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综合训练(通用版)专题14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之帽子模型、等边截等长与等边内接等边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学生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综合训练(通用版)专题14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之帽子模型、等边截等长与等边内接等边模型解读与提分精练(学生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07 06:59:50

文档简介

专题14 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之帽子模型、等边截等长与等边内接等边模型
等腰(等边)三角形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三角形,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中考数学的常客,并且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能较好地考查同学们的相关能力。本专题将把等腰三角形的三类重要模型作系统的归纳与介绍,方便大家对它有个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2
模型1.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帽子模型(长短手模型) 2
模型2.等边截等长模型(定角模型) 3
模型3.等边内接等边 4
8
模型1.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帽子模型(长短手模型)
帽子模型,其实是等腰三角形独特性质的应用,因为模型很像帽子,学习知识点的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
条件:如图,已知AB=AC,BD=CE,DG⊥BC于G,结论:①DF=FE;②。
证明:如图,过点D作交于H,则,,
∵,∴,∴,∴,∵,∴,
在和中,,∴,∴;
∵,∴,∵,,∴,
∴,∴.
例1.(23-24八年级上·广东中山·期末)如图,中, , , 点P从点B出发沿线段移动到点A停止,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的延长线移动,并与点 P同时停止. 已知点 P,Q移动的速度相同,连接与线段 相交于点D(不考虑点 P与点A,B重合时的情况).
(1)求证: ;(2)求证: ;(3)如图,过点P作于点E,在点P,Q移动的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变化 如果不变,请求出这个长度;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例2.(24-25九年级上·山西临汾·阶段练习)综合与探究
问题情境:在中,,在射线上截取线段,在射线上截取线段,连结,所在直线交直线于点M.
猜想判断:(1)当点D在边的延长线上,点E在边上时,过点E作交于点F,如图①.若,则线段、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深入探究:(2)当点D在边的延长线上,点E在边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若,判断线段、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
拓展应用:(3)当点D在边上(点D不与、重合),点E在边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③.若,,,求的长.
例3.(2024·贵州铜仁·模拟预测)如图,过边长为6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连PQ交AC边于D,当PA=CQ时,DE的长为(  )
A.1 B.2 C.3 D.4
例4.(2024·河南·校考一模)问题背景:已知在中,边AB上的动点D由A向B运动(与A,B不重合),同时点E由点C沿BC的延长线方向运动(E不与C重合),连接DE交AC于点F,点H是线段AF上一点,求的值.
(1)初步尝试:如图①,若是等边三角形,,且点D E的运动速度相等,小王同学发现可以过点D作交AC于点G,先证,再证,从而求得的值为________;
(2)类比探究:如图②,若中,,且点D,E的运动速度之比是,求的值;
(3)延伸拓展:如图③,若在中,,记,且点D E的运动速度相等,试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的值(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解答过程).
模型2.等边截等长模型(定角模型)
条件:如图,在等边中,点,分别在边,上,且,与相交于点,于点.结论:①;②AD=BE;③;④BQ=2PQ。
证明:在等边三角形中,,,
在和中,,,∴AD=BE,∠CAD=∠ABE;

,,∴BQ=2PQ.
例1.(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如图,点D、E分别是等边三角形边、上的点,且,与交于点F.求证:.
例2.(2024八年级·重庆·培优)如图,为等边三角形,且与相交于点,则( ).
A.等于 B.等于 C.等于 D.大小不确定
例3.(23-24八年级·广东中山·期中)如图,在等边中,点分别在边上,且,与相交于点,于点.(1)求证:;(2)若,求的长.

例4.(2023·浙江杭州·模拟预测)如图,在等边三角形的,边上各取一点,(均不与端点重合),且,,相交于点,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
C.若,,则 D.若,,则
模型3.等边内接等边
图1 图2
1)等边内接等边(截取型)
条件:如图1,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BC,CA上运动,且满足AD=BE=CF;
结论:三角形DEF也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同理,∴,∴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内接等边(垂线型)
条件:如图,点、、分别在等边的各边上,且于点,于点,于点,结论:三角形DEF也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是等边三角形,
例1.(2024七年级下·成都·专题练习)如图,过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依次作、、的垂线、,三条垂线围成,若,则的周长为(  )
A.12 B.18 C.20 D.24
例2.(24-25九年级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点,,分别为边上的黄金分割点(,,),连接,,,我们称为的“内含黄金三角形”,若在中任意取点,则该点落在“内含黄金三角形”中的概率是 .
例3.(23-24八年级下·广东云浮·期中)如图,点P,M,N分别在等边三角形的各边上,且于点P,于点M,于点N.(1)求证:是等边三角形;(2)若,求的长.

例4.(2023·广西·中考真题)如图,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在边,,上运动,满足.(1)求证:;(2)设的长为x,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3)结合(2)所得的函数,描述的面积随的增大如何变化.

