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2张PPT)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部编)五年级
下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
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走进书本,走进人物,品读精彩故事。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产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第1课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古典名著中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鲁莽刚猛的李逵、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我们将继续漫步在中国古典名著的长廊中,走近这些人物,品读更多的精彩故事。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回顾课文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这个故事选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文学家,诗文清雅流丽,有《射阳先生存稿》传世。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华民族可以为之骄傲的一部伟大文学巨著。《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也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
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今天,《西游记》这部著作以及孙悟空这一生动、有趣的形象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所熟悉。
《西游记》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请大家翻开书,浏览目录部分,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浏览回目
《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共有100回。每一回都有一个题目,我们称它为“回目”。回目在形式上是一个工整的对句,字数相等,对仗工整。
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小说。这些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
《西游记》这100回是怎么连起来串成一个长篇故事的呢?
第1~7回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第8~12回讲取经缘由;第13~100回讲西行取经。
我很喜欢读每一回的“回目”,只要看一下这些回目,就可以猜出这一回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猜一猜:每一回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找一找:唐僧分别在何处收谁为徒?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这是哪个故事?在书中找到相关回目。
品读文段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
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
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
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捻 嗛 唳 淬
乜 狻 猊
niǎn
xián
lì
cuì
miē
suān
ní
文中有哪些难懂的词语?你们能猜猜“嗛眼、淬下、乜乜些些、狻猊”的意思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思考:孙悟空和牛魔王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孙悟空是怎么变的?牛魔王是怎么变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孙悟空神通广大,牛魔王也变化多端。他俩的斗法场面扣人心弦,动人心魄,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读原著和看电视剧有什么不同?你们还想继续读吗?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
孙悟空为何把铁扇公主称作嫂嫂?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
既然有兄弟之亲,铁扇公主为何不肯借芭蕉扇?
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
孙悟空第一次借芭蕉扇的结果怎样?
那罗刹女与行者相持到晚,见行者棒重,却又解数周密,料斗他不过,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莫想收留得住。这罗刹得胜回归。
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
梳理情节:
此“一借”芭蕉扇是礼借,结果是孙悟空被铁扇公主扇跑了;“二借”芭蕉扇是逼借,结果是铁扇公主给了孙悟空一把假扇;“三借”芭蕉扇是骗借,结果是牛魔王知道了,找孙悟空斗法。课本上节选的就是二人斗法的片段。
梳理方法
读回目,猜猜故事情节。
结合看过的影视剧理解内容。
适当跳读,把握文章大意。
遇到不懂的词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
一边读,一边预测。
课外阅读
1.办黑板报:走进《西游记》。
必备栏目1:每日阅读排行榜——注明各小组每天所看的回目数量。
必备栏目2:每周一问——学生围绕人物、情节等,各出一道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并提示答案的出处。
2.全班交流准备。
个人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留心小说情节,要能概述小说中的一个故事。
小组合作学习:①4人一组,依阅读进度画出唐僧师徒的取经路线图,注明遇到的妖怪及解决问题的方法。②各小组集中研究一个人物,结合摘抄与批注,分析人物的性格,画出思维导图。
《西游记》阅读计划表
个人自主阅读 小组合作阅读 活动时间 阅读回目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第2课时
歌曲欣赏
《敢问路在何方》
听了歌曲,你们想到了什么?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
孙悟空的金箍棒
猪八戒照镜子
孙悟空大闹天宫
二郎神的兵器
如来佛捉孙大圣
孙悟空打猪八戒
二郎神斗孙悟空
——现原形了
——能大能小
——里外不是人
——慌了神
——两面三刀
——易如反掌
——倒打一耙
——以变应变
评说人物
在四人取经团队中,你最喜欢谁?说说你对他的认识(性格、脾气、弱点、优点等)。
孙悟空:
1.称谓变化。
石猴——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大师兄、猴哥——斗战胜佛
2.词语积累。
孙悟空真是神通广大,在原著中,哪些词语赞美了他?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明察秋毫、火眼金睛、腾云驾雾、来去无踪。
3.人物评说。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毛泽东
4.讨论:孙悟空头上的金箍该不该取?
