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1.(2025三上·西峰期末) 周六、大雪、地上白霭霭的一片、雪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小明和小伙伴到院子里一起滚雪球,当雪球越来越大时, (选填“有”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小明抓一把雪在手中,过一会儿,雪变成了水,这是因为雪被他的手 变成了水.
【答案】固态;没有;融化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雪是固态的水。小明和小伙伴到院子里一起滚雪球,当雪球越来越大时,只是体积大小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小明抓一把雪在手中,过一会儿,雪变成了水,这是因为雪被他的手加热融化变成了水。
2.(2025三上·西峰期末) 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鼓鼓的,这说明空气能占据 。如果在它的表面淋上温水,它的体积会 (选填“增大”或“缩小”).停止淋水后过了一段时间,它的体积会 (选填“增大”或“缩小”),这说明空气有 的性质。
【答案】空间;缩小;增大;热胀冷缩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气球充满空气后会膨胀,是因为空气能够被压缩,因此可以占据空间。当气球表面被温水加热时,气球内空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空间膨胀,所以气球体积增大。当停止淋水后,气球温度逐渐恢复,内部空气又冷却下来,分子运动减缓,气球体积随之减小。这一过程表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3.(2025三上·西峰期末) 用简易雨量器测降雨量时,要将雨量器 放置,待液面 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 。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 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答案】水平;文档;平行;24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装置。用简易雨量器测降雨量时要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记录数据时要以“毫米”为单位。降雨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因此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4.(2025三上·西峰期末)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 ,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中的自然现象。“镇原四季分明,千早少雨”描述的是 (选填“天气”或“气候”)。
【答案】变化;大气圈;气候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做气候,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镇原四季分明,千早少雨”描述的是气候。
5.(2025三上·西峰期末)水和冰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水和冰是相同的物质,只是形态不同。
6.(2025三上·西峰期末) 点燃酒精灯时,可以用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点燃。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自下而上点燃,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7.(2025三上·西峰期末)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是有质量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是有质量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8.(2025三上·西峰期末) 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
9.(2025三上·西峰期末) 在同一天里,如果南京是晴天,那么北京的天气也一定是晴天。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复杂多样的,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因此 在同一天里,如果南京是晴天,北京的天气可能是晴天,也可能是其他天气。
10.(2025三上·西峰期末) 雨点大,砸在地上声音响,表示降雨量大。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雨点大并不一定表示雨量大。雨量大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量大,而雨点大只是指单个雨滴的大小,二者并不直接相关。雨量大还需要考虑降雨的持续时间和降雨的密度。
11.(2025三上·西峰期末)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物体判断是否有风存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速和风向是描述风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来感知风。观测风的时候,应该在较空旷的地方进行,利用自制的风旗测定风向与风速,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2.(2025三上·西峰期末)云实际上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 云就是由数以亿计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它们折射和反射光线,于是我们就看见了云。
13.(2025三上·西峰期末) 根据记录的气温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能更直观反映气温变化特点。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即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根据记录的气温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能更直观反映气温变化特点。
14.(2025三上·西峰期末) 下列与“用湿毛巾擦黑板,一会儿变干”的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早晨草叶上的露珠 B.湿衣服变干了 C.冬天湖面结冰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用湿毛巾擦黑板,一会儿变干”的现象,是一种蒸发现象,即液体通过蒸发变成气体。A选项“早晨草叶上的露珠”属于凝结现象,水从空气中凝结成液体小水珠;B选项“湿衣服变干了”与题目现象相同,都是由于水分蒸发导致物体变干;C选项“冬天湖面结冰”属于凝固现象,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冰。所以,与题目原理相同的是选项B。
15.(2025三上·西峰期末) 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将木屑和铁屑分离开
A.过滤 B.磁铁吸 C.蒸发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木屑和铁屑,可以利用木屑不被磁铁吸引而铁屑能被磁铁吸引的性质,用磁铁来分离。