1.(23-24九年级上·山西晋中·阶段练习)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上,且,,与相交于点F,则下列结论:①,②,③.其中正确的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2.(2024广东九年级二模)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P,Q分别是AC,BC边上的动点(都不与线段端点重合),且AP=CQ,AQ、BP相交于点O.下列四个结论:①若PC=2AP,则BO=6OP;②若BC=8,BP=7,则PC=5;③AP2=OP AQ;④若AB=3,则OC的最小值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2024·广西·一模)如图,在等边中,,点,分别在边,上,且,连接,交于点,在点D从点B运动到点C的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4.(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阶段练习)如图,在中,,点在边上,点在边上,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且,过点作于点交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以下四个结论中:
;;当时,;.正确的有( )个.
A. B. C. D.
5.(2023·福建莆田·一模)如图,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将先向右平移得到,再绕顶点逆时针旋转使得点,分别在边和上.现给出以下两个结论:①仅已知的周长,就可求五边形的周长;②仅已知的面积,就可求五边形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正确,②错误 B.①错误,②正确 C.①②均正确 D.①②均错误
6.(23-24九年级上·北京昌平·期末)如图,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边上的点,且,连接,相交于点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③;④若,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3-24九年级上·四川达州·期末)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点分别在边上,且与相交于点.若,则的边长等于( )
A. B. C. D.
8.(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阶段练习)如图所示,过等边的顶点A,B,C依次作的垂线三条垂线围成,已知,则的周长是 .
9.(23-24天津九年级上期中)如图,点分别在正三角形的三边上,且也是正三角形.若的边长为,的边长为,则的内切圆半径为 .
10.(2024·甘肃金昌·模拟预测)如图,在等腰直角中,为的中点,为上一点,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若,则的长为 .
11.(23-24八年级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如图,过边长为a的等边的边上一点P,作于E,Q为延长线上一点,当时,连交边于D,则的长为 .

12.(2023浙江中考一模)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BC边上各取一点P,Q,使AP=CQ,AQ,BP相交于点O.若BO=6,PO=2,则AP的长,AO的长分别为 .

13.(23-24八年级上·上海浦东新·期末)如图,在等边的,上各取一点D,E,使,,相交于点M,过点B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H.若,则的长为 .

14.(2023·辽宁鞍山·一模)如图,在三角形中,,,,与相交于点F,若,则E到的距离为 .
15.(23-24九年级下·河南商丘·阶段练习)【问题提出】
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中,点,分别在,边上,,交于点,且.
(1)线段,的数量关系为______,的度数为______.
【类比探究】老师继续提出问题,若改变的形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呢?
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问画出图形,如图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分别在,边上,,交于点,同学们发现,想要类比(1)中的探究过程得出结论,还需要确定线段,的数量关系.
(2)请先将条件补充完整:线段,的数量关系为______;再根据图2写出线段,的数量关系和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3)如图3,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点沿边上一动点,点是射线上一动点,直线,交于点,在(2)的条件下,当动点沿边从点移动到点(与点重合)时,请直接写出运动过程中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6.(2023·浙江杭州·二模)如图,在等边三角形中,点,分别是边,上的点,且,连结,交于点.(1)求证:;(2)连接,若时,①求的值;
②设的面积为,四边形的面积为,求的值.
17.(23-24九年级下·上海宝山·阶段练习)如图(1),已知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在边、、上,且.(1)试说明是等边三角形的理由.
(2)分别连接与相交于O点(如图(2)),求的大小.
(3)将绕F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图(3),与平行吗?说明理由.
18.(23-24八年级下·辽宁沈阳·开学考试)中,点D是边中点,过点D的直线交边于点M,交边的延长线于点N,且.(1)如图①,当时,求证:;
(2)如图②,当时,请直接写出线段的数量关系.
19.(2024·广西南宁·模拟预测)如图,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在边上运动,满足.(1)求证:;(2)设的长为x,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3)结合(2)所得的函数,描述的面积随的增大如何变化.
20.(23-24山东八年级上期中)问题背景: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
①如图(1),在正△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则BM=CN;②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90°,则BM=CN.
然后运用类似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命题:③如图(3),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则BM=CN.
任务要求:(1)请你从①②③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
①在正n(n≥3)边形ABCDEF…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试问当∠BON等于多少度时,结论BM=CN成立(不要求证明);
②如图(4),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DE、A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BON=108°时,试问结论BM=CN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1.(23-24九年级·四川绵阳·期末)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一个习题做如下探究:
【习题回顾】:如图,在等边三角形的边上各取一点P,Q使,AQ,BP相交于点O,求的度数.请你解答该习题.
【拓展延伸】:(1)如图1,在等腰的边上各取一点P,Q,使,平分,,,求的长.小明的思路:过点A作交延长线于点G,证明,…
(2)如图2,在的边上各取一点P、Q,使,平分,,,求的数量关系,请你解答小明提出的问题.
22.(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阶段练习)如图: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是边上一动点,由点向点运动(与点、不重合),点同时以点相同的速度,由点向延长线方向运动(点不与点重合),过点作于点,连接交于点.

