗? 选择一个方面,写一写吧!
要求:题目自拟,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并尝试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⑵童话世界多么美好和神奇啊! 我们也来编童话故事吧!看到下面的词语,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你能构思出怎样的故事情节呢? 发挥想象,写一个有趣的、美好的童话故事吧!
森林 春天 小猴子 小狐狸 蝴蝶 大象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羊;大;羊大
2.错误;正确;正确;错误
3.A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短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短文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阅读短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根据内容做题,多读,理解短文内容即可完成。
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选文“人们把头上的羊角形和下面的人形分开理解,就变成‘羊’和‘大’,并解释说‘羊大为美’”可知,“美”是由 羊 和 大这两个字组成的。古人说“ 羊大为美”。
故答案为:羊;大;羊大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①结合文中句子“古人说‘羊大为美’,不是说羊强壮、高大就很美,而是说羊肉很鲜美。” 可知这句话错误。
②结合文中句子“古人说‘羊大为美’,不是说羊强壮、高大就很美,而是说羊肉很鲜美。” 可知这句话正确。
③结合文中句子“ 原来,远古时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大部分吃的、穿的都来自羊 ” 可知这句话正确。
④结合文中句子“古人说‘羊大为美’,不是说羊强壮、高大就很美,而是说羊肉很鲜美。” 可知这句话错误。
故答案为:① 错误;② 正确;③ 正确;④ 错误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尽善尽美”指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美,好,善。
故答案为:A
【答案】4.坛;装扮;初夏;排列;飞舞;演奏;琴;严寒
5.春暖花开;骄阳似火;果实累累;银装素裹(示例2:春光明媚 绿树成荫 金桂飘香 白雪皑皑)
6.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绿油油的,从远处看,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兰花也来凑热闹,红的、白的、黄的……真是色彩斑斓。迎春花也赶来了,小小的黄色的迎春花簇拥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短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短文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阅读短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根据内容做题,多读,理解短文内容即可完成。
4.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装扮”的“装”不要写成同音字“妆”;“琴”下面不要写成“令”。
故答案为:坛;装扮;初夏;排列;飞舞;演奏;琴;严寒
5.本题考查归类写词语。
春:“春暖花开”形容春天温暖,花儿盛开的景象,常用来比喻事情有了好的开始或发展。
夏:“骄阳似火”形容强烈的阳光像火一样灼热地照射着,多用来形容夏日的炎热 。
秋: “果实累累”意思是形容果树上果实数量非常多,挂满了果实的样态 。
冬:“银装素裹”形容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呈现出一片白色的世界 。
故答案为:春暖花开;骄阳似火;果实累累;银装素裹(答案不唯一)
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干要求围绕中心意思写话,结合春天景物特点来写即可。如:人民公园的风景真美啊!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绿油油的,从远处看,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兰花也来凑热闹,红的、白的、黄的……真是色彩斑斓。迎春花也赶来了,小小的黄色的迎春花簇拥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故答案为: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绿油油的,从远处看,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兰花也来凑热闹,红的、白的、黄的……真是色彩斑斓。迎春花也赶来了,小小的黄色的迎春花簇拥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答案】7.C
8.B
9.一走进公园,我就看到了五彩斑斓的鲜花,有红的、黄的和蓝的,美丽极了!
10.C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7.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连续”表示一个接一个,不间断;“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继续”则表示中断后接着进行。
第一个空在这里,“陆续”符合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到达集合地点的情景。符合句子语境。
第二个空描述的是为了收集树叶,我的动作状态,“连续”表示持续不断,与“捡了许多片树叶”这一动作相符。
第三个空描述的是休息后我与小明一起制作树叶贴画的情况。“继续”表示我们在休息后接着进行制作。符合句子语境。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名言的运用。
A:人心齐,泰山移。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众人团结一心,力量巨大,可以移动泰山。虽然强调了团结,但更侧重于人多的力量,与“我”和小明两人的合作不吻合。
B: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个成语直接描述了两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甚至能切断金属。这与“我”和小明两人合作获得一等奖的情境相符。
C: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俗语强调的是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加起来可以比得上一个聪明人。虽然也涉及合作,但强调的是多人的智慧集合,与“我”和小明两人的情况不符。
故答案为:B
9.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一走进公园,我就看到了五彩斑斓的鲜花,有红的、黄的、单瓣的和蓝的,美丽极了! ”这句话语病是分类混乱,“单瓣的”是形容花瓣的形状,但是句子表达的是花的颜色。把“、单瓣的”删去即可。
故答案为:一走进公园,我就看到了五彩斑斓的鲜花,有红的、黄的和蓝的,美丽极了!
