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4、藏戏
一、基础达标。
1、读拼音,写词语。
jī liú xióng hún páo xiào fā shì
bàn zòu kuàng yě tuō yán yā yì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僧人(sēng) B.鼓钹齐鸣(bō) C.吞噬(shí) D.青面獠牙(láo)
3、下列四字词语的感彩相同的一项是( )。
A.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 B.能歌善舞 群魔乱舞
C.行善积德 乐善好施 D.两面三刀 两袖清风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江水 ( )的过程 ( )的形式
( )的七兄妹 ( )的笑 ( )的手法
5、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行( )积德 开山( )祖 ( )堂大笑 两面( )刀
( )面獠牙 随心所( ) 能歌善( ) 师传身( )
(1)形容非常善于跳舞和唱歌。( )
(2)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在暗地使手段害人。( )
(3)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
二、灵活运用。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人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7、春节期间,弟弟沉迷游戏,虚度时光,小凯用《长歌行》中的“
, ”劝诫弟弟。下列诗词名句与这两句诗表达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藏戏的特色主要有 ( ) (多选)
A.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为背景,艺人们席地而唱。
B.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
C.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D.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
9、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 )
(2)第一个藏戏班子的组成人员是十位能歌善舞的姑娘。( )
(3)第一个藏戏班子演唱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
10、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
(2)通过老师的介绍,使我对藏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修改病句)
(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4)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三、碰撞书本。
11、根据课文理解来填空。
(1)《藏戏》一文开头简述了藏戏的主要特点,结尾总结了藏戏的传承方式,这两部分均为_______(详 略)写,而中间部分则介绍了藏戏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从文中可知,藏戏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大特点。
(2)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 ”。
(3)在藏戏中,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 ; 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 。
四、感受阅读。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1)选段主要写的是 。
(2)文中画“ ”的句子在全文中是 句,在全文中起了
的作用。
(3)选文是课文的开头,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开头为本文将着力描述面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埋下伏笔。
B.课文开篇的表达方法新颖独特,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等方面的突出特点。
C.课文先用三个反问句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D.课文开头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13、课外阅读(一)。
据《汉书》记载,两千多年前,李夫人故去,武帝思念心切,不理朝政。 术士将棉帛裁成李夫人的影像,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观看。这被认为是皮影戏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 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再加上操纵杆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 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用凤、花、草、云等纹样,男性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 人物造型方面,生、旦、净、丑角色齐全。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神话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
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进一步发展,元朝时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
(1)根据短文的介绍顺序,补全思维导图,并完成练习。
其中,作者详细描写了 和 ,略写其他,这样写的好处是: 。
(2)下列关于皮影戏的特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皮影戏历史悠久 B.皮影戏用颜色和图案区分人物
C.皮影戏制作简单 D.皮影戏表演形式灵活,能做出高难动作
(3)如今娱乐生活多样,皮影戏的魅力光环正在逐渐黯淡,请为传承皮影戏设计一条宣传语。
14、课外阅读(二)。
川剧绝活———变脸
变脸是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用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法。相传“变脸”是古人为了应对凶猛的野兽,在自己的脸部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而产生并流传下来的。后来,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和扯脸。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变全脸,则将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脸的下半部分,则将油彩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在要变的部位即可。
“吹脸”只适用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演出时,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必须注意的是,吹时要闭眼、闭口、闭气。
“扯脸”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变脸手法。它是事先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绸子上并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根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等处)。随着剧情的发展,演员配合着舞蹈动作,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
(1)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 、 、 。
(2)文章在写法上采用了( )结构。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3)短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 哪些内容写得简略 这样安排材料的好处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
15、语言实践。(选对联)(4分)
(1)过年了,你想贴哪一副对联?( )
A.万事平安幸福年 吉祥如意百家顺
B.健行稳重无次第 康乐无忧亦二一
C.才高八斗学子折桂 学富五车天骄摘冠
(2)说说你选这副对联的用意。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激流 雄浑 咆哮 发誓 伴奏 旷野 拖延 压抑
2、A
3、C
4、咆哮 发展 说唱 能歌善舞 神秘 夸张
5、善 鼻 哄 三 青 欲 舞 授 能歌善舞 两面三刀 随心所欲
6、C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
8、ABCD
9、√×√
10、(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老师的介绍,使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3)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灰心,不要悲伤,不要放弃,只要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你会走向成功。
11、(1)略 形成过程 主要特点 戴着面具演出 没有舞台 演出时间长
(2)活化石
(3)威严 柔顺 巫女 压抑和恐怖
12、(1)藏戏的主要特点
(2)过渡 承上启下
(3)D
13、(1)皮影戏的渊源 皮影戏表演 皮影制作 皮影戏表演
详略得当,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皮影戏这一民间艺术的特点
(2)C
(3)示例:一张幕布,几个皮人,三五艺人,演绎古今大戏,传承非遗文化。
14、(1)抹脸 吹脸 扯脸
(2)A
(3)短文详写了川剧变脸的三种手法,略写了变脸艺术的起源、形成。
好处:详略得当,突出了川剧变脸的绝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5、(1)A
(2)过年了,要选有年味的对联,A句表达祝福,寓意事事平安,家家顺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