(1)若设的长为,则______,______;
(2)当时,求的长;(3)点,在运动过程中,线段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23.(2023·河南开封·一模)教材呈现:如下为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5页的部分类容.
做一做:如图,已知两条线段和一个角,以长的线段为已知角的邻边,短的线段为已知角的对边,画一个三角形.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所画的三角形都全等吗 此时,符合条件的角形有多少种?
(1)【操作发现】如图1,通过作图我们可以发现,此时(即“边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全等.(填“一定”或“不一定”)
(2)【探究证明】已知:如图2,在和中,,,.
求证:.证明:在上取一点,使.请补全完整证明过程:
(3)【拓展应用】在中,,点在射线上,点在的延长线上,且,连接,与边所在的直线交于点.过点作交直线于点,若,,则_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24.(2023九年级上·江苏·专题练习)已知,如图1,在等腰中,,点E是射线上的动点,点D是边上的动点,且,射线交射线于点F.
(1)求证:;(2)连接,如果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线段的长;
(3)如图2,当点E在边上时,连接,若,线段的长为 .
25.(2024·陕西渭南·一模)【问题提出】(1)如图1,,A、D在上,B、C在上,,若,则的长为__________;
【问题探究】(2)如图2,已知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为上的点,且,连接.求证:;
【问题解决】(3)如图3是某公园一块四边形空地,其中,米,米,,P、Q分别在上,且,是平行于的一条绿化带,E、F是线段上的两个动点(点E在点F的左侧),米,M在线段上运动(不含端点),且保持,管理人员计划沿铺设两条笔直的水管,为了节省费用,公园负责人要求这两条水管的长度之和(即的值)最小,求这两条水管的长度之和的最小值.(绿化带、水管宽度均忽略不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14 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之帽子模型、等边截等长与等边内接等边模型
等腰(等边)三角形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三角形,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中考数学的常客,并且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能较好地考查同学们的相关能力。本专题将把等腰三角形的三类重要模型作系统的归纳与介绍,方便大家对它有个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2
模型1.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帽子模型(长短手模型) 2
模型2.等边截等长模型(定角模型) 8
模型3.等边内接等边 12
18
模型1.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帽子模型(长短手模型)
帽子模型,其实是等腰三角形独特性质的应用,因为模型很像帽子,学习知识点的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
条件:如图,已知AB=AC,BD=CE,DG⊥BC于G,结论:①DF=FE;②。
证明:如图,过点D作交于H,则,,
∵,∴,∴,∴,∵,∴,
在和中,,∴,∴;
∵,∴,∵,,∴,
∴,∴.
例1.(23-24八年级上·广东中山·期末)如图,中, , , 点P从点B出发沿线段移动到点A停止,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的延长线移动,并与点 P同时停止. 已知点 P,Q移动的速度相同,连接与线段 相交于点D(不考虑点 P与点A,B重合时的情况).
(1)求证: ;(2)求证: ;(3)如图,过点P作于点E,在点P,Q移动的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变化 如果不变,请求出这个长度;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为定值5,理由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线段的和差,准确作出辅助线找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1)利用、的移动速度相同,得到,利用线段间的关系即可推出;(2)过点P作,交于点F,利用等边对等角结合已知可证,即可得出结论;
(3)过点P作,交于点F,由(2)得,可知为等腰三角形,结合,可得出即可得出为定值.
【详解】(1)证明:、的移动速度相同,,
,;
(2)如图,过点P作,交于点F,
,,
,,,,由(1)得,,
在与中,,,;
(3)解:为定值5,理由如下:如图,过点P作,交于点F,
由(2)得:,为等腰三角形,
,,由(2)得,,
,为定值5.
例2.(24-25九年级上·山西临汾·阶段练习)综合与探究
问题情境:在中,,在射线上截取线段,在射线上截取线段,连结,所在直线交直线于点M.
猜想判断:(1)当点D在边的延长线上,点E在边上时,过点E作交于点F,如图①.若,则线段、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深入探究:(2)当点D在边的延长线上,点E在边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若,判断线段、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
拓展应用:(3)当点D在边上(点D不与、重合),点E在边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③.若,,,求的长.
【答案】(1);(2),理由见解析;(3)
【分析】(1)过点E作交于点F,证明即可得解;
(2)过点E作交的延长线于点F,证明即可得解;
(3)过点E作交的延长线于点F,证明,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
【详解】(1)解:,理由如下:过点E作交于点F,
∵,,∵,,,
,∵,∴,
在和中,,∴,∴;
(2)解: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E作交的延长线于点F,
∵,,,
在和中,,∴,;
(3)解:如图,过点E作交的延长线于点F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
例3.(2024·贵州铜仁·模拟预测)如图,过边长为6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连PQ交AC边于D,当PA=CQ时,DE的长为(  )
A.1 B.2 C.3 D.4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过P作BC的平行线,交AC于M;则△APM也是等边三角形,在等边三角形APM中,PE是AM上的高,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知AE=EM;易证得△PMD≌△QCD,则DM=CD;此时发现DE的长正好是AC的一半,由此得解.
【详解】解:过P作PM∥BC,交AC于M,
∵△ABC是等边三角形,且PM∥BC,∴△APM是等边三角形;
又∵PE⊥AM,∴AE=EM=AM;(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
∵PM∥CQ,∴∠PMD=∠QCD,∠MPD=∠Q;
又∵PA=PM=CQ,在△PMD和△QCD中,,
∴△PMD≌△QCD(AAS);∴CD=DM=CM;
∴DE=DM+ME=(AM+MC)=AC=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能够正确的构建出等边三角形△APM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例4.(2024·河南·校考一模)问题背景:已知在中,边AB上的动点D由A向B运动(与A,B不重合),同时点E由点C沿BC的延长线方向运动(E不与C重合),连接DE交AC于点F,点H是线段AF上一点,求的值.
(1)初步尝试:如图①,若是等边三角形,,且点D E的运动速度相等,小王同学发现可以过点D作交AC于点G,先证,再证,从而求得的值为________;
(2)类比探究:如图②,若中,,且点D,E的运动速度之比是,求的值;
(3)延伸拓展:如图③,若在中,,记,且点D E的运动速度相等,试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的值(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解答过程).
【答案】(1)2;(2)2;(3)
【详解】解:(1)2;
【解法提示】如解图①,过点D作交AC于点G,
图①图② 图③
∵△ABC是等边三角形,∴△AGD是等边三角形,
∴,由题意知,∴,
∵,∴,
在与中,,∴,∴,
∵,∴,∴,,∴;
(2)如解图②,过点D作交AC于点G,则,
∵,∴,,
,∴△DGH为等边三角形,∴,.
由题意可知,.∴.∵,∴.
在与中,,∴,∴.
,即,∴,即;
(3).如解图③,过点D作交AC于点G,
易得,,.
在中,∵,,
∴,,,∴,
∵,∴.
∴,∴.由可得.
∵,∴.∴.
∴,即.∴.
模型2.等边截等长模型(定角模型)
条件:如图,在等边中,点,分别在边,上,且,与相交于点,于点.结论:①;②AD=BE;③;④BQ=2PQ。
证明:在等边三角形中,,,
在和中,,,∴AD=BE,∠CAD=∠ABE;

