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目
标 02
体会作者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认识秦观反传统的爱情观。
秦观 1049-1100
字少游, 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 苏高邮县)人,北宋婉约派词人,与黄庭坚、张耒、 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秦观是北宋婉约派词人, 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 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 兼 胜 ;风格委婉含蓄,清丽淡雅。代表作为《鹊桥
仙》、《望海潮》、《满庭芳》等。
作者简介
说法一:写给青梅竹马却没能终成眷属的邻村姑娘娄婉。
说法二:绍圣三年(1096)春,秦观从监处州酒税削秩编管郴 州,取道长沙期间,邂逅了一位才艺双绝的女子义倡,二人 情投意合。秦观答应她,将来北归重逢,便是于飞之日。 一 别数年,秦观竟死于广西的藤县。义倡行数百里为秦观吊孝, 哀恸而死。此词便是秦观于1097年七夕为寄情长沙义倡而作, 写于湘南郴州。
削 秩:犹削职。秩:古代官吏的俸禄,引申为 官吏的职位或品级。
义 倡: 艺 妓 。
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
秋 ”。双调56个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一韵到底。句首两句要 求对仗。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
解题
鹊桥仙
xiān tiáo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 朝暮暮。
zhāo
学习活动 一 诵读悟情
1.读准字音,理解大意。
纤细的云彩编织出各种巧妙的图案样式,天上的流星传递着 分别的愁怨,(牛郎织女)今夜悄悄渡过辽阔的银河。
秋风白露中的这一次相逢,远胜过尘世间无数寻常的相会。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诵读悟情
纤 云 :纤细的云彩。
飞 星 :流星。恨:指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迢迢:遥远的样子,突出相见之难。
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秋风。玉露:秋露。
学习活动 一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 一 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又岂在朝朝暮暮。 朝朝暮暮:朝夕相守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相守的美好时光如梦 般(缥缈易逝),(分别之时)怎么忍心回望那由鹊桥回去 的路。如果两个人情意长久,又何必朝夕相守呢
化短暂为永恒
学习活动一 诵读悟情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 顾鹊桥归路! 忍 :怎忍。顾 :回望。
两情若是久长时,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写 景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议论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抒 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议 论
学习活动二 研读佳句
2.再读诗词,找出体现作者的爱情观的句子(议论句)。
词人将牛郎织女的相会安排在“金风玉露”的背
景下,突出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对比
圣洁之极的 朝欢暮乐的
作者的爱情理想:虽然难以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 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 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 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体会作者的爱情观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秋风白露中的这一次相逢,远胜过尘世间无数寻常的相会。
灵魂之爱
凡俗之爱
研读佳句
爱情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 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 可贵得多。两情久长时,分离,是一种坚定, 一种执著,
一种超越于现实的天长地久。
研读佳句 体会作者的爱情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主 题 :
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如果两个人情意长久,又何必朝夕相守呢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 “柔情似水”,生动的写出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浓情蜜意;
“佳期如梦”,既写出相会如梦境般美好,又相会如梦般短暂。
研读抒情句: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忍”指怎忍、岂忍。意思是:怎么忍心回望由鹊桥回去的路呢
“忍顾鹊桥归路”巧妙地表现了牛郎织女临别时的依恋和怅惘。
分析《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这两首词的情感是否相同
《迢迢牵牛星》写双星别离,表现的是离愁别恨;
《鹊桥仙》词却写鹊桥相会,是对纯洁、高尚、忠贞不渝爱情的赞颂。
沈际飞评:“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
词 独 谓情 长 不 在 朝 暮, 化腐朽为神奇!”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①。 纤 纤擢②素手,札札③弄机杼。 终日不 成章④,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⑤复几许⑥! 盈盈⑦一水间⑧,脉
脉 不 得 语 。
①河汉女:指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 对。②擢:伸出的意思。③札札:象声 词,机织声。④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 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⑤相去:相离, 相隔。去,离。⑥复几许:又能有多远。
⑦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⑧间: 间 隔 。
学习活动三 对比阅读
《燕歌行》曹丕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皎洁的月光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体会作者独特的爱情观:
学习活动三 对比阅读
课堂小结
本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上
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写依依惜别的难舍。 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表达了 作者对朝欢暮乐庸俗生活的否定,对天长地久 忠贞爱情的歌颂,寄寓了自己真挚纯洁、坚贞 美好的爱情观。
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抽象的时间词去表现时间的变化,往往是通过 以具体的视觉为意象来表现的。 “通过……”“以……为”句式杂糅。
A /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抽象的时间词去表现时间的变化,往往是通过 具体的视觉意象来表现的。
B.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抽象的时间词去表现时间的变化,往往是通过
以具体的视觉意象来表现的。
C.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时间词去表现抽象的时间的变化,往往是通过
具体的视觉为意象来表现的。