10.本题考查看图猜故事。树叶贴画内容是一个小姑娘被燕子放在这树叶上。
A:《海的女儿》 主要讲了海王国的美人鱼爱上了陆地上的王子,为了追求爱情,她不惜放弃海底生活和长寿生命,忍受巨大痛苦将鱼尾变成人腿。然而王子最终与人间女子结婚,美人鱼面临化为泡沫的危险,但她选择牺牲自己,成全王子的幸福 。
B: 《豌豆上的公主》主要讲了一位王子为了寻找真正的公主,历经艰辛,最终通过一粒豌豆验证了一位自称公主的女子的真实身份,并与她结婚的故事 。
C: 《拇指姑娘》主要讲述了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姑娘的历险故事 。拇指姑娘诞生后不久便被一只蛤蟆劫走,被迫嫁给蛤蟆的儿子,但她成功逃脱了蛤蟆的魔爪。之后,拇指姑娘寄居于田鼠家,又被迫面临嫁给田鼠的朋友——鼹鼠的命运。然而,在拇指姑娘几乎放弃希望的时候,她之前救过的燕子突然出现并将她带走。最终,在燕子的帮助下,拇指姑娘找到了花世界的国王,并与他相爱,成为了花国王后。
D:《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又黑又冷的冬夜,小女孩因为饥饿和寒冷,在街头卖火柴却未能卖出一根。为了取暖,她五次擦燃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了种种美好的幻象,如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和美丽的圣诞树等。然而,这些幻象并不能改变她悲惨的现实生活,最终小女孩在幻想中微笑着冻死在街头。
由此可见,这幅图跟童话故事《拇指姑娘》有关。
故答案为:C
11.【答案】(1)天门中断楚江开
(2)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
(3)洞庭湖;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
(4)海滨小城
【知识点】诗;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图中描绘的是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隔断的壮观景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思是: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至此回旋澎湃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其中,“天门中断楚江开”描绘了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隔断的壮观景象,符合图中情境。
(2)图中描绘的是西湖美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意思是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这句诗是苏轼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词。在诗中,苏轼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描绘出湖山的晴光雨色,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赋予了西湖灵动的生命力。
(3)图中描绘的是洞庭湖美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意思是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月光下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图中描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边有一座高楼林立的城市,让人想到课本中的《海滨小城》描绘的海滨小城美丽景象。
故答案为:(1)天门中断楚江开;(2)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3)洞庭湖;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4)海滨小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本中古诗、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2.【答案】示例 1:小兴安岭;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示例2:九寨沟远远望去,九寨沟的长海掩映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像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恋人身旁,喃喃低语。长海四周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婉转歌唱。)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本册课本中描绘的美景有很多,如: 《富饶的西沙群岛》中介绍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中介绍的小兴安岭、《秋天的雨》中介绍的雨等。结合课文内容来推荐即可。如:小兴安岭的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故答案为:小兴安岭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示例2:九寨沟远远望去,九寨沟的长海掩映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像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恋人身旁,喃喃低语。长海四周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婉转歌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答案】13.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
14.雪峰;湖泊;湖水;湖底石块;瀑布
15.纵向深入;联系上下文法
16.喜爱、赞美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3.本题考查题目的理解。结合文中句子“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可知,“九寨沟”得名的原因是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
故答案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
14.本题考查段落的理解。“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主要写了直插云霄的雪峰;“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主要写了宝石般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主要写了清澈见底的湖水,色彩斑斓的湖底石块;从“宛如一张张雪白的布匹腾跃在天上,十分壮观”可以推测描写的是瀑布。
故答案为:雪峰;湖泊;湖水;湖底石块;瀑布
15.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方法的运用。结合文中句子“ 也许就在不远处…… ”“……又消失在前方的森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可知,“纵深”的意思是纵向深入,逐步向远处深入。这是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的理解方法。
故答案为:纵向深入;联系上下文法
16.本题考查选文情感表达。文章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九寨沟的美丽景色和珍稀动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片神奇土地的深深喜爱。从对雪峰、湖泊、森林的细腻描写,到对金丝猴、羚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动刻画,都展现了作者对九寨沟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和赞美。特别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用“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样的语句,直接表达了对九寨沟的极高评价和赞美之情。因此,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九寨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喜爱、赞美
【答案】17.老师,我想给地震灾区的儿童寄一些急需的物品,我应该准备些什么呢?;好的,谢谢老师,我这就去准备了。
18.③;小女孩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是讲文明的行为。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知识点】对话交流;畅谈想法
【解析】【点评】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17.本题考查了语言交流。这次交流的话题是:小华想给地震灾区的儿童寄些急需的物品,但不知道该准备什么物品,她准备向老师请教。注意:一是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说话要有礼貌。如:
小华:老师,我想给地震灾区的儿童寄一些急需的物品,我应该准备些什么呢?
