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列夫托尔斯泰 课前预习单( 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列夫托尔斯泰 课前预习单( 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6 14:49: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列夫托尔斯泰 课前预习单
◎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知识储备 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脸颊liǎn jiá 黝黑yǒu hēi 粗糙cū cāo崎岖qí qū 平庸pínɡ yōnɡ 滞留zhì liú愚钝yú dùn 蒙昧ménɡ mèi 缰绳jiānɡ shénɡ酒肆jiǔ sì 甲胄zhòu 胆怯dǎn qiè 侏儒(zhū rú)诚惶诚恐chénɡ huánɡ chénɡ kǒnɡ 胡髭zī 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 长髯 rán正襟危坐zhēnɡ jīn wēi zuò 锃zènɡ亮藏污纳垢cánɡ wū nà ɡòu 粲càn然 我积累的重点(易错)字音、字形:
多音字
多音字-校 拼音 解释或造句
笼罩 lǒnɡ 造句:清晨的雾气笼罩了整个小镇,街道两旁的房屋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灯笼 lónɡ 悬挂起来的或手提的照明用具,多用细竹篾或铁丝做骨架,糊上纱或纸,里边点蜡烛。现在多用电灯做光源,用来做装饰品。
多音字-禁 拼音 解释或造句
禁锢
忍俊不禁
自主学习:找一找还有哪些多音字,写出读音,并组词
2.理解词语
①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②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③器宇:气概,风度。
④禁锢:束缚,限制。
⑤郁郁寡欢:形容心里苦闷发愁,指闷闷不乐。
⑥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⑦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⑧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⑨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⑩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文中指目光锐利。 意趣盎然:洋溢着意味和兴趣。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足,值得。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托尔斯泰》(《三作家》,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王雪飞译。有改动。题目是编者加的。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到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其一即为《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丑陋、平庸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揭示其不凡的精神世界。
◎阅读第1、2段,找出描绘托尔斯泰的外貌(不包括眼睛)的语句,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参考答案] ①浓密 ②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 ③两孔朝天 ④难看
◎阅读第6—9段,画出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并说说这对眼睛有什么特点。
①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②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③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④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⑤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
⑥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⑦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
⑧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
特点:这对眼睛目光犀利、敏锐、深刻,蕴含丰富感情,威力大。
◎本文在进行外貌描写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修辞手法的使用有何表达效果呢?请结合下列句子体会。
(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胡髭”比作“植被”,“植被多于空地”,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托尔斯泰脸部的总体特征——多毛、胡髭浓密。
(2)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的脸,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用“树皮”比喻脸上的皱纹多,用“树根”比喻又长又粗的眉毛,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的这张脸除了邋遢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3)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
“小屋”不是指托尔斯泰工作的地方,而是指他的外貌,比喻奇特而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托尔斯泰长相的粗陋。
(4)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引用高尔基的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的眼睛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充沛。
◎问题释疑
1. “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句话是对上文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总结、升华。托尔斯泰相貌平平,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他出生在贵族家庭,却心系平民,已经和俄国人民融为一体了,是俄国人民的杰出代表。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2.“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句中的“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各指什么?
表明托尔斯泰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精神世界的最高处”指人性真善美的至高精神境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指人性假恶丑的最肮脏境地。
3.第9段为什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正是因为这双眼睛看社会太透彻,他才对所处的社会充满了失望,而他却无法从这种社会中解脱出来,从而缺少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的刻画,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素养提升】
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则是指按下、贬低。欲扬先抑就是在歌颂、赞美、肯定某人、事、物、景前,不从正面平铺直叙,而是从反面着手,用曲解、嘲讽,甚至挖苦的方式去贬低、抑制,甚至否定它,最后才显露出自己真实意图的一种构思方法。这种手法,可以使文章情节曲折多变,造成波澜,形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其实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
宋代的朱熹、明代的归有光均主张“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著名的现代作家茅盾说:“一篇作品,不能平铺直叙,始终如一,也不能从头到尾,一味紧张。总得有错综变化,迂回曲折。”正确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运用欲扬先抑这一写作手法,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抑”与“扬”的区别应鲜明。“抑”和“扬”的内容必须具有鲜明的对照性,通常应以相反对立的形式对照,这种对照越明显越好。
其次,“抑”和“扬”的变化应该是自然的。无论人们的情感态度有什么变化,都必须有一个过程,需要适当的过渡、融合,否则很容易让人感到突兀。
最后,“抑”和“扬”的比重要有度。对于“抑”“扬”两者,不能等同,应该重点突出“扬”的内容,“抑”的部分只要能起到对比作用,能为“扬”作铺垫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列夫托尔斯泰 课前预习单
◎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知识储备 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脸颊( ) 黝黑( ) 粗糙( )崎岖( ) 平庸( ) 滞留( )愚钝( ) 蒙昧( ) 缰绳( )酒肆( ) 甲胄( ) 胆怯( ) 侏儒( ) 诚惶诚恐( ) 胡髭( ) 鹤立鸡群 ( ) 长髯( ) 正襟危坐( ) 锃( )亮 藏污纳垢( ) 粲( )然 我积累的重点(易错)字音、字形:
多音字
多音字-校 拼音 解释或造句
笼罩 lǒnɡ 造句:
灯笼 lónɡ
多音字-禁 拼音 解释或造句
禁锢
忍俊不禁
自主学习:找一找还有哪些多音字,写出读音,并组词
2.理解词语
①粗制滥造: 。
②藏污纳垢: 。
③器宇: 。
④禁锢: 。
⑤郁郁寡欢: 。
⑥鹤立鸡群: 。
⑦正襟危坐: 。
⑧轩昂: 。
⑨诚惶诚恐: 。
⑩侏儒: 。
入木三分: 。
微不足道: 。
广袤无垠: 。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托尔斯泰》(《三作家》,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王雪飞译。有改动。题目是编者加的。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到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其一即为《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阅读第1、2段,找出描绘托尔斯泰的外貌(不包括眼睛)的语句,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阅读第6—9段,画出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并说说这对眼睛有什么特点。
①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②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③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④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⑤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
⑥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⑦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
⑧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
特点: 。
◎本文在进行外貌描写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修辞手法的使用有何表达效果呢?请结合下列句子体会。
(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2)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的脸,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3)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
(4)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问题释疑
1. “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句中的“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各指什么?
3.第9段为什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课文主题
【素养提升】
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则是指按下、贬低。欲扬先抑就是在歌颂、赞美、肯定某人、事、物、景前,不从正面平铺直叙,而是从反面着手,用曲解、嘲讽,甚至挖苦的方式去贬低、抑制,甚至否定它,最后才显露出自己真实意图的一种构思方法。这种手法,可以使文章情节曲折多变,造成波澜,形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其实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
宋代的朱熹、明代的归有光均主张“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著名的现代作家茅盾说:“一篇作品,不能平铺直叙,始终如一,也不能从头到尾,一味紧张。总得有错综变化,迂回曲折。”正确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运用欲扬先抑这一写作手法,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抑”与“扬”的区别应鲜明。“抑”和“扬”的内容必须具有鲜明的对照性,通常应以相反对立的形式对照,这种对照越明显越好。
其次,“抑”和“扬”的变化应该是自然的。无论人们的情感态度有什么变化,都必须有一个过程,需要适当的过渡、融合,否则很容易让人感到突兀。
最后,“抑”和“扬”的比重要有度。对于“抑”“扬”两者,不能等同,应该重点突出“扬”的内容,“抑”的部分只要能起到对比作用,能为“扬”作铺垫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