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六年级下册
北京的春节
情景引入
此文写于1951年1月,发表在当年的《新观察》杂志的第一卷第二期。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老舍刚从美国回来就写了《我热爱新北京》,从下水道、清洁、灯和水几个方面谈了北京的变化。差不多同时,他写了《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和热闹气氛,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之情。
资料链接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里,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北京人喜欢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北京的春节习俗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作者介绍
蒜瓣 米醋 饺子 摆摊儿
杂拌儿 眨眼间 元宵 燃放 摊贩 彼此 贺年 轿车 骆驼 恰好
请你读一读
轻声: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规矩 掺和 红火
儿化: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请你读一读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6节):
第二部分(第7~10节):
描述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过节的盛况。
描写北京市民过元宵节的情况。
段落大意
第三部分(第11--12节):
第四部分(第7~10节):
春节过完后,人们又开始新的忙碌。
描述北京市民在腊月准备过春节的情况。
时间 风俗 详略
腊八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孩子们:买杂拌儿、爆
竹以及各种玩意儿.
大人们:预备过年吃
的、喝的、用的
腊月初九到二十二
春节的“彩排”(鞭炮响
起来,吃糖)
扫房、备年货
详
略
详
略
详略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时间
风俗
除夕
全城休息、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贩摆摊
详
悬灯结彩、燃放花炮、吃元宵
店铺开张
详
详
略
略
春节结束
年
腊八
小年
除夕
初一
元宵
年前的忙碌
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里,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情。
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春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热闹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春节的热闹
同是热闹,但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春节的重要日子,它们各自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除夕:喜庆、团圆;
正月初一:悠闲、快乐;
正月十五:红火、美丽。
从“味、色、声”上体会到除夕真热闹。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从人们的活动中体会到除夕热闹。
人们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等活动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包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
“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味
色
音
除夕真热闹
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吧。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元宵节
句段精析
元宵节最吸引人的地方
①处处悬灯结彩,像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②看花灯和吃元宵
情境写话
看着火红而美丽的北京城,看着一盏盏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的花灯,你产生了哪些美好的遐想呢?请你用上文中优美的词语,写出你此刻的感受吧。
总结全文,领悟写法
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色。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记叙。
有详有略地写,对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
总结全文
北京的春节从腊八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九才宣告结束,期间共历时一个多月,但作家老舍却只用了一千多字就将它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
课堂练习
一、下列加点字拼音全都正确的是( B )。
A.更新(ɡènɡ) 杂拌儿(bàn) 摆摊(tān)
B.陈醋(cù) 掺和(chān) 恰好(qià)
C.正月(zhènɡ) 榛子(zhēn) 翡翠(fěi)
·
·
·
·
·
·
·
·
·
课堂练习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以______为线索,以人们的________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__________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春节结束。
时间
民俗活动
腊月的初旬
除夕
元旦
元宵
正月十九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热闹贺新春
温馨庆佳节
开始:忙碌
高潮:热闹
结束:留恋
除夕:喜庆、团圆
初一:悠闲、惬意
元宵:红火、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