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1 北京的春节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
热情 自傲 饺子 万象更新 鞭炮
眨眼 通宵 间断 万不得已 截然
燃放 小贩 摆摊儿 彼此 贺年
骆驼 恰好 一律 彩绘 分外
认读词语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京味儿”的语言特点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京味儿”的语言特点
闲在
“京味儿”的语言特点
老舍先生在《茶馆 》里写道:“秦二爷,您怎么这么闲在,想起下茶馆来?”
句中的加点词语有着鲜明的口语化色彩和地域色彩,因质朴而真实,令人倍感亲切。(北京话口语)
时间 风俗习惯(人们的活动)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到腊月二十二 所有人为过春节作准备(铺户、小孩、大人)
腊月二十三 祭灶王、吃糖
腊月二十四到腊月二十九 贴春联、扫房、预备年货
除夕 吃团圆饭、穿新衣、放鞭炮、祭祖、守岁
初一 拜年、逛庙会
初六 铺户开张、放鞭炮
元宵 赏灯、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默读第8自然段:想想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风俗,是怎样写出风俗特点的。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感受。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我能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除夕真热闹,句中的关键词是热闹。
2.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这些活动中我能体会到除夕的热闹。
3.守岁是什么意思?(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除夕真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因为——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真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因为——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除夕还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因为——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比较阅读
阅读“阅读链接”中斯妤的《除夕》,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同是写除夕,二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自由交流。
斯妤的《除夕》的节选片段描写了 “围炉”之日,
(哪里) 、 、
和 等一系列习俗,介绍民俗活动的同时,还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辞旧迎新画面,展现了南方地区人们过年的情景。
腊月二十九
闽南老家
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
蒸年糕
做炸枣
做五香肠
民风民俗
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老舍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时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斯妤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的情景。
说一说:今年的春节,你觉得哪一天,哪些习俗或者活动,最有意思?
1 北京的春节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热情 自傲 饺子 万象更新 鞭炮
眨眼 通宵 间断 万不得已 截然
燃放 小贩 摆摊儿 彼此 贺年
骆驼 恰好 一律 彩绘 分外
认读词语
默读课文描写“腊八”“腊月二十三”“初一”“元宵节”的部分:想想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风俗,是怎样写出风俗特点的。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感受。
腊八
腊八粥:
腊八蒜:
材料丰富
色味双美
描写腊月二十三时作者抓住小年 的习俗,重点写了
、 ,使得风俗特点更加突出。
“祭灶王”
街上卖糖的景象
吃糖习俗的来历
腊月二十三
正月初一
描写初一,作者抓住这一天人们的活动特点,先写 ,然后分别写 、 、 、 的活动,重点写
,有详有略,突出“初一”这一天热闹、美好的习俗特点。
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
女人们
小贩们
孩子们
孩子们逛庙会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
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
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都是纱灯,
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这几天是春节的高潮,也最能体现北京独特的习俗,所以要详写。其他日子大体相似,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了。因此,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内容节选
民风民俗
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写一写:用本课学到的写法,写一写下面的内容。
1.今年的春节,你认为哪天,哪些习俗或者活动最有意思?
2.也可以写其他节日的习俗。
生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