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7 15:4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5级高一历史 主备人:辛晓鹏 审核人:程林国 班级: 姓名: 日期:2015-11-262·1·c·n·j·y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学习目标】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自学自测案】
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简述五四运动的经过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自我检测】
1、下面有四副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 )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2、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 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C. 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是一次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中的直接斗争目标基本实现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内惩国贼
C、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
D、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自研自悟案】
材料一、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21教育网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请回答:
(1)(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2)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6分)21cnjy.com
(1)原因: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工人阶级、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6分,每点2分)
(2)差别:近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现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2分)
意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1世纪教育网
【自练自提案】
1、1939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撰文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不包括21·cn·jy·com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起了领导作用
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务忘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五四传单)”下列不能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是www.21-cn-jy.com
A、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3、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该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