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1.《古诗三首》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1.《古诗三首》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8 00: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从而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学习古诗的基本的方法,有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等。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思维能力)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布置预习内容)1.认读词语杜甫 蒌蒿 鸳鸯 苏轼 芦芽 燕子 曾几 梅子 黄鹂 2.一起读古诗评价标准:能字正腔圆地朗读古诗 ☆☆☆能读出古诗的声断气连 ☆☆☆能读出古诗的韵味绵长 ☆☆☆
任务二:
文章内容梳理:活动一:读准字音,读好《绝句》的节奏停顿1.练读《绝句》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指名朗读,相机识字“鸳鸯”: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猜想“鸳鸯”是一种鸟。出示图片和文字,认识“鸳鸯”。再指名朗读,评价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好了诗句的节奏停顿。2.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杜甫,唐代伟大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中年之后的杜甫,饱受战乱之苦,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这首《绝句》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时所写的,描写的是草堂浣花溪一带的春日美景。3.你能试着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吗?1)重点词语意思迟日:春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2)古诗意思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4.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呢?你能从诗中找到依据吗?《绝句》写的是春天,从诗中“迟日”“春风”“花草香”“泥融”“沙暖”等词语都可以看出来。5.背诵《绝句》活动二:学习《惠崇春江晚景》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节奏。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解读诗题。 《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朝代)大文学家,自号“__________”,四川眉山县人。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画等都有杰出成就,是古代的一个艺术全才。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__________ ”。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惠崇春江晚景》,题目中的“惠崇”,是北宋名僧,著名的__________,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__________》是惠崇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本诗是苏轼为好友惠崇的这幅《鸭戏图》所作的一首__________诗。3.你能试着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吗?1)重点词语意思迟日:春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2)古诗意思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早春的美丽景色。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景物,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____________的早春图,抒发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礼赞之情。5“正是河豚欲上时”是画面上的景物吗?6.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7.背诵《惠崇春江晚景》。
任务三(课后练习)
1.课后词语练写 2.比一比,在组词。俏( )掠( )拂( )聚( )泳( )悄( )凉( )佛( )骤( )咏( )3.选词填空。【咏 泳】 歌( ) 游( ) ( )衣 ( )叹【裁 栽】( )树 ( )衣 ( )种 ( )剪【装 妆】( )点 化( ) 服( ) ( )扮【杨 扬】( )树 飘( )( )柳 ( )帆 参考答案1.俊俏 掠过 拂面 聚集 游泳悄悄 冰凉 仿佛 骤雨 咏歌2.咏 泳 泳 咏 栽 裁 栽 裁装 妆 装 妆 杨 扬 杨 扬
拓展资源推荐
推荐阅读《春兴》《惠崇春江晚景(其二)》《夏意》
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1.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从而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信)2.学习古诗的基本的方法,有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等。 (语言运用)3.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思维能力)4.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 1.背诵《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 2.熟读《三道瞿中》
任务二
活动一:复习导入,解读诗题 1.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2.《绝句》《惠崇春江晚景》描绘了春日绚烂的美景,宋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板题读题)2.借助注释,理解题目。“道”就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三衢道中”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介作者。诗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爱好旅游,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所作,让我们一起读读古诗吧。 活动二、图文结合,理解古诗1.初读古诗。出示初读要求:(1)自由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三瞿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2)结合插图,想象画面,思考: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三衢山的?天气怎么样?他游玩的路线是怎么样?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心情怎么样?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画出来,并作简单的批注。活动三:借助注释,了解诗意1.第一句:梅子黄时日日晴。对照以下诗句,感知诗人的心情: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白居易《浪淘沙》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2.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通过“泛尽”“却”字,感知诗人高涨的游兴。读前两句: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3.三四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山路依然和来时的路一样绿树荫浓,爽静宜人,再加上那几声黄鹂的啼鸣,幽韵悦耳,诗人的心情更加舒畅愉悦。“添得”二字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这才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此诗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4.想象画面,带着和诗人同样的愉悦之情再读。活动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梅、溪、泛、减”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诗人游览了三衢山,感受了中华大地山之美、水之秀。我们还发现诗中描写的不仅仅是我们祖国的山水,而是通过这山水的描写,表达出诗人乐山乐水的情怀。活动五:背诵古诗
任务三:当堂练习
先填空再选择。“泛”用音序查字法, 应先查大写字母 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 应先查部首_______, 再查_______画。“泛”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漂浮; ②浮现, 透出; ③广泛, 一般地; ④浮浅, 不深入; ⑤水向四处漫流。请为下列加点的“泛”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1. 小溪泛尽却山行。 ( )2. 听到夸奖声, 她的脸上泛出红晕。 ( )3. 他决定加固堤坝以防洪水泛滥。( )参考答案F fan 氵 四1.① 2.② 3.⑤
活动四:课后练习
1.为了记住易混的生字,典典编了一首儿歌,你能帮忙填一填吗?惠 慧 减 喊 崇 综聪明智慧是聪(  ) ,囊中羞涩想优(  ) 。张嘴用力大声(  ) ,加(  ) 乘除要学会。理清思路再(  ) 合,(  ) 高的目标要立对。2.古诗名句活学活用。优美的诗句伴随我成长。春天, 去郊外江边踏青, 我会默念“竹外桃花三两枝, ___________________”; 去公园赏花, 我会吟诵“迟日江山丽, _______________”。夏天, 记录游湖登山一日游的经历, 我会引用“__________________, 小溪泛尽却山行”。 参考答案1.慧 惠 喊 减 综 崇2.春江水暖鸭先知春风花草香梅子黄时日日晴
推荐资源
推荐阅读《小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