D.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时间词去表现抽象的时间的变化,往往是通过
以具体的视觉为意象来表现的。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项滥用因果关系,“因为水往往是流动的”和“具体的视觉意象能够产生启迪、 联想的作用”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B项偷换概念,“视觉”应为“具体的视觉意象”,“总是”过于绝对。
D项“具体的视觉”应为“具体的视觉意象”,“使读者能够产生‘时光不停留’ 的联想和想象”逻辑关系不当。
C项以江水流淌容易引发人联想到时光不停留,既解释了上句的原因,又与下句孔 子的感叹相衔接。故选C。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具体的视觉意象能够产生启迪、联想的作用,因为水往往是流动的
B.视觉总是可以产生启迪、联想的作用
C 江河水长流,时光不停留,往往能够产生启迪、联想的作用
D.具体的视觉往往使读者能够产生“时光不停留”的联想和想象
“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多 愁 善 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悲痛欲绝”指悲哀伤心到了极点。“感 情 脆 弱”指在外界轻微刺激下甚至不存在明显 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人的情绪很容易发生波动。
“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飘 去”指轻盈的东西飘走了。“远 去”是越来越远,可以指时间上的远去,也可以指 空间上的远去,离得越来越远。“离去”指离开。“逝去”指过去、消逝、时光易逝。 “每时每刻”指每分钟,每一时刻。“无 时 无 刻”指没有哪一时刻,用在“不”前,合 起来表示“时时刻刻都……”。“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夜 以 继 日” 指日夜不停。
A.忧心忡忡 蹉跎岁月 飘去
每时每刻
B,多愁善感 蹉跎岁月 逝去
无时无刻
C.悲痛欲绝 峥嵘岁月 远去
夜以继日
D.感情脆弱 峥嵘岁月 离去
时时刻刻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
承者要开拓版图,就要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 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 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 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纪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 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
养成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
前人的诗歌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也是向后人挑衅。
4.把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 一词中,含 蓄 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 望的句子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 事 知 多 少”。
(2)李煜《虞美人》 一词中,用 对 比 手法 ,反衬 出 人生无常的句 子 是 “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 是 朱 颜 改”。
(3)李煜《虞美人》中,除春花秋月之外,“小楼 昨 夜 又 东 风”也是勾
起词人故国之思的景 象 ;而“恰似 一 江春水向东流”则是对词人无尽愁
绪的形 象描绘。
名篇名句默写
(4)李煜《虞美人》中,希望美好事物快快结束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
(5)秦观《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 似人 间长相 厮守的美好的两句是“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6)秦观《鹊桥仙》中,“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 银汉迢迢暗度 ” 三 句表现出牛郎织女鹊桥相 会时急切而喜悦的心情。
(7)秦观《鹊桥仙》中,运用议 论 直接 表 明 词 人爱 情 观 点的 两 句 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阅读鉴赏
相 见 欢
李 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粉饰以为态,雕琢以为工,却是明白如话,所凭的只是 一 片 强烈直爽的性情。
B.“ 林 花 谢 了 春 红 ” 寄 托 了 作 者 的 伤 春 惜 花 之 情 , 而 “ 太 匆 匆 ” 则 使 这 种 情感得以强化。
C.“胭脂泪”化用了杜甫的“林花著雨胭脂湿”,李煜将杜句加以消化、 提炼,只用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但比杜诗稍逊—筹。
D. “ 留 人 醉 ” 意 即 “ 花 儿 和 怜 花 人 相 互 留 恋 , 如 醉 如 痴 ” , 诗 人 陶 醉 其 中,不舍离去。
相 见 欢
李 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7.末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与李煜的另一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案①相同点:都运用了比喻手法,化抽象为具体。
②不同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的是明喻, 用流不尽的春水来比喻无穷无尽的愁;而“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运用 的是暗喻,用无情东逝之水来比喻人生太多的怨恨之事,意味更深。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 春景①
秦 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 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 ①写这首词时词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 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②红溜:形容花朵娇红。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④小 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B.一个“溜”字, 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轻柔、 温和,令人陶醉、销魂。
C.第 三 、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 一 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 空,使得词作境界 一转,可见词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 冬景。
D.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为点题之笔。词人运用比喻等修辞手 法,感叹春色渐老,春光即逝,更有刻骨的相思深情。
①以乐景衬哀情。词人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
② 拟人。写人与绿杨一样消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伤春念远之情,而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 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③反复。 “依旧”一词反复运用,指《小梅》之曲悠悠不尽,表现了词 人的忧思情怀绵延不尽。同时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9.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