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6 18:2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体会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描绘童真童趣的古诗吧!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会认读会写 “稚、晓、钲、磬”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通过、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验意境,了解弄冰稚子的特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古诗三首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首。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幼幼稚稚
幼稚
稚嫩
晓得
破晓
熟记生字
如何理解题目“稚子弄冰”
形状
颜色
孩子们看到冰块儿破碎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课后第2题)
穿林而过
冰块儿落地
玻璃破碎
失望
《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快来伴着音乐,带着古诗中儿童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
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乡村儿童生活的每一个画面都让我们陶醉,也让诗人陶醉了,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三首让人陶醉的古诗——《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