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五 年 级 语 文
题号 书写展示 (5分) 积累运用 (33分) 短文阅读二(14分) 短文阅读二(18分) 习作展示 (30分) 总分 (100分)
得分
【书写展示5分】
一、卷面书写展示。(2分)
同学们,把字写工整、美观,保持卷面整洁,你就能得2分!书写潦草,涂涂改改会丢分哦!
二、专项书写展示。(3分)把下列古诗抄写到横格上,注意笔画、结构等细节,同时要居中写。
千字文(局部)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积累运用33分】
三、猜字谜。(5分)
1.字谜:山上还有山。猜一字,谜底是:( )
2.字谜:十张口,一颗心。猜一字,谜底是:( )
3.字谜: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猜一字,谜底是:( )
4.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猜一字,谜底是:( )
5.字谜:四个人搬个木头。猜一字,谜底是:( )
四、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9分)
外甥打灯笼—— 八仙过海——
孔夫子搬家—— 四月的冰河——
咸菜烧豆腐—— 隔着门缝吹喇叭——
1.“六一”儿童节会演那天,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真可谓是“____________ ___ ”。
2.小红对乐乐说:“今天咱们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都不能随意破坏游戏规则。”
3.他的医术高明,真可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小篆的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字形线条纤细。( )
2.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
3.金文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
4.在调查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不包括想象编造。( )
5.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都是搜集资料的方法。( )
六、选择题。(14分)
1. 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B.小篆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隶书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D.普通话和楷书是通用语言文字。
2.下列汉字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休 刘 明 鸟 B.漠 凰 搬 淋
C.花 供 简 店 D.林 丛 清 国
3. 妈妈想开一家书店,请你帮她挑选一副合适的对联供开业时使用。( )
A.藏古学术 聚天地精华
B.春到风光美 家乡喜事多
C.剪彩为歌曲 裁云做舞衣
D.明月迎茶香 井泉好做饮
4. 读下面的小故事思考,这位才子写的字谜谜底是( )
有家小酒店,虽酒味醇厚,无奈店面不惹眼,生意一直十分清淡。有位叫吕朝辉的才子,路过酒店,要了二两酒,喝后连声夸赞。见店老板愁眉苦脸,于是问了原委。吕朝辉听罢笑曰:“我有办法使你的生意兴隆起来!”说罢,他写了一首诗贴于店家门口——一轮明月挂天边,淑女才子并蒂莲。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文人墨客路过一看,纷纷进店喝酒,这家店从此生意兴隆了起来。
A.有好酒卖 B.生意兴隆 C.财源滚滚 D.诚信经营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表示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B.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经过了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等字体的发展演变过程。
C.甲骨文一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我国文化领域中研究甲骨文的学科叫“甲骨学”。
D.汉字是音、形、义三结合的表意字,从结构规律上分析,汉字主要有六种形式: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
6.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字体演变经历了很多阶段,每一种字体都有它的特点。下列不是楷书书写特点的一项是( )
A.字形方正 B.笔画规整
C.笔画平直 D.线条圆转
7.下列歇后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真是“狗熊爬墙头——笨手笨脚”的,费了好大功夫,才把掉了的纽扣缝好。
B.卖这么贵,果然没有人买,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C.“六一”节目会演的舞台上,同学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D.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800米跑对他来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七、短文阅读(一)。(12分)
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 )。”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 ),取下画来便走。
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2.为什么年轻人取下画来就走,唐伯虎却说他猜中了?(3分)
3.你还知道哪些字谜?和答案一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4.关于汉字的有趣故事还有很多,如:吕蒙正早年生活贫寒,有一年的除夕,见家徒四壁,遂题: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6分)
这副对联很巧妙:上联缺“一’(谐音:______);下联少“______”(谐音:______);横批有“南北”,没有“________。”。所以,整福对联的意思就是
八、短文阅读(二)。(16分)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jiē jié)。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chóng zhòng)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人们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可以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不但如此,在文字创造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样,他们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一个民族送给相邻的民族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样东西: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zàng cáng ),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
1.文中加点字应该怎么读?用“\”划去错误的读音。(3分)
2.读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这本‘书’”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3分)
3.读第四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想想这几样东西表达什么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已经用“//”分成了三段,请写出各段的意思。(6分)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了文字之后的信跟没有文字的信相比,进步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展示30分】
九、习作展示。(30分)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而传承下来。从学会写字开始,我们便与汉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你都经历过哪些和汉字有关的趣事?选择一两件事写一写。要求:语言通顺,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卷面书写展示。
二、专项书写,根据要求写美观。
三、猜字谜
1.出 2.忠 3.尖 4.默 5.杰
四、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6分)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3.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五、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 √ × √ √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
D、B、A、A、B、D、B
七、短文阅读(一)
1.分文不收、一声不吭
2.因为谜底是默,默就是沉默不说话的意思
3.略、
4.衣 十 食 东西 家里很穷,缺衣少食,没有什么东西。
八、短文阅读(二)
1.jiē chónɡ zàng
2.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
3.你们能像鸟儿……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4.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用结绳记事或贝壳记事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文字创造之前的通信方法及相关的故事。
以古今的理解差异说明有没有文字差别很大。
5.示例:文字使表达变得更简洁、更准确、更易于理解。
九.习作展示: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