16.(2025三上·西峰期末)下图有关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水温,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端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度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温度计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可见A正确。
17.(2025三上·西峰期末) 下列方法中,能够让我们感知空气存在的是( )
A.闻一闻 B.尝一尝 C.扇一扇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不能通过闻或尝来感知其存在。然而,通过用手或物体快速挥动(扇一扇)时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因此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
18.(2025三上·西峰期末) 下列不是空气和水的共同点的是( )
A.都不能被压缩 B.都有一定的质量 C.都能流动
【答案】A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流体,是可以被压缩的,而水是液体,几乎不可压缩。因此,水和空气都不能被压缩这一点是不正确的,A选项是错误的,而B和C选项是空气和水的真实共同点。
19.(2025三上·西峰期末) 下列物品中,( )比较适合用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A.苹果 B.鸡蛋 C.回形针
【答案】C
【知识点】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在测量空气的质量时,需要选择量比较小且质量较轻的物品作为参考单位,以求出精确的数值。苹果和鸡蛋的质量相对较大且不均匀,而回形针质量较小且均匀,更适合用于微小质量的比较和测量。
20.(2025三上·西峰期末) 小明做实验时,先让天平左边的皮球和右边的绿豆处于平衡状态,往左边的皮球中再充入20筒空气后,下面哪个现象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如果天平的左边(皮球和充入的空气)下降,这表明左边的总质量增加了。由于绿豆的质量没有改变,这种下降只能是由于皮球中充入的空气增加了质量所导致的。因此A现象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21.(2025三上·西峰期末) 12月20日这天,小明仰望天空观察云,发现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下列符号中,符合此时天气情况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小明观察到天空中有较多云,同时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这种天气情况被称为“多云”。在天气情况的符号中,多云通常用太阳和云朵同时出现来表示,即C。
22.(2025三上·西峰期末) 在观测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活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测
B.尽量每天在不同地点进行观测
C.遇到恶劣天气,应该停止观测
【答案】A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天气日历是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的表格,以便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在观测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活动时,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测。
23.(2025三上·西峰期末) 天气预报显示.下午到晚上我市可能会下雨。天气预报的制作需要以下五个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数据收集:②气象员做出预报;③天气会商;④数值天气预报;⑤发布天气预报。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④③②⑤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有五个步骤,分别是: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24.(2025三上·西峰期末)风向标 过滤
天平 测量风的方向
气温计 均匀受热
石棉网 测盘体温
酒精灯 测盘物体的质量
体温计 测量气温
滤纸 加热
【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 风向标用于测量风向,这是其主要功能。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气温计是用来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石棉网通常用于化学实验中使加热更加均匀。酒精灯是用来给物体加热的一种装置。体温计是用于测量人体体温的工具。滤纸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固体与液体成分,即用于过滤。
25.(2025三上·西峰期末)小明在科学课上进行“探究食盐和白砂糖的溶解能力”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表格回答以下问题。(“ ”表示可溶解、“×”表示不溶解)
第1勺 第2勺 第3勺 第4勺 第5勺
食盐 ×
白砂塘
(1)本次实验中,准备溶解食盐和白砂糖的水必须是( )。
A.一样多 B.溶解食盐的水多 C.溶解白砂糖的水多
(2)本次实验中,每勺食盐和每勺白砂糖的量必须是( )。
A.一样多
B.食盐的量要多一点
C.白砂糖的量要多一点
(3)根据实验表格,食盐在第5勺时无法溶解,此时的现象是( )。
A.水中清澈,无盐粒 B.水变成了固体 C.水中有盐粒
(4)小明每次添加食盐或白砂糖后,可以通过( )来加快溶解。
A.加水 B.搅拌 C.加盐或白砂糖
(5)在生活中,白砂糖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出色,而本次实验中,白砂糖展现出来的溶解能力却比食盐弱,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溶解食盐的水比溶解白砂糖的水温度高
B.小明准备的白砂糖颗粒比盐粒大很多,并且没有溶解充分
C.小明添加白砂糖的勺子比添加食盐的勺子小很多
【答案】(1)A
(2)A
(3)C
(4)B
(5)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食盐和白砂糖的溶解能力,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溶解物,其他条件比如溶解食盐和白砂糖的水都要保持不变。
(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食盐和白砂糖的溶解能力,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溶解物,其他条件比如每勺食盐和每勺白砂糖的量都要保持不变。
(3)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第5勺时无法溶解,说明溶解量到了,那么水中就会有盐粒。
(4)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因此小明每次添加食盐或白砂糖后,可以通过搅拌来加快溶解。
(5)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水温、颗粒大小和搅拌是否充分都会直接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而勺子的大小只会影响添加量,但不会直接影响溶解能力,因此最不可能的原因是选项C。
