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二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一位国家的领导人在巴黎和会开幕词中尖锐刻薄地讽刺德国“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他主张“掏空德国人的腰包”。这位领导人是( )
A.美国总统威尔逊
B.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C.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D.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该领导人所在国同德国有极大仇恨。同德国有刻骨仇恨,并主张坚决宰割德国的是法国。
【答案】 C
2.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前,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议员勒贝说:“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民是没有工作能力的。”这表明( )
A.德国不会在和约上签字
B.工人阶级反对结束战争
C.“和约”激起民族复仇情绪
D.德国要求修改条约内容
【解析】 根据关键信息“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民”指《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苛刻掠夺,这会激起民族复仇情绪,A、B本身不符合史实,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C
3.1919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宣称:“……我们在此集会有两个目的:一是就解决此次战争引起的问题,提出若干当前必需解决的措施;另一是通过当前的这些措施……以保证持久和平。我认为,成立国际联盟对于上述两个目的都是必需的。”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集会”是指巴黎和会
B.“我”代表美国政府
C.“此次战争”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D.“措施”包含加入“国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故D是错误的。
【答案】 D
4.下列属于《凡尔赛和约》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A.重划德国疆界和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B.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转让日本
C.限制奥地利和匈牙利等国的军备
D.限制德国军备和德国赔款问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凡尔赛和约》即对德和约,至于对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和约是在和会后战胜国与奥、匈分别签订的,属凡尔赛体系而不属《凡尔赛和约》。
【答案】 C
5.下列关于《凡尔赛和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国制裁德国的图谋完全实现
B.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C.中国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破坏
D.德国的军备受到相对严格限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法国与德国是宿敌,损失最大,法国主张收回原来的本土,占领重工业基地萨尔区,最大限度地获取战争赔款。但美英为了其各自的利益,不主张德国受到过分限制。因此,《凡尔赛和约》在赔款问题上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赔款计划,后又不了了之。因此选A项。
【答案】 A
6.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
A.争当海上霸主 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世界霸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战使美国大发横财,随着经济霸权地位的确立,也暴露出了称霸世界的野心。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原则”是其攫取世界霸权的具体表现。
【答案】 D
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刊登在英国《笨拙》杂志上有一幅漫画。画面上,鹰的嘴中衔着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美国总统威尔逊对鹰说道:“啊!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下列对漫画寓意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英国反对美国参与对同盟国作战
B.一战中,美国始终奉行“中立”政策
C.英国不满美国对德国的扶持政策
D.美国打着和平的幌子积极谋求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橄榄枝和鸽子象征和平,鹰是美国的象征。此漫画反映一战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象征和平的“十四点原则”,企图攫取战后的世界领导权。
【答案】 D
8.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 )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解析】 本题考查一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名义上有27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但决策由美、英、法、意、日五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的“十人会议”作出,后来直接由美、英、法三国的政府首脑操纵。因此多数国家的代表不在会场,而在舞会和酒会上。
【答案】 A
9.“此格局还具有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疆界的特点”。这一特点的表现是( )
①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②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③德国在中东的殖民地归还英法 ④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③“德国在中东的殖民地归还英法”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殖民,并未真正给中东国家以民族自主权,应予以排除,故选B。
【答案】 B
10.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夺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这段材料说明( )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激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巴黎和会上,英国主张缔结和约削弱德国,故①错;英国为维护自己的霸权,奉行传统的均势外交,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故②错;从材料中“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可以看出③④正确。
【答案】 D
11.一战后,美国与英法争夺世界霸权以失败而告终,说明美国综合国力与英法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 )
①经济上落后 ②海外殖民地较少 ③军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④国际影响力较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美国在1894年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因此①错误,与英法相比,②③④都是美国与英法的差距。
【答案】 D
12.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和会的内容及影响。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战后分赃会议,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性惩罚,激起了战败国的复仇情绪,为后来法西斯国家撕毁条约提供了口实。D正确。
【答案】 D
