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五年级语文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卷面分 总分
成绩
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沉着、自信、智慧和收获。本次测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含5分卷面分。请认真审题,仔细答题,注意书写规范,美观,卷面整洁!
一、积累运用。(35分)
1.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相应的括号中。(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胆怯(què) 各奔东西(bèn) B.树冠(guān) 人影绰绰(chuò)
C.脊背(jí ) 不计其数(shù) D.腼腆(tiǎn) 玲珑剔透(tì)
(2)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煤炭 噪声 富丽堂皇 B.荒唐 清秀 应接不瑕
C.迟廷 象征 呕心沥血 D.销毁 饱览 振天动地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装饰着教室,迎接新年的到来。
B.得知自己被心仪的大学录取后,他得意忘形地跑回家,与家人分享这个好消息。
C.西楚霸王项羽,成就了一番伟业后,就沾沾自喜,自认为功高天下,不听亚父的劝告,三次放过杀刘邦的机会,最后落得自刎乌江的悲剧。
D.文文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学校的科学展览,对每一个展品都充满了好奇。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喜欢吃饺子,米饭和面条。
B.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C.夜空中,星星、月亮、云朵交相辉映,宛如画卷。
D.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和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5)我们小学生要发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的活雷锋。下列句子中的“精神”与上句中的“精神”意思相同的是( )
A.我们靠团队精神赢了这场比赛。 B.爷爷打起太极拳真精神。
C.他看起来没精神,昨天一定没休息好。 D.这孩子虎头虎脑的,特别精神。
(6)班级准备要开展“中国民间故事会”,小文可能准备的故事是()
A.《列那狐的故事》 B.《海的女儿》 C.《将相和》 D.《田螺姑娘》
(7)在故事会上,同学们首先分享了故事。以下短语运用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小语:王母知道织女私下凡间,鼻子都气歪了,发誓要给织女最严厉的惩罚。
B.小文: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C.小新:猎人海力布决定打开天窗说亮话,面对老百姓的疑问闭口不言。
D.小华:梁山伯盼星星盼月亮,最终和祝英台生离死别。
(8)故事会上,同学们还交流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发言不恰当的是( )
A.读《猎人海力布》时,我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速度果然快多了。
B.看到《鲁班学艺》这个题目,我产生了疑问:“鲁班是怎么学艺的?”带着问题读,提高了我的阅读速度。
C.读《白蛇传》时,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才能抓住关键句,阅读速度才有了提高。
D.我用上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读完整本《中国民间故事》,感觉自己阅读看得快了,想得也更快了。
(9)故事会结尾,小华作为“中国民间故事传承小使者”分享了他的读书方法:
①如果对应该精读的,采用泛读的方法,就可能对必须精读的东西囫囵吞枣,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②读书应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
③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以偏废,而且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
④如果对可以泛读的,采取精读的方法,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能吸收到可怜的一点点“营养”。
请把小华说的话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正确的顺序是(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10)蛇年将至,对语句的概括最为准确的一句话是( )
蛇是十二生肖中的一员,代表着柔韧、神秘:它的身体柔软灵活,可以穿梭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这象征着一种灵活应变的能力:在古代传说中,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他们被视为创造人类和文明的象征,体现了她在文化起源阶段的重要地位。所以蛇年被认为是充满智慧与财富的年份,蛇年出生的人被认为具有聪明、睿智的特点。
A.蛇是十二生肖中的一员,代表着柔韧、神秘。
B.在中国文化中,蛇年有着特殊的意义。
C.蛇在文化起源阶段有重要地位。
D.蛇象征着一种灵活应变的能力。
2.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6分)
2024年10月30日,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位航天员dā chéng(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开启为期六个月的太空màn yóu( )之旅。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瞬间,我的眼前浮现出同学们jīn jīn yǒu wèi( )地观看“天宫课堂”的情景。我们在lǐng lüè( )太空奥秘的同时,也得到了qǐ dí( )。努力zhuī zhú( )中国梦吧,新时代的少年们!