老师:你可以准备一些御寒衣物,如棉外套、羽绒服和毛衣等。还可以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棉被、毛巾等。
小华:好的,谢谢老师,我这就去准备了。
故答案为:老师,我想给地震灾区的儿童寄一些急需的物品,我应该准备些什么呢?好的,谢谢老师,我这就去准备了。
18.本题考查了看法建议。这类题要求我们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没有固定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第一幅图画的是在大家自觉排队的同时,有一位同学插队;第二幅图画的是
小男孩随手扔垃圾;第三幅图画的是小女孩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第四幅图画的是小李在校门口看到老师主动敬礼问好。选择其中一幅图谈看法即可。如:
第 ③ 幅图,小女孩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这是讲文明的行为。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故答案为:③;小女孩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是讲文明的行为。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19.【答案】范文:
森林里的故事
春天到了,森林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天,小狐狸、小猴子和小象要进行一次比赛,它们请来大象当裁判。大象说:“你们谁先到河对岸的果树上摘一个果子回来,谁就获胜。”
比赛开始了,小狐狸飞快地跑向小河边,它准备过河的时候,看见小象和小猴子还在离河岸很远的地方,它想: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于是,小狐狸就继续向前跑去
小象和小猴子同时来到小河边。小猴子看见河水很深很急,就着急地哭起来。小象安慰小猴子说:“别着急,我带你过河去。”小象伸着长长的鼻子,小猴子轻巧地跳上小象的鼻子,小象小心翼翼地把小猴子送过了河。
小象和小猴子来到果树下,可是果树太高,它们够不着果子,小猴子灵机一动说:“我爬到树上给你摘果子吧。”说完,它迅速地爬上树,把又大又红的果子摘下来,递给小密
小狐狸呢,还在小河边等啊等,它没有小象的帮助过不了河,也没有小猴子的帮助摘不到果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大象和小猴子一起回来了,它们把果子交给大象,大象笑着说:“你们是好朋友,团结合作,才能摘到果子,所以这次比赛你们都是冠军。
范文:
身边的美丽——那位微笑的老奶奶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到处都充满了美丽。有时候,美丽并不是那么显眼,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发现的一个美丽瞬间,那就是我们小区里那位总是微笑着的老奶奶。
老奶奶住在我们小区的一栋楼里,我每次上下学都能看到她。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了,脸上也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是她的眼睛却像星星一样闪亮,总是充满了温柔和笑意。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手里拿了很多东西,走得特别慢。突然,我感觉手上的东西轻了许多,抬头一看,原来是老奶奶帮我拿了一部分。她笑眯眯地说:“小朋友,拿这么多东西很累吧?让我来帮你。”那一刻,我心里暖洋洋的,仿佛有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田。
老奶奶不仅乐于助人,还特别喜欢种花。她的小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有红的、黄的、蓝的……每到春天,那些花儿都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芳香。老奶奶常常会邀请我们去她的小院子赏花,还会给我们讲各种花的故事和种植技巧。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开始喜欢上了种花,觉得那是一种特别美好的事情。
我觉得老奶奶就是我身边的一道美丽风景。她用自己的善良和热爱生活的态度,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每当我看到老奶奶那慈祥的笑容,我就会想起那句“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发现美丽”。是的,美丽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它的存在。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写景类作文;叙事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1)本次习作是自由命题作文,要求选择一个方面,描写我们周围美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景或美好的事。关键在于“用心体会”和“发现”,强调对身边美好的感知与领悟。写作时,应聚焦一个具体点,如一个人、一处景或一件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其美好之处,并融入个人情感和思考。同时,要求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且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以提升文章的文采和表达力。
