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清明》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清明》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7 10:5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古时候没有我们现代这么精准的天气预报,但是农民又想要庄稼获得好收成,所以他们通过漫长的观察和记录,根据天气变化规律,摸索出一个指导人们种庄稼的方法,叫作“二十四节气”。
这一年的清明,杜牧在池州任职,远离家乡,看着大家都一家团聚去给自己过世的亲人扫墓,自己却孤身一人在外,没办法回到家乡,心情十分失落,处境伤怀,写下《清明》。
杜牧(803—853)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唐]杜牧
清 明
清 明
[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初读古诗,感受韵律。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欲望 食欲
造句:家长要培养儿童的求知欲。
音序:Y 部首:谷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魂魄 灵魂
造句:这个意志薄弱的小伙子,被他
的称赞弄得神魂颠倒。
音序:H 部首:云
hún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酒精 白酒
造句:酒精有杀菌的作用。
音序:J 部首:氵
jiǔ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牧民 牧羊
造句:牧民在草原上尽情地
放声歌唱。
音序:M 部首:牜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再读古诗,想象画面。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清明时节 雨纷纷,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
路上行人 欲断魂。
路上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点名时间
雨纷纷
欲断魂
◎交代天气情况,渲染了行人肝肠寸断的愁绪
◎形容伤感至极,写出了上坟祭扫人的心情
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回家祭拜先祖。但诗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很不好受,再加上阴雨绵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心情更是低落到了极点,所以用“断魂”二字表达心境,凸显惆怅失意的心情。那诗人又是如何来排解心情的呢?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借问 酒家何处有,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
牧童遥指 杏花村。
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诗人问路的情景,向谁问路呢?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
《清明》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怀念已故亲人的惆怅、凄凉之情。
诗歌主题
清明
雨纷纷
欲断魂
触景伤怀
问酒家
杏花村
借酒消愁
排解愁闷
振作精神
板书设计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祭祖、扫墓、踏青外,还有荡秋千、植树、打马球、插柳等,清明节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符号。
古代
——祭祖
现代
——祭奠烈士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借口 借书
造句:我们借用别人的东西要
及时归还。
音序:J 部首:亻
jiè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如何 何处
造句:我在寻找,曾经的青山绿水
在何处。
音序:H 部首: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