3.根据你的积累填空。(10分)
(1)“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选取某一个字为主题字,所说的诗句中必须带有这个字。比如以“风”字为主题字,诗人林升讽刺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人龚自珍表达了对风雷欲来马儿却低头不敢鸣叫的痛心疾首:“ ,万马齐喑究可哀。”张志和则表现出垂钓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青箬笠,绿蓑衣, 。”虞世南则表达出对高洁傲世人格的热情赞美:“居高声自远,
。”
(2)奥运冠军孙颖莎说:“当我真正穿上国家队的球衣,我才知道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她的爱国情怀让人敬佩,让我不禁想起诗句:“ , 。”
(3)2024年呼啸而过,我希望2025年的自己: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不饱食以终日,
”做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为有源头活水来”;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去发现“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的美好。新的一年,祝愿我伟大的祖国 !(填四字词语)。
4.新年到福气到,集五福啦!请为下面的福卡做相关提醒补充。(9分)
① ② ③ ④
(1)①号福卡需要猜关键词,答案是( )(2分)
A.节俭福 B.勤奋福 C.节约福 D.勤俭福
(2)②号福卡猜的是岳飞的诗句,答案是:
, ,
。(3分)
(3)③号福卡语句书写格式有误,请在右侧改正。(2分)
(4)④号福卡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请用一段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2分)
银色的圆月挂在深蓝的天空中,
二、阅读与鉴赏(一)(5分)
语段一: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选自冰心的《忆读书》)
语段二: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了。
(选自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
5.读语段一,在冰心看来,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请分条概括。(2分)
6.语段二中,画“__”的句子中,作者用“许多花”比喻 ,
用“蜜”比喻 ,并且通过对比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不要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的观点。(2分)
7.平时你都是怎样选书的?请联系生活分享一下你选书的小妙招吧!(1分)
三、阅读与鉴赏(二)(10分)
天文望远镜的自述
①我叫天文望远镜。我们的家族很庞大,既有老祖宗——光学望远镜,又有新兄弟——
射电望远镜。我们家族所有的成员都属于这两类中的一种。
光学望远镜
②光学望远镜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构造也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应用光学原理,利用玻璃的折射、反射制造的。光学望远镜至少有一组物镜和一组目镜。物镜是用来收集光线的,而物镜送来的光线,却必须通过目镜——人们的眼睛,才可以看到。
③用望远镜观测,口径越大,能够看到的星星自然也就越多,特别是那些又暗又远的恒星。实践证明,肉眼能够看到的最暗的是6等星,而我们的“大哥哥”们却能看到比这暗上百万倍的20等以上的星星。
射电望远镜
④你知道吗 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会发出一种叫作电磁波的东西。形象地说,每个星星都是一个“电台”,当然,每个星星的“播音”都不一样;而且,它们的“播音”说的是自己的“心里话”。假如我们能造出一种望远镜,去接收它们的电磁波,也就是“收听”它们的“心里话”,自然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射电望远镜。
⑤同学们可能见过雷达,或者卫星接收天线。其实,它们也算是射电望远镜中的两种。用于天文观测的射电望远镜外观和它们差别不大,只是大小有别。小的直径只有几米,大的却有几百米。
。
⑥射电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相比有一个优点,就是不管刮风下雨或者是白天黑夜,都可以工作,这是光学望远镜无法做到的。可以说,射电天文望远镜这个“新兄弟”丝毫也不比“老祖宗”光学望远镜差,它也为人类了解宇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资料袋:
这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天眼”的那座射电望远镜,它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其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那么大,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了约10倍,大幅拓宽了人类的视野,被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8.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4分)
名称 别称 发明原理
光学望远镜
新兄弟
9.根据资料袋中的文字和图片,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写几句话,至少用上两种说明方法。(2分)
10.下面这段话应该放在( )(2分)
衡量我们天文望远镜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有效口径,也就是物镜的大小,这等于说,天文望远镜的个头越大越好。所以,现在我们兄弟姐妹当中,有的天文望远镜直径居然达到了6米。
A.第②自然段之前 B.第③自然段之前
C.第④自然段之前 D.第⑤自然段之前
11.本文采用自述的形式介绍,好处是( )(2分)
A.语言平实、准确、有条理。
B.使人或物的情感更为强烈,让读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C.语言活泼亲切,形象生动,避免枯燥乏味和单调古板。
四、阅读与鉴赏(三)(15分)
父亲的招牌动作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学老师。我刚学走路时,常被父亲的手指牵着。父亲只温柔地伸出一根食指让我抓住。抓着那指头,我总是感到很安全。倘若我抓不紧摔倒了,父亲仍只是伸着那根食指,等着我自己从地上爬起来。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得靠自己。
②父亲教书认真,对我尤其严格。批改我的作文时,他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总是威严地伸出一根食指,指到作文本上。指点我将作文改得更好,让我紧张得直冒汗,这种紧张的感觉有时让我受不了。后来父亲不教我了,我当时庆幸地想,好在父亲只教了我一年。但如今,我也庆幸地想,好在父亲教了我这一年。