26.(2025三上·西峰期末) 小科做了一份12月的天气日历,下表是12月25日的天气情况。
时间 气温 降水量 风向 风速 天气状况
12月25日 -3℃-9℃ 0毫米 () ( ))级 晴
(1)根据以下信息在表格中填写相应内容、
①风向:天上的云向东南方向飘去。
②风速:学校里的国旗经常全部展开(选填“1”、“2”或“3”)。
(2)当天的最高气温是 ,一般会出现在下午 时,当天的最低气温读作 。
(3)下面三种图表示当天的云量,最合适的是( )。
A. B. C.
(4)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云的类型是( )
A.大团、堆积的云 B.均匀成层的云 C.纤维、羽毛状的云
【答案】(1)风向:东北风
风速:3级
(2)9℃;14;零下三摄氏度
(3)A
(4)C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风向:天上的云向东南方向飘去,因此风向是东北风;学校里的国旗经常全部展开,说明风速为3级。
(2)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较高,其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当天的最高气温是9℃,当天的最低气温读作零下三摄氏度。
(3)根据云量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多云和阴三类。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题干中的天气为晴,因此最合适的是A。
(4)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通常出现在晴天。因此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云的类型是纤维、羽毛状的云。
27.(2025三上·西峰期末)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在标准状况下(0℃、1标准大气压),1立方米的空气质量是1.29千克。据科学家估算.整个地球的大气质量约为6000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
(2)空气是一种( )。
A.单一气体 B.混合气体 C.氧气
(3)在标准状况下,1立方米的空气质量是( )。
A.1.29克 B.1.29吨 C.1.29千克
(4)做饭时,燃气的燃烧主要借助空气( )的特点;吹哨子会响,利用了空气( )的特点。
A.很轻 B.会流动 C.帮助燃烧
【答案】(1)大气层
(2)B
(3)C
(4)C;B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聚集在地球表面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3)在标准状况下(0℃、1标准大气压),1立方米的空气质量是1.29千克。
(4)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比如做饭时,燃气的燃烧主要借助空气帮助燃烧的特点;吹哨子会响,利用了空气会流动的特点。
1 / 1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1.(2025三上·西峰期末) 周六、大雪、地上白霭霭的一片、雪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小明和小伙伴到院子里一起滚雪球,当雪球越来越大时, (选填“有”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小明抓一把雪在手中,过一会儿,雪变成了水,这是因为雪被他的手 变成了水.
2.(2025三上·西峰期末) 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鼓鼓的,这说明空气能占据 。如果在它的表面淋上温水,它的体积会 (选填“增大”或“缩小”).停止淋水后过了一段时间,它的体积会 (选填“增大”或“缩小”),这说明空气有 的性质。
3.(2025三上·西峰期末) 用简易雨量器测降雨量时,要将雨量器 放置,待液面 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 。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 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4.(2025三上·西峰期末)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 ,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中的自然现象。“镇原四季分明,千早少雨”描述的是 (选填“天气”或“气候”)。
5.(2025三上·西峰期末)水和冰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
6.(2025三上·西峰期末) 点燃酒精灯时,可以用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点燃。 ( )
7.(2025三上·西峰期末)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是有质量的。( )
8.(2025三上·西峰期末) 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 )
9.(2025三上·西峰期末) 在同一天里,如果南京是晴天,那么北京的天气也一定是晴天。 ( )
10.(2025三上·西峰期末) 雨点大,砸在地上声音响,表示降雨量大。 ( )
11.(2025三上·西峰期末)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物体判断是否有风存在。( )
12.(2025三上·西峰期末)云实际上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
13.(2025三上·西峰期末) 根据记录的气温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能更直观反映气温变化特点。 ( )
14.(2025三上·西峰期末) 下列与“用湿毛巾擦黑板,一会儿变干”的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早晨草叶上的露珠 B.湿衣服变干了 C.冬天湖面结冰
15.(2025三上·西峰期末) 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将木屑和铁屑分离开
A.过滤 B.磁铁吸 C.蒸发
16.(2025三上·西峰期末)下图有关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17.(2025三上·西峰期末) 下列方法中,能够让我们感知空气存在的是( )
A.闻一闻 B.尝一尝 C.扇一扇
18.(2025三上·西峰期末) 下列不是空气和水的共同点的是( )
A.都不能被压缩 B.都有一定的质量 C.都能流动
19.(2025三上·西峰期末) 下列物品中,( )比较适合用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A.苹果 B.鸡蛋 C.回形针
20.(2025三上·西峰期末) 小明做实验时,先让天平左边的皮球和右边的绿豆处于平衡状态,往左边的皮球中再充入20筒空气后,下面哪个现象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 )
