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题号 书写展示 (5分) 积累运用 (30分) 短文阅读(35分) 习作展示 (30分) 总分 (100分)
得分
【书写展示5分】
一、卷面书写展示。(2分)
同学们,把字写工整、美观,保持卷面整洁,你就能得2分!书写潦草,涂涂改改会丢分哦!
二、专项书写,根据要求写美观。(3分)抄写句子,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积累运用30分】
根据语境,写词语。(5分)
(1)为了达到大幅度提高成绩这个目标,我严格zhí xínɡ( )自己拟订的计划,chè dǐ( )告别了电脑游戏,bì miǎn( )分散精力。
(2)在战争年代,革命者有的经受cán kù( )的考验,有的甚至xī shēnɡ( )自己的生命,但他们从不背叛自己的信仰。
四、名言警句积累。(10分)
(1)何当金络脑, 。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3) ,任尔东西南北风。
(4) ,要留清白在人间。
(5)良药苦口利于病, 。
(6)树欲静而风不止, 。
(7) ,莫把无时当有时。
(8) ,是非经过不知难。
(9)有意栽花花不发, 。
(10)荷尽已无擎雨盖, 。
五、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竹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
2.《为人民服务》一文的结构是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提出号召。( )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话是毛泽东讲的。( )
4.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
5.《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
六、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占据(jù) 剥削(xuē) 追悼(dào)会 匍(pù)匐
B.皮靴(xuē) 苦刑(xíng) 匪(fēi)徒 兴(xīng)旺
C.暂(zàn)时 残(cán)暴 娱(yú)乐场 宪(xiàn)兵
D.凹(wā)地 侦(zhēn)探 幼稚(zhì) 战壕(h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执行 坚韧不拔 精兵筒政 昂首挺胸
B.衰思 怒气冲冲 不慌不忙 夜以继日
C.法庭 死得期所 艰苦卓绝 各抒己见
D.寄托 五湖四海 一拥而入 不约而同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B.“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
C.“哼!你不认识 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D.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华中学。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结构严谨,表达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B.《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
C.《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
D.《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马诗三十二首》中的一首,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精兵简政是减轻群众负担的一项好措施。
B.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C.扫黑除恶斗争中,有些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真的是死得其所。
D.他怒气冲冲地去找造谣者理论。
【短文阅读35分】
七、短文阅读。(35分)
短文阅读(一)(19分)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把短文补充完整。(4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出自 的 《 》,其中”固“的意思是 。(3分)
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句子。(2分)
将文中画“ ”的句子按要求改写。(4分)
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
改成反问句:
选择恰当的词语搭配,在下面划横线。(3分)
(改正 纠正)缺点 (立场 观点)坚定 (发表 提出)意见
(神态 态度)坚决 (发扬 发挥)优点 (意志 精神)坚强
请列举三个“死得比泰山还要重的”英雄人物。(3分)
短文阅读(二)(16分)
长征中的炊事班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dān dàn) 米、做饭已经够累的了,怎能再加担(dān dàn)子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战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我们的炊事班。
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tiāo tiǎo)着钢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dǎo dào) 了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走。
草地的天气变化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而,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兩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刚才桃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仅仅半天功夫,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两个同志,怎能不伤心呢?
第五天晚上宿营时,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起来烧开水。我知道他昨天还在发高烧,我担心他的身体,于是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儿不对头,刚要问他,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休却在我的胸前浙断变冷。有的人死在 ,有的人死在 ,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 。
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宿营时照常供应洗脚水。
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难地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土,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打“√”。(2分)
结合时代背景,在第四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写恰达的内容,使文章语意完整。(3分)
用“ ”画出描写草地天气恶劣的句子。这句话属于 (A自然 B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A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B衬托人物的品质,深化主题)。(3分)
为什么看到“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来眼泪?(3分)
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长征途中,我们连炊事班战士竭尽全力为战士们服务,因劳累过度,全部牺牲。
行军途中,战士们的脚都泡坏了,炊事班战士不顾劳累,每天为同志们烧水烫脚。
你还知道长征途中的哪些故事?请至少列举三个故事的题目。(3分)
【习作展示30分】
八、习作展示。(30分)
童年的我们想象奇特,天马行空,还怀揣着许多梦想。请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习作。注意书写规范、整洁,感情要真实,字数在500---600左右。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卷面书写展示。
二、专项书写,根据要求写美观。
三、(1)执行 彻底 避免 (2)残酷 牺牲
四、1、快走踏清秋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千磨万击还坚劲 4、粉骨碎身浑不怕 5、忠言逆耳利于行 6、子欲养而亲不待
7、常将有日思无日 8、书到用时方恨少
9、无心插柳柳成荫 10、菊残犹有傲霜枝
五、判断题。
√ √ × × √
六、选择题。
1、C 2、D 3、C 4、D 5、C
七、短文阅读(一)
1、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2、司马迁 报任安书 本来
3、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4、因果关系:因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5、反问句: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吗?
6、改正 立场 提出 态度 发扬 意志
7、例如:用胸口堵住敌人火枪口的黄继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
为革命事业宁死不屈的李大钊
短文阅读(二)
1、dān dàn tiāo dǎo
2、战场上 酷刑下 锅灶前
3、草地的天气变化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A B
4、因为这说明炊事班的战士已经全部牺牲了,连长和战士们心里都特别难过。
5、A
6、示例:《七根火柴》 《飞夺泸定桥》 《一袋干粮》
八、习作展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