13.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性质的是( )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③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④德国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质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一定要明确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分赃性质的会议,再分析所给选项哪些是分赃的条款即可。②明显不是。阿尔萨斯和洛林是普法战争失败后,德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从法国取得的,《凡尔赛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是公正的,所以③也不是分赃的条款。②③错误,正确的答案为D。
【答案】 D
14.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 )
A.在欧美地区的统治秩序
B.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C.在大西洋两岸的统治秩序
D.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解析】 巴黎和会重新划定了德国、土耳其的疆界,规定了原奥匈帝国领土的归属。题中四个选项,只有B项能够反映这些内容。
【答案】 B
15.“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海军只能保留一些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等规定最突出地反映了哪一国家的意愿(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解析】 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保持海上绝对优势是其根本利益所在。
【答案】 A
16.和如图中右边的人物(Woodrow Wilson)有关的是( )
A.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巴黎和会
B.竭力主张削弱德国海军,并剥夺德国的殖民地,维护庞大的殖民地
C.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夺取欧洲大陆霸权
D.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图片中的三人分别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左)、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中)、美国总统威尔逊(右),这三人操纵了巴黎和会,且威尔逊英文名是Woodrow Wilson。据此分析选项,显然A项正确。
【答案】 A
1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和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表面上,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是为了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矛盾,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实际上则不然。在两次会议上,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以满足他们的利益为前提条件下进行的。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才是其实质。
【答案】 B
18.美国力主签订《四国条约》的主要目的是( )
A.同英日实现结盟
B.埋葬英日同盟
C.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D.增强在远东的势力
【解析】 英日同盟不利于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扩张,《四国条约》的签署埋葬了英日同盟。
【答案】 B
19.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 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四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胜利,《五国海军条约》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又一胜利,《九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重要胜利,而华盛顿会议并没有剥夺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只是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答案】 C
20.《九国公约》的下列哪项内容最能反映华盛顿会议上列强的本质意图( )
A.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D.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解析】 列强在华盛顿会议上的本质意图是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霸,恢复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D项中“机会均等”原则最能体现这一意图。
【答案】 D
2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
①本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②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④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巴黎和会是一战后在新的实力对比上的重新瓜分世界,主要由英、法、美操纵,最终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作为战胜国的正义要求,把原德国攫取的山东权利交给日本,侵犯了中国主权。华盛顿会议是一战后对亚太地区的重新瓜分,由美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九国公约》侵犯了中国主权。由以上史实再加以比较,可知答案为D。
【答案】 D
22.之所以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主要是由于( )
A.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再次分赃
B.是在制裁完战败国后战胜国自己内部协调矛盾的会议
C.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在后
D.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利益冲突
【解析】 判断两次会议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从其内容上考虑。巴黎和会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在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利益与矛盾,而对列强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有关利益问题等则没有作出明确的裁决,这就使得列强在战后的矛盾还须协调,从这个角度来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答案】 D
23.华盛顿会议中《四国条约》代替了“英日同盟”,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法美日联合侵略中国
B.美国抑制日本在东亚的侵略扩张
C.英国由扶植日本到抑制日本
D.美英法日在远东的争夺形成了暂时的妥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四国条约》是美、英、日、法四国签订的,该条约规定,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应予终止。因而A项理解不正确。
【答案】 A
24.下列各项,符合国联盟约基本规定的是( )
①会员国应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②会员国应进行裁军 ③对于发动战争的国家,会员国应加以制裁 ④对一战战败国的殖民地由国联委托“先进国家”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根据国联的基本职能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A
25.从机制上看,国联制止战争、制止侵略的宗旨成为空谈的主要原因是( )
A.国联的成员国并非真心维护世界和平
B.德国等具有发起战争危险的国家加入国联
C.国联的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D.国联代表大会和行政院决议坚持“全体一致”的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从机制上看”。A项具有迷惑性,但A项不是机制方面的原因;机制方面的原因指制度方面的问题,D项属于机制方面的原因。
【答案】 D
26.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国联留下了不太光彩的历史记录。其中,不包括( )
A.九一八事变后,没有提出制裁日本
B.平息了希腊和保加利亚之间的武装冲突
C.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过程中制裁的不彻底