A. B. C.
21.(2025三上·西峰期末) 12月20日这天,小明仰望天空观察云,发现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下列符号中,符合此时天气情况的是( )
A. B. C.
22.(2025三上·西峰期末) 在观测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活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测
B.尽量每天在不同地点进行观测
C.遇到恶劣天气,应该停止观测
23.(2025三上·西峰期末) 天气预报显示.下午到晚上我市可能会下雨。天气预报的制作需要以下五个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数据收集:②气象员做出预报;③天气会商;④数值天气预报;⑤发布天气预报。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④③②⑤
24.(2025三上·西峰期末)风向标 过滤
天平 测量风的方向
气温计 均匀受热
石棉网 测盘体温
酒精灯 测盘物体的质量
体温计 测量气温
滤纸 加热
25.(2025三上·西峰期末)小明在科学课上进行“探究食盐和白砂糖的溶解能力”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表格回答以下问题。(“ ”表示可溶解、“×”表示不溶解)
第1勺 第2勺 第3勺 第4勺 第5勺
食盐 ×
白砂塘
(1)本次实验中,准备溶解食盐和白砂糖的水必须是( )。
A.一样多 B.溶解食盐的水多 C.溶解白砂糖的水多
(2)本次实验中,每勺食盐和每勺白砂糖的量必须是( )。
A.一样多
B.食盐的量要多一点
C.白砂糖的量要多一点
(3)根据实验表格,食盐在第5勺时无法溶解,此时的现象是( )。
A.水中清澈,无盐粒 B.水变成了固体 C.水中有盐粒
(4)小明每次添加食盐或白砂糖后,可以通过( )来加快溶解。
A.加水 B.搅拌 C.加盐或白砂糖
(5)在生活中,白砂糖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出色,而本次实验中,白砂糖展现出来的溶解能力却比食盐弱,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溶解食盐的水比溶解白砂糖的水温度高
B.小明准备的白砂糖颗粒比盐粒大很多,并且没有溶解充分
C.小明添加白砂糖的勺子比添加食盐的勺子小很多
26.(2025三上·西峰期末) 小科做了一份12月的天气日历,下表是12月25日的天气情况。
时间 气温 降水量 风向 风速 天气状况
12月25日 -3℃-9℃ 0毫米 () ( ))级 晴
(1)根据以下信息在表格中填写相应内容、
①风向:天上的云向东南方向飘去。
②风速:学校里的国旗经常全部展开(选填“1”、“2”或“3”)。
(2)当天的最高气温是 ,一般会出现在下午 时,当天的最低气温读作 。
(3)下面三种图表示当天的云量,最合适的是( )。
A. B. C.
(4)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云的类型是( )
A.大团、堆积的云 B.均匀成层的云 C.纤维、羽毛状的云
27.(2025三上·西峰期末)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在标准状况下(0℃、1标准大气压),1立方米的空气质量是1.29千克。据科学家估算.整个地球的大气质量约为6000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
(2)空气是一种( )。
A.单一气体 B.混合气体 C.氧气
(3)在标准状况下,1立方米的空气质量是( )。
A.1.29克 B.1.29吨 C.1.29千克
(4)做饭时,燃气的燃烧主要借助空气( )的特点;吹哨子会响,利用了空气( )的特点。
A.很轻 B.会流动 C.帮助燃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固态;没有;融化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雪是固态的水。小明和小伙伴到院子里一起滚雪球,当雪球越来越大时,只是体积大小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小明抓一把雪在手中,过一会儿,雪变成了水,这是因为雪被他的手加热融化变成了水。
2.【答案】空间;缩小;增大;热胀冷缩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气球充满空气后会膨胀,是因为空气能够被压缩,因此可以占据空间。当气球表面被温水加热时,气球内空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空间膨胀,所以气球体积增大。当停止淋水后,气球温度逐渐恢复,内部空气又冷却下来,分子运动减缓,气球体积随之减小。这一过程表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3.【答案】水平;文档;平行;24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装置。用简易雨量器测降雨量时要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记录数据时要以“毫米”为单位。降雨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因此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4.【答案】变化;大气圈;气候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做气候,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镇原四季分明,千早少雨”描述的是气候。
5.【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水和冰是相同的物质,只是形态不同。
6.【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自下而上点燃,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7.【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是有质量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8.【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复杂多样的,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因此 在同一天里,如果南京是晴天,北京的天气可能是晴天,也可能是其他天气。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雨点大并不一定表示雨量大。雨量大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量大,而雨点大只是指单个雨滴的大小,二者并不直接相关。雨量大还需要考虑降雨的持续时间和降雨的密度。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速和风向是描述风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来感知风。观测风的时候,应该在较空旷的地方进行,利用自制的风旗测定风向与风速,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 云就是由数以亿计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它们折射和反射光线,于是我们就看见了云。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即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根据记录的气温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能更直观反映气温变化特点。
