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5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7 11:0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语文园地
第1课时
第2课时
交流平台
在学习中,遇到难懂的句子和难懂的词语,你是怎么解决的?
我发现,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相近。
第1课时
结合生活经验,我理解了《剃头大师》里“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这句话,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原来是在写小孩子们的样子。
理解难懂的句子,还可以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初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你读得懂吗?后来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对于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联系上下文;
结合生活经验。
除了以上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的方法,你们还有什么方法?结合课文中难懂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小结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可以查找资料,可以请教别人,可以想象画面……
识字加油站
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哪些景物。
旭日 岛屿 海滨 沙滩
瞭望 巡航 缆绳 铁锚


前鼻音
旭 屿 瞭
巡 缆 锚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边音
形声字
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或者更多词语来说句子,一边说一边想象画面。
第2课时
词句段运用
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
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熟”这个多义词呢?
先联系上下文理解(猜一猜),再查字(词)典确认(选一选)。
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熟: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②(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③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④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⑤程度深。
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
味道:①趣味,情趣;②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③气味。
理解句子中“大方”的含义。
①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②(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③(样式、颜色等)不俗气。
他很大方,不会计较这几个钱。( )
她见了陌生人一点也不拘束,很大方。( )
这种布的颜色和花样看着很大方。
( )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
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各是围绕哪一个意思来写的?
第一句围绕“胆小”,通过“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写出了表弟小沙“天生胆小”的特点。
第二句围绕“高兴”,通过“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来具体表现“他们”是如何“高兴极了”的。
小结: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可以把意思表达得更完整、更具体。
小丽多才多艺……
雨下得真大……
第一句应围绕“多才多艺”来写,写出小丽有哪些方面的才艺。
第二句应围绕“雨大”来写,写出从哪些方面看出雨大。
小丽多才多艺,她能像百灵鸟一样演唱动听的歌,能像孔雀一样跳优美的舞蹈,还能妙笔生花。
雨下得真大,像瓢泼一样,地上瞬间变成了河,池塘也涨满了,还淹没了村里的独木桥。
日积月累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苏轼
yān
lìn
《周易》《论语》《左传》是我国三部古典著作,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要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要马上改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过错而不改,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你知道哪句话的意思?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改正过错不要吝惜,听从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