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高一历史 主备人:辛晓鹏 审核人:程林国 班级: 姓名: 日期:2016-3-21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
【温故知新】
考点一.荷兰对外殖民扩张的方式
考点二.英国崛起的条件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学法指导】
1、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2、难点: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自学自测案】
知识梳理(见基础训练P30)
【自我检测】
1.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真是,可以采信? ?????????????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2.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时,“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3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3.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 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
A、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C、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D、英国的纺织业走向衰落
4.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
A. 造船业 B. 采煤业 C. 机器制造业 D.纺织业
5.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 B. 科学理论带来技术发明
C. 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自研自悟案】
探究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概况
项目
条件
时间
范围
发明
特点
影响
【自练自提案】
1.这些行业(采煤和开矿)风险小,收入稳定,投入少,利润显著……特别是在米德兰和北部地区,很多土地家族是靠煤炭和铁矿而不是靠谷物和绵羊致富的。17、18世纪,当铁和煤炭工业向这些地区发展时,当地的地主们独资或合资经营这些企业。这表明工业革命(????? )
A.重工业是其主要部门? B.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C.开始于采煤冶铁行业??? D.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2.“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B.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中西交流的加强?D.世界市场的形成
3.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
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 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
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 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
4.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
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
A. 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 B. 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C. 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 D. 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
5.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仅仅意味着生产力的大飞跃,它还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大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阶级结构发生变化,阶级对立冲突加剧 B.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工人生活全面改善
C. 国家实力迅速增长,政府权力日益加强 D.工业生产发展迅速,民主制度普遍受挫
【课后反思】
2015级高一历史 主备人:辛晓鹏 审核人:程林国 班级: 姓名: 日期:2016-3-23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二)
【温故知新】
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考点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学法指导】
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主要成就和主要影响;
2、难点:比较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自学自测案】
知识梳理(见基础训练P30)
【自我检测】
1. 1.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
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D.引起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2.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不断扩大并占主导地位???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3.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发明中,属于后者的是(??? )
①蒸汽机 ????????②汽车????????? ?③骡机???????????④电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
A. 造船业 B. 采煤业 C. 机器制造业 D.纺织业
5.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自研自悟案】
探究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况
项目
条件
时间
范围
发明
能源
特点
影响
【自练自提案】
1. 有学者再一次演讲中提高,过去二百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 ,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填空处省略的应是( )
A.规模化???????? B.无序化???????? C.城市化??????? D.工业化
A.重工业是其主要部门? B.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C.开始于采煤冶铁行业??? D.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2.表格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单位:百分率)。据此可以推知
国家和地区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900年
整个欧洲
23.2
28.1
34.2
62
英国
1.9
4.3
9.5
18.5
俄国
5
5.6
5.6
8.8
日本
3.8
3.5
2.6
2.4
中国
32.8
33.3
29.8
6.2
A.19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C.英国工业优势地位的确立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D.康乾时代中国与欧洲的力量对比处于大体平衡状态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欧美诸国和日本。该状况反映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B.全球经济秩序在竞争中逐步建立
C.该时期的国际关系日趋简单????? ?????????????D.亚非拉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受益最大
4.黄安年教授在《世界现代历史》系列十五讲中提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取20世纪开始说比十月革命起点说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起点说更加符合世界现代史的学科体系和20世纪的历史实际。”支撑该观点成立的史实包括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现代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及其矛盾激化和一战爆发
③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纪元
④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19世纪70年代到一战之间,德国步入了工业化的快车道,尤其是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等部门的产量增长很快,并跃居到世界第二工业强国的地位。与此相关的因素有
①实现国家统一?? ????? ②注重科技创新 ③确立共和政体?????????? ④对外殖民扩张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