14.【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用湿毛巾擦黑板,一会儿变干”的现象,是一种蒸发现象,即液体通过蒸发变成气体。A选项“早晨草叶上的露珠”属于凝结现象,水从空气中凝结成液体小水珠;B选项“湿衣服变干了”与题目现象相同,都是由于水分蒸发导致物体变干;C选项“冬天湖面结冰”属于凝固现象,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冰。所以,与题目原理相同的是选项B。
15.【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木屑和铁屑,可以利用木屑不被磁铁吸引而铁屑能被磁铁吸引的性质,用磁铁来分离。
16.【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水温,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端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度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温度计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可见A正确。
17.【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不能通过闻或尝来感知其存在。然而,通过用手或物体快速挥动(扇一扇)时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因此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
18.【答案】A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流体,是可以被压缩的,而水是液体,几乎不可压缩。因此,水和空气都不能被压缩这一点是不正确的,A选项是错误的,而B和C选项是空气和水的真实共同点。
19.【答案】C
【知识点】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在测量空气的质量时,需要选择量比较小且质量较轻的物品作为参考单位,以求出精确的数值。苹果和鸡蛋的质量相对较大且不均匀,而回形针质量较小且均匀,更适合用于微小质量的比较和测量。
20.【答案】A
【知识点】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如果天平的左边(皮球和充入的空气)下降,这表明左边的总质量增加了。由于绿豆的质量没有改变,这种下降只能是由于皮球中充入的空气增加了质量所导致的。因此A现象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21.【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小明观察到天空中有较多云,同时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这种天气情况被称为“多云”。在天气情况的符号中,多云通常用太阳和云朵同时出现来表示,即C。
22.【答案】A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天气日历是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的表格,以便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在观测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活动时,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测。
23.【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有五个步骤,分别是: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24.【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 风向标用于测量风向,这是其主要功能。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气温计是用来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石棉网通常用于化学实验中使加热更加均匀。酒精灯是用来给物体加热的一种装置。体温计是用于测量人体体温的工具。滤纸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固体与液体成分,即用于过滤。
25.【答案】(1)A
(2)A
(3)C
(4)B
(5)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食盐和白砂糖的溶解能力,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溶解物,其他条件比如溶解食盐和白砂糖的水都要保持不变。
(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食盐和白砂糖的溶解能力,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溶解物,其他条件比如每勺食盐和每勺白砂糖的量都要保持不变。
(3)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第5勺时无法溶解,说明溶解量到了,那么水中就会有盐粒。
(4)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因此小明每次添加食盐或白砂糖后,可以通过搅拌来加快溶解。
(5)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水温、颗粒大小和搅拌是否充分都会直接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而勺子的大小只会影响添加量,但不会直接影响溶解能力,因此最不可能的原因是选项C。
26.【答案】(1)风向:东北风
风速:3级
(2)9℃;14;零下三摄氏度
(3)A
(4)C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风向:天上的云向东南方向飘去,因此风向是东北风;学校里的国旗经常全部展开,说明风速为3级。
(2)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较高,其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当天的最高气温是9℃,当天的最低气温读作零下三摄氏度。
(3)根据云量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多云和阴三类。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题干中的天气为晴,因此最合适的是A。
(4)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通常出现在晴天。因此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云的类型是纤维、羽毛状的云。
27.【答案】(1)大气层
(2)B
(3)C
(4)C;B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聚集在地球表面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3)在标准状况下(0℃、1标准大气压),1立方米的空气质量是1.29千克。
(4)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比如做饭时,燃气的燃烧主要借助空气帮助燃烧的特点;吹哨子会响,利用了空气会流动的特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