《西游记》中的四大主要人物就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根据他们四人的性格,可称之为“严师、皮猴、憨猪、忠僧”。
讲述故事
制作取经路线图,简要介绍取经途中遇到的妖怪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西行取经这一部分中,有41个小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这里有一些关于《西游记》的精彩章节的照片,你能说出每张照片中的故事的名字吗?
三打白骨精
大战红孩儿
女儿国遇险
真假美猴王
三借芭蕉扇
你能给大家讲讲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吗?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品读语言
这样的环境描写让你想到了什么?
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 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这个片段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请结合回目猜一猜这座山上藏着哪个妖精。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白骨精的“三变”
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
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
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
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
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
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
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
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
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讨论:从“三变”中,你觉得白骨精是个怎样的妖精?
孙悟空的“三打”
孙悟空是怎么打妖精的?请把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一打”和“二打”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三打”怎么打的?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悟空?
行者金睛似闪电,妖魔环眼似银花。这一个口喷彩雾,那一个气吐红霞。气吐红霞昏处亮,口喷彩雾夜光华。金箍棒,九齿钯,两个英雄实可夸:一个是大圣临凡世,一个是元帅降天涯。那个因失威仪成怪物,这个幸逃苦难拜僧家。钯去好似龙伸爪,棒迎浑若凤穿花。
读完后,你从中体会到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这处描写语言对仗工整,长句、短句参差结合,读来朗朗上口。
好书推荐
《西游记》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外国人眼中,《西游记》是什么样子的呢?在瑞典,一个乡村中学的老师正在给学生上外国文学课。一位学生要求老师讲一讲中国的《西游记》。老师是这样讲述的——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中国和尚去西方旅游探险的经历。
中国和尚骑着一匹白马,带着一个佣人,叫沙僧,是专门负责挑行李的。和尚还带着一只宠物猴和一头宠物猪,以便打发路途寂寞的时光。
一路上,和尚爬了许多山,过了许多河,遇到了一些麻烦事。他爬过最可怕的山是火焰山,还经过一个只有女子的女儿国,在那里得到了女王的礼遇。据说那猴子本事很大,一路上为他清除很多障碍,其实也不过是一只蝎子,两只蜈蚣,五只黄鼠狼,七只蜘蛛
而已;大的动物有一头牛,两只狮子和三头狼。不过猴子经常有些奇怪的行为,比如一发火就烧东西,一路上烧了几个山洞,一棵柳树,几个漂亮的宫殿;最奇怪的是他围着一堆白骨狠打。
宠物猪没有什么作用,只不过充当旅游解闷的工具而已。他特别能吃,一口气吃了四个西瓜,把和尚、佣人和猴子的那份也吃了。
和尚花了十三年才到印度,寻了些印度佛经,像得了宝贝一样回国了。
你们猜猜,外国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会是什么反应?
学生们很惊讶,一是想不到中国人这么热衷冒险。二是想不到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喜欢宠物猪了。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们认同这位老师的介绍吗?