D.面对德国法西斯的肆意扩军备战,没有严厉制裁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的能力。“平息了希腊和保加利亚之间的武装冲突”是国联建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的突出表现。
【答案】 B
27.一战后,法国欧洲外交政策的中心是( )
A.巩固霸权地位 B.遏制德国振兴
C.阻止苏俄扩张 D.抵制英国势力
【解析】 一战后,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以维护自身的安全。
【答案】 B
28.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终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A中,美国要取日本而代之,日本受到压抑而不满;B中,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军备上美与英并肩而压抑日本;C在巴黎和会的表述中较明确,英法矛盾尖锐;D错误,因为英日两国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属于分割殖民地的既得利益者,两国在这一问题上更多的是合作。故选D。
【答案】 D
29.“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材料出自( )
A.《四国条约》 B.《九国公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解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维持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是《莱茵保安公约》,这一公约是《洛迦诺公约》的一部分,故选C。
【答案】 C
30.1928年,美、法、英、德等国签署了《非战公约》。这一公约( )
A.首次改善了法德两国紧张关系
B.彻底消除了国家的战争权
C.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制定了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首次改善法德两国关系的是《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消除国家的战争权,也没制定制裁违约国的措施,只是废弃战争,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故选C。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认为,在战争中军火是我供应的、钱是我出的,要说你们欧洲诸国有什么贡献的话,无非是多出一点人力而已。美国不仅劳苦功高,而且既然已成了世界头号实力大国,当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了。因此美国这时的企图是首先夺取战后欧洲的领导权,然后再称霸世界。
材料二 在欧洲,英国……一方面主张摧毁德国的舰队,限制德国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它又反对肢解德国,以便用德国来牵制法国。英国处处阻挠法国称霸欧洲,但为了对付已向世界张开血盆大口的美国,它又与法国合作,共同抵制美国的“航海自由”“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等不怀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别有用心的叫喊。
——陶诗水、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产生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是怎样逐步夺取“欧洲的领导权”的?(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外交的主要目的。(6分)
【答案】 (1)影响:增强了美国的实力,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过程:华盛顿会议上,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欧洲一跃成为雄踞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
(2)特点:利用其他大国互相牵制,实行“均势”政策。
目的:削弱及肢解德国,建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大约900万人
2000万人
3321亿美元
材料二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三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国联成立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的原因。(3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认识?(4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以概括出战争给欧洲带来的灾难,从材料二中可以概括出战争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要仔细阅读材料,根据“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机构”和“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等信息作答;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国联成立后被英法控制、纵容法西斯侵略等方面分析即可。回答第(3)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西欧国家经济相对衰落;德意志、奥匈帝国分崩离析,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危机感。
(2)国联成立的原因:吸取一战的教训,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和当时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大力倡导等。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的原因:国联成立后,成为英法控制下争夺霸权、瓜分世界和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工具;为战胜国对殖民地的占领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推行绥靖纵容政策,客观上推动了二战的爆发。(答出两点即可)
(3)认识:战争的灾难让人们懂得和平的珍贵;某些国际组织表面上倡导和平、民主,实质上却是某些大国称霸世界的工具。(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是一幅名为“大桥的缺口”的漫画,漫画中国际联盟被比喻为一架大桥,大桥最关键的一块砖头——美国却空缺了。大桥的左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统负责设计。”大桥的右边,山姆大叔正跷着二郎腿悠闲地抽烟,头枕着的正是那块最关键的砖头。
材料二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联盟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头枕着“那块最关键的砖头”而使其空缺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材料二中对国联在制止国际危机方面的作用的分析正确吗?请说明理由。(4分)
【解析】 第(1)问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由于英法的阻碍、《凡尔赛和约》与《国际联盟盟约》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控制国联的意图失败及美国国内的反对等因素,美国没有加入国联;第(2)问根据材料可知,国联成立后实际上由英法操纵,故材料二对国联在制止国际危机方面的作用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
【答案】 (1)原因:英法的阻碍;《凡尔赛和约》与《国际联盟盟约》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控制国联意图的失败;国内的反对因素等。(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2)基本正确。国联在英法的操纵下实行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34.(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代表说的话: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指出矛盾所在。(8分)
(2)材料二中列宁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7分)
【答案】 (1)矛盾:美国与英法争夺世界霸权;法国企图通过严厉制裁德国确立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德国不甘心失败,试图东山再起,冲破凡尔赛体系;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
(2)判断正确。原因: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暂时独霸局面。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日本因而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