,,∴BQ=2PQ.
例1.(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如图,点D、E分别是等边三角形边、上的点,且,与交于点F.求证:.
【答案】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然后根据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证.
【详解】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又,∴,∴.
例2.(2024八年级·重庆·培优)如图,为等边三角形,且与相交于点,则( ).
A.等于 B.等于 C.等于 D.大小不确定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先证明,得到,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等边,∴,
∵,∴,∴,
∵,∴,故选B.
例3.(23-24八年级·广东中山·期中)如图,在等边中,点分别在边上,且,与相交于点,于点.(1)求证:;(2)若,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2)8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证明即可得证;
(2)求出,再根据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证明:∵为等边三角形,∴,
在和中,∴,∴.
(2)解:∵,∴,∴,
又∵,∴,∴,∴,又∵,∴.
例4.(2023·浙江杭州·模拟预测)如图,在等边三角形的,边上各取一点,(均不与端点重合),且,,相交于点,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
C.若,,则 D.若,,则
【答案】D
【分析】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据此可判定和全等,从而得,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可求出,由此可求出的度数,进而可对结论进行判定;由和全等可得出,据此可判定和相似,进而根据相似的性质可对结论B进行判定;过作于点,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然后分别用勾股定理求出,进而再求出,最后可求出,由此可对结论C进行判定;设,,则,,,,先由结论A正确得出,过点作于点,则,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最后在中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之间的关系,从而可对结论D进行判定.
【详解】解:为等边,,,
在与中,,,,

,因此结论A正确;,即:,
又,,,
,因此结论B正确;过作于点,
为等边,,,,,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因此结论C正确;设,,则,,
,,
,,过点作于点, ,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即:,

将代入上式得:,
整理得:,因此结论D不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难点是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相关的计算.
模型3.等边内接等边
图1 图2
1)等边内接等边(截取型)
条件:如图1,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BC,CA上运动,且满足AD=BE=CF;
结论:三角形DEF也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同理,∴,∴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内接等边(垂线型)
条件:如图,点、、分别在等边的各边上,且于点,于点,于点,结论:三角形DEF也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是等边三角形,
例1.(2024七年级下·成都·专题练习)如图,过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依次作、、的垂线、,三条垂线围成,若,则的周长为(  )
A.12 B.18 C.20 D.24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先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得出.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证明,得出,求出,最后求出结果即可.
【详解】解:∵,∴,
∵是等边三角形,∴,∴,
∴,同理:,∴是等边三角形.∴.
在中,,∴,∴,∵,∴,
在与中,,∴
∴,∴,∴的周长为.故选:B.
例2.(24-25九年级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点,,分别为边上的黄金分割点(,,),连接,,,我们称为的“内含黄金三角形”,若在中任意取点,则该点落在“内含黄金三角形”中的概率是 .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黄金分割点的计算,概率的计算方法,
根据题意,设,可得等边的面积,根据黄金分割点可得,,可证,可得,根据图形面积可得,再根据概率的计算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解:∵是等边三角形,∴,设,
如图所示,过点作于点,
∴在中,,
∴,,∴,
∵点分别是的黄金分割点,∴,
∴,∴,
∴,则,
如图所示,过点作于点,∴在中,,
∴,∴,
∴,
∴,
∴,故答案为:.
例3.(23-24八年级下·广东云浮·期中)如图,点P,M,N分别在等边三角形的各边上,且于点P,于点M,于点N.(1)求证:是等边三角形;(2)若,求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分析】(1)先求得.得.则,再求得.即可得到结论;
(2)由得到.由得到,则.由得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
∴.∴是等边三角形.
(2)解:∵是等边三角形,∴.
在和中,,∴.∴.
∵,∴.∴.
∵,∴.∴.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证明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例4.(2023·广西·中考真题)如图,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在边,,上运动,满足.(1)求证:;(2)设的长为x,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3)结合(2)所得的函数,描述的面积随的增大如何变化.

【答案】(1)见详解(2)
(3)当时,的面积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的面积随的增大而减小
【分析】(1)由题意易得,,然后根据“”可进行求证;
(2)分别过点C、F作,,垂足分别为点H、G,根据题意可得,,然后可得,由(1)易得,则有,进而问题可求解;(3)由(2)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进行求解.
【详解】(1)证明:∵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2)解:分别过点C、F作,,垂足分别为点H、G,如图所示:

在等边中,,,
∴,∴,
设的长为x,则,,
∴,∴,
同理(1)可知,∴,
∵的面积为y,∴;
(3)解:由(2)可知:,∴,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即当时,的面积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的面积随的增大而减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的综合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的综合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3-24九年级上·山西晋中·阶段练习)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上,且,,与相交于点F,则下列结论:①,②,③.其中正确的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答案】A
【分析】由是等边三角形,求得,证明,得到,即可求得,故①正确;由,证明,即可得到,故②正确;由,,证明,即可求得,故③正确;
【详解】∵是等边三角形,
∴,,
∵,,
∴,且,,
∴,
∴,
∵,
∴,
∵是的外角,
∴,
∴①正确;
∵,,
∴,
∴,
∴,
∴,
∴②正确;
∵,,
∴,
∴,
∴,
∴,
∴③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024广东九年级二模)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P,Q分别是AC,BC边上的动点(都不与线段端点重合),且AP=CQ,AQ、BP相交于点O.下列四个结论:①若PC=2AP,则BO=6OP;②若BC=8,BP=7,则PC=5;③AP2=OP AQ;④若AB=3,则OC的最小值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BC,根据线段的和差得到CP=BQ,过P作PD∥BC交AQ于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①正确;过B作BE⊥AC于E,解直角三角形得到②错误;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P=∠CAQ,PB=AQ,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③正确;以AB为边作等边三角形NAB,连接CN,证明点N,A,O,B四点共圆,且圆心即为等边三角形NAB的中心M,设CM于圆M交点O′,CO′即为CO的最小值,根据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C=BC,
∵AP=CQ,∴CP=BQ,∵PC=2AP,∴BQ=2CQ,
如图,过P作PD∥BC交AQ于D,
∴△ADP∽△AQC,△POD∽△BOQ,∴,,
∴CQ=3PD,∴BQ=6PD,∴BO=6OP;故①正确;
过B作BE⊥AC于E,则CE=AC=4,∵∠C=60°,∴BE=4,
∴PE==1,∴PC=4+1=5,或PC=4-1=3,故②错误;
在等边△ABC中,AB=AC,∠BAC=∠C=60°,
在△ABP与△CAQ中,,
∴△ABP≌△ACQ(SAS),∴∠ABP=∠CAQ,PB=AQ,
∵∠APO=∠BPA,∴△APO∽△BPA,∴,
∴AP2=OP PB,∴AP2=OP AQ.故③正确;
以AB为边作等边三角形NAB,连接CN,∴∠NAB=∠NBA=60°,NA=NB,
∵∠PBA=∠QAC,∴∠NAO+∠NBO=∠NAB+∠BAQ+∠NBA+∠PBA
=60°+∠BAQ+60°+∠QAC=120°+∠BAC=180°,
∴点N,A,O,B四点共圆,且圆心即为等边三角形NAB的中心M,
设CM于圆M交点O′,CO′即为CO的最小值,
∵NA=NB,CA=CB,∴CN垂直平分AB,∴∠MAD=∠ACM=30°,
∴∠MAC=∠MAD+∠BAC=90°,在Rt△MAC中,AC=3,
∴MA=AC tan∠ACM=,CM=2AM=2,∴MO′=MA=,
即CO的最小值为,故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有①③④.故选:A.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的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四点共圆,锐角三角函数,最短路径问题,综合掌握以上知识并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3.(2024·广西·一模)如图,在等边中,,点,分别在边,上,且,连接,交于点,在点D从点B运动到点C的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圆的有关性质等知识.首先证明,推出点的运动轨迹是为圆心,为半径的弧上运动,连接交于,当点与重合时,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值最小.
【详解】解:如图,是等边三角形,
,,
,,,,
∴,又,,
,,点的运动轨迹是为圆心,为半径的弧上运动,
连接交于,当点与重合时,的面积最大,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值最小,
此时点是等边的中心,∴阴影部分的面积的最小值为,故选:B.
4.(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阶段练习)如图,在中,,点在边上,点在边上,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且,过点作于点交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以下四个结论中:
;;当时,;.正确的有( )个.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 可知正确;先证明,则 ,过作 ,交于,证明,可得结论;由已知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计算,可作判断;由作判断,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
∴,
∴,
∵,,

∴,故正确;
∵,
∴,
∵,
∴,
∴,
∴,
过作,交于,则,
∴,
∵,
∴,
∴,
∵,
∴,
∴,故正确;
当时,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 () 知:,
∴,
∴,
∵不一定是的中点,
∴与不一定相等,故不正确;
由 () 知:,
∴,故正确,
综上正确,共个,
故选:.
5.(2023·福建莆田·一模)如图,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将先向右平移得到,再绕顶点逆时针旋转使得点,分别在边和上.现给出以下两个结论:①仅已知的周长,就可求五边形的周长;②仅已知的面积,就可求五边形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正确,②错误 B.①错误,②正确 C.①②均正确 D.①②均错误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由“”可证,,可得,,,由线段的和差关系和面积和差关系可求解.
【详解】解:,,都是等边三角形,
,,,
,,,
同理可证:,,,
五边形的周长,
仅已知的周长,就可求五边形的周长;故①正确;
,,,
,,
五边形的面积,
仅已知的面积,就可求五边形的面积.故②正确,故选:C.
6.(23-24九年级上·北京昌平·期末)如图,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边上的点,且,连接,相交于点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③;④若,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由题意易得,则有,然后可得,进而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是等边三角形,
∴,
∵,
∴,故①正确;
∴,,
∴,故②正确;
∵,
∴不成立,故③错误;
过点E作,交于点H,
∴,
∵,
∴,
∴,
∴,
∴,
∴,
∴,
∵,
∴,
∴,即,
∴,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选B.
7.(23-24九年级上·四川达州·期末)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点分别在边上,且与相交于点.若,则的边长等于(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先证明△ABD△BCE,推出∠BDA=∠FDB,BE= DA=8,再证明△BDA△FD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D=CE=,作EG⊥BC于G,根据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即可求解
【详解】∵是等边三角形,,
∴AB=BC,∠ABD=∠C=60,
在△ABD和△BCE中,,
∴△ABD△BCE,
∴∠BAD=∠CBE,BE= DA=1+7=8,
∵∠BDA=∠FDB,
∴△BDA△FDB,
∴,即,
∴BD=,则CE=BD=,
作EG⊥BC于G,
∵∠C=60,
∴CG=CE,EG=CE,
在Rt△BEG中,BG=,
∴BC= BG+ CG=,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边三角形各边长相等、各内角为60°的性质.关键是利用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解,有一定的综合性.
8.(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阶段练习)如图所示,过等边的顶点A,B,C依次作的垂线三条垂线围成,已知,则的周长是 .
【答案】36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等知识,本题中为等边三角形,通过证明,得.证明是等边三角形,易得,,即可作答.
【详解】解:∵为等边三角形,
∴,,
∵,,
∴,
∴,,
∴,
∴,
即,
∵为等边三角形,
∴,
∵,
∴,
∴.
∴,
同理:,
∴为等边三角形,
∵,
∴,
∵,
所以的周长,
故答案为:36
9.(23-24天津九年级上期中)如图,点分别在正三角形的三边上,且也是正三角形.若的边长为,的边长为,则的内切圆半径为 .
【答案】
【分析】根据△ABC、△EFD都是等边三角形,可证得△AEF≌△BDE≌△CDF,即可求得AE+AF=AE+BE=a,然后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AH=(AE+AF-EF)=(a-b);,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AEF的内切圆半径.
【详解】解:如图1,⊙I是△ABC的内切圆,由切线长定理可得:AD=AE,BD=BF,CE=CF,
∴AD=AE=[(AB+AC)-(BD+CE)]= [(AB+AC)-(BF+CF)]=(AB+AC-BC),
如图2,∵△ABC,△DEF都为正三角形,
∴AB=BC=CA,EF=FD=DE,∠BAC=∠B=∠C=∠FED=∠EFD=∠EDF=60°,
∴∠1+∠2=∠2+∠3=120°,∠1=∠3;
在△AEF和△CFD中,,∴△AEF≌△CFD(AAS);
同理可证:△AEF≌△CFD≌△BDE;∴BE=AF,即AE+AF=AE+BE=a.
设M是△AEF的内心,过点M作MH⊥AE于H,
则根据图1的结论得:AH=(AE+AF-EF)=(a-b);
∵MA平分∠BAC,∴∠HAM=30°;
∴HM=AH tan30°=(a-b)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切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长定理,根据已知得出AH的长是解题关键.
10.(2024·甘肃金昌·模拟预测)如图,在等腰直角中,为的中点,为上一点,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若,则的长为 .
【答案】
【分析】过点E作于点G,过点F作于点F, 由勾股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则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再证明,得 ,则,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即可.
【详解】解:如图,
过点E作于点G,过点F作于点F,
则,,
∵, ,
∴,,
∴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E为的中点,,
∴,,
∴,,
∴,
∵,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23-24八年级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如图,过边长为a的等边的边上一点P,作于E,Q为延长线上一点,当时,连交边于D,则的长为 .

