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6 15:3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如何的探索的?
2、苏俄何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各是什么?
3、苏联何时成立的?
4、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
5、什么事件促使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其采用什么措施?
6、什么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
7、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如何的探索的?
8、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10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强迫印度担负巨额军费(3亿多英镑)。
一战时期的英国军队印度士兵
130万印度士兵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英国效力
材料 1919年2月6日,英印立法会议通过罗拉特法案。该法案规定警察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怀疑的分子,不经公开审讯,可以长期监禁。印度人民完全失去政治自由,全国哗然,群起反对。由此引发了著名的“阿姆利则惨案”。
(2)一战中,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支持英国,同英国合作(印度军队在一战中74 187人死亡或失踪),想以此换取战后印度自治。英国含糊的答应。一战结束后英国背弃承诺。
(3)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夺走1 000多万印度人的生命。
在《英国医学评论》一篇报告里,诺曼·怀特少校指出:1918年10月至11月这短短两个月间,印度死于流感的人数高达4 899 729人。印度事务大臣蒙塔古先生的声明更是给出了600万人的惊天数据!事实上,流感并非印度的‘不速之客’,当地每年都会暴发大大小小的流感疫情,1918年并非特例。”
甘地(1869—1948)
生平简介:
1869年出生于一个印度教家庭;
1887年,进入伦敦大学攻读法律;
1904年创办凤凰新村,践行没有压迫、种族歧视,人人自食其力的“乌托邦”理想;
1911年领导南非印侨反对南非政府新移民法的斗争,取得胜利;
1914年回国,后成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人们称他为“Mahatma”("马哈特马",即圣雄),意思是"伟大的灵魂"。
第一阶段---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②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③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
④拒绝纳税。
1922年,发生暴力事件后,宣布终止运动。
(3)结果:
(4)宣布终止运动的原因:
农民火烧警局,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范围。
(2)内容:
1920年
(1)时间:
土布运动
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要求:
①降低田赋;②释放政治犯;③废除食盐专卖。
第二阶段---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结果:
(4)甘地妥协的原因:
①甘地主张非暴力抵抗,不希望发生暴力流血事件;
②协定部分满足了印度人民的要求,如释放政治犯,允许人民煮盐等。
(1)时间:
1930年
(2)内容:
谈判妥协。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1)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一影弱躯
你却是,印度洋上的灯塔
瘦削的身体
撑起桥,铺就路
于是,一个沉沦中的大国迈开了走向自由与复兴的步伐
一袭布衣
你用爱,于苦难中行走
血泊中的祝福
为善注释,大写宽容
于是,人类的良知有了最好的代言
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片《甘地传》获得八项大奖,上台领奖的人强调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1、埃及“华夫脱运动”爆发的背景(原因)
埃及“华夫脱运动”(1919年——1922年)
1918年,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支持
一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战争期间,埃及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壮大。战争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创始人扎格鲁尔等人
成立华夫脱党
2.运动的经过:
提出的要求:
运动的展开:
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点燃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情绪。埃及各大城市出现和平示威浪潮,部分地区爆发武装起义,规模逐渐扩大。迫于压力,殖民政府释放了扎格鲁尔等人,但未承认埃及独立。
运动展开:
1919年3月,开罗学生发动总罢课,接着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并迅速席卷全国。
(3)运动的结果:
经过埃及人民的反复抗争,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华夫脱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是一场爱国民族主义运动。华夫脱党迫使英国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加快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运动的意义:
一战结束后,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遭拒绝。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1919年3月
1919年5月
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后来,和平示威又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
广大青年学生举行了罢课、游行示威,后来得到上海等地工人阶级的声援
最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都属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又有学生和工人参与运动;斗争结局都取得胜利。
项目 埃及华夫脱运动 五四运动
直接原因
时间
斗争方式
斗争结果
共同之处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1934年
墨西哥总统、少将。他领导的20世纪30年代的墨西哥改革(卡德纳斯改革),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大庄园制,使民族资本家掌握了全国主要经济命脉,为墨西哥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拉萨罗·卡德纳斯
(1895—1970)
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墨西哥宪法》。但这部宪法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背景:
时间及目的:
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为总统。
为改变墨西哥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施行,进行改革。
(1)政治上: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内容:
(2)经济上: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
(3)教育上: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意义或影响:
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的原因
1.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加强掠夺和战后重新瓜分殖民地,使民族矛盾更加激化;
2.一战期间,宗主国经济控制的放松,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使民族民主运动的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3.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及苏联政府对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支持;
4.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危机,加剧了民族矛盾。
亚洲: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非洲:
埃及华夫脱运动
拉丁美洲: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课堂小结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随堂训练
1.“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
A.华盛顿  
B.孙中山
C.甘地 
D.林则徐
C
2.1922年,一个村庄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杀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5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甘地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了
A.甘地主义不适应印度的国情 
B.甘地对非暴力思想的执著
C.印度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动摇性  
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
C
3.《甘地自传》中记述:大英国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盐粒攻击下岌岌可危。这指的是“食盐进军”运动( )
①迫使殖民当局改变策略 ②使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③引起全国性的反英斗争 ④实现了“英国退出印度”的政治诉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