(2)本题考查童话作文。首先审题,从审题立意上看,文章的题目是“森林里的故事”,文章的主人公是森林里的小动物,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动物的特征来构思故事情节。从文章结构上看,故事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分段来写,把每一段的内容写具体。从文章情感上看,通过写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来表达出自己对于文章中所要描写的小动物的感情,例如小猴子、小狐狸、大象等。在写作时,记得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恰当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不写错别字。
【点评】(1)这篇作文写得非常温馨和感人,展现了小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文章通过描述小区里一位总是微笑着的老奶奶,成功地传达了“美丽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的主题。文章开头引出主题,中间部分通过两个具体事例来展现老奶奶的美丽,结尾部分总结升华主题,结构非常清晰。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对老奶奶的感激和喜爱之情,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得文章更加感人。
(2) 这篇作文,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小狐狸、小猴子和小象之间的比赛,生动地展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文章情节紧凑,寓意深刻,但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情节设置合理 , 角色形象鲜明 , 寓意深刻 。
1 / 1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真卷
一、任务一 知美;(29分)
(2025三上·成都期末)活动一:穿越古今,了解汉字之“美”]
“美”的故事
甲骨文的“美”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头上有羊角形的装饰。后来,人们把头上的羊角形和下面的人形分开理解,就变成“羊”和“大”,并解释说“羊大为美”。古人说“羊大为美”,不是说羊强壮、高大就很美,而是说羊肉很鲜美。
除了“美”,还有很多表示事物美好的字都用“羊”作偏旁,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原来,远古时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大部分吃的、穿的都来自羊。那时候人们的要求不高,有羊就很好,所以他们认为羊是美好的、吉祥的。渐渐地,羊就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
“美”和“善”是近义词,和“丑”“恶”是反义词。孔子听见美妙的《韶乐》,说:“尽美矣,又尽善也!”这就是“尽善尽美”的由来。
1.“美”是由 和 这两个字组成的。古人说“ 为美”。
2.关于古人以羊为美的原因中,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羊长得很漂亮。
②羊肉很鲜美。
③古时候人们大部分吃的、穿的都来自羊。
④羊长得很高大,很强壮。
3.联系上下文,选一选加点词“尽善尽美”中“美”的含义。( )(填序号)
A.好,善。 B.得意,高兴。 C.赞美,称赞。
【答案】1.羊;大;羊大
2.错误;正确;正确;错误
3.A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短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短文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阅读短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根据内容做题,多读,理解短文内容即可完成。
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选文“人们把头上的羊角形和下面的人形分开理解,就变成‘羊’和‘大’,并解释说‘羊大为美’”可知,“美”是由 羊 和 大这两个字组成的。古人说“ 羊大为美”。
故答案为:羊;大;羊大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①结合文中句子“古人说‘羊大为美’,不是说羊强壮、高大就很美,而是说羊肉很鲜美。” 可知这句话错误。
②结合文中句子“古人说‘羊大为美’,不是说羊强壮、高大就很美,而是说羊肉很鲜美。” 可知这句话正确。
③结合文中句子“ 原来,远古时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大部分吃的、穿的都来自羊 ” 可知这句话正确。
④结合文中句子“古人说‘羊大为美’,不是说羊强壮、高大就很美,而是说羊肉很鲜美。” 可知这句话错误。
故答案为:① 错误;② 正确;③ 正确;④ 错误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尽善尽美”指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美,好,善。
故答案为:A
(2025三上·成都期末)[活动二:走进自然,触碰生命之“美”]
大自然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春天到了,学校花 tán____里的月季花开了,红的似火,粉的似霞,把学校zhuāng bàn____得更加美丽;chū xià____的黎明,海边的沙滩上躺着各种各样的贝壳,不规则地pái liè____着,大伙儿一边走,一边捡;秋风吹来,落叶像蝴蝶在林间 fēi wǔ____,音乐家蝈蝈 yǎnzòu____着他的手风 qín____,小动物们听得入了迷;冬天到了,北风呼啸,白桦树立足冰雪,身处 yán hán____,依然从容挺立。
4.根据拼音将语段补充完整,感受自然之美。
5.四季之美各不相同,请你写出形容四季的四字词语。
春: 夏:
秋: 冬:
6.春天,同学们走进人民公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请你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写两三句话。
人民公园的风景真美啊!
