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小说人物心理描写
考情分析
1. (2022 新高考I卷)《江上》 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2.(2021 全国乙卷)《泰琼卖马》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3. (2020 全国I卷)《越野滑雪》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4.(2020 全国II卷) 《书匠》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5.(2018 全国II卷)《有声电影 》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6. (2018 全国III卷)《微纪元》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心理变化
心理变化
心理变化
分析心理
分析心理
分析心理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来暗示,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概念解读
一、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常见的方法
①内心独白②回忆往事③心理分析(议论性描写)④幻觉展现心理活动⑤梦境描绘心理活动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①语言描写进行心理分析②动作行为展现心理活动③神态描写显示心理活动④环境烘托人物心理活动
二、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心理分析常见的题型 :
(一)探求或分析人物心理
常见问法:
1、文中某段话/某个情节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2、(2020 全国I卷)《越野滑雪》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3、(2020 全国II卷) 《书匠》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4、(2018 全国II卷)《有声电影 》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书匠》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老董抬着头,也静静地看着,说,橡树。
老董说,这么多年了。这是寿数长的树啊。
老董说,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后来,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人结伴。有一次,我和你爷爷一起来。
你爷爷那次带了画架,就支在那里。老董抬起胳膊,指了指一个地方。那里是一人高的芦苇丛,在微风中摇荡。
你爷爷说,这是个好地方,有难得的风景啊。
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
老董的目光,渐渐变得肃穆。他抬起头,喃喃说,老馆长,我带您的后人来了。
解题思路:
1、运用心理描写知识:
2、分析人物言行举止:
语言描写:
神态、动作描写:
3、进入情境假想揣摩:
4、联系上下文: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①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
②带老馆长后人重游旧地时,对老前辈的深切怀念;
③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
(二)梳理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常见问法 :
1、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 人的心理变化。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2018年全国卷Ⅲ)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3、 (2022 新高考I卷)《江上》 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4、 (2021 全国乙卷)《泰琼卖马》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
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
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解题思路:
1、参照情节的发展变化
2、分析人物言行举止
1-8:
动作描写
9-36:
心理描写
37-42:
动作描写
(一)掌握心理描写的知识
(二)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
(三)进入情境来假想揣摩
(四)参照情节的发展变化
(五)立足整体,结合上下文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心理常见题型的应对策略
总结:
三、课堂练笔
节选自2020年全国Ⅰ卷《越野滑雪》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洲,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解题思路:
1、运用心理描写知识: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进入情境假想揣摩:
《越野滑雪》(2020全国卷一)
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
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含的心情;
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可模仿的参考答案:
①再次滑雪的希望:“我们一定得滑”“我们要去滑,没错。”表现出二人再次相约滑雪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
②依依不舍:两位主人公滑雪酣畅淋漓的快感逐渐淡化,“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即将分离,难免产生曲终人散的失落之感。
③惘然,颓然:两人并未明确相约的时间地点等细节来看,两个人都知道再相聚滑雪将被现实阻挠很难实现,“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心情有些惘然。
(一)掌握心理描写的知识
(二)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
(三)参照情节的发展变化
(四)进入情境来假想揣摩
(五)立足整体,结合上下文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心理常见题型的应对策略
总结:
(解析)抓关键语句+动作词+情感词
①“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这里显示了他们对越野滑雪这项颇具挑战的运动有共同的热爱;
②“‘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两个人在越野滑雪中志同道合,共存共荣,但回到现实,还是被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击溃,显示出他们无奈的心理;“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颓然”一词表现了人物的无奈、失落。
③“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乔治在滑雪运动中触碰到默契与精神上的快乐,重视友谊,重视承诺,尼克害怕承诺无力兑现。
(三)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常见问法 :
① ×× 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②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2015年全国卷Ⅰ)
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
参考答案:
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说明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①小说通过情节发展+人物行动+人物关系来表现人物心理
②效果题答题思路:情节、人物、主旨、环境、读者感受
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