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顾拜旦
想象一下,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全球,无数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与绝望。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站在废墟之上,用坚定的声音宣告:“奥林匹克精神不会被这场浩劫所摧毁,它将带来新的希望和光明。”这位伟大的人物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
那么,奥林匹克运动是如何从古希腊的废墟中复兴,又如何在现代世界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顾拜旦的演讲,去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力量,去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意义吧!
课堂导入
1.通读全文,把握核心内容:读完文章后,能够清晰地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其核心观点。
2.梳理演讲思路,理解奥林匹克精神:通过梳理演讲者的逻辑脉络,深入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明白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3.品味语句,体会语言风格:仔细品味文章中的语句,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理解其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
01
晓常识个人名片
姓名:
籍贯:
作品:
身份:
皮埃尔·德·顾拜旦
法兰西巴黎人。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
著有《1870年后的法国史》、《教育制度的改革》、《英国教育学》、《运动的指导原理》、《运动心理之理想》、《体育颂》等。
01
晓常识
奥林匹克运动,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融合体育、教育、文化,是全球性的综合性活动。其核心组织包括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以奥运会为周期,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各国人民交流,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奥林匹克
01
晓常识
奥运五环
绿色代表——
非洲
大洋洲
亚洲
美洲
欧洲
蓝色代表——
黑色代表——
红色代表——
黄色代表——
01
晓常识
历届奥运会口号
1984年——洛杉矶(参与历史)
1988年——汉城(和谐、进步)
1992年——巴塞罗那(永远的朋友)
1996年——亚特兰大(世纪庆典)
1998年——长野(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2000年——悉尼(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2002年——盐湖城(点燃心中之火)
2004年——雅典(欢迎回家)
2006年——都灵(永不熄灭的火焰)
2008年——北京(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2012年——伦敦(激励一代人)
2016年——里约(一个新世界)
01
晓常识
02
知背景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创办以来,问题不断。1908年伦敦第四届奥运会,英国裁判偏袒本国选手,引发美国选手罢赛抗议,这让顾拜旦深感忧虑。1914至1918年的一战,更使1916年柏林第六届奥运会取消。这些事件促使顾拜旦深入思考奥林匹克精神,他通过演讲重申其核心价值,希望唤起人们对体育精神的尊重和对和平的向往。
03
夯基础
(1)读准字音,把握字形
浩劫( ) 指摘( ) 萦绕( )
绚丽( ) 肤浅( ) 目睹( )
奠定( ) 挚爱( ) 钟爱( )
jié
zhāi
yín
xuàn
fū
dǔ
diàn
zhì
zhōng
襁bǎo( ) jiā锁( ) zhuō劣( )
分bēng离析( ) 暴风zhòu雨( )
行jiāng就木( ) 相fǔ相成( )
褓
枷
拙
将
辅
崩
骤
03
夯基础
(2)词语解释
襁褓:
指摘:
枷锁:
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比喻束缚人的观念、制度等。
使稳固;使安定。
奠定:
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
行将就木:
03
夯基础
(2)词语解释
乌托邦:
分崩离析:
相辅相成:
泛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
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自圆其说:
04
识文本
1.请用一句话概括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
2.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1.阅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
04
识文本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竞技精神,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和教育,推动社会的进步。
2.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04
识文本
第一部分(1):
第三层(6—7):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理念和精神内涵。
回顾过去五年的历史,指出即将扮演新的角色。
第一层(2—3):平和自信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有力支撑。
第二层(4—5):奥林匹克运动的特点与宗旨。
第三部分(8—10):
畅想美好前景(8-10)。
第二部分(2—7)
1.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有何区别?
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他认为,一般的体育运动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悦乐感,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将是美感、荣誉感。这正是顾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在《体育颂》中,他也曾热情地讴歌,赞美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
2.“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改变“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这一现状。
(希望通过体育来改变教育现状,振兴教育。)
3.作者认为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
(1)公平:奥林匹克运动要面向大众。
(2)民主:让社会底层的人们享受强身健体的乐趣。
4.结合全文,概括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推动社会的进步。
5.并品味下列句子,结合句子内容体会语言特色。
(1)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
顾拜旦不满“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的现状,希望通过复兴奥运会,重启奥林匹克来改变传统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语言富有理性。
(2)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作者满怀激情,想象奥林匹克精神对运动员积极的影响,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3)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作者用铿锵有力的语言阐述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巨大作用。态度坚定,给人以信心。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深刻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它不仅是体育竞技的卓越追求,更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同时,我也意识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努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回顾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坎坷历程,从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裁判争议,到1916年因一战而取消的柏林奥运会,这些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顾拜旦先生。他看到了体育精神被侵蚀的危机,也感受到了和平被战争破坏的痛苦。因此,他通过演讲重申奥林匹克精神,强调体育不仅是竞技,更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通过这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背景,更深刻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顾拜旦先生的演讲,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奥林匹克精神能够激励每一个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
让我们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用我们的行动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与友谊。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在体育场上,还是在生活的其他领域,都能展现出奥林匹克精神的风采。
存活在萌生它们的这个社会秩序里。在野蛮的军国主义协助下的极权姿态,给了它们致命一击。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却变得切实可行。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这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冰雪逐梦,共赴冬奥”——八年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1)下图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请你向班上同学简要解说标识。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就像一位灵动的舞者,挥动着彩带,舞出了一个飘逸的“冬”字。这个“冬”字巧妙地融入了数字“2”,仿佛在向世界宣告:2022年,北京将迎接冰雪盛会。图标下方,“BEIJING”的拼音稳稳托住,告诉大家这场冰雪盛宴的主场就在北京。而那五彩斑斓的奥运五环,宛如五位手拉手的好友,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与友谊,共同为冬奥会加油助威。
(2)有同学写了两句话,以此向世界各地朋友发出诚挚的邀请,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用那方块字,把盛情书写,片片雪花做请帖,请你来滑雪。
编个中国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来联欢。
把友谊传递,长长红丝牵万线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