【答案】
【分析】过点P作交于点F,根据题意可证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证,,进而证明,计算求值即可.
【详解】解:过点P作交于点F,

∵,是等边三角形,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
在和中,
∴,
∴,
∴,,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等边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
12.(2023浙江中考一模)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BC边上各取一点P,Q,使AP=CQ,AQ,BP相交于点O.若BO=6,PO=2,则AP的长,AO的长分别为 .

【答案】4,.
【分析】先通过条件证明△ABP≌△ACQ,得到∠ABP=∠CAQ,可证明△APO∽△BPA,得出,则AP2=OP BP,可求出AP,设OA=x,则AB=2x,在Rt△ABE中,由AE2+BE2=AB2,得出x的值即可得解.
【详解】解: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BAP=∠ACQ=∠ABQ=60°,AB=AC=BC,
∵在△ABP和△ACQ中 ,
∴△ABP≌△ACQ (SAS),∴∠ABP=∠CAQ,
∵∠APO=∠BPA,∴△APO∽△BPA,
∴,∴AP2=OP BP,
∵BO=6,PO=2,∴BP=8,∴AP2=2×8=16,∴AP=4,
∵∠BAC=60°,∴∠BAQ+∠CAQ=60°,∴∠BAQ+∠ABP=60°,
∵∠BOQ=∠BAQ+ABP,∴∠BOQ=60°,过点B作BE⊥OQ于点E,∴∠OBE=30°,

∵OB=6,∴OE=3,BE=3,∵,
设OA=x,则AB=2x,在Rt△ABE中,AE2+BE2=AB2,
∴(x+3)2+(3)2=(2x)2,解得:x=或x=1-(舍去),
∴AO=1+.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23-24八年级上·上海浦东新·期末)如图,在等边的,上各取一点D,E,使,,相交于点M,过点B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H.若,则的长为 .

【答案】
【分析】首先用证,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可证,由含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过点A作于F,结合已知条件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出,,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求出,进而求出.
【详解】解:∵是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
∴,
∴,
∵,

∴,
∴,,
∵,
∴,,
如图,过点A作于F,

∵,,
∴,
∴,
∴,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含的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作出辅助线,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14.(2023·辽宁鞍山·一模)如图,在三角形中,,,,与相交于点F,若,则E到的距离为 .
【答案】
【分析】证明出是等边三角形,再结合条件证明,得出,接着证明出,得到,利用对顶角得到,过点作的垂线,交于于点,在中求解即可.
【详解】解:,,
是等边三角形,








过点作的垂线,交于于点,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
15.(23-24九年级下·河南商丘·阶段练习)【问题提出】
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中,点,分别在,边上,,交于点,且.
(1)线段,的数量关系为______,的度数为______.
【类比探究】老师继续提出问题,若改变的形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呢?
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问画出图形,如图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分别在,边上,,交于点,同学们发现,想要类比(1)中的探究过程得出结论,还需要确定线段,的数量关系.
(2)请先将条件补充完整:线段,的数量关系为______;再根据图2写出线段,的数量关系和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3)如图3,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点沿边上一动点,点是射线上一动点,直线,交于点,在(2)的条件下,当动点沿边从点移动到点(与点重合)时,请直接写出运动过程中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1),;(2);,,理由见解析;(3)8,
【分析】(1)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进而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2)证明,得出,,进而根据(1)的方法即可求解;
(3)由题意,可知点在以为弦.所对圆心角为的上,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当点在线段上时,取得最小值,当点移动到点时,点与点重合,此时取得最大值,利用勾股定理以及线段的和差即可求解.
【详解】解:(1)解:∵是等边三角形
∴,
又∵,
∴,
∴,,

