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案
适用学科 初中语文 适用年级 初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60分钟
知识点 斑羚飞渡
教学目标 1.简要概述课文内容。2.通过朗读、感受斑羚飞渡的细节,感悟斑羚精神。3.感悟斑羚在危难中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4.强化学生珍爱生命,善待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斑羚飞渡过程中的细腻描,感悟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强化学生珍爱生命,善待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 孩子们,这略带忧伤的乐曲,让我想起一个发生在西藏地区的故事。
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正准备喝酥油茶时,突然看见不远处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硕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转身回到帐篷拿出猎枪,瞄准了它。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
忽然冲着他前行两步,前腿一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从眼里流出。老猎人虽然吃了一惊,但他并没有被藏羚羊的行为所打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应声倒地,倒地后它仍然保持着跪卧的姿势,脸上的泪痕清晰可见。老猎人的手颤抖了,当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藏羚羊的腹部时,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羚羊。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笨重的身体向猎人下跪,是在乞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生命啊!
这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让我们看到了动物的高贵灵魂。我相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斑羚飞渡》将会再次震撼我们的心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与那群斑羚来一次高贵的相逢。
PPT:出示课题《斑羚飞渡》
二、复习预习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的《猫》,感受爱心所带来的和谐境界,学会关爱动物珍视生命。
预习:1、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斑羚这一动物的相关知识。
3、 师生合作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 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2013第八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上海人,生于1952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职称文学创作2级。1982年10月加入省作协,1985年9月加入中国作协。 生于上海亭子间。1968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1975年应征入伍,曾任宣传股长。在1992年调任成都军区创作室。最擅长写动物小说。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代表作品:《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白象家族》、《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等。
知识点2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和乌鸦做邻居》(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有删改。作者认为动物小说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的原因是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礼仪的粉饰、道德的束缚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的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为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会盛衰,礼仪会更替,道德会修正,社会文明也会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的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这也许就是作者写动物小说的原因吧。
知识点3 文体知识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6要素。.描写物体的就要从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 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知识点4 重难字词积累
1)词语解释:
狩猎:打猎。
对峙:相对而立。
肌腱:连接肌肉与骨骼的结缔组织,白色,质地坚韧。
山涧:山涧流水的沟。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蹿跳:向上或向前蹦跳。
逞能:显示自己能干。
哀咩:形容羊叫的声音凄楚、哀婉。
坠落:下落。
苍穹:天空。
骚动:秩序紊乱。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笼罩:罩住,覆盖。
炫目:(光彩)耀眼。
斑斓:灿烂多彩。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也不同。
媚态:讨好别人的姿态。
沉郁:低沉郁闷。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等不统一,不一致。
悲怆:非常悲伤。
娴熟:熟练。
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秩序井然:有条理,整齐而不混乱的样子。
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办不到或能力够不上。
知识点5 文章结构及主旨
(1)内容结构
根据故事的发展过程,本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写斑羚身陷进退两难的绝境。
第二部分(第5~9段):彩虹出现,斑羚准备飞渡。
第三部分(第10~16段):写斑羚飞渡,重点写试跳成功。
第四部分(第17~18段):写头羊从容走向深渊。
(2)文章主旨:
本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由衷的赞颂了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使人受到精神的震撼,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四、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文章从哪可以看出斑羚已陷入绝境?
【答案】文章开头设置了悬念,“逼”“伤心”等字可看出。第二段中形象的比喻(对山的),斑羚的跳跃能力等可看出斑羚群已无路可逃。
【解析】深刻理解并把握文章内容,仔细分析文章中重点字词和语句的作用。
【例题2】
【题干】文章重点抓住哪些描写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的镰刀头羊?
【答案】文章从外形、神态、动作、叫声等方面,重点刻画了镰刀头羊的形象。
【解析】把握文章主旨,认真分析作者对镰刀头羊在外形。神态、动作和叫声等方面的刻画,并分析其形象。
【例题3】
【题干】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 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答案】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含义分别是----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表现了内心的绝望。;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镰刀头羊的形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
【解析】结合文章主旨,仔细分析文章中对镰刀头羊的描写的句子,从而概括其形象。
【例题4】
【题干】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十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
【答案】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了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老斑羚”和“半大斑羚”的试跳情景写得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解析】结合内容分析,仔细体会文章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特点。
【例题5】
【题干】 画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内容。体会: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
【答案】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第一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用是:①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②烘托飞渡的气氛,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③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解析】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找出文章中对“彩虹”的三处描写,并结合文章主旨,体会表达作用。
课程小结
同学们,原来动物也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人感动的地方。这种感动是恒久的、丰富的。动物且能如此,那么作为万物这灵的人类呢?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就刚才所看的图片谈谈你此时的感受。
“让我们与动物成为好朋友,让我们善待一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