这位老师的介绍显现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请你写一份好书推荐词,介绍中国的《西游记》,让读者了解《西游记》的想象之奇、人物之神、情节之妙。
拓展阅读
煮酒论英雄、火烧赤壁、千里走单骑……无论是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还是运筹帷幄的谋略,我们都能在《三国演义》中读到,从中领略历史的风云变幻。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吴用智取生辰纲,宋江率军三打祝家庄……《水浒传》中到处都是英雄好汉的豪情壮志。
宝玉和众人结社赋诗,恣意畅快;黛玉葬花,凄美缠绵;湘云醉卧芍药丛,娇憨烂漫……在《红楼梦》里,既有家族盛衰、世事变迁,也有命运沉浮、人情冷暖。
阅读方法:这些古典名著都是长篇小说,语言半文半白,读起来可不容易哦!同学们可以借助连环画、评书或电视剧来帮助理解。
读书计划表
选择书目 《水浒传》( )《三国演义》( )《红楼梦》( ) 个人自主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
形式选择
活动时间 阅读回目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读书笔记
读后感
影视剧配音
说评书
……
第3课时
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这段视频,仿佛让我们翻开了历史的画卷,重回到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三国古战场。这个月,同学们一直在阅读名著《三国演义》,谁能简要地说说《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着重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争霸的故事,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被称为“英雄的史诗”。
三国人物谱
看图片,猜猜图中的人物是谁。
董卓
司马懿
貂蝉
吕布
周瑜
读一读,猜猜每段文字分别描写的是谁,请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人物的特点。
见此人,跳下马来,平顶身高在九尺开外。往脸上看,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五绺长髯!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掌中青龙偃月刀。
关羽
“义”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诸葛亮
“神”
曹操
“奸”
张飞
“直”
据统计,《三国演义》描写了一千多个人物,在这众多的人物中,你认为哪些人是英雄?
关羽的“义”
提到关羽,你想到了哪些故事?
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刺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最后败走麦城。
关羽在《三国演义》里号称“义绝”,他是忠义的化身。
诸葛亮的“神”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
诸葛亮借东风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借箭
诸葛亮战群儒
——神机妙算
——顾全大局
——有借无还
——全凭一张嘴
诸葛亮放孟获
诸葛亮吊孝
诸葛亮三气周瑜
诸葛亮用空城计
——欲擒故纵
——装模作样
——略施小计
——迫不得已
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诸葛亮非凡的智慧。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用兵如神,百战百胜。他忠心耿耿,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备的“仁”
为了刻画刘备的仁义,作者通过写他爱哭来加以表现。护庶民,他大恸;尊爱将,他边哭边摔子。有很多人看不惯他的哭,你怎么看?
曹操的“奸”
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你同意吗?请说说理由。
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三国故事会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也描写了气势磅礴的战争场景。请说说哪些战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表演评书《火烧赤壁》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故事中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你知道书中写了哪些计谋吗?
缓兵之计、美人计、反间计、空城计、苦肉计、连环计……
哪个故事中的兵法谋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简要讲述。
“反间计”:赤壁之战前,蒋干自告奋勇,充当曹操的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而当时,周瑜正担心新降曹操的蔡瑁和张允
帮助曹操训练好水军,于是就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并佯装大醉与蒋干同床酣睡,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蔡瑁和张允被杀,周瑜的“反间计”大获成功。
在这些战役中,各路英雄是如何表现的呢?请看情景剧表演。
小组轮流表演课前排练的情景剧,如“舌战群儒”“华容道义释曹操”等。
三国语言库
前面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知道这些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吗?
歇后语
关公赴会
刘备摔阿斗
关云长刮骨疗毒
徐庶进曹营
张飞穿针
曹操败走华容道
周瑜打黄盖
曹操杀华佗
——单刀直入
——收买人心
——若无其事
——一言不发
——粗中有细
——走对了路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讳疾忌医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成语出自《三国演义》?
成语
讲一讲:下列成语与哪些人物有关?
望梅止渴 乐不思蜀 割发代首
刮目相看 初出茅庐 身在曹营心在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小组读书会
本节课,我们交流了阅读《三国演义》的感受和收获,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是围绕哪几个方面来交流的?展示的形式有哪些?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水浒传》《红楼梦》的读书交流会。
(1)可围绕“人物”“故事”“语言”这三项内容来交流,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如知识抢答、猜人物、情境剧表演、看连环画讲故事、说评书、写读后感等。(2)完成对应的练习。(3)评选小组阅读之星。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