③上了初中,我仿佛走出了父亲指尖的影响。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直到那年我参加高考,父亲送我到考点,我知道父亲会和其他上千名家长一道,在校门外的树下一直等到我们走出来。当我独自走进校门十几步远,我觉得越来越紧张,猛然回头,只见校门口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却有一根食指坚定地、有力量地伸出,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我心里顿时就踏实了,转过头自信地向考场走去。
④大学毕业,我要离家远行工作,那天清早,寒风凛冽,呵气成霜。父亲送我到车站。好不容易挤上火车在靠窗的座位坐下,第一次离开家乡的我,心里不免有些空落落的。忽然,我听到车窗上“笃笃”的声音,原来是父亲踮着脚尖站在窗外,用右手食指的指尖急匆匆地敲打着窗子。然后,他凑到窗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窗玻璃上立即朦胧了一小片。我看不见父亲那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那是父亲用指尖在窗外一笔一划地反过来写的。我明白,父亲是让我多往家写信,我朝窗外的父亲重重地点了点头。
⑤从那以后,在风雨人生中,我总会想起父亲伸出的那根食指,它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 )着我,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 )着我,曾经在大考来临前( )着我,曾经在旅途孤独中( )着我。
⑥后来,我也做了父亲。当我的孩子开始抓住我的食指学习走路时,我才体会到,我给孩子的,绝不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
12.父亲的招牌动作是 (1分)
13.短文分别描写了哪些场景 照样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些场景。(3分)
14.在这些场景中,你觉得哪个地方打动了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写下你的体会。(3分)
15.第②自然段写了作者两次庆幸“好在父亲教了我一年”。(4分)
第一个“庆幸”的原因是
第二个“庆幸”的原因是
16.依次填入文中第⑤段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鞭策 指点 鼓励 温暖 B.温暖 指点 鼓励 被策
C.鞭策 鼓励 指点 温暖 D.指点 鞭策 温暖 鼓励
17.请从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任选两个方面说说文章结尾有什么特点 (2分)
五、表达与交流(30分)
I8.(1)如果要你给一个人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 是老师、同学还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先想一想这个人有什么特点,然后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再用文字把他(她)“画”出来,题目自拟。
(2)相信你是一位喜欢读书的孩子,你一定读过拨动你心弦,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书。请你以“《 真值得读》为题,把这本书推荐给周围的同学。要介绍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写这本书值得读的理由。
要求:题目二选一。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姓名,不少于400字。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800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五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运用。(35分)
(1)B;(2)A;(3)B;(4)C;(5)A;(6)D;(7)A;(8)C;(9)A;(10)B。
2. 搭乘 漫游 津津有味 领略 启迪 追逐
3.(1)暖风熏得游人醉 九州生气恃风雷 斜风细雨不须归 非是藉秋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不弃功于寸阴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繁荣昌盛
4.(1)①A
(2)莫等闲,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3)
(4)明亮的月光从松树的缝隙间照射到地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清澈的泉水从山石上缓缓流下,发出淙淙的声音,令人沉醉其中。
二、阅读与鉴赏(一)(5分)
5.特点:①故事情节精彩。②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③质朴浅显,满带着真情实感。
6.不同作家的著作 从书中获取的知识 4.不同作家的著作从书中获取的知识要多读不同作家的著作,才能获取更多知识
7.通过明确阅读目的、查看书籍评价和推荐、关注作者背景、浏览书籍目录和试读章节、参考书单和推荐以及结合个人兴趣和爱好等方法,我能够更有效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三、阅读与鉴赏(二)(10分)
8.①射电望远镜②老祖宗③应用光学原理,利用玻璃的折射、反射制造的④利用接收星星电磁波的原理发明制造的
9.示例:比如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天眼”,在山谷之中仿佛一只巨大的眼睛,其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那么大
10.B
11.D
四、阅读与鉴赏(三)(15分)
12.伸出一根手指
13.场景二:父亲伸出一根食指,指到作文本上。场景三:父亲伸出一根坚定有力量的食指让“我”踏实。场景四:父亲用食指在车窗玻璃上写“信”字,让“我”多往家写信。
14.句子:我听到车窗上“笃笃”的声音,原来是父亲踮着脚尖站在窗外,用右手食指的指尖急匆匆地敲打着窗子。然后,他凑到窗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窗玻璃上立即朦胧了一小片。我看不见父亲那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
体会: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让我感受到父亲对“我”的不舍和深深的爱。
15.父亲对“我”太严厉,幸好只教了“我”一年
父亲只教了“我”一年,却通过言传身教给了“我”许多力量
16.A
17.文章结尾与题目、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深化了主题;写出了父爱在两代人之间的传承,表达了父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与呵护,以及“我”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深远,对父亲充满了感激之情。
五、表达与交流(30分)
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