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二年级 下册(人教版)
《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
第2课时 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通过分组、圈物等方式理解除法的过程。
学会正确书写除法算式,并能够识别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被除数、除数、商)。
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物品平均分配的实际问题,并能够解答简单的除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动手活动,让学生感知除法的意义。运用图示、分组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来理解除法,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提问→探索→总结”的思路,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热情。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物品的平均分配问题。
熟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含义。
2.难点:
理解如何通过实际问题转化为除法算式,特别是在分配过程中分组的理解和操作。
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配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小猫钓鱼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除法的学习。
动手操作法:通过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分一分等操作,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实践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拓展延伸,巩固学生的除法知识,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你们看,小猫钓了18条鱼,它想把鱼平均分到盘子里,每3条放一盘。那么,它需要准备多少个盘子呢?(课件配合演示)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用一个一个分的方法,也可以圈一圈。
教师:对,但是一个一个分、圈一圈等方式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学生:(疑惑)不知道。
教师:小猫遇到了难题,它听说同学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可以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第2课时的内容吧!
(二)探究新知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这个问题。这里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呢?(课件配合演示)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
教师:对,我们可以把每4个竹笋为一份圈一圈。那么,这就是求20里有几个4的问题。现在,请大家动手圈一圈,看看能分成几份。
(学生动手圈一圈,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结果)可以分成5份。
教师:非常好!那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把一些物品按每份几个平均分,求可以分成几份,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学生:这个除法算式就是20÷4=5。
教师:现在,我们来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前边的是被除数,÷后边的是除数,=后边的是商。
教师:只要是平均分,我们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其分的过程。
教师:现在,我们重新回到小猫分鱼的问题。18条鱼,每3条放一盘,那么它需要准备多少个盘子呢?请大家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课件配合演示)
学生:(思考后回答)18÷3=6。
教师:非常好!所以,小猫需要准备6个盘子。
(三)拓展延伸
教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老师准备了24个糖果,每个小朋友分3个,那么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请大家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课件配合演示)
学生:(思考后回答)24÷3=8。
教师:非常好!所以,可以分给8个小朋友。
教师:现在,请大家自己出一道类似的题目,并请同桌用除法算式来解答。
(学生出题并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除法的初步概念,知道了除法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我们还掌握了除法算式的书写格式,认识了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最后,我们还运用除法算式解决了实际问题。那么,你们现在对除法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
教师:今天的作业是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请大家认真完成,明天我们一起来检查。
(学生记录作业内容)
教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下课!
学生:老师再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情境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学生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对除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探究新知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分一分等操作,帮助他们理解了除法的概念,并掌握了除法算式的书写格式。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时,部分学生对被除数、除数和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时过于简略,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这种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此外,我还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技巧。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基本掌握了除法的初步概念,并能够运用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