故答案为: ,.
(2)线段,的数量关系为:;
,.
理由如下:∵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即.
∴.
∴,,即.
∴.
(3)长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由题意,可知点在以为弦.所对圆心角为的上(,则,劣弧所对的圆周角是).
如解图1所示,.
∵,
∴.
连接.当点在线段上时,取得最小值,
如解图1所示,此时.
∴.
∴长的最小值为.
当点移动到点时,点与点重合,此时取得最大值.
如解图2所示,由(2),知.
∴长的最大值为8.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圆周角定理,熟练掌握综合运用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6.(2023·浙江杭州·二模)如图,在等边三角形中,点,分别是边,上的点,且,连结,交于点.(1)求证:;(2)连接,若时,①求的值;
②设的面积为,四边形的面积为,求的值.
【答案】(1)见解析
(2)①;②
【分析】(1)根据可证明;
(2)①证出,即点恰好落在以为直径的圆上,点也落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得出.连接,则,,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
②证出.过点作,得出,.则.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2)解:①由(1)知:,




、、、四点共圆.


即点恰好落在以为直径的圆上,点也落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连接,则,,



②如图,连接,设.






过点作,
,.


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圆的有关性质等,熟练掌握有关的性质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23-24九年级下·上海宝山·阶段练习)如图(1),已知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在边、、上,且.
(1)试说明是等边三角形的理由.
(2)分别连接与相交于O点(如图(2)),求的大小.
(3)将绕F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图(3),与平行吗?说明理由.
【答案】(1)理由见解析
(2)
(3),理由见解析.
【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可证明,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证为正三角形;
(2)根据为正三角形易得,,根据,得到,可证,得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3)设顺时针旋转后交于G,易证,可得,结合,得到,,即可证得.
【详解】(1)∵为正三角形,
∴,
∵,,


∴,

∴为正三角形;
(2)∵为正三角形,
∴,
∴,
∴,
∵,
∴,
∴,
∴,
∴;
(3),理由如下:
设顺时针旋转后交于点G,
∵,,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①两角对应相等,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③三边对应成比例.
18.(23-24八年级下·辽宁沈阳·开学考试)中,点D是边中点,过点D的直线交边于点M,交边的延长线于点N,且.(1)如图①,当时,求证:;
(2)如图②,当时,请直接写出线段的数量关系.
【答案】(1)见解析;(2)
【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添加合适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答的关键.
(1)过点C作交于点E,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得到,证明得到,进而可得结论;
(2)过点C作交于点F,同理,证明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证明得到,进而可得结论.
【详解】(1)证明:过点C作交于点E,如图①,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D是中点,
∴,
∵,
∴,
∴,
∵,
∴;
(2)解:,理由如下:
过点C作交于点F,如图②,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D是中点,
∴,
∵,
∴,
∴,
∵,
∴.
19.(2024·广西南宁·模拟预测)如图,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在边上运动,满足.(1)求证:;(2)设的长为x,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3)结合(2)所得的函数,描述的面积随的增大如何变化.
【答案】(1)见解析
(2)
(3)当时,的面积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的面积随的增大而增大
【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题意可得出,,,从而即可证明;
(2)分别过点C、F作,,垂足分别为点H、G,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出;设的长为x,则,,可求出, 结合(1)可求出,最后根据求解即可;
(3)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
∵,
∴,即,
∴;
(2)解:分别过点C、F作,,垂足分别为点H、G,如图,
在等边中,,,
∴,
∴.
设的长为x,则,,
∴,
∴.
由(1)同理可证,
∴,
∵的面积为y,,
∴;
(3)解:∵,
∴,该抛物线对称轴为,∴该抛物线开口向上,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即当时,的面积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的面积随的增大而增大.
【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及其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的综合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23-24山东八年级上期中)问题背景: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
①如图(1),在正△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则BM=CN;②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90°,则BM=CN.
然后运用类似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命题:③如图(3),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则BM=CN.
任务要求:(1)请你从①②③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
①在正n(n≥3)边形ABCDEF…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试问当∠BON等于多少度时,结论BM=CN成立(不要求证明);
②如图(4),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DE、A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BON=108°时,试问结论BM=CN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选①或②或③,证明见详解;(2)①当时,结论成立;②当时,还成立,证明见详解.
【分析】(1)命题①,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各角之间的等量代换可得:,然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命题②,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各角之间的等量代换可得:,然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命题③,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及各角之间的等量代换可得:,然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
(2)①根据(1)中三个命题的结果,得出相应规律,即可得解;
②连接BD、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可得:, ,,,利用各角之间的关系及等量代换可得:, ,继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即可得出证明.
【详解】解:(1)如选命题①,证明:如图所示:
∵ ,
∴ ,
∵ ,
∴ ,
在 与中,