【答案】4.坛;装扮;初夏;排列;飞舞;演奏;琴;严寒
5.春暖花开;骄阳似火;果实累累;银装素裹(示例2:春光明媚 绿树成荫 金桂飘香 白雪皑皑)
6.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绿油油的,从远处看,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兰花也来凑热闹,红的、白的、黄的……真是色彩斑斓。迎春花也赶来了,小小的黄色的迎春花簇拥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短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短文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阅读短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根据内容做题,多读,理解短文内容即可完成。
4.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装扮”的“装”不要写成同音字“妆”;“琴”下面不要写成“令”。
故答案为:坛;装扮;初夏;排列;飞舞;演奏;琴;严寒
5.本题考查归类写词语。
春:“春暖花开”形容春天温暖,花儿盛开的景象,常用来比喻事情有了好的开始或发展。
夏:“骄阳似火”形容强烈的阳光像火一样灼热地照射着,多用来形容夏日的炎热 。
秋: “果实累累”意思是形容果树上果实数量非常多,挂满了果实的样态 。
冬:“银装素裹”形容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呈现出一片白色的世界 。
故答案为:春暖花开;骄阳似火;果实累累;银装素裹(答案不唯一)
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干要求围绕中心意思写话,结合春天景物特点来写即可。如:人民公园的风景真美啊!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绿油油的,从远处看,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兰花也来凑热闹,红的、白的、黄的……真是色彩斑斓。迎春花也赶来了,小小的黄色的迎春花簇拥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故答案为: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绿油油的,从远处看,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兰花也来凑热闹,红的、白的、黄的……真是色彩斑斓。迎春花也赶来了,小小的黄色的迎春花簇拥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2025三上·成都期末)大自然的美景常常会带给我们许多感触,于是有位同学写了日记来记录,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3月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去公园赏美景。早晨,同学们____到达了集合地点,在老师的组织下进入公园。一走进公园,我就看到了五彩斑斓的鲜花,有红的、黄的、单瓣的和蓝的,美丽极了! 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还一起参加了树叶贴画比赛。我们分工合作,一会儿剪形状,一会儿拼图片。为了收集树叶,我____捡了许多片树叶,累得满头大汗,休息了一会儿,又____和小明一起制作。最后,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作品并获得了一等奖。我激动地说:“真是____!”
7.依次填入日记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连续 陆续 继续 B.连续 继续 陆续
C.陆续 连续 继续 D.陆续 继续 连续
8.日记结尾处“我”会怎么说? 将选项序号填在横线上。
A.人心齐,泰山移
B.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9.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处错误,请你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中改正。
10.下边是“我们”完成的树叶贴画,这幅画可能跟哪个童话故事有关? ( )
A.《海的女儿》 B.《豌豆上的公主》
C.《拇指姑娘》 D.《卖火柴的小女孩》
【答案】7.C
8.B
9.一走进公园,我就看到了五彩斑斓的鲜花,有红的、黄的和蓝的,美丽极了!
10.C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7.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连续”表示一个接一个,不间断;“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继续”则表示中断后接着进行。
第一个空在这里,“陆续”符合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到达集合地点的情景。符合句子语境。
第二个空描述的是为了收集树叶,我的动作状态,“连续”表示持续不断,与“捡了许多片树叶”这一动作相符。
第三个空描述的是休息后我与小明一起制作树叶贴画的情况。“继续”表示我们在休息后接着进行制作。符合句子语境。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名言的运用。
A:人心齐,泰山移。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众人团结一心,力量巨大,可以移动泰山。虽然强调了团结,但更侧重于人多的力量,与“我”和小明两人的合作不吻合。
B: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个成语直接描述了两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甚至能切断金属。这与“我”和小明两人合作获得一等奖的情境相符。
C: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俗语强调的是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加起来可以比得上一个聪明人。虽然也涉及合作,但强调的是多人的智慧集合,与“我”和小明两人的情况不符。
故答案为:B
9.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一走进公园,我就看到了五彩斑斓的鲜花,有红的、黄的、单瓣的和蓝的,美丽极了! ”这句话语病是分类混乱,“单瓣的”是形容花瓣的形状,但是句子表达的是花的颜色。把“、单瓣的”删去即可。
故答案为:一走进公园,我就看到了五彩斑斓的鲜花,有红的、黄的和蓝的,美丽极了!
