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8 12:5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五 年 级 语 文
题号 书写展示 (5分) 积累运用 (30分) 短文阅读二(18分) 短文阅读二(17分) 习作展示 (30分) 总分 (100分)
得分
【书写展示5分】
一、卷面书写展示。(2分)
  同学们,把字写工整、美观,保持卷面整洁,你就能得2分!书写潦草,涂涂改改会丢分哦!
二、专项书写展示。(3分)把下列古诗抄写到横格上,注意笔画、结构等细节,同时要居中写。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积累运用30分】
三、看拼音写词语。(5分)
1.为了理想,他们带着对家乡的无限 juàn liàn( ) bēn fù( )贫困山区。那里条件虽艰苦,却是 duàn liàn( )人、培养人的沃土。
2.哥哥光荣参加,我们一家人都yóu zhōng( )地为他感到高兴,一向严肃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 cí xiánɡ ( )的笑容。
四、古诗积累,根据情境填空。(10分)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诗中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中有爱国情怀。《从军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戍边站将士的胸怀与壮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含移民百姓企盼收复失地的愿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的那份喜极而泣之情。
3.从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读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
五、判断题。(5分)
1.“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说明沃克医生被刘伯承的勇气深深地震撼了。( )
2.“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
3.“遗民泪尽胡尘里”中的遗民是指被遗忘的人。( )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后两句写景,表达作者对祖国河山赞美之情。( )
5.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
六、选择题。(10分)
1.下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黯然(àn) 涕泪(tì) 参谋(mó) 威吓(xià)
B.眷恋(juàn) 矜持(yín) 踌躇(chóu chú) 由衷(zōng)
C.崭新 (zhǎn) 土匪(f i) 沃土(wó) 俘(fú)虏
D.深山坞(wù) 彼(bǐ)此 裤裆(dǎng) 筹(chóu)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投掷 锻练 眷恋 施行 B.慈详 慰问 磨天轮 堪称
C.黯然 顷注 伤势 遗憾 D.尊重 年龄 审视 诊所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南望王师又一年 王师北定中原日 B.故人西辞黄鹤楼 故人具鸡黍
C.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须早为 D.一片孤城万仞山 五千仞岳上摩天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站在那里,面对众人的批评,一声不吭。
B.李大夫是位德高望重的医学泰斗,治疗病人总是一针见血。
C.比赛就要开始了,各位选手手忙脚乱,跃跃欲试。
D.白骨精三次骗过唐僧,真让人肃然起敬啊!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军神》一文中,沃克医生的心理经历了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变化过程。
B.《青山处处埋忠骨》以“岸英的遗骨是否运回国内安葬”为主线,描写了毛主席失去儿子后悲痛的心情。
C.《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的“第一悲诗”,可从“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看出来。
D.《清贫》一文通过描写国方兵士对待金钱的贪婪,衬托出革命者廉洁奉公的品质。
八、短文阅读(一)。(18分)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
一声不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汗如雨下”这样带有夸张手法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是对刘伯承的______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朗读画”_____”的句子要用_________的语气来读,“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结合选文,说一说沃克医生为什么会称刘伯承为“军神”。(2分)
                                         
                                         
请从以下三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的其中两种,写几句话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3分)
焦急的等车 失望 惊喜
                                         
                                         
九、短文阅读(二)。(17分)
约法三章
“和群众同吃住同劳动”这是毛主席对自己儿子的“约法三章”。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常常都是因为子女而引发的如果他们也用毛主席的这个约法三章党内又何来因子女而产生的腐败呢
田志芳,四川广安人。1933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营长、团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车管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代办处顾问。如今回想起,1983年12月他跟我说的延安时期毛主席对儿子毛岸英严格要求的故事,使我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再一次油然而生。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大食堂吃晚饭时,田志芳发现新来了一位同志,①高个、宽肩、体格健壮,着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蓝布军装,显得很精干。他发现这个人有些面熟,在哪儿见过呢?可寻思半天,怎么也没想起来。
吃完晚饭,田志芳来到杨家岭沟口的花园,在一个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文件准备看上两页。这时,只见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青年慢慢走来,细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交谈,从他身旁走过。他连忙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啊?”
“那是毛岸英,刚从苏联回来。”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哦!田志芳猛地拍了一下脑门,恍然大悟:怪不得面熟呢,原来是毛主席的儿子。
可他又有了疑问:“怎么毛主席的儿子还和咱们一起吃大灶?他刚从苏联回来,能吃惯咱这小米饭、山药蛋?”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说:“毛主席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给毛岸英‘约法三章’,要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啊,原来是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看不到毛岸英同志来大食堂吃饭了。后来,在国民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的前夕,毛岸英又回来了。②他的脸变黑了,身体也瘦了。一打听,原来是毛主席把自己的儿子派到最艰苦的山区,上“劳动大学”去了。在那儿,他与农民同吃同睡同劳动。
身为领袖的毛泽东同志,对自己的子女严厉要求,使边区军民很受教育。由于党的领导同志都这样以身作则,所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风。
1.联系上下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1)恍然大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蔚然成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把它抄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4.“约法三章”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用“ ”画出相关词句。(3分)
5.文中画横线的语句①②都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对比语句①,从语句②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下列对“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风”的原因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岸英不和大家一起吃大灶。 B.毛岸英到最艰苦的地区参加劳动。
C.毛泽东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格。 D.党的领导同志都以身作则。
【习作展示30分】
十、习作展示。(30分)
感动、生气、伤心、兴奋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出现的情绪。在你的生活当中,有没有一个人处于某种情绪时的样子让你记忆深刻?他当时的样子是怎样的?请选择一位写一写。要求题目自拟,写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把他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描写,450字左右。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卷面书写展示。
二、专项书写,根据要求写美观。
三、看拼音写词语。(5分)
1.眷恋 奔赴 锻炼 2.由衷 慈祥
四、古诗积累,根据情境填空。(10分)
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有一年。
剑外忽传收冀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判断题。(5分)
√ √ × × √
六、选择题。(10分)
C D C A C
七、短文阅读(一)
1.一点声音也不发出来;发自内心
2.震耳欲聋 人山人海
3.动作 刘伯承正在承受极大的痛苦,意志力非常强
4.惊叹 刘伯承 钢板 刘伯承具有钢铁般的毅力
5.刘伯承受了重伤,却十分镇定,拒绝使用麻醉剂,手术中强忍疼痛一声不吭,冷静的数刀数;手术后却能谈笑自如,他有着坚韧不拔的钢铁般意志,所以沃克先生称他为“军神”。
6.言之有理即可
八、短文阅读(二)
1.(1)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2)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2.“和群众同吃住同劳动”这是毛主席对自己儿子的“约法三章”。
3. , , “ ”, ?
4.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5.外貌 毛岸英经历了艰苦的劳动
6.A
九.习作展示: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