∴ ,
∴ ;
如选命题②,
证明:如图所示:
∵ ,
∴ ,
∵ ,
∴ ,
在 与中,

∴ ,
∴ ;
如选命题③,
证明:如图所示:
∵ ,
∴ ,
∵ ,
∴ ,
在 与中,

∴ ,
∴ ;
(2)①根据(1)中规律可得:当时,结论成立;
②答:当时,成立.
证明:如图所示,连接BD、CE,
在和中,

∴ ,
∴ ,,,
∵ ,
∴ ,
∵ ,.
∴ ,
又∵ ,
∴ ,
在和中,

∴ ,
∴ .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正多边形的内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理解题意,结合相应图形证明是解题关键.
21.(23-24九年级·四川绵阳·期末)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一个习题做如下探究:
【习题回顾】:如图,在等边三角形的边上各取一点P,Q使,AQ,BP相交于点O,求的度数.请你解答该习题.
【拓展延伸】:(1)如图1,在等腰的边上各取一点P,Q,使,平分,,,求的长.小明的思路:过点A作交延长线于点G,证明,…
(2)如图2,在的边上各取一点P、Q,使,平分,,,求的数量关系,请你解答小明提出的问题.
【答案】习题回顾:;拓展延伸(1)证明见解析;(2)
【分析】习题回顾: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进而证明,得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
拓展延伸(1)过点A作交的延长线于点G,则,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推出,进而推出,由此即可证明;(2)如图2,过点P作于H,过点A作于T,设,则,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利用等面积法求出,则;再利用等面积法求出,则,进而求出,则,则.
【详解】解:习题回顾:∵是等边三角形,∴,
又∵,∴,∴.
∵,∴;
拓展延伸:(1)过点A作交的延长线于点G,∴,
∵平分,∴,∴,∴,
∵,∴,∵,∴;
(2)如图2,过点P作于H,过点A作于T,设,
∵,∴,
∵平分,,,∴,
∵,∴,
∴,∴,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角对等边,平行线的性质等等,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2.(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阶段练习)如图: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是边上一动点,由点向点运动(与点、不重合),点同时以点相同的速度,由点向延长线方向运动(点不与点重合),过点作于点,连接交于点.

(1)若设的长为,则______,______;
(2)当时,求的长;(3)点,在运动过程中,线段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不变,理由见解析
【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2)易得,由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解之,即可求得的长;(3)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连接,,可证得,进而证得,于是,,据此可推出,然后可证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于是可得.
【详解】(1)解: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
,,设,则,
点,速度相同,,,故答案为:,;
(2)解:,,,
,,解得:,;
(3)解:线段的长不变,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连接,,

,,,,
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
又,,点,速度相同,,
在和中,,,
,,,即:,
,且,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一元一次方程,垂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式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合理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
23.(2023·河南开封·一模)教材呈现:如下为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5页的部分类容.
做一做:如图,已知两条线段和一个角,以长的线段为已知角的邻边,短的线段为已知角的对边,画一个三角形.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所画的三角形都全等吗 此时,符合条件的角形有多少种?
(1)【操作发现】如图1,通过作图我们可以发现,此时(即“边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全等.(填“一定”或“不一定”)

(2)【探究证明】已知:如图2,在和中,,,.

求证:.证明:在上取一点,使.请补全完整证明过程:
(3)【拓展应用】在中,,点在射线上,点在的延长线上,且,连接,与边所在的直线交于点.过点作交直线于点,若,,则_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1)不一定(2)见解析(3)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根据可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在上取一点,使,根据证明,即可得到结论;(3)分两种情况:当点在线段上时,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分别证明,,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1)通过作图我们可以发现,此时(即“边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故答案是:不一定;
(2)证明:在上取一点,使., .
又,而, .
, 又..
(3)当点在线段上时,过点作,

,,,,,
, ,,,,
,;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
,,,
,,,
,,,;
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同理可得;

同理:,,
,,
,;故答案是:或.
24.(2023九年级上·江苏·专题练习)已知,如图1,在等腰中,,点E是射线上的动点,点D是边上的动点,且,射线交射线于点F.
(1)求证:;
(2)连接,如果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线段的长;
(3)如图2,当点E在边上时,连接,若,线段的长为 .
【答案】(1)见解析(2)或或9(3)2
【分析】(1)可推出,从而得出结论;(2)分为三种情形:当点E在上时,设,则,根据得出,从而求得结果;当点E在的延长线上,当时,设,则,根据得出,进而求得结果;当时,设,由得出,求得m的值,进一步得出结果;(3)作,交于点G,作于H,作于Q,作于T,可得:,,,从而得出比例式,设,则,设,则,依次表示出,根据列出①;可得出,从而,进而得出②,由①②求x的值,进而得出结果.
【详解】(1)证明:,,
,,,;
(2)解:如图1,当点E在上时,设,
是以为腰的三角形,,,
由(1)得:;∴,即,∴,,
如图2,当点E在的延长线上,当时,由(1)得:;
∴,即,设,则,
∴,∴,∴,
如图3,当时,设,由得,,,,
综上所述:的长为或或9;
(3)解:如图4,作,交于点G,作于H,作于Q,作于T,
可得:,,,∴,
设,则,设,则,
∴,,,
∴,∴,∴,
∴,,
∵,∴,∴,∴,
,由得,,①,
,,,,
,,∴,∴②,
由①②得,,,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25.(2024·陕西渭南·一模)【问题提出】(1)如图1,,A、D在上,B、C在上,,若,则的长为__________;
【问题探究】(2)如图2,已知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为上的点,且,连接.求证:;
【问题解决】(3)如图3是某公园一块四边形空地,其中,米,米,,P、Q分别在上,且,是平行于的一条绿化带,E、F是线段上的两个动点(点E在点F的左侧),米,M在线段上运动(不含端点),且保持,管理人员计划沿铺设两条笔直的水管,为了节省费用,公园负责人要求这两条水管的长度之和(即的值)最小,求这两条水管的长度之和的最小值.(绿化带、水管宽度均忽略不计)
【答案】(1)5(2)见解析(3)390米
【分析】(1)首先根据条件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可得到即可;(2)根据证明,进而解答即可;(3)连接,过点D作于,根据米,求出米,米,证明,可得,在上截取米,连接,可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根据,可得的最小值为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1)∵,A、D在上,B、C在上,∴,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5;
(2)证明:∵为等边三角形,∴,
在与中,,∴,∴;
(3)解:连接,过点D作于H,
∵,∴,设,则,
∵米,,∴,
解得(负值舍去),∴米,米,
∵,∴,∴,
∵,∴,∴,
在上截取米,连接,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的最小值为的长,∵(米),
∴(米),∴这两条水管的长度之和的最小值为390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