10.本题考查看图猜故事。树叶贴画内容是一个小姑娘被燕子放在这树叶上。
A:《海的女儿》 主要讲了海王国的美人鱼爱上了陆地上的王子,为了追求爱情,她不惜放弃海底生活和长寿生命,忍受巨大痛苦将鱼尾变成人腿。然而王子最终与人间女子结婚,美人鱼面临化为泡沫的危险,但她选择牺牲自己,成全王子的幸福 。
B: 《豌豆上的公主》主要讲了一位王子为了寻找真正的公主,历经艰辛,最终通过一粒豌豆验证了一位自称公主的女子的真实身份,并与她结婚的故事 。
C: 《拇指姑娘》主要讲述了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姑娘的历险故事 。拇指姑娘诞生后不久便被一只蛤蟆劫走,被迫嫁给蛤蟆的儿子,但她成功逃脱了蛤蟆的魔爪。之后,拇指姑娘寄居于田鼠家,又被迫面临嫁给田鼠的朋友——鼹鼠的命运。然而,在拇指姑娘几乎放弃希望的时候,她之前救过的燕子突然出现并将她带走。最终,在燕子的帮助下,拇指姑娘找到了花世界的国王,并与他相爱,成为了花国王后。
D:《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又黑又冷的冬夜,小女孩因为饥饿和寒冷,在街头卖火柴却未能卖出一根。为了取暖,她五次擦燃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了种种美好的幻象,如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和美丽的圣诞树等。然而,这些幻象并不能改变她悲惨的现实生活,最终小女孩在幻想中微笑着冻死在街头。
由此可见,这幅图跟童话故事《拇指姑娘》有关。
故答案为:C
二、任务二 寻美
11.(2025三上·成都期末)[活动一:跟着课文去寻美]
让我们跟随课文中的“美景推荐官们”的脚步一起出发去“寻美”吧! 请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填空。
(1)
第一站:天门山 推荐官:李白 推荐词: ,碧水东流至此回。
(2)
第二站: 推荐官:苏轼 推荐词:欲把西湖比西子, 。
(3)
第三站: 推荐官: 推荐词: ,白银盘里一青螺。
(4)
第四站: 推荐官:林遐 推荐词:这座位于广东的小城,有浩瀚的大海,有遍地是贝壳的沙滩,有各种各样的亚热带树木,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亲自去一次!
【答案】(1)天门中断楚江开
(2)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
(3)洞庭湖;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
(4)海滨小城
【知识点】诗;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图中描绘的是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隔断的壮观景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思是: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至此回旋澎湃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其中,“天门中断楚江开”描绘了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隔断的壮观景象,符合图中情境。
(2)图中描绘的是西湖美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意思是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这句诗是苏轼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词。在诗中,苏轼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描绘出湖山的晴光雨色,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赋予了西湖灵动的生命力。
(3)图中描绘的是洞庭湖美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意思是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月光下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图中描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边有一座高楼林立的城市,让人想到课本中的《海滨小城》描绘的海滨小城美丽景象。
故答案为:(1)天门中断楚江开;(2)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3)洞庭湖;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4)海滨小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本中古诗、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2.(2025三上·成都期末)[活动二:我是小小寻美家]
请你选择一处,仿照上面的介绍方式,当一次推荐官吧!
