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黄河颂》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黄河颂》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7 10:4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光未然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
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源
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长达6300千米。从高空俯瞰, 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 · 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

孟津。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穿九.
个 省自 治 区 。
知识百科: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赞颂的黄河
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揣摩课文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会做批注。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光未然】(1913—2 002年) , 原
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湖 北襄阳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 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
【代表作】《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风雨文 谈》《 光未然歌诗选》 等集。
写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诗中雄奇的 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抗战,刻画 黄河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画 面。
1939年春,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了星组诗
β《黄河大合唱》,经洗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 品唱彻中华大地,《黄河颂》是其第二乐章。
一 欣赏朗读,感受诗文美
注意:边听教师范读边标注重音、停连、停顿等 朗读符号
péng pài
澎湃
píng
屏障
lán
狂澜

哺育
diān
山巅
字词积累
九曲
【 气 魄 】气 势。
【澎 湃】指波涛冲击岸边或指声、气势浩大雄伟。
【狂 澜】巨大而汹涌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
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含义。
【九曲连环】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感受诗歌声韵美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
在诗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
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
诗歌是最凝练的语言形式,我们要反复的诵读,读出
诗人澎湃的激情。
光末然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原文 翻 译
读出韵律
堡万 违
韵尾: 押“an ”韵
韵字:巅、南、澜、转、环、边、面、篮、源、演
韵尾:押“ang”韵
韵字强、上、障、丈、荡、膀、长、样、强
本文是一首黄河的颂歌,节奏铿锵有力,音节明快雄 健,音乐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鲜明的表 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颂之情
理解诗歌诗意美
1.理解诗歌内容
这首诗歌是赞美黄河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诗歌,
概括分析诗歌的内容。
设 问 一 :诗歌中哪些内容是歌颂黄河的 又是从哪 些方面去歌颂的
诗人是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及黄河
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来赞美黄河 的 气魄的。通过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 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 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 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 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仓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设 问 二 :在歌颂黄河之前,诗人先对其进行了一番 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描绘出黄河的什么特点
一往无前、
无坚不摧.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以“ 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 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 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这三个方面进行赞颂的,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设问三:歌颂黄河的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分别 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ⅢI
设问四:"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
看这尾声起什么作用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这一尾声起深化主题的作用 达的是我们要做无愧于黄河 样具有伟大坚强的决心,じ 困苦的信念,黄河以其巨人 和不可摧毁的力量,激励着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诗歌内容小结 :
诗人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主要从黄河的自然特点
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两个方面来表达。
在朗诵词中,是开门见山的点明主题。在歌词中 诗人首先以“望”字引领对黄河形象的描绘。然后以 “啊! 黄河”反复三次来歌颂黄河养育、保卫、激励 中华民族的贡献。结尾又发出学习黄河的誓言,升 华主题。
IⅢ
望黄河:描绘形象气势
颂黄河:歌颂巨大贡献
哺育
保卫
激励
序曲: 赞美黄河——伟大坚强
尾声: 学黄河——伟大坚强
板书设计
黄河颂
主体
§
读 建 议
2.结合理解再次朗读诗歌
(1)朗读形式:
朗 颂词 是 诗 歌 的 总 起部 分 , 来 用领 读 形 式 。 歌 词部 分
中“望黄河”部分采用齐读形式;“颂黄河”中的三 个层次采用男女女混搭分组读的形式,最后的结尾部
分齐读。
(2)朗读技巧:
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之间应停顿,以示区别。“望” 重 读 ,以示引领后面的内容“啊!黄河”三次 朗读语 气逐步增强。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要 重 读,读出力量感。
小组设计朗读形式,然后组内朗读
N N
金班展示并百评
口 EM
把握诗歌形象美
1.了解批注
批注就是阅读文章时对关键词句、段、篇,从语 言
特 点 、表达效果、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 手 法等 多个角 度 ,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
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2)“ 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有画面
感。 (见教材P29,批在诗歌“望黄河”部分,这是 在品析关键词的表达效果)
课本批注示例:
(1)“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见教材
P28,批在朗诵词旁边,这是在分析诗句的内容)
①诗歌的内容
②关键词的表达效果
③层次结构、抒情方式 4修辞的表达效果
⑤语句的表达效果
设问:诗歌留白处的批注,可以从哪些角度批注
2.学做批注
仿照课本示例,给以下语句进行批注
①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
②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虫,
③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修辞的表达效果)
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抒情方式)
2.学做批注
仿照课本示例,给以下语句进行批注
①惊涛 澎 湃,掀 起万丈狂澜。(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
②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虫,
③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修辞的表达效果)
①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抒情方式)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更是可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 侮的制胜法宝。表达了作者
IⅢ 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比喻,把黄河比喻为“民
族的屏障”,侧重于从黄河
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
啊!黄 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
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 憎态度。间接抒情指作者不直接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 感 情 ,通过其他方式来抒发感情,如借景抒情、 借物 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咏史抒怀)等。
知识点睛
HM档 胆
IⅢ
设问:回忆学过的诗歌 ,有哪些运用了直接抒情 哪些
运用了间接抒情 试着各举出两例。
直 接抒情: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间接抒情;曹操的《观沧海》、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
IⅢ
细读感悟 (朗诵词)
啊,朋友!( 呼 告 )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 里 ,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概括了黄河的
精神,也代表
了中华民族的 精 神 。
朗读第一部分
ⅢI
望黄河滚滚, 近镜头特写
奔向 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 狂 澜;
( 歌 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朗 读 第 二 部 分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 面。
俯瞰全景式
的总写
横向展开到黄 河流域两岸
纵向描
写黄河 的流向
§
啊! 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 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比喻,黄河
是中华民族的 发祥地,表达
了作者对黄河
台h 先 先 关 桂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比喻,形象生动地体现
了气势磅礴、勇不可当 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 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1
以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收束全诗,激起了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决心,使诗 歌的主题得以扩展深化。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反复的修辞
①诗歌的内容
②关键词的表达效果
③层次结构、抒情方式 4修辞的表达效果
⑤语句的表达效果
再次复习:
诗歌留白处的批注,可以从哪些角度批注
理解诗歌主题美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历史时期,山河破碎,生灵涂
炭,诗人为什么要去尽情的赞颂黄河
背景资料
19 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 的铁
蹄践踏着中华大地,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 中, 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 们的同胞,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 . . 中 华民族已 经到了 生死存亡之时。
小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
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
像黄河 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
β-
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
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
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
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 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以高昂的基调,恢弘的气势,歌颂了黄河悠
久的历史文化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号召中华儿女学 习 黄河,保卫中华。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反 复 、 呼告等修辞手法,增强了直接抒情的效果,使全诗 激情澎 湃,气贯长虹。
时至今日,我们读来仍然为黄河的精神所震撼,
那是因为我们血脉深处的中华魂在共鸣。
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写一份倡议书,
卫我们的母亲河,保卫我们的黄河。
2.课外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
之水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