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7 10:1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关于作者
著名的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
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市,祖籍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
刘慈欣 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
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科 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阳泉市作家 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名誉主席,阳泉市文联名誉主席,刘 慈欣文学院终身名誉院长。同时也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 作家之 一。
文体知识
科幻小说 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 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 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 学”“幻想 ”和“小说”视为其三要 素。
指的是什么
我带上小姑娘的传感眼镜去大草原旅行
她是谁
带上她的眼睛
整体感知
去做什么
谁带
小姑娘是什么

我带上小姑娘的传感眼镜
去大草原旅行
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要去
快速默读,勾画出主要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地心, 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
睛”去度假。“我”带着她的“眼睛”最后一次欣赏地面美
景,女地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底下。
理清文章脉络
开端(1-5)写主任让“我”带上一双眼睛去度假。
发展(6- 23)写“我”带着小姑娘的眼睛浏览草原以及小
姑娘的不正常表现。
高潮(24-45)揭开悬念,揭示小姑娘克服重重困难坚决完 成“落日工程”系列探险航行实验。
结局(46、47)写小姑娘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地探
寻宇宙的奥秘。
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小说因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而荣获1999年第11
届银河奖一等奖。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 念,而且在文中多次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 料,又在情理之中。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悬念、伏笔及照应 之处,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细读课文
伏笔一:“ 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一:“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 这不到1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伏笔二:"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 怕封闭了。
照应二:“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 的控制舱。
伏笔三:“呀,真美!能闻闻它吗 不,别拔下它!”
照应三:“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 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 吗 ”
95
细读课文
伏笔四:“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四: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 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 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伏笔五:“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
照 应 五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清晨,竟是她最后看 到的地面世界。”
细读课文
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天的人空服中,
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光重的船笔飘在空

“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害怕
封 材 了 I 楼省悉
斗 “ 热 ,热得像……地狱。”
在太空中
细读课文
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
周围是温度高达5Q00摄试度,压力可以
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地心!
分折人物,感悟精神
小姑娘的表现如何 从哪里看出来的
看到了野花。
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人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呀,真美!能闻闻它吗 区,别拔下它!”请求我闻一 闻花香而不要采下它。
“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青德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
分折人物,感悟精神
看到小溪
“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你那儿很热吧 ”
“热,热得像……地狱。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在月光下
月亮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在沉睡。
小姑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 哼了一小段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
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
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 一条突 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
分 析人物,感悟精神
身处绝境却如此平静,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 她具有
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强烈的敬业精神
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乐观坚强
热爱生活
善于发现“美”
由 衷 的 敬 佩 一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赏析最后一段
这里既是实指,小姑娘处于 地核之中 , “我”无论走到哪里,与她的距 离都不会远;
也是虚指,小姑娘的精神 品质彻底改 变 了“我",她对“我”的影响将
永远伴随这“我”。
主旨概括
小说通过“我”带上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 回地面的女宇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 游玩的故事。意在表达上帝给了我们双眼,我们就有义务好好使
用它们。我们既然可以朝气蓬勃的地活在世上,就证明了我们拥
有洞察世界的能力。毕竟,对于那些永远都无法触及光明的人, 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这个世界黯然无色。所以,我们要重新 收拾好行囊,轻装出发。为小说中不幸遇难的女宇航员或那些失 明的人们带上他们的眼睛,替他们寻求一点光明、 一丝慰藉、 一 些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设置悬念
白天游草原
在草原度假 夜晚观月光 渴望与热爱
补叙地航飞船失事情况
发现小姑娘真实身份
尾声 “我”牵挂小姑娘 伤感与咏叹
结构图解
暗线:小姑娘故事回叙
科学献身精神
开端
发展
崇高的情怀 非凡的想象
明线:“我”的见闻经历
带上她的眼睛
高潮 结 局
渴望看日出
小练笔
40年过去了……
期间,我国的地航技术飞速发展,科学家已攻克了 飞船的设计密度和设计压力大于液态镍这个科技难题,
我国已拥有自由出入地核的飞船,你有幸作为“地心八 号 ”的领航员,进入地心,并与“落日六号”地航飞船 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请你大胆地发挥想象,以第一人称续写一个的结尾。、若能 加上科幻元素,再添点伏笔和照应,就再好不过了。
研读课文
1.眼睛的主人是谁 在太空中
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显得很娇小 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疑问1:姑娘是谁 她在哪儿
2.小姑娘的表:现
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 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
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
疑问2:表现更加奇怪,为什么她作出选择如此艰难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二
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身陷绝境
悲 壮 !
小姑娘的心态如何 从哪里看出来的
平静。第44段。
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强烈的敬业精神
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乐观坚强
热爱生活
善于发现“美”
身处绝境却如此平静,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 她具有
由 衷 的 敬 佩!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疑问1:姑娘是谁 她在哪儿
姑娘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她在周围有5000摄氏度温度的地心。
疑问2:表现更加奇怪,为什么她作出选择如此艰难
因为这是她最后一决可以再看一眼这个世界的机会,所以她是在做人生的最 后一次选择,十分艰难。
疑问3:小姑娘为什么想感受下清凉的溪水,并请求我将湿漉漉的手举高, 让草原的微风慢慢吹干
因为她长时间处于高温的地心,所以是非常想要感受一下凉爽的风。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疑问4: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小姑娘此时唱的歌,欣赏到的月光,都是她生命中最后的美景,她爱着这个
世界,她珍惜这个世界,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刻,她把所有的情感毫无保留
地表达了出来;所以异于常人。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1旅途中“我”带着“她”的“眼睛”做了哪些事情 看到景物
时"我"和“她”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我”和“她”怎 样的特点
闻花香——摸溪水——吹微风——看月亮——听鸟叫
细读课文
小姑娘的表现如何 从哪里看出来的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文中是怎样刻画“我”的形象的 “我”对于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 作用
闻花香 — — 摸溪水 — 吹微风 一 — 看月亮 —听 鸟 叫
文中对"我"的性格刻画,多是从对“我"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中
体现出来的,我“毫不介意带上女孩的眼睛,表现出“我”豪爽
的性格,却也因此缺乏耐心,而女孩无意中却成为“我”的老师,让 “我”眼中世界与以前有所不同,“我”的转变表明“我”的心
地善良,只是一直以来被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 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与女孩之间性格的对比,凸显出文 章主题,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回归最本真的美好。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旅途中“我”带着“她”的“眼睛”做了哪些事情 怎样刻画
“我”的形象的 “我”对于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文中对“我”的性格刻画,多是从对“我”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中体现
出来的,“我”毫不介意带上女孩的眼睛,表现出“我”豪爽的性格,却
也因此缺乏耐心,而女孩无意中却成为“我”的老师,让“我”眼中世界
与以前有所不同;“我”的转变表明“我”的心地善良,只是一直以来
被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我”
与女孩之间性格的对比,凸显出文章主题,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回归最本 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