第五站:
推荐官:我
推荐词:
【答案】示例 1:小兴安岭;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示例2:九寨沟远远望去,九寨沟的长海掩映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像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恋人身旁,喃喃低语。长海四周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婉转歌唱。)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本册课本中描绘的美景有很多,如: 《富饶的西沙群岛》中介绍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中介绍的小兴安岭、《秋天的雨》中介绍的雨等。结合课文内容来推荐即可。如:小兴安岭的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故答案为:小兴安岭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示例2:九寨沟远远望去,九寨沟的长海掩映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像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恋人身旁,喃喃低语。长海四周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婉转歌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三、任务三 欣赏美(15分)
(2025三上·成都期末)在我们的祖国,有一处宝地享有世界美誉,人们称其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那就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它不仅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还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它,是一个需要全世界共同保护的地方。
九寨沟
①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②从南坪西行40千米,就到了九寨沟。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____,宛如一张张雪白的布匹腾跃在天上,十分壮观。
③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进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偷偷瞧着你。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蹿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森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吃着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④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3.新素材地方特色读第①自然段,你可以得知,“九寨沟”得名的原因是 。
14.刚进九寨沟,美景如画,让人陶醉其中。读第②自然段,你会看见直插云霄的 ,如宝石般的 ,清澈见底的 和色彩斑斓的 。那里还有一道特别的美景,你推测横线上应该填写 。
15.再往里走,你可能会碰到许多珍稀动物。读第③自然段时,你理解“纵深”的意思是 ,你使用的理解方法是 。根据文中的描写,请你把下面告示牌的内容补充完整。
16.美丽的旅途,带给我们美妙的心情。读完整篇文章,你能体会到作者对九寨沟的 之情。
【答案】13.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
14.雪峰;湖泊;湖水;湖底石块;瀑布
15.纵向深入;联系上下文法
16.喜爱、赞美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3.本题考查题目的理解。结合文中句子“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可知,“九寨沟”得名的原因是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
故答案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
14.本题考查段落的理解。“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主要写了直插云霄的雪峰;“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主要写了宝石般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主要写了清澈见底的湖水,色彩斑斓的湖底石块;从“宛如一张张雪白的布匹腾跃在天上,十分壮观”可以推测描写的是瀑布。
故答案为:雪峰;湖泊;湖水;湖底石块;瀑布
15.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方法的运用。结合文中句子“ 也许就在不远处…… ”“……又消失在前方的森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可知,“纵深”的意思是纵向深入,逐步向远处深入。这是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的理解方法。
故答案为:纵向深入;联系上下文法
16.本题考查选文情感表达。文章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九寨沟的美丽景色和珍稀动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片神奇土地的深深喜爱。从对雪峰、湖泊、森林的细腻描写,到对金丝猴、羚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动刻画,都展现了作者对九寨沟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和赞美。特别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用“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样的语句,直接表达了对九寨沟的极高评价和赞美之情。因此,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九寨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喜爱、赞美
四、任务四 崇尚美(9分)
(2025三上·成都期末)综合性学习
17.【活动一: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
有地方发生了特大地震,小华想给地震灾区的儿童寄些急需的物品,但不知道该准备什么物品,她准备向老师请教,该怎么说呢?
小华:
老师:你可以准备一些御寒衣物,如棉外套、羽绒服和毛衣等。还可以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棉被、毛巾等。
小华:
18.【活动二: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下列情境图中选择一幅,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行为,再谈谈你的看法。
①②③④
我选择图 ,图上画的是:
我的看法:
【答案】17.老师,我想给地震灾区的儿童寄一些急需的物品,我应该准备些什么呢?;好的,谢谢老师,我这就去准备了。
18.③;小女孩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是讲文明的行为。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知识点】对话交流;畅谈想法
【解析】【点评】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17.本题考查了语言交流。这次交流的话题是:小华想给地震灾区的儿童寄些急需的物品,但不知道该准备什么物品,她准备向老师请教。注意:一是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说话要有礼貌。如:
小华:老师,我想给地震灾区的儿童寄一些急需的物品,我应该准备些什么呢?
老师:你可以准备一些御寒衣物,如棉外套、羽绒服和毛衣等。还可以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棉被、毛巾等。
小华:好的,谢谢老师,我这就去准备了。
故答案为:老师,我想给地震灾区的儿童寄一些急需的物品,我应该准备些什么呢?好的,谢谢老师,我这就去准备了。
18.本题考查了看法建议。这类题要求我们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没有固定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第一幅图画的是在大家自觉排队的同时,有一位同学插队;第二幅图画的是
小男孩随手扔垃圾;第三幅图画的是小女孩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第四幅图画的是小李在校门口看到老师主动敬礼问好。选择其中一幅图谈看法即可。如:
第 ③ 幅图,小女孩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这是讲文明的行为。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故答案为:③;小女孩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是讲文明的行为。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五、任务五 创造美(30分)
19.(2025三上·成都期末)孩子们,我们的寻美之旅进入尾声,只要你用心便能创造出不一样的美。请你提起笔来,书写下美好的世界吧。(二选一)
⑴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景、美好的事,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发现。你发现了吗? 选择一个方面,写一写吧!
要求:题目自拟,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并尝试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⑵童话世界多么美好和神奇啊! 我们也来编童话故事吧!看到下面的词语,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你能构思出怎样的故事情节呢? 发挥想象,写一个有趣的、美好的童话故事吧!
森林 春天 小猴子 小狐狸 蝴蝶 大象
【答案】范文:
森林里的故事
春天到了,森林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天,小狐狸、小猴子和小象要进行一次比赛,它们请来大象当裁判。大象说:“你们谁先到河对岸的果树上摘一个果子回来,谁就获胜。”
比赛开始了,小狐狸飞快地跑向小河边,它准备过河的时候,看见小象和小猴子还在离河岸很远的地方,它想: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于是,小狐狸就继续向前跑去
小象和小猴子同时来到小河边。小猴子看见河水很深很急,就着急地哭起来。小象安慰小猴子说:“别着急,我带你过河去。”小象伸着长长的鼻子,小猴子轻巧地跳上小象的鼻子,小象小心翼翼地把小猴子送过了河。
小象和小猴子来到果树下,可是果树太高,它们够不着果子,小猴子灵机一动说:“我爬到树上给你摘果子吧。”说完,它迅速地爬上树,把又大又红的果子摘下来,递给小密
小狐狸呢,还在小河边等啊等,它没有小象的帮助过不了河,也没有小猴子的帮助摘不到果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大象和小猴子一起回来了,它们把果子交给大象,大象笑着说:“你们是好朋友,团结合作,才能摘到果子,所以这次比赛你们都是冠军。
范文:
身边的美丽——那位微笑的老奶奶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到处都充满了美丽。有时候,美丽并不是那么显眼,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发现的一个美丽瞬间,那就是我们小区里那位总是微笑着的老奶奶。
老奶奶住在我们小区的一栋楼里,我每次上下学都能看到她。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了,脸上也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是她的眼睛却像星星一样闪亮,总是充满了温柔和笑意。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手里拿了很多东西,走得特别慢。突然,我感觉手上的东西轻了许多,抬头一看,原来是老奶奶帮我拿了一部分。她笑眯眯地说:“小朋友,拿这么多东西很累吧?让我来帮你。”那一刻,我心里暖洋洋的,仿佛有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田。
老奶奶不仅乐于助人,还特别喜欢种花。她的小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有红的、黄的、蓝的……每到春天,那些花儿都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芳香。老奶奶常常会邀请我们去她的小院子赏花,还会给我们讲各种花的故事和种植技巧。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开始喜欢上了种花,觉得那是一种特别美好的事情。
我觉得老奶奶就是我身边的一道美丽风景。她用自己的善良和热爱生活的态度,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每当我看到老奶奶那慈祥的笑容,我就会想起那句“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发现美丽”。是的,美丽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它的存在。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写景类作文;叙事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1)本次习作是自由命题作文,要求选择一个方面,描写我们周围美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景或美好的事。关键在于“用心体会”和“发现”,强调对身边美好的感知与领悟。写作时,应聚焦一个具体点,如一个人、一处景或一件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其美好之处,并融入个人情感和思考。同时,要求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且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以提升文章的文采和表达力。
(2)本题考查童话作文。首先审题,从审题立意上看,文章的题目是“森林里的故事”,文章的主人公是森林里的小动物,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动物的特征来构思故事情节。从文章结构上看,故事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分段来写,把每一段的内容写具体。从文章情感上看,通过写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来表达出自己对于文章中所要描写的小动物的感情,例如小猴子、小狐狸、大象等。在写作时,记得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恰当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不写错别字。
【点评】(1)这篇作文写得非常温馨和感人,展现了小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文章通过描述小区里一位总是微笑着的老奶奶,成功地传达了“美丽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的主题。文章开头引出主题,中间部分通过两个具体事例来展现老奶奶的美丽,结尾部分总结升华主题,结构非常清晰。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对老奶奶的感激和喜爱之情,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得文章更加感人。
(2) 这篇作文,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小狐狸、小猴子和小象之间的比赛,生动地展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文章情节紧凑,寓意深刻,但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情节设置合理 , 角色